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2009年9月10日被深圳市政府正式聘为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他的到任,也意味着持续一年多的国际猎头公司全球选聘南方科大校长告一段落。朱清时院士,获聘为正在筹建的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受到媒体热情洋溢的鼓励和欢迎。这些热情的评论,都是冲着朱清时自己的两句表态:要去官化和行政化,实行教授治校。然而,前进之路并非坦途。必须承认这样的国情——在媒体的聚光灯底下,几乎任何改革都是搞不成的。殷鉴也并不远:当年深圳大学创办的时候,提出的办学口号,比朱清时院士那两句话要“冒”得多,但结果如何?如今的深圳大学,“泯然众校矣”了吧?疑惑在于,在中国的国情之下,带着“去官化”、“去行政化”、“教授治校”理想上路的朱清时能否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急驰,或者说能急驰多久?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9年9月23日】
●题图注:2009年9月10日,朱清时受聘南科大校长,南科大发展触及体制改革。
讨论
孟瑞:在中国科技大学担任过十年校长的朱清时曾多次呼吁,停掉以行政为主导的高校评估方式,改变高校官样化、行政化。深圳市代市长王荣鼓励朱清时说“放手去干,你全力以赴,我就全力支持”,这给了新校长很大的鼓励。(10)朱清时曾是中国少见的敢于公开和教育部唱反调的教员,这一次他高调提出要给南科大“去行政化”,实现“教授治校”,这给高校教育改革带来了一丝期盼。
徐秋玲: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界来讲,深圳立法保障南方科技大学的大学自主权成了今年的热门的话题之一,也触及了大学制度改革。谈到大学制度改革的时候,有三个方面的期待:一个是更多的学术自由,一个是大学更自治,一个就是教授治校。
马进:如今高校行政化趋势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术的繁荣与发展,甚至演变为官本位,权力凌驾于学术之上,这也造成了高校难以培养出杰出的大家和创新型的人才。朱清时的治校理念,就是要让高校真正在懂得学术的人的治理下,实现“教授治校”的理念,还学术以清白,弘扬大学之自由精神,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回归教育本质,让充斥在校园之间的浮躁之风远离这片净土。宁静可以致远,专注方能治学,让高校真正成为治学的天堂,育人的圣殿。
贺祖斌点评
今年7月我带队到美国考察了九所著名大学,其中有一句流行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普林斯顿董事掌权,哈佛校长当家,耶鲁教授做主”。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必须有其核心价值: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中国高校目前最大的受制因素是泛行政化,学校的外部和内部管理体制都存在泛行政化趋势,以至于学校这样一个学术机构不能完全按照教育的规律来办,而是以行政化的行政命令方式进行管理。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一精辟概述揭示了“大师”与“大楼”的辩证关系,大学之大是它由于拥有很多大师,而不是拥有很多的大楼或者说是大官。朱清时提出的“去官化”,“去行政化”很合乎民众对高校的期盼。当然,高校改革绝非只是大学自治脱离行政干预这么简单,中国高校教育的改革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行政过多的干预仅仅是制约高校教育发展的一个因素,财政的支持、学术精神的回归、大学灵魂的重塑都是试验中将要面临的难题,我们期待深圳高校教育改革的南风能够吹遍华夏大地,结出累累硕果,南方科技大学办学模式能给中国大学创立一个标杆。
相关阅读
江苏大学教授王长乐:朱清时校长任职南方科大的事情本身(不是传统的上级任命,而是通过校长遴选委员会选聘)所表现的就是一种改变、一种超越,它极有可能带动我国高等教育领导和管理制度的进步,人们对此充满期待。同时,在人们对朱校长任职南方科大欢呼的同时,却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面对社会普遍诟病的“行政化”问题,面对南方科大的选聘校长模式,其他的大学该怎么办?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南方科大的筹办从一开始就是制度创新的产物,是对地方举办高等教育权利的坚持和争取。现在,它直接瞄准了下一个目标:攻克中国高等学校行政化的“癌症”。同时,南方科大是要建立法治框架中的高校和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筹建中的南方科大,准备通过制定《大学章程》作为大学自主办学的“宪法”,这是构造新型政校关系的一个新制度起点。除此之外,在大学的财政拨款制度上,南方科大改变掌控资源的政府对高校的直接干预。学校提高教育资源投入的绩效和科学性的途径,是建立大学拨款委员会等中介组织,对大学进行评估和拨款。当然,还需要丰富和扩大高校资金的来源,这是另一个问题。
——摘自:中广网2010年1月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