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识教育:给学生开拓前程的力量

通识教育:给学生开拓前程的力量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复旦大学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西方的大学搞通识教育100多年的历史,实际上是自由教育思想不断继承的过程。他强调通识教育作为专业化前期的知识准备,这就是我们大学通常设置课程的框架。现代通识教育有别于古典自由教育,其目标已从培养精神贵族转变为培养公民,其对象由上流社会子弟扩大到所有受教育者,但未放弃塑造文化精英的理想。今天我要与诸位一起探讨的主题是:通识教育怎样给学生开拓前程的力量。

通识教育:给学生开拓前程的力量

通识教育:给学生开拓前程的力量

通识教育:给学生开拓前程的力量[1]

高兴有机会就通识教育这个话题,和大家做一些交流。复旦大学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家都有不同的角度和目的,有些人在了解我们开设了些什么课程,这些多半是专家。因为在他们看来,一个学校搞通识教育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们从中差不多可以看到中国大学在思考什么事情,看到中国大学怎么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和国家的未来。也有些人在问,通识课程有什么用?它和专业有什么关系?这些人多半是同学和家长。总之,大家对这个事情很关心。

在我看来,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就像诊断和用药的关系,一是什么病的问题,二是用药的问题,但关键是病的诊断,然后是药的疗效。我们是否真的看清楚自己有什么“病”,需要医治什么?这个“我们”是指各位同学,指教师和大学,也指中国社会。

通识教育要解决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它想给同学一些帮助。但要理解它确实也不容易,我也是在学习密歇根大学原校长詹姆斯说:“尽管难以给通识教育下定义,它的实现也极具挑战性,但这难以捉摸的通识教育的目标可能依然是使学生为终身学习和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的最好途径。”詹校长的理解确实很有见地,这是为未来做好准备的最好途径。

一种教育的实质,是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它不是一个自然科学的定义。一般认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自由教育,这是针对自由人而不是奴隶教育。他认为,最高尚的教育以发展理性为目标,促使人的智慧、道德和身体和谐发展,为个体享用“闲暇”、“沉思真理”做准备,并实现心灵的培养,而不是专为有用而进行的训练。

随着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分工加快,所有人都是自由的公民并参加社会生产。从专业教育和知识的工具价值角度来看,大学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职业训练所,缺少共同的责任感。所以,西方始终有一些人坚持自由教育理想。西方的大学搞通识教育100多年的历史,实际上是自由教育思想不断继承的过程。

文艺复兴时期,学习经典其实就是自由教育。英国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认为要坚守自由教育思想,主张培养理智。穆勒认为大学是培养心智的地方,而不是培训技能。《耶鲁报告》强调大学教育旨在心灵的训练和教养,拒绝实用技艺的科目。当今耶鲁的教育,仍将自我发展与找到工作区别开来。我们可能会觉得不可理解,不找工作如何发展自己?我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大学还可以发挥的作用。

1909年,哈佛校长洛厄尔第一次对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进行了区分。他强调通识教育作为专业化前期的知识准备,这就是我们大学通常设置课程的框架。所以说,一个大学的历史不是空话,他们百年前设想的模式是我们今天还在努力想完善的东西。1919年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了一门“当代文明”课程,内容涵盖了西方人类文明,要求学生不分科系都得学习,并从中奠定心灵的基础,培养理性。1929年,芝加哥大学赫钦斯校长推出的“赫钦斯计划”。他认为“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发展理智能力,其他的任何目的都是次要的”。

现代通识教育有别于古典自由教育,其目标已从培养精神贵族转变为培养公民,其对象由上流社会子弟扩大到所有受教育者,但未放弃塑造文化精英的理想。其内容也不再排斥专业教育的实用,重视了解时代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但不是为了取悦于大众,根本上是强调个人心智教育。最近,哈佛大学改革了它原来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04年他们提出了一个报告,对哈佛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了评估,两年之后开出了新的通识教育课程。这在全美反响很大,因为人们意识到哈佛在关心当今的美国,这意味着当今的美国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所以,一个好的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直接反映了这个社会最本质的问题,同时也预见了一个社会将来的发展。复旦大学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影响没哈佛这么大,因为在中国,很多人并不知道通识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一种难以下定义的教育思想会如此长久地被接受和实践着?回顾通识教育百余年的实施历程,就可以发现,它始终是针对培养社会精英理性和心智的教育,以对抗实用化教育。抽象地说,各种论点都围绕着这样的一个重要的命题:一个大学准备为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一部分什么样的人,然后才是开设什么课程。所以,通识教育与其说是一个概念,不如说是一个命题:一个直接思考教育使命、直接切入人的本质需求和社会本质需求关系的一个命题。要使一些人成为社会文明的精英,能够引领社会,他们应该受什么教育。当然,我不敢说没有这种教育就成不了文明精英。

