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3 百名教学名师受表彰落实“教授名师要上课堂”
事件回顾
2006年9月9日,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此次表彰的100名获奖教师来自81所高校,获奖教师平均年龄57岁。教育部工作计划中将认真落实温家宝总理“教授、名师要上课堂”的批示精神作为今年的工作要点,并组织开展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专项检查,分析教授上讲台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推进教授上讲台工作。这已经说明,教授上课堂这一当然的职业要求在今天的大学里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了。
【摘自:教育部网站】
●题图注:2006年9月9日,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百名教师受表彰。
讨论
廖容:教授、名师上讲台,一方面是直接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也许是一种学者的气质的散发,是一种做学问方法和目的的指南,是一把能够让听者豁然开朗的钥匙。另外,教授、名师的时间很宝贵,在授课形式上可以考虑尽可能的安排小礼堂授课的方式,扩大听课面,不仅是学生,包括青年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来接受熏陶,让高端学者们的学识之光可以照的更亮、更远。
刘魁:温家宝总理倡议的“教授、名师要上课堂给学生讲授基础课”意义重大。教授、名师如果只愿意忙于出科研成果,忙于出名,忙于指导博士、硕士,那么将会直接产生两大危害:一是缺少高水平的师资,形成不了高质量的精品课程;二是难以对中青年教师形成传帮带,从而影响高校整体师资水平。这种现象显然也违背了“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的教育基本规律。(www.xing528.com)
高慧君:教授、名师在教学前线多年,知识渊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富有创造性与开拓性,他们所用的方法并不是在课堂上灌输书本知识,而是以一种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融为一体的思路来启发学生、教育学生。而且,教学与科研应该是相互补充,互为增长的。教学很好的话,思路一定非常清晰,研究工作也一定会做得很出色,这是相辅相成的,教授、名师上课堂是一个极其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要求。
李娜:“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是对高校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对教授、名师上讲台给予大学生优质课堂的鼓舞与激励。毫无疑问,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世界一流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只有教师的绝对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一个大学才能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大学。”我们理应重视教授自身的研究素养,毕竟他们能够引导大学生接触到真正的求知过程,获得思维的训练,接触到科学的精神。
谢明明:学校的教学活动是以被大众认可的研究成果为内容。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的首要原则应该是“研究与教学并重”。他认为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因为他们掌握了最尖端的知识。跟他们进行深入的交往之后,知识的本来面目才能得以呈现。此外,研究者还能够带领学生接触探求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知道运用何种方式教育别人,相反,教书匠只能进行枯燥的经院式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推进教授、名师上课堂。
贺祖斌点评
教授上课堂本来是件天经地义的事,记得我上大学的那个年代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大多是一些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年轻的助教只能“助教”,现在同学聚会常常回忆起大学时代教授们的课堂风采而感慨万分!发展到现在教授上课堂要作为一项政策来规定倒变得有些异常了。其背景与这些年的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有一定的关系,教授们承担着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以及繁重的科研任务,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就压在讲师和助教上了,这是目前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大学教师以良好的价值取向、学术境界和教育责任,成就了大学的道德、智慧和精神,也使大学成为了最受社会崇敬、最富创新力的特殊机构。(4)今年教育部认真落实温总理“教授、名师要上课堂”的批示精神,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规范教学秩序,进一步落实名师、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要求。但我自己作为大学教授和教学管理者,也深知这项制度落实的必要性和落实的难度。通过对教授讲授本科基础课程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认真分析教授上讲台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推进教授上讲台工作。评选教学名师奖,旨在表彰既有较高学术造诣,又能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授,进而推动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虽然,今年教学评估方案首次把“高校95%以上的本科专业课必须由教授或副教授讲授”作为一项评估标准,但效果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授拥有广博的专业学识,他们是学科专业发展研究的中坚力量,学术研究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言传身教在知识的推广和传承方面拥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教授和名师能够坚守立身之本,走上本科教学的讲台,让更多的大学生亲身感受教授风范,聆听名师教诲。
相关阅读
温家宝:教授、名师要上课堂
中国的教育当前面临三大任务:第一普及义务教育;第二发展职业教育;第三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靠什么?关键靠教师,靠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除了深化高等教育体制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外,还需要做三件具体的事情:第一,大力推进启发式教育。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主动去提出问题,主动去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问题,主动去探索问题。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要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创新的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离开教师,他们才可以超过教师,才可以成为人才。第二,我在这里郑重倡议,教授、名师要上课堂。有一句名言,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我们现在有许多学校,教授、名师不上课堂,这种做法不好,应该改变。教授、院士要上课堂给学生讲基础课。大家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知道著名老师给我们讲的每一堂课在我们心目中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我的晶体光学就是池际尚教授讲的,她不是仅仅讲一堂课,而是整整给我们讲了半年。至今,我都清清楚楚地记得她的音容笑貌,她讲的是那么清楚、那么深刻,甚至费氏台的操作她都自己进行。我希望各个学校都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第三,教书育人。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另一项任务,就是育人。韩愈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句话中,他很注意把“传道”摆在第一位。何谓“传道”?就是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我用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讲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单是某一个方面的专家,而应该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有道德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接见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时讲话,《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1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