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军事概况
1.美国武装力量的构成
美军武装力量由现役部队、后备役部队和在军内工作的文职人员三部分组成。截至2004年9月底,美军现役部队142.7万人,后备役人员117.6万人,文职人员70.8万人。
美军现役部队是美国武装力量的骨干以及在战争初期投入使用的基本作战力量。从总体上看,美军的现役部队分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四个军种,分属陆军部、空军部和海军部三大军事部领导。
美国现役陆军:总兵力49.9万人,编有3个集团军司令部(第3、第7和第8集团军司令部)、4个军部(第1军、第3军、第5军和第18空降军)。美国海军:总兵力为55.1万人(内有陆战队17.7万人),编为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两只舰队,辖5只编号舰队,即第2舰队(大西洋)、第3舰队(太平洋)、第5舰队(印度洋、波斯湾和红海)、第6舰队(地中海)和第7舰队(西太平洋),11个舰载机联队。美国空军:总兵力37.7万人,编有12个航空队、辖49个联队、124个中队。海军陆战队编为3个陆战师、3个陆战航空联队和3个勤务支援大队;按作战编组编为3支陆战远征部队、6个陆战远征分队及若干特种用途小队等空地联合特遣部队。
美军后备役部队是美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军扩充现役部队的首要来源,也是平时保卫美国本土的重要力量。美军的预备役分为国民警卫队和联邦后备队两大类,由陆军国民警卫队、陆军后备队、空军国民警卫队、空军后备队、海军后备队、陆战队后备队和海岸警卫队后备队7部分组成。其中,国民警卫队是各州的地方部队,但美国总统有权征调并使其执行联邦任务;联邦后备队分别归各军种领导,战时集体或单个编入现役部队,海岸警卫队后备队与海岸警卫队现役部队一起归海军部领导。美军的后备役部队,具有较高的训练水平和战备程度,按照美国防部的要求,地面部队能于3个月内到世界任何地方参战,空军飞行中队能在3天内参战,海军后备队能于1个月内参战。
美军是世界上雇用文职人员最多的军队。截至2003年底,美军共雇用文职人员70.8人。美军文职人员不在编制数额之内。美军的文职人员除了在国防部供职的高级文官之外,绝大部分是在美军各级机关、部队中从事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技术操作和勤务保障等方面工作的人员。美军大量雇用文职人员,可使部队在不增加军人编制员额的情况下,广泛吸收社会上的人才和劳动力为军队服务。
2.美国军事力量部署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在本国国士的范围内划分战区,但美国却是世界上唯一将战区划分覆盖全球的国家。美国将全球划分为五大战区,即欧洲总部辖区、太平洋总部辖区、北方总部辖区、南方总部辖区和中央总部辖区。
3.美国军事战略
美国的军事战略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冷战时期,在此期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美国军事战略历经了多次调整,但总体战略目标没有改变,那就是以苏联为主要作战对象,以核威慑为主要手段,争夺世界霸权。
冷战结束后,美国军事战略进入第二个阶段,尽管也进行了局部甚至是大幅度的调整(老布什“地区防务”战略、克林顿第一任期的“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第二任期的“塑造、反应和准备”战略,以至到目前的小布什的军事战略),但美国军事战略的总目标都是为了维护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布什上任后,美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应对新的挑战,布什政府一直在酝酿新的军事战略,2001年“9·11”事件后不久,美国便发表了《四年防务评估》可以说是为军事战略定了基调,到2002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出台标志着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军事战略已经基本形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将反对恐怖主义和“保卫美国本土”作为军队的首要任务。
这是美国军事战略有史以来的最大变化。在此之前,美国军事战略主要着眼于在海外进行扩张,保卫美国所谓的“全球利益”,从来没有把“保卫美国本土”纳入到其军事战略的视野之内。因为,美国本土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东西有大洋,南北无强邻”,正是有这种地缘优势,两次世界大战均远离美国本土,使得美国人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炮声远处响,战火隔重洋,任他国战火纷飞,我自安然无恙”。但是,2001年9月11日,由十几名恐怖分子劫持的几架飞机撞向了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的世贸大厦以及美国防部五角大楼,使美国遭受了几千人的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随后,在美国国内发现了数宗装有炭疽病毒的邮包,通过这些事件,美国认为,对美安全的主要威胁不再是国家实体的军事行动,而是“恐怖主义和核生化等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突然袭击。”恐怖主义对美国已经构成了致命的威胁,对付恐怖主义威胁和保卫美国本土安全已经上升为美军的“首要任务”。虽然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也不止一次地把恐怖主义列为美国面临的威胁,但还是在“9·11”事件后,才第一次真正把恐怖主义的威胁上升到了战略高度来认识。
在2001年《四年防务审查报告》中,“保卫美国”被作为一条原则提出。在报告中,不但将保卫美国列为国家的关键利益,而且将其称为战略的基石,防务改革的首要目标,军队的首要任务,实施作战的关键。
2002年6月,美国在国家层次上成立了专门负责美国本土安全的“国土安全部”,11月25日,布什批准了这一决定。这是继1947年美国国防改组以来美国安全机构规模最大的一次改组。与之相适应,军队指挥体制也进行了重大调整,组建了全面负责本土安全的“北方司令部”,主要任务是统一指挥国内部队保卫美国本土安全。可以认为,美国的防务战略发生了变化:美国的新防务战略是两线作战战略,一线是为保卫本土安全而战,另一线是为扩展全球利益而战。
(2)调整防务规划模式,建设“基于能力型国防”。
在克林顿时期,美国的防务计划模式为“基于威胁型”。这种模式要求,首先明确敌人是谁(即威胁),战争可能在哪里发生,战争规模有多大,然后再据此进行国防和军队建设。“打赢两场同时爆发的大规模战区战争”的战略指标,就是典型的依据“基于威胁型”进行防务的产物。在制订这一战略时,首先认定美国的主要敌人是伊拉克和朝鲜,战争可能在中东和东北亚同时发生,战争规模不小,为战区级,而后再根据战争的要求进行国防建设。“9·11事件”发生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感到现在无法预知敌人的位置、攻击的方向以及进攻的时间。面对恐怖主义袭击和未来不确定的多种威胁,很难预测敌人是谁,更不知道敌人可能从哪里发动进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说,现在“熊的威胁”没有,但是“蛇的威胁”却到处存在。因此,必须把防务规划模式由“基于威胁”型转向建设“基于能力型”国防。只要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不管敌人是谁,威胁来自何方,都能有效地对付。2001年9月30日美国国防部出台的《四年防务审查报告》强调,美国的防务计划制定,再也不能像过去以“敌人是谁,战争可能在哪里发生”为思路,而应当“以敌人有何种能力,战争将取何种方式”为思路,也就是由“基于威胁”到“基于能力”转变。布什政府认为,“为战胜未来的敌人做好准备”的投资再大,也不会比未做好准备而可能遭受的损失大。因此,布什政府大幅度增加国防预算,2003年为3710亿美元,到2004年更是达到了4000亿美元以上。