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满怀一种崇敬,我们有一种尊严感,好像在讨论我们自己的生命一样。所以,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计较说,通识教育课程上完后,选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比较赚钱,我就觉得离题太远,说明我们的心灵还没有纯净,我们对未来的认识还很模糊。对一个未来模糊的人来说,找任何工作都不是归宿。前几天,一个纽约时代周刊》的记者来采访复旦的招生改革、复旦学院和通识教育课程的情况。她问我们搞通识教育是不是看了其他国家大学的做法,我告诉她,我们学习和吸收了西方大学成功的教育经验,但是中国的问题是唯一的,复旦大学面临的问题和任务也是特殊的。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和其他大学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一定不一样。如果一样,就不叫通识教育。因为复旦对社会和对自身的理解是独特的,我们现在面临的命题是:复旦大学准备为中国社会培养一部分什么样的人?这是今天所有复旦教师的历史使命,这个问题回答不好,诸位离开复旦时的前程会受影响。

今天我要与诸位一起探讨的主题是:通识教育怎样给学生开拓前程的力量。

一、良好的未来意识

首先,如何看待自己的前程,需要有良好的未来意识。因为我们现在的社会太实际,都看重自己眼下的问题。但眼下的问题一定是局部的问题,一定是暂时的问题。我们的未来意识相对比较欠缺。

未来意识一定是有想象的、有理想的、有激情的,一定不会是急躁的。但社会现在很急躁,因为大家都顾着眼前,而眼前的东西稍纵即逝,很难把握,所以大家都很紧张。其实,眼前的事时刻都在发生,并不都是自己应该把握的。什么才是自己的机遇?机遇天天在变化。打折优惠是机遇,某商店5点钟以后停止打折销售,5点使很多人丧失信心,501来的人是很沮丧的,因为他以为失去了机遇。很多人天天为机会而焦虑。所以,我们要有良好的未来意识,否则不能理解什么是前程。

前程永远比现状重要,能力永远比得到的重要。复旦大学准备为什么样的中国社会培养一批什么样的人?这句话本来就是未来时态,它包括两个东西的未来:一个是自己的未来,一个是社会的未来。教育本质上就是为了未来,教育只关心未来,永远关心未来。诸位同学今天都没有担负什么具体的社会责任,你们今天的努力都是为了将来,受教育者如果抱有功利的需求,以为通过大学来换取什么东西,那就没有耐心体会教育的意义。已经工作的人也一样,尤其像我在教育界工作,如果我对未来没有信心,那么今天一切都无所谓。对此,我想讲几个观点。

第一,今天不是未来,今天的事情不是结果,我们不能只看重今天。有的同学遇到一些不满意的事情,反应相当激烈,似乎是一辈子遭殃了。有的同学获得一点成功,反应也相当激烈,似乎捞到了一辈子的幸福。有的同学考试违纪了,这一天对他来说,似乎自己前程断送了。有的同学拿到好几个外国大学的通知书,这一天对他来说,似乎人生已经达到顶点。我们要经常问自己是否还有未来意识,我们可以自我检查一下,是否还有强烈的求知欲?是否会坚持?一个求知欲下降的人,得到的东西又有什么意思呢?

第二,未来也不是将来的某一天。我们总在寻找一种努力的终点,把未来当作一个具体的时间点。虽然我们提倡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但有的同学下意识里仍在等待着学习的归宿,苦苦等待着毕业,把找到工作当作未来,甚至在找到工作的欢欣中,包含着终结学业的成分。在我看来,这更像末日意识,而不是未来意识。一个社会或个人,永远有未来,每天有未来。人的一生总是进行时态,不是完成时态。我们每天都应保持一种瞭望状态,要像站在瞭望台上一样瞭望四周。当你得到什么的时候,或失去什么的时候,马上要提醒自己继续看什么,这是未来意识。

第三,认识未来是一种能力。未来为什么不容易被人们认识,因为它还没得到。对一个功利的人来说,未来是以收入或名利为标志的。没有得到就是没有,他们对不能得到是没有兴趣的。如果说明天要发奖金,他对明天就有一种憧憬,如果说未来要发奖金,他就不知道奖金为何物了。

认识未来是为了使自己免于陷入僵局,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一个人不能避免一辈子不受打击,遇到挫折过不去了,那一切都完了。成功也会使人消沉。一旦陷入僵局,就没有力量再把自己解脱出来,就像一个人要把自己拉起来一样困难。

人的力量来自何处呢?最基本的是要有一种未来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什么会忧虑,因为对未来失去了信任。远虑就是眼界、胸怀、理想、想象力和兴趣。我们总是为了未来而关心今天的事,这种精神状态是最好的。当我们觉得无精打采的时候,可能视野已经受局限了,关照自己心灵的力量已经很小了。这时,要想办法使自己兴奋起来,要集中精力思考未来的问题,把眼光盯着可能发生的好前景上,这就需要眼界、胸怀、理想、想象力和兴趣。这就是能力,而不是具体结果。

