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看法[1]
关心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大学教师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论自己学校的情况如何,都不希望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这种尴尬的局面。2003年我向全国人大提过一个关于政府帮助大学生就业的书面意见。去年参加了全国人大“大学生就业”的专题调研,看到了更多的情况。
一、他们需要特别关心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这是一部分特殊的人群。第一,他们是在中国受过最好教育的一分子,这是不可否认的。第二,他们初次就业,没有经济的积累,没有人情关系的积累,他们没有找到工作,就没有独立的基础,与有过工作积累重新换岗的人不一样,他们的心理和经济的承受压力都特别的大,我们担心这个状况长期存在下去。
二、就业难首先是社会原因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各方面有很多议论。有说学生能力问题的,有说大学教育问题的,有说企业用人问题的。毫无疑问,这是用人双方的原因。大家都要从自己的角度反思,但就我个人来看,这首先是个就业机会不足的问题,根本上是供需关系而不是能力因素主导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教育,更不在于学生。假如他们的能力很高,就业岗位很少,还是有这些问题的。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如果经济增长方式再不转变,估计就业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大力鼓励那些能够创造就业机会的行业的发展,这是人口大国的基本策略。GDP增长一定要考量就业机会这个因素。GDP与就业机会没有同步增长,这不符合我们国情。其次,我们要加快改善用人制度和机制,使得它更加灵活开放,坚持以能力为标准,能力以外因素不作为决定因素的话,包括开后门、托人情,使更有能力的人得到更好的机会,我相信大学生就会有机会的。这对大学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支持,也更符合就业的本质。否则用人市场总不会太健康。
就业问题的本质还是一个人文关怀的问题。给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以机会,这是一个社会最起码的努力。文明社会应该给予初次就业的年轻人以特别的关照。年轻人的就业,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可以说是大学中最具有标志性的问题。这不仅对他们个体发展很重要,对整个国家发展都很重要。我觉得现在社会上对他们的爱心还不是很充分。比如,很多媒体都在说,大学生原来的期望值太高,现在越来越理性。我不知道一个大学生毕业应该有多少收入,但从国际水平相比,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收入现在和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一样,一般来说是不正常的。至于零收入就业,那更是可悲。所谓的越来越理性,其实是越来越实际,是他们放低了标准,实际与理性是两回事。理性是能够实现的希望。没有人把降低标准当作希望,这是一种无奈。
三、怎么关怀他们
对大学生就业的帮助指导已经不少。但将他们当作一般的就业和失业管理对象,恐怕不妥。我们应该帮助到每个个体,千方百计想办法,把各种机会筹集起来,比如,可以设置基金或者专项经费,搜集一些岗位或者购买一些岗位,包括就业的、非就业的、临时的等。大型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在用大量的义工或志愿者的时候,有人想到组织这部分人来参与,让他们进入社会,参加社会活动,即便没有就业,不要让他们长期呆在家里,变成一个孤独的人,这个僵局会对他们终身有影响的,时间不能拖得很长。
我们不善于这种帮助。他们不是任何单位的人,我们的社会管理往往不适合于这种对象,而政府部门都是分类行政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找不到人负责。其实,只要大家像家长一样去想这些人的问题,办法肯定是会有的。家长关心孩子是不会分工的,社会关心人也不会分家的,即便是慈善机构也会想到他们。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会转变自己,找到合适机会。这有点像社会关怀系统,发达国家都有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关心所有人,对困难者有关怀计划。所以,赶快要提高我们的社会管理能力,关照到个体,因人而异地提供合适的帮助,才算我们有本事。(www.xing528.com)
四、大学教育的责任
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候,对于大学生能力的质疑,其实是对大学教育的反思。大学要更好地处理学生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办学能力和教育质量。比如招生和就业之间缺乏协调。招生是按计划的,招的时候热门专业就怕招得少。毕业是学生自主择业,是开放的,大学不承担太多的责任,这之间就缺乏了一种相互制约。如果大学两头都有责任,就会把信息结合在一起调整。
大学如何适应变化,这是个能力的问题。能力强,就引导变化。能力不强,就给社会添堵。一般来说,在用人的问题上,职业界是先行的。人才需求取决于行业,行业取决于市场,现在这里缺人,将来那里缺人,这是动态的。同样,选人标准也是职业界制定,有时候觉得这个能力重要,有时候觉得那个能力重要,这是动态的。大学很难预测人才需求。于是,办学中的盲目性很大,热门专业全国一起办,一起扩招,热上起哄。冷门专业都不办,雪上加霜。但谁能保证需求不变呢?谁在考虑什么学生适合什么专业的问题呢?
所以,大学真正要承担的责任和质量到底是什么,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大学不能不顾职业界的需求,但也不能只考虑职业界需求。否则,大学总是滞后的。大学培养学生成为将来社会的栋梁。这个目标包含着两部分内容,一是就业需要的能力,这与专业教育有关。另一个是优秀公民的素质,这也是不可少的。这两者加起来才算是比较好的人才。
素质教育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大学先要理解中国社会到底需要加强什么素质的教育,有哪些缺陷,这才能指望未来栋梁来改变和引导社会。这是非常好的愿望和使命。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中国大学特别擅长的是专业教育,不是素质教育。
专业教育与职业界关系要紧密。中国传统教育主张培养人格。大学一开始就像实用型的精英教育,现在更是讲究职业之才。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中国大学不太注重专业教育,不注重实用性,只是专业教育和职业界的关系很疏远。计划经济时代,专业和企业容易联系,现在市场化了,不能靠行政命令来建立联系了。安排大学生技能培训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即便是一些应用型很强的专业的教师,也没有在本领域里的实践经历。世界上好的大学里,这种专业教师往往是职业界的高管,不单精通专业,还懂培养,培养出来的人实践能力很强。这是专业教育将来要改善的问题,但很难马上转变。大学教师和职业界的沟通是跨行业的,渠道都很难建立。有跨度的事情总是很复杂的,没法儿协调,我们最头痛的就是这类事情。
2008年3月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