(3)军事至上,“先发制人”,实施“预防性打击”。
美国认为:由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为军事技术的发展扩散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加之美国是一个开放型的社会,这使得美国面临的威胁,更加“不可知、不可见、不可预测”,因此对付不确定性威胁必须成为美国防务规划的核心原则,正是基于对威胁不确定性的认识,美国国防部首次提出了“预防性战争”的概念。2002年9月20日,美国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指导思想。这一战略的依据是:恐怖主义防不胜防,无法慑止,以往的威慑和惩罚手段已经不能有效地阻止恐怖袭击,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美国必须主动出击,摧毁它从事恐怖活动的能力,直至彻底消灭。拉姆斯菲尔德“美国之所以要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是因为美国要防贼,却根本不知贼在哪里。由于美国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任何可以想象的时间来防御任何威胁,所以对付各种威胁的唯一方式就是将战争引向敌人,最好的防御就是有效的进攻。”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多达12处指出,无论联合国是否授权,无论盟国是否合作,美国只要认为有必要,就会对任何一个敌对国家或者拥有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恐怖组织,予以“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布什强调,“依靠防御无法取得反恐战争胜利的,最好的防御便是有效的出击,为抢先阻止我们的敌人采取敌对行动,美国将在必要时先发制人”。
(4)退出反导条约,大力推进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
1972年5月26日,美国和苏联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一项题为《美利坚合众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的条约》,人们把这项条约简称为反弹道导弹条约(ABM)。这是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签署的一项限制发展战略弹道导弹防御条约的国际条约。反导条约比较明确地规定:美国和苏联双方只能在两个允许的地点部署规模有限的导弹防御系统:一是以首都为中心、半径不超过150公里的范围内,部署不超过100枚的拦截导弹和不超过6个用于反弹道导弹的雷达设施;二是以洲际弹道导弹的部署基地为中心、半径不超过150公里的范围内,部署不超过100枚的拦截导弹、不超过2部的大型相控阵雷达和不超过8部的小功率雷达。1974年7月3日,美国和苏联又在莫斯科签署了反导条约的补充议定书,规定双方只能在上述两个地点中任选一个地点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美国选择在洲际弹道导弹基地周围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苏联则选择在首都周围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当然条约也规定,双方可以对条约提出修正,如果认为有危及本国最高利益的情况发生,双方也有权退出条约,但必须在退出前6个月把退出决定通知对方。
反导条约的目的,就是保障双方有相互摧毁的能力,保持核军事平衡。
2001年12月13日,小布什在美国白宫玫瑰花园发表了讲话,宣布退出反导条约,从而为发展NMD系统扫清了障碍。
美国当前军事战略的特点和实质有以下几点。
(1)美国当前军事战略更具有强烈的进攻性和挑衅性,带有明显的“反恐”和“称霸”的双重色彩。
布什政府提出的“先发制人”战略,比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外干涉主义都更具进攻性和挑衅性。克林顿的塑造与反应战略,只要求美军在遏止失败时,对外击败敌人,恢复被敌人占领的盟国的领土和战区的正常秩序;而布什明确要求美军在必要时,占领敌方领土或为改变敌方政权创造条件。按照布什的逻辑,谁是打击的对象,标准由美国来定;美国是正义的化身,谁反对美国,谁就是邪恶势力,美国就打谁没商量,美国的霸道由此可见一斑。
“先发制人”既是一种战争方式,更是一种威慑的手段。美国抛出先发制人战略,意在向世人昭示:美国决心凭借其超强的军事实力,通过先发制人的方式,打击一切敢于挑战美国安全利益的国家和政体。通过这种强硬的威慑效应,警示并促使一些所谓的无赖国家和失败国家屈服甚至转型,以逐步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安全新秩序。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独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小布什上任后,极力奉行单边主义,对外行动更加咄咄逼人。特别是9·11事件以及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实现单极世界的愿望更加强烈,借“反恐”之名大行霸权之实,达到了原来想达到而未达到的目的,打击了原来想打击而无法打击的目标,控制了原来想控制而控制不了的国家,挤进了原来想挤进而没有挤进的地区,给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造成重大影响。
(2)美国当前军事战略奉行单边主义,“美国至上”原则,是美国的“新帝国主义”思潮在国防政策上的反映。
所谓单边主义,是与多边主义相对的。多边主义主张在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时应通过多方的谈判协商来解决问题,而单边主义则是按照某一方的意愿采取单方面的行动及措施来解决问题。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提出,“我们将毫不犹豫地在必要时单独采取行动。多边主义是软弱的标志,强者总是决定单干的”。
2001年5月1日,布什在国防大学发表讲话:“什么条约也不能阻止我们对付今天的威胁,也没有哪一项条约可以禁止我们追求先进的技术以进行自卫”。这句话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单边主义观点:任何条约、协定,即使是美国推动签署的,只要不符合美国现在的安全利益需要,都可以废弃。从另一角度讲,美国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安全利益推翻旧的国际行为准则和制定新的准则,别的国家对此只能接受而不能反对。
1992年,新保守派领军人物保罗·沃尔福威茨和刘易斯·利比拟订了一项行动指南,即美国《防务政策指导》报告。该报告强调,苏联解体后,“美国应该确保没有任何新的超级大国能够向美国在全球的统治地位提出挑战。美国既是无人能敌的军事强国,又是无人敢与之竞争的建设力量,美国应该捍卫自己这一独一无二的地位”。
2000年9月小布什竞选总统期间,新保守主义智囊机构“美国新世纪计划”和小布什竞选顾问班子拟订了一份名为《重建美国防务》的文件。该文件指出,美国必须“阻止发达工业国家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甚至不能让他们有发挥更大的地区或全球作用的野心”。文件称,“美国的政治领袖地位应该高于联合国”,“即将来临的新世纪的挑战就是要维护并加强美国强权之下的世界和平”。
