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素质教育需要全社会来努力

素质教育需要全社会来努力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质教育需要全社会来努力关于素质教育这个话题,我很感兴趣。所以,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更全面,更贴近人的本质需要。我认为,当今中国提倡素质教育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素质教育需要全社会来努力

素质教育需要全社会来努力

关于素质教育这个话题,我很感兴趣。因为它既与我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又是我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同时,作为学生家长,它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更是家庭中一个很具体、很现实的困惑。

一、素质概念体现了全面性

素质概念体现了一种全面性,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地而不是单一地培养和评价学生。我们提倡德、智、体、美四大素质教育要素,学校要按照这种观念来构筑其教学培养体系,个人也应从这四方面来要求自己,这是一个公民应具备的素质。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还表现在各要素关系的整体性和渗透性上,它们不能割裂,也不是简单地叠加。比如体育不是单纯的体育技能训练,体育培养人的拼搏精神、团队精神、胜负意识等,这是德育教育范畴。目前,社会上偏重智育,并把智育教育局限于用一种考试结果来评价,这是很有偏颇的。智育包括了对一个人心灵的培养,一个没有胸怀或者没有价值判断能力的人,其智力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是很值得怀疑的。

所以,在评价素质时,我们始终应坚持全面的标准。人的一生会经历各种选拔,包括升学就业等,如果所有选拔都能把人的素质放在第一位,都能对人做全面考评的话,那么学生们就会真正认识到自己全面发展的意义,这就是整个社会人才价值观和评价标准的意义。

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一般而言,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但我认为两者其实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对应关系。素质教育是一个从更高层面上来理解的教育目标,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提升,其本质是一种对人的关怀。我们现在所说的应试教育,更多地指课程学习,以知识点的掌握深度为教育目标,这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有差异的。

素质教育当然包含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用一定的方式检测学习和训练的水平,也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但素质教育提倡的并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人一生的需要而学习。所以,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更全面,更贴近人的本质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应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简单对应,而应通过教育观念的提升,使应试教育对学生有更全面的关怀,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发挥能力,更好地享受生活,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

素质教育要从基础教育抓起,除了观念转变外,教学方法的转变也很重要。我们应更注重对学生的全面熏陶,而不是像掌握知识点那样由浅入深,因为素质是在不断拓展中养成的。谈到熏陶就涉及一个环境问题,学校不仅要告诉学生掌握什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心理和对事物的看法,通过这种长期的、全面的熏陶,使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教养、有胸怀的人。

那么,学校用什么方式才能把素质教育做好呢?首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期望,要认为他们都是未来的栋梁,引导他们成才;其次,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的身上,不断调整培养目标和方式,突出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再者,要尊重学生个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这对学校是更高的要求。

现在有些家长和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有些偏差,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在课业以外再加上某种训练任务,这样无疑增加了学生负担。不可否认,课业总是要有的,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思路和方式来设计这些课业。如果我们能将激发学生个性的目的与知识学习的要求相组合,使得课业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在知识上有所收获,这无疑与我们现行的累积知识的课业形态不一样了。

三、素质教育需要全社会来努力

素质教育难就难在全面推行,光靠学校不行,光靠家长不行,光靠当事人也不行,而要全社会从各个环节上来努力,形成一种良好的成才导向。我认为,当今中国提倡素质教育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首先,要注重社会责任与个人价值关系的教育,要倡导青年人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百姓疾苦、关心人类命运,鼓励学生想他所想不到、但与其前途密切相关的事,使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开阔,人生境界越来越高。拥有了这种认识和境界,个人发展空间才会越来越开阔。

其次,对学校,尤其是大学而言,我们希望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术素质,不能让学生觉得到大学里来就是为了上课、读书、考试、分数、就业,而是一个培养和积累学术素质的过程。学术素质是什么呢?就是使自己有不断批判、不断探究、不断追问、不断思考的精神。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观念是相当功利的,有人说这是现实社会压力造成的,但是我觉得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应该有能力来抵挡太具体的功利对学生的影响,要告诉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很愉快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有很多问题需要他们思考、探究和解决,使学生具有自己的学习动力。学校必须进行学术精神的培育,比如培养学生如何珍视自己的独立精神,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数,家庭成员间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会造成子女独立精神的缺失。没有独立精神怎么能获取科学精神呢?所以,我觉得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这不仅是独立生活能力,还是一种研究兴趣和动力,这种素质要从小保护好、激发好,不要去遏制它。

