事件3 教育部实施“卓越计划” 造就创新型工程人才
事件回顾
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有61所。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摘自:教育部网站2010年6月23日】
●题图注: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卓越计划”启动现场。
讨论
周怡娟:无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还是建设人才强国,人才都是关键。建设人才强国,人力资源不在于多,而在于能够适应支撑产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不在于精,而在于人才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卓越计划”正是在考虑这两者的基础之上,兼具两者以培养适应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工程人才。这不仅可以增强综合国力,也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
谢明明:教育部启动“卓越计划”,一方面,希望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默认了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式难以造就创新型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学。而当前我国大学教学本质上只是基础教育教学的翻版即经院式的教学。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教师自身必须是一个研究者;第二,采取苏格拉底式的教学;第三,学生自身必须敢于冒险。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
贾坷:2009年“钱学森之问”引起了中国教育界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刻反思。而今年教育部实施的“卓越计划”,可以说是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探路子。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模式、教学方法、治学态度等等方面,但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与探究的习惯才是根本之道,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说,“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问愈透,创更新。”
刘敏:我希望“卓越计划”只是一个开端,不仅仅限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它的一些思想可以用在其他学科领域培养不同层次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也可以让我们非工程类的在读研究生、本科生受益。(www.xing528.com)
贺祖斌点评
我们常听到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只会考试,不会动手”的评价,这也反映了我们大学目前的培养体系的问题所在。我认为“卓越计划”的出台,也许是政府回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的一种有益探索,不管结果如何,我认为毕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纵观教育领域,制度、政策的制定实施层出不穷,从“卓越计划”的实施,我们看到了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高校和企业等各个领域对其强有力的支持以及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迫切希望。“卓越计划”的突出特点是使得企业、科研院所深入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增强了其实践性,竞争性,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绝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标语,我们要避免以往那种形式繁荣,内容空虚的政策改革。期待该项计划的制定实施,培养出一批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工程科技人才,为解决高等教育重点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做出贡献。当然,我更希望将“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理念广大到其他领域和学科,培养出更多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期望出现更多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教师”等。
相关阅读
中欧工程教育平台
由教育部与欧洲工程教育研究联盟于2010年9月4日共同成立“中欧工程教育平台”,是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行动之一。参加首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的有来自国内首批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的18所高校、13所欧洲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学校。成员高校包括:
▲欧洲“中欧工程教育平台”13所高校。
瑞典皇家工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瑞士洛桑高工、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德国达姆斯达特理工大学、荷兰爱英特霍芬理工学院、比利时鲁汶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葡萄牙里斯本理工大学、法国格勒诺布尔理工学院、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西班牙埃塞得商学院
▲中国“中欧工程教育平台”18所高校。
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摘自:同济大学新闻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