“9·11”事件之后,美国社会民族主义膨胀,民众强烈的民族情绪和渴求安全的愿望与新保守派的“新帝国主义”产生共鸣,“新帝国主义”得到民众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于是,曾被人们贬斥的“帝国主义”一词又在美国社会时兴起来,成为人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话题,而建立主宰世界的“美利坚帝国”成为美国社会崇尚的理想和目标。在这种背景下,新保守派直言不讳地宣称,“新的帝国时期已经到来,问题不是美国要不要寻求填补欧洲霸权衰落后留下的空白,而是美国是否承认或意识到它正在这样做”,“美国已成为自罗马帝国以来在文化、经济、技术和军事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新帝国’,尽管是‘极不情愿的帝国’”。新保守派宣传家罗伯特·卡普兰将目前美国的地位比作古罗马帝国,认为21世纪的美国既是共和国,也是帝国。主张用未必民主的方式在世界其他地方播撒“民主”的种子。新保守派坚信美国是“唯一具有管理世界能力的国家”,大有“主宰世界,舍我其谁”之势。新保守派的核心人物威廉·克里斯托尔称,“这个世界没有选择,要么就是由我们来领导,要么就是一片混乱。”
美国军事战略对国际安全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先发制人”原则的滥用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对国际安全造成严重后果。
它将破坏战争正义性原则,引发国家之间战乱不止。国与国之间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军事上谁先打第一枪历来就是判断战争性质的标准之一。如果其他国家都仿效美国把先发制人作为一个战略上的用兵原则,都借机以消除国家安全威胁的名义,先发制人的发动对另一国的战争行动,国家之间将战乱不止,世界安全形势将更为混乱,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基辛格指出,“如果其他国家仿效美国,把先发制人视为普遍原则,这并不符合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利益。”自美国提出“先发制人”的思想后,俄罗斯对格鲁吉亚,澳大利亚对印尼都发出过“先发制人”的战争威胁,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
不仅如此,“先发制人”一旦滥用,还有可能引发拥有核武器国家之间的“先发制人”的核战争。核武器巨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率先使用核武器所有的军事和政治风险使所有核国家在核武器的使用上无不慎之又慎,但美国“先发制人”理论的提出及其实践将可能使这一局面被打破。2002年美国抛出的《核态势审查报告》中还威胁对一些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不排除首先使用核武器”,对此,人们有理由担心南亚核国家印度“会不失时机地运用先发制人原则来对付另一核国家巴基斯坦”;以色列可对付阿拉伯国家。核国家之间仿效美国先发制人的原则其后果更不堪设想。假如各国都按先发制人战略行事,国际社会就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现行国际秩序就会陷于混乱之中。
(2)先发制人原则严重地违反了国际法准则,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
美国抛出先发制人战略,并把矛头第一个指向伊拉克,向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秩序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一是违背了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布什政府抛出先发制人战略打破了国际公认的威斯特伐利亚公约国际法体系的基础。国际法规定,对对方进行军事打击的前提是对方有现实侵略行为的发生,对本国造成了明确、具体、可信和迫在眉睫的威胁,而美国先发制人的“预防性战争”强调的是在潜在威胁变成现实威胁之前通过先发制人的打击行动,将对方的军事力量摧毁,将其政权推翻,这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法原则,更有悖于现代国际法。二是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第51条规定,“任何国家都有权自卫,但一个国家只有在受到攻击后才能出兵打击别国”;41、42条还规定,“除非安理会确定的所有非军事手段已经用尽,然后明确授权用军事手段,否则任何成员国都没有权利使用军事手段来执行任何决议”。
美国在伊拉克重建中碰得头破血流、焦头烂额的现实表明,美国的实力并非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它能打垮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但对付不了怀有民族仇恨的散兵游勇的游击式的袭击。任何一个国家,包括超级大国,如因企图挑战世界,都将是螳臂挡车。恐怖主义的根源是贫富不均、民族压迫以及宗教歧视等复杂原因。只要这些原因仍然存在,恐怖主义就难以根除。美国可以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推翻或改变一个弱小国家的政权,但要征服一个国家绝非易事,美国在越南、苏联在阿富汗的境遇就是佐证。
(二)俄罗斯军事概况
当今的俄罗斯是在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了原苏联绝大多数的军事遗产,尽管目前的俄罗斯与原苏联相比军事实力大大下降,但俄罗斯仍是世界军事强国之一。总体上看,俄仍具有较强的综合国力,它继承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俄罗斯武装力量的组成和军事部署
俄罗斯的整个军事力量由武装力量、其他军队、队伍和机构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武装力量是俄罗斯军事力量的主体,与其他军队、队伍和机构共同构成俄联邦的国防体系(其他军队、队伍和机构也被称作准军事力量)。
到2005年1月,俄军编制员额为120.7万人(西方资料显示,俄罗斯武装力量现役军人96.06万人,这说明俄罗斯军队存在着一定的缺编),其中义务兵33万人,女兵约10万人。
苏联解体以后,各加盟共和国瓜分了苏联的军事遗产,俄罗斯继承了原苏联军事实力的75%,共计282.23万人;同时,也继承军种划分方法,将武装力量划分为战略火箭军,陆军,防空军,空军,海军5大军种和空降兵1个独立兵种。但俄罗斯认为,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下,保持如此规模的军事力量既没有必要,也超出了俄罗斯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政府从1992年5月起开始对武装力量进行裁减,并加快了编制体制调整的步伐,2001年,俄罗斯将防空军与空军合并组成空军,将战略火箭军由军种降为兵种,将原属战略火箭军的军事航天力量和导弹太空防御兵组建成为太空兵。从而形成了目前的三大军种和三大独立兵种的武装力量组织形式。
俄罗斯武装力量划分为6个军区、1个战略集群和4个舰队。即北方军区、莫斯科军区、伏尔加河沿岸——乌拉尔军区、北高加索军区、西伯利亚军区、远东军区、加里宁格勒战役战略集群。海军的四大舰队分别是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太平洋舰队。
当前,俄罗斯军队部署的重点仍在欧洲,大约部署总兵力的2/3,这是因为,随着北约的不断东扩,俄罗斯面对更加不利的战略态势,战略环境恶化,迫使俄罗斯将欧洲作为军事部署的重点。
在俄罗斯的六个军区中,北方军区、莫斯科军区和北高加索军区等三个军区与欧洲接壤,俄军在这些地区作一线部署,伏尔加河沿岸—乌拉尔军区位于俄罗斯地理中心,这些地区作为纵深机动集团部署地区;西伯利亚军区将是未来兵力的重点部署地区;远东军区位于亚洲,是俄罗斯军队部署的一个次重点地区。