再者,要重视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这些是迫切需要全社会来关注的问题,我们已经注意到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压抑感,这种心理上的问题既有外部诱因,也有缺少心理训练的原因。心理训练,包括认识失败、拓宽眼界等,对避免学生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非常令人痛心的后果是很有帮助的。我觉得现在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未必很令人满意,如果没有强壮的体魄,怎能指望他们将来能担当重任?所以,全社会都要来想办法,大家协力来抵挡一些压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宽松的、包括训练身心的空间和机会。

四、复旦的尝试(www.xing528.com)

每所大学都希望学生能够进入一个适合于他们自己的大学,也希望自己能够招收到真正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发展,将来为社会作出贡献。

创新人才怎样才能进入一所大学呢?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这首先涉及对创新能力的评价问题。在目前中国高校的招生工作中,鉴别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潜力的方法不是很有效,因为我们是按分数来评价的。分数能不能衡量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或许有,但可能不是这样一些科目和考题所能反映的。

高校在人才选拔方面要有所突破。一所大学在选拔人才上如果没有很好的观念和很好的办法,就不可能谈及招收创新人才的问题。因此,大学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要敢于批判自己,这样才能建立更好的评价标准,再通过制度转变和选拔方式转变,把合适的学生吸引进来。

无论能不能选拔出真正的创新人才,我认为大学首先要为各种学生都提供机会。在人才选拔上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这是一个方向,因为不一定这个学校不喜欢这种学生,另一个学校也不喜欢。如果机会很单一,那就成了我们常说的指挥棒。另一方面,如果一些大学不是按现在的分数排队来选择一些学生,那么对大学和学生而言,都多了一些机会。这样能为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带来宽松的环境,学生不用再针对某一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和制约自己。

高考以分数决定录取的方式,在人才培养上会造成一种紧张感。这种方式要求所有人先不考虑自己的个性与特长,都去遵守同样的标准。但是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遵守这个标准很方便,有些人则不然,更可悲的是有些人还要放弃原先蛮好的潜力和特长,所以,真正有潜力的学生很可能在这种选拔中失去合适的深造机会。因此,大学应尽快发挥和提高自身选拔人才的能力。

国内学校大多是比较注重专门化教育,但从对人的关怀,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说,专门知识和技能训练恐怕是不够的。因此,大学除了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年轻人学会如何适应今后的种种变化。复旦在这方面也在探索,学生进校后需接受不针对专业的“通识综合教育”,所有新生入学后均需先接受来自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其他领域的比较全面、系统的综合素养教育,然后再进入比较宽泛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最后再进入专业学习。去年我们成立的复旦学院,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人才培养工作的协调开展[1]

人才培养要注意社会需要、招生、培养、就业环节的协调关系。

从就业来说,《政府工作报告》讲“今年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年”,这句话分量很重。去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83%,今年280万毕业生,就算就业率90%,还有28万人待业,就业工作难度很大。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三个事实:一是人才缺乏;二是经济发展迅速;三是大学生多出来。可见发展明显不协调。中国将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还要多,社会如何承受。

从培养能力来说,全国高校师生比将近1∶20,有些学校教师还要少,学生扩招,教师不增加,影响质量,最终也制约招生。建议政府抓住师资这个龙头问题,公布信息,督促学校建设

协调发展要有管理机制。就业高峰在四年前招生时就知道了,当初在制定扩大招生决策时,政府与学校是否统筹好自己的目标与措施?我注意到,教育部门讲的是升学率,劳动保障部门讲的是就业难,学校是两者都讲,但不讲师资。

协调发展要有判断能力。人才培养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问题。学生、学校、政府、用人单位都要科学分析外部需求,分析自身能力。比如,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来看,必须扩大职业教育,提高升学率,不一定要讲究学位档次。

协调发展是动态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谁也统一不住。我们要形成需求开放、选择自主、风险共担的机制。关键是要建设一个适合于大学生就业用的信息平台,把学校、教育与劳动保障部门的信息集中起来(专业、招生、培养、招聘、产业、地区等信息),分类指导。这个事情,目前可能还是由政府做比较容易。

2004年3月

【注释】

[1]根据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全会代表团会议上的发言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