2.俄罗斯军事战略
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以后,军事战略几经变化,从初期的延续苏联后期的“纯防御战略”又根据安全形势的变化调整到后来的“积极防御战略”。1997年以后,俄罗斯逐渐形成了当前的“现实遏制战略”基本框架。
俄罗斯现行军事战略是“现实遏制”战略,其主要内容用一句话概括:确立一个威胁,铸强一面盾牌,明确三个建军目标,维持一个联盟。具体而言,俄罗斯军事战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以北约为主要威胁和作战对象。
俄罗斯立国初期奉行的是“一边倒”亲西方政策。从普通的俄罗斯人到国家领导人很多人天真地认为,俄罗斯改变了国体政体,俄罗斯与西方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别已消失,那么俄罗斯自然地就会融入西方社会,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大国的作用。这种思潮反映在军事上就是极力地淡化同西方的对立,当时的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说:“意识形态的消失已使俄罗斯和西方社会融为一体”,并且明确宣布,“俄罗斯不把任何国家当作敌人,俄罗斯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曾经被两极格局掩盖下的历史遗留问题,诸如民族矛盾和领土争端等等”。
但是,这种对威胁过于乐观的判断只是俄罗斯的一厢情愿。俄罗斯不把别的国家当作敌人,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不把俄罗斯当作敌人,更不等于俄罗斯客观上已经不存在敌人。俄罗斯建国初期虽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渡过了一段短暂的“蜜月期”,双方承诺不再把核武器瞄向对方,西方国家许诺向俄罗斯提供经济援助,但由于长期冷战对峙所造成的隔阂,西方国家并没有消除对俄罗斯的戒心,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并不希望看到一个像苏联那样强大的俄罗斯重新在欧洲崛起;一个贫穷而衰弱的俄罗斯更符合西方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经济援助的许诺大多没有兑现,这就致使俄罗斯以西方经济援助为基础的“休克疗法”遭到了彻底的失败。俄罗斯经济水平一落千丈,国家实力也跌入二流国家的行列。作为一个欧亚大国,俄罗斯几百年来,其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重心始终在欧洲,俄罗斯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重心也在欧洲,可以说欧洲是俄战略利益所在。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北约东扩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机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削弱其国际地位;截至目前,北约已进行了两轮东扩,北约成员国增至26个。俄罗斯因此失去了上千公里的战略纵深。从地理上看,北约的领土和俄罗斯接壤,俄一部分领土——加里宁格勒,还被北约包围。从军事上讲,俄罗斯和北约近在咫尺。从波罗的海三国到俄中央地区,装甲车只需一昼夜的路程,巡航导弹只需几分钟。这一新形势直接关系到俄罗斯的切身利益和安全。这不能不引起俄罗斯的忧虑。俄罗斯认为,北约的东扩就是想扼住自己以欧洲为主要地区复兴发展的咽喉,这是与俄罗斯复兴大国的目标完全相悖的,也是俄罗斯决不能容忍的。俄罗斯与北约的对立正与日俱增。
(2)以核武器为后盾,实施战略威慑。
俄罗斯拥有庞大的核武库,核武器在俄罗斯的军事战略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1982年,当时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向联合国秘书长写信公开承诺:“苏联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因为当时苏联在与美国全球争霸中处于全面进攻的有利地位,其在常规力量上(特别是在数量上)占有绝对性的优势,可以说,苏联的常规力量就足以让西方国家心惊胆战。但是,时过境迁,由于国力的衰弱,俄罗斯在1993年制定的《俄联邦军事学说》中,放弃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这表明俄罗斯开始将核力量作为维护其安全利益的重要支柱。2000年通过的《新军事学说》则宣布,“当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威胁而且其他手段不能奏效时,将考虑使用核武器”。(www.xing528.com)
(3)建设一支精干、现代化、职业化的军队。
俄罗斯在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上是走过弯路的,在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之后的前10年里,军队建设的方向一直摇摆不定,并没有形成一个明晰的思路。造成了俄军种之间建设的严重失衡、作战能力大幅度下滑的情况,“痛定思痛”,俄罗斯在总结反思了前10多年改革、特别是两次车臣战争及科索沃战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理清了军事力量建设的思路。提出俄罗斯要在未来15年内建成一支“精干高效、机动灵活、编成合理、装备先进,有充分遏制能力的现代职业化军队”以应对俄罗斯面临的威胁。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俄罗斯建军目标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保持各军种均衡发展;二是保持军队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三是着眼提高军队的质量,加快军事体制调整。
(4)加强独联体的集体联盟。
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的提议下由原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成立了“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爱沙尼亚、亚美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由于历史关系,俄罗斯同独联体各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首先,俄罗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同独联体国家有着传统的血脉关系,这种关系打破了国界的限制,破坏这种血脉关系,无疑将削弱俄罗斯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条件;其次在俄以外的独联体国家居住着2500万俄罗斯人,而在俄联邦境内则居住着数百万同这些国家有联系的俄罗斯人,这些因素对俄联邦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俄罗斯将独联体国家视为传统的势力范围和战略缓冲地带,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加强独联体的集体联盟,促进独联体一体化,是俄罗斯一贯不变的地缘战略目标。尽管面对诸多的困难和不利因素,但俄罗斯仍然把独联体视为外交的“重中之重”和“绝对优先方向”。
3.俄罗斯军事力量发展趋势
俄罗斯认为,要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就必须将国家军事实力保持在足以防御和抗击侵略的水平上。因此,俄认为,俄罗斯武装力量必须具有较高的战备水平,其中包括各级部队必须具备较高的战斗素质,装备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俄军发展的主要思路是,进一步缩小部队的规模,建设一支规模小、专业性强、有高度机动能力,在各个战略方向上能进行积极的、全方位的、机动防御作战的职业化军队。
(三)欧盟军事概况
在欧盟27国中,以英、法、德三国为代表的军事力量的作用和影响较大。
1.英国军事概况
英国是一个传统军事强国,位于大西洋东北部,战略地位重要,是联系欧洲与美国的地理桥梁。英国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预备役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现役部队21万人。其中陆军11.48万人。编1个地面部队司令部,3个师部,1个驻德英国支援司令部,1个装甲师,1个机械化师,1个陆军预备军团,1个联合直升机司令部,1个空中突击旅,1个炮兵旅部,1个防空旅部,1个侦察旅部,2个后勤旅,14个步兵旅部,1个联合核生化团。海军4.235万人。编2个司令部,8个基地。主要装备:航空母舰3艘,主战水面舰艇35艘。空军5.33万人。作战飞机332架,直升机163架。战略核力量1000人。弹道导弹核潜艇4艘。每艘可载有“三叉戟”D5型弹道导弹16枚,各艇上部署核弹头约48枚,每枚核弹头最多可带12个分弹头。预备役部队25.675万人。英军装备精良,技术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海外作战能力。
冷战结束后,英国根据对安全环境的判断,对安全战略作出了较大的调整。总的指导思想是,利用目前良好的安全环境,建立以北约为基础的欧洲安全结构与大西洋关系,将安全战略的重点从北约地区之内转移到北约以外,强调武装力量结构的均衡性和在北约以外的干预能力,以保持与美国的特殊关系,维持自己的大国地位。用英国人自己的话说,是从“大陆战略向海洋战略”转变。为此,英国推出了自己的防务政策。
(1)继续参加北约集体防务建设,扩大在欧洲及世界的影响。通过联盟维护本国安全是英国对外政策的传统。联盟不仅可以弥补英国自身防务力量的不足,还可以提高国际地位。冷战后,英国仍把维系北约和欧洲集体安全机制作为本国防务的重要基础,积极支持北约维持和扩大现有作用,重申对北约的义务,并为此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通过上述做法,英国加强了对北约防务的发言权,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地区大国”的地位。
(2)保持独立的海外干涉能力,维护和扩大英国的全球利益。尽管二战后英国的综合国力已逐渐衰弱,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但英国认为,它是与美国有着特殊关系的欧洲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是英联邦的领导者,在全球范围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海外领地。所有这一切,决定了英国应该不仅是一个地区大国,而且是一个“有着全球观念的地区大国”。为此,英国明确提出要保持“全面、平衡的军事力量”,随时准备独立执行海外任务,维护英国的海外利益。
(3)应付多种不确定威胁,变“前沿防御”为“机动防御”。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安全战略的需要,英国通过削减防务预算、压缩现役兵力规模、改组部队结构、更新武器装备等措施已实现了战略上的三个转变,即从防止苏联大规模入侵向应付多种不确定威胁的转变;从“前沿防御”向“机动防御”的转变;从数量建军向质量建军的转变。从而提高了英军处理各种危机和应付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2.法国军事概况
法国是一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军事强国。武装力量由陆、海、空和宪兵组成。现役部队45.46万人。其中,陆军13.7万人;海军4.56万人;空军6.4万人。战略核力量7000人。装备战略导弹核潜艇4艘,潜射导弹64枚,轰炸机60架。外籍军团8000人。预备役部队10万人。法军武器装备技术水平和部队作战能力与英军相仿,其主要任务是:维护法国的战略利益,对付在欧洲、地中海和中东地区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法国致力于建立一支能够在欧洲以外的地区独立遂行作战任务的多用途军队,成立海外诸军种联合作战参谋部,并在非洲保持1万人的驻军。冷战结束后,面对国际安全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法国虽然不改初衷,坚持奉行了近40年的独立自主防务政策,但在急速变化的国际安全环境面前,其独立自主防务政策和冷战时相比,也在发生变化。
(1)以对付局部危机和冲突为防务的重点。冷战结束后,法国认为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方向不定、规模不一、形式多样的地区性危机和冲突。为此,法国已将防务的重点由对付大规模入侵转移到对付地区性危机和冲突上来。
(2)积极推进欧洲防务的联合。法国虽然奉行独立自主防务政策,但是深知只靠自己的力量难以确保本国安全和抵抗超级大国对本国防务政策的干预。因此,即使在冷战时期,法国也努力推动欧洲实施防务联合。冷战结束后,法国抓紧时机极力推进这一联合。一方面,组织西欧联盟;另一方面,将“法德联合旅”扩大为“欧洲军团”,并使其成为西欧联盟的武装力量。与此同时,还同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组建欧洲联合快速反应部队,同英国就战略核力量、空军、海军的合作达成协议。最近还提出将法国的核力量变成为欧盟提供安全保障的欧洲核力量。
(3)推行以核威慑为基础的局部冲突防御军事战略。冷战后,法国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安全形势对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首先,将“逐步反应”战略调整为“局部冲突防御”战略,即重点对法国利益相关地区发生的局部冲突作反应。其次,是将核威慑战略的内容,由威慑和作战并重调整为以慑止潜在对手对法国根本利益的可能侵犯为主。换言之,法国以核力量作为大国地位的象征,而不是进行核战争的工具;核力量的威慑作用不是慑止核大国的进攻,而是慑止地区性国家或恐怖组织拥有威慑使用核武器。
(4)大力加强军队的质量建设。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法军暴露了许多问题。因此,近几年法国下大力气加强军队质量建设。首先,缩减了现役军队规模。其次,提高部队快速反应能力。全面加强所辖4个师的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组建专司海外作战的诸军种联合作战参谋部,建立全军统一的军事情报局。再次,减少义务兵,加大职业军人的比重,并正在论证取消义务兵的方案。最后,加速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为了使上述措施得到落实,近几年,法国每年的国防投入约为380亿美元,并且每年还略有增加。
3.德国军事概况
德国地处欧洲的中部,德国的军事力量在原东德、西德统一后大大增强了。随着冷战的结束,1990年实现统一后的德国安全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苏联及华约的解体使德国从原来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峙的“前线国家”变成了安全系数大为增加的“欧洲的中心”。另一方面,欧洲不安全因素的增加使局势动荡不安,整个欧洲民族矛盾、领土纠纷、局部冲突呈上升势头,作为拥有众多领国的德国,又面临着难以预测的“危险”。因此,统一后的德国对其军事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德国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及卫勤和武装力量基础部队。现役部队29.6万人。其中陆军20.32万人。编5个机械化师,1个特种作战师,1个空中机动作战师和陆军部队司令部等8个师级单位。海军2.55万人。编1个舰队司令部,5个分舰队,1个海军航空兵师。空军6.75万人。编9个战斗机联队,6个防空导弹联队,3个空中运输联队,2个通信团,1个雷达指挥团,6个供应团。预备役部队49.82万人。准军事部队2.465万人。其中,联邦边防警察2.41万人,海岸警卫队550人。德军武器装备技术水平较高,军事素质较好,具备较强的常规作战能力,能够在欧洲地区实施高强度作战行动。近年来,德国多次突破《基本法》的限制出兵海外,参加维和行动,意欲谋求在欧洲和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冷战时期,欧洲是两极对抗的主战场,欧盟依附美国。冷战结束后,尽管欧盟国家对美国产生了离心力,美国的盟主地位受到冲击,但欧盟仍未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事实上,美国通过签订北约“战略新构想”,拉北约参加科索沃战争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欧盟的控制。与此同时,欧盟也在设法排除各国在政治、外交、防务等问题上的分歧,共同谋求使欧洲真正成为未来多极世界中强有力的一极,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为此,欧盟各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扩大欧盟,使其成员国由过去的15国增至27国;全面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步伐,并已于1999年正式启动了欧元,为形成一个统一的欧洲市场铺平了道路,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表现出与美国和日本角逐全球经济主导权的强烈愿望;逐步实行具有联合一致的外交和防务政策,“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加强自身防务建设,与美国争夺北约的领导权和军事指挥权。欧盟内部多边或双边防务组织不断出现,法、意、西、葡四国宣布组建“欧洲陆军”和“欧洲海军”两支联合部队;法、德军团已建立,并可能成为欧盟防卫力量的核心。由此可见,美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正在由过去的盟主与盟友关系,逐步转变为平等的伙伴关系,未来的欧盟将可能成为影响力大大增强的一极。
(四)日本军事概况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的岛国,陆地面积约37.7万平方公里,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和约3900个小岛组成,呈岛弧链状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南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南沿海海区的正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二战中,日本是战败国,根据规定应永远不准重建军队,但美国为了其全球战略,提出了重新武装日本的计划。20世纪50年代,日本设立了防卫厅和自卫队,日军重建工作正式完成。依托本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日军在“少而精”、“质重于量”的建军方针指导下,于1987年首次使防卫费超过国民生产总值1%,成为军费开支大国。并相继提出了保卫日本200—300海里海域和1000海里运输线的计划。按照远洋、近海、本土三线配置,强调海上歼敌。日本正在努力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军事大国迈进。近期正竭力当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我国有钓鱼岛等岛屿和东海大陆架纠纷。这一切已引起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高度警惕。
1.日本的军事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在其《和平宪法》中明告世界:“日本国民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之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与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之交战权”。而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日本的军事力量正在增大,日本自卫队已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大军力之一。
日本的武装力量由现役部队,在军事部门服务的文职人员和预备役部队组成。正规部队分为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
现役部队:23.6315万人。
陆上自卫队:14.678万人。编成5个军区,11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1个步兵旅,2个混成旅,1个空降旅,1个炮兵旅,5个工兵旅,8个防空导弹群。目前,日本防卫省正在对陆上自卫队的编制编成、遂行任务和战略部署进行调整。计划到2010年前将现有陆上自卫队重新组建为9个师和6个旅,把它们划分为“政经中枢师”、“沿岸部署师旅”和“战略机动师旅”。
海上自卫队:4.3323万人。编1个联合舰队,下辖1个护卫舰队,1个航空集团,1个潜艇舰队。另有5个地方队。作战舰艇总吨位约22.6万吨,居世界第六位;主要水面舰艇总吨位18.4万吨,居世界第四位;扫雷能力居世界第一;反潜能力仅次于美国。
2000年左右,日本把4个“八·八”型舰队改编为十·九舰队(由10艘驱逐舰、9架舰载直升机构成)。日本还制定了一系列重点发展海上和航空自卫队的计划。根据计划,海上自卫队在2010年前再装备6艘“金刚”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使4000吨以上的舰只达到40余艘。海上自卫队的“十·九”型舰队将向“十·十”型舰队(由10艘驱逐舰、10架舰载直升机构成)转变。
航空自卫队:4.4775万人。编1个航空总队,下辖3个航空方面队,1个航空混成团,6个防空导弹群,1个航空支援集团,1个航空教育集团,1个航空开发实验集团。
文职人员:2.1229万人。
预备役部队:4.5997万人。快速反应预备役4889人;海上自卫队1100人;航空自卫队800人。
2.军事战略的调整
冷战时期,日本被绑在美国争夺全球霸权的战车上,实行冷战式军事战略——多边安全保障战略,依赖美国保护伞,充当对付苏联军事扩张的前沿阵地。冷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极化趋势逐渐显露,日本对国家战略进行了调整,走向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的目标更加明确。为此,日本加快了军事战略调整的步伐,跨出了关键性的四大步。
第一步是1995年11月发表了新的《防卫计划大纲》,规划了2010年前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道路;第二步是1996年4月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从战略高度对日美同盟关系重新定位、定向;第三步是1997年9月23日日美又联合发表了《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从军事上界定了“矛头”所指的“范围和对象”;第四步是1999年4月和5月日本国会众参两院分别通过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三部相关法案:《自卫队法修正案》、《日美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修正案》及《周边事态法案》,为日美军事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使日本得以彻底突破战后和平宪法的限制,以与美国军事合作为由,全方位发展军事力量和跨出国门进行军事行动,标志着日本已经开始实施其所谓的新战略。日本新时期的防卫政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当前国际形势中存在着许多“不明朗、不确定”因素。新大纲一方面承认冷战结束后日本周边地区已不存在针对日本的“特定威胁”,声称日本“不作威胁他国的军事大国”;另一方面强调“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当前国际形势中存在着许多“不明朗、不确定”因素。新大纲在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中特别强调,近邻地区“多数国家正在进行军事力量的扩充和现代化”。事实上,近年来日本已把防卫态势的重点从集中对付“来自北方的威胁”转为“来自西方的威胁”。因此,日本已经并正在对自卫队的部署态势进行调整,部分陆上自卫队部队将从北海道调往九州,海上自卫队也正在加强位于西部的佐世保、吴港基地的建设。海、空自卫队主要从九州到本州的日本以南海区活动,这反映了日本对潜在作战对象的判断上发生了变化。
(2)继续坚持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维护自身安全,为国家战略服务。新“大纲”着重强调了日美安全保障体制在新时期的作用,认为它对确保日本的安全和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是日本新时期防卫政策的重要支柱。冷战后,美国的地位和作用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大国,日本可以依赖美国的核威慑力量维护日本的安全,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防卫力量。坚持日美安全保障体制,已不仅仅是日本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也是日本追求在亚太乃至全球发挥大国作用的需要。
(3)扩大“专守防卫”的内涵,调整战略防御重点,全面推行积极的外向型防卫政策。1970年,日本提出“专守防卫”战略,内涵是在自己所需最小范围内行使自卫力量,在遭敌人入侵之后“实施国土防卫”。而新“大纲”所声称坚持的“专守防卫”战略的内涵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核心已非抗御“入侵”,而是遏制侵略于未然的积极性“军事遏制战略”。“专守防卫”实际上已名存实亡。冷战后,日本防卫当局对周边安全形势和所谓“威胁”的判断有较大改变,强调对付地区存在着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和多种多样的威胁,主要应对付朝、中、俄“多元威胁”,并对其军事部署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变陆上“重点部署”为“均衡部署”。
(4)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事务,扩大日本在国际军事领域里的影响。新“大纲”强调指出,自卫队要“为建立更稳定的安全保障环境作出贡献”。事实上,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已不甘心成为“经济上的巨人,政治、军事上的侏儒”。日本政府近年来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竭力通过了向海外派兵的相关法律。而通过让自卫队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在国际军事领域“为国际社会做贡献”,可以扩大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从而为其防卫力量的发展寻找合理的借口。所有这一切,使日本将来推行军事干预政策成为可能,同时为其树立军事大国地位并最终实现其争当政治大国的国家战略目标提供了必要保证。
(5)建设高质量的防卫力量,推行应急预备役体制确保稳固的国防。根据新《防卫计划大纲》提出的要求,日本将建设一支“合理、高效、精干”的部队。为此,近几年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第一,投入巨额军费,突出发展重点。近几年,日本军费开支高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1998年军费开支为319亿美元,1999年达419亿美元,2000年更高达484亿美元。并且自卫队的武器装备将以提高防空和确保海上安全能力为重点进行更新换代。第二,改革编制体制,裁减兵员,合理部署,以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第三,大力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第四,加入导弹防御系统(TMD)合作,提高战略遏制能力;第五,强化预备役制度,组建应急预备役部队。由此可见,日本在财政紧张,政府预算缩减的情况下,仍维持如此高水平的防卫预算,表明了他将继续奉行加强防卫力量的决心。
3.日本防务战略的未来发展
(1)谋求突破“和平宪法”。冷战结束后,随着日本“政治大国化”进程的加快,日本社会各界对自卫队的认同感及关注程度明显提高。日本民意的这一变化为日本修改“和平宪法”提供了社会基础。2005年11月22日,执政的自民党通过了新宪法草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针对第9条的修改。根据该草案,现行宪法第9条中“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之条文改为“为确保我国的和平与独立以及国家和国民的安全,保持以内阁总理大臣为最高指挥权力者的自卫军”。同时草案还进一步规定,自卫队“为确保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可实施国家协调活动以及在紧急状态下维持公共秩序或旨在保护国民生命与自由的活动”。这其中的含义非同小可。
(2)继续谋求提高军事实力。日本安全战略先后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到世纪之交,其面向21世纪的安全战略基本确立。日本安全战略的实质是在确保本国安全的情况下,加速实现其军事强国、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为实现此目标,日本将继续谋求提高军事实力。一方面加大防卫投入,提升作战能力。日本自卫队的武器装备将继续走向高精尖。另一方面,继续进行体制编制调整,重点确立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为了建设“外向型”军事力量的需要,近年来日本对其军事组织进行了一定幅度的改革,其中包括调整领率机关,使之更加适应联合作战的需要。2007年1月9日,日本防卫厅正式升格为“省”。防卫厅已从原先所属的内阁府独立出来,成为与外务省、经产省等平级的机构。
(3)防卫战略由“专守防卫”转向“主动防卫”。目前,日本防卫战略已发展为具有全球性、进攻性、联盟性和灵活性的战略。随着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本将改变其“专守防卫”战略,转向“主动防卫”战略,并为其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强国提供有力保障。在强化日美同盟、推进质量建军的同时,日本的防卫态势和军事部署也在发生变化。自2003年12月日本根据《伊拉克重建职员特别措施法》向伊拉克派出第一支部队以来,日本政府已连续两次延长了驻伊自卫队的派遣期限。
2003年底,日本政府决定计划耗资46.2亿美元,分两个阶段从美国引进一套导弹防御系统,以保护日本免受来自朝鲜的弹道导弹威胁。整个系统将从2007年开始部分运作,到2011—2012年全部部署完成。日本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是日本在发展防卫力量方面的重点举措,它对日本的防卫政策和亚太地区安全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五)印度军事概况
印度奉行以发展高科技,提高综合国力为核心的国家战略。其战略目标是巩固在南亚、印度洋的支配地位,争当地区超级大国、军事强国,力争在21世纪跃入“世界一等强国”之列。印度的国防战略、军事战略是其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其国家战略目标服务的,在作战对象上,当前以巴基斯坦为主要敌手。印度长期以来推行扩张政策,继续侵占和扩大蚕食我国西藏等边界地区领土。在作战指导上主张“攻势作战”,有的军方领导人和军事专家曾提出,要拥有在必要时“超越国界”、“保卫南亚地区的安全”的进攻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印度的安全。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始终坚持“麦线观点”,并总结经验教训,整训部队,改善装备,建立了诸多适用于中印边界高山严寒条件下作战的部队。
印度的武装力量由现役正规部队、准军事部队和后备力量组成。现役部队设陆、海、空三个军种。三军平时无统一的作战指挥机构,由内阁总理通过内阁秘书处协同国防部对三军实行统一指挥;战时通常授权主要军种参谋长实施统一指挥。据印度官方和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公布资料,现役部队114.5万人。其中,陆军92万人,海军5.5万人,空军17万人。此外,印度还拥有70万人的准军事部队和280万人的后备力量。
印度于1974年爆炸了第一枚地下核装置,推行所谓“最后一根导线”的核战略,以“核武备”保持对敌国的“核对称威慑”,战时准备“随时作出核选择”。此后,印度一直在发展核技术,坚持保留核选择权,拒绝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1998年5月印度进行了第二轮核试验。在这次试验中,印度试爆了低能量装置和热核装置,向着研制威力更大的氢弹和“核反应强化型炸弹”的方向迈进一大步。印度现有15个核反应堆,1995年已拥有350—450千克钚。国外估计,印度已拥有75—90枚核弹。印度拥有射程250千米的“普里特维”导弹和射程达2500千米的“烈火Ⅱ”型导弹,并在加紧研制洲际弹道导弹。1999年8月17日,《印度核构想草案》出台,标志着印度开始实行“正式核战略”政策。为了增强核威慑能力,印度正在逐步建立以陆基核打击力量为主体,以空中和海上核打击力量为辅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和核防御体系。
冷战结束后,作为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主要大国,印度重新审视了其安全环境,提出了新时期的防务政策。
1.推行务实、全方位的外交防务合作
随着冷战的结束,南亚战略格局发生了变化,印度失去了“印苏联盟”对抗“美巴同盟”的防务支撑点。为此,印度适时调整对外政策,确立了一些新的防务平衡点。一是同邻国签署了一些旨在减少冲突、降低军事对抗程度的协议,以图稳定周边环境。二是恢复“印俄”防务合作,并发展与中、西亚国家的关系。如:1993年1月印、俄双方签订了为期20年的《俄印友好合作条约》和《防务合作协定》;1997年,印俄重建“战略伙伴关系”,并与以色列、南非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开展军事技术合作。三是发展了与美国的政治、经济关系,并开始军事领域的交流。四是与周边的东盟国家在安全与防务问题上加强联系。如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韩国等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与越南、马来西亚签署了防务合作协定等。印度这种“连东拉西、稳北定南”的全方位防务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印度的安全战略态势。
2.贯彻“地区性有限威慑”的军事战略
印度在军事上始终把防务重点放在西部和北部边界,把控制印度洋作为未来的重点。“地区性有限威慑”军事战略的基本方针是:“西攻、北防、南下、东进”。“西攻”指的是对巴基斯坦采取积极进攻战略,以优势兵力始终对巴保持进攻态势,即准备与巴基斯坦打一场全面战争,并有能力彻底摧毁巴。“北防”指的是对北部的中国采取“进攻性防御”态势,在中印边境建立大纵深、立体化的防御体系,保持局部地区兵力优势,达到遏制中国之目的。“南下”指的是加强对印度洋的控制力度,最大限度地控制印度洋水域,提出了诸如“印度洋是印度人的海洋”等观点。“东进”指的是将其海军的影响和兵力活动的空间扩大和前伸到东南亚地区甚至南中国海。印度现推出的“新海军战略构想”的核心内容:即从阿拉伯海北面到南中国海,都是印度的利益范围。
3.走自力更生发展武器装备的道路
印军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采取“引进、仿制、改造和自研相结合”,努力加快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进程。在武器引进方面,印将着眼点放在采购世界第一流武器装备上,重点购买高技术武器装备。同时印度还通过引进生产技术,按许可证进行仿制生产,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本国的国防科研和生产能力。如1996年,印度与俄罗斯签订了采购40架俄制“苏-30MK”战斗机的合同,同时引进了该机的生产线,准备在2001年后仿造200架。在武器改造方面,印军将注重应用从外购、仿制中获取的成熟技术对现役装备进行改造,提高其技术性能,延长其服役寿命。在武器研制方面,印度将提高自研能力作为最终目标,以从根本上摆脱对外国的依赖。自1996年起,印开始实施“国防研究与发展10年自信计划”,加快国产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工作。计划到2005年,将装备自产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70%。
4.争取21世纪初成为世界军事大国
随着近些年印度综合国力的增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把“立足南亚,面向印度洋,争取在21世纪初成为世界军事强国”作为国防发展的新战略,其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在军队建设方面,印度采取稳定数量、提高质量的建军原则。军队人数居世界第四位,为南亚其他国家兵力总和的近两倍,处于绝对优势。印度军队建设的发展趋势是:提高陆军的火力和机动能力,增强空军的纵深打击能力,发展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在作战指导思想上,强调攻势作战和夺取制空权的作战思想。印度在加强陆、海、空三军常规军事力量建设的同时,正在加快空间技术的发展,加紧研制中远程运载工具,已成为世界上第七个拥有中程弹道导弹的国家。在核力量的建设方面印度也是不遗余力,坚持走核武器化道路,加快了核武器化进程。近几年,印度每年都保持着高额军费,军费预算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14%以上。1999—2000年度军费开支达107亿美元,2000—2001年度国防预算为136.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8.2%,是有史以来增加最多的一年。所有这一切,预示着印度正迅速向世界军事大国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