在功利社会里,要使自己每天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就不可能指望每天有人给你发奖金,只能指望自己能够抗拒功利,在内心找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很多人说未来是一种理想,是一种信念,我认为这都是可取的,但我更愿意说,认识未来是一种能力。没有能力认识未来的人,很难找到前程。有时经历艰难就是为了未来,古人说卧薪尝胆,为什么有勇气天天去尝苦味道呢?就是为了对未来保持信心。有了信心,才有机会。这个道理很浅显。如果见钱眼开,没钱时就不知未来了,有钱时可能最容易失去信心。

第四,认识本质才能把握未来。每个人都有未来吗?当然不可否认。每个人都追求未来吗?当然不一定。我们每天在走路,但不一定是前进。我们可能是不由自主地在走,或被别人牵着走,或被别人推着走,或又走回了原地。时间流逝是令人无奈和伤感的,对许多人来说,生命就在走路当中一天天过去,但未必是在开拓前程。未来一定要有力量,一种不断激发的心灵力量。我们都会从大学毕业,但未必有前程。今天,我们怎么走出前程来?

对此,我们很有压力,怎么引领学生走向一个好的未来?我们自己有这个能力吗?我们能把自己引向何方呢?我这场报告不算什么,主持人觉得今天人少,我觉得无所谓,再多也不过几百人。大学要引导的是全体学生,而且是天天引导,是无数场的报告会。

耶鲁大学有个课程计划,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职业,而是为了生活”。你们听起来恐怕觉得很陌生,生活谁都会,求职才靠大学。我认为,职业才要靠社会,生活靠大学。耶鲁开设了人文教育计划课程,这些课程有什么用?它就是指望这些课程帮助同学养成宽容、尊重、公正和坦诚的精神。可见,好的大学都很用功,都在精心设计、思考同学的未来,当然这要通过课程来实现。课程是实体,讲究实际的人听得懂课程的内容,但看不出课程背后的用意。要修读这些课程,这并不意味着能使人立刻学会宽容,但不听这些课,怎么让自己学习宽容?耶鲁是出人才的地方。我们没有理由否认它的人才和它的课程、教育指导思想有关系,一个想开这样课程的大学,教育境界不会低。它自己的表现出来的也是宽容、公正和远见。美国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30%~40%,我们通识教育课程很有限。

大学越来越有压力,世界和中国正在急速变化,包括知识变化、社会变化,未来是怎样的?今天做的适应未来吗?这些是通识教育最关注的问题。你们处在非常现实、非常的功利的环境中,我们要有力量去摆脱困难,开拓前程。当我们谈到具体问题时,未来的理想变成一门课程的利益问题,比如,这门课几个学分?算不算工作量?现在只有父母和子女说话不计工作量,他们不是律师,不是心理咨询师。社会上听课都要付钱,课是产品吗?是的,但它和一般的产品不一样。如果开课的人和听课的人都计较钱,那不是大学,而是学店。通识教育要关注的社会问题很多,怎么样使得同学真正有未来?怎么样使他们可以将就业问题、收入问题、出国问题、留学问题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而努力去寻找自己真正应该保持的东西,我们的任务还是很艰巨。

什么东西才是值得保持下去的呢?我觉得就是能力,就是在认识自己和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能力,这才是学习的核心。(www.xing528.com)

有记者问我,通识教育和就业有什么关系?我说有能力的人绝对不会担心就业机会,一个良好的社会一定会给最有能力的人以最好的回报。如果没有能力,我觉得找什么工作都只是现实的安排,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就是一种寻找发挥能力的机会,这才是我们的努力目标,并不是指一个外资公司或国有企业。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能力,而能力最重要的基础是求知欲。未来的自己一定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否则前程就是结局。

最近,我几次发言讲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这个话题很流行,大家都在谈创新能力培养,我认为“求知欲”三个字就大有文章可做。爱因斯坦成功的一个基本的动力就是求知欲,这并不神秘。对于一个没有求知欲的人来说,对于一个没有求知欲的民族来说,创新是不可指望的。求知欲是追求知识的欲望,这种欲望是很纯洁的。杰出的科学家总是以探究为目的的。动机不纯粹,求知欲会异化。现在多的是利欲,不是求知欲,有些人求知是为了获取利益,内在的驱动力已经没有了。求知欲比利欲更重要,或者说,最有效的利欲是求知欲,因为求知欲是为了将来,利欲是基于现实。求知欲会带来利益,但不能变成利欲。

保持自己的求知欲,就会有探究的能力,这种能力会为你保持美好的前程。社会不会按你的能力的大小给予回报,而是按付出多少给予回报。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不断追求的欲望。

通识教育就是由大学来思考学生的未来的教育,是大学对同学们的一种殷切的期望。复旦大学对你们的期望,我概括为两层意思:一是成为文明社会的领导者;二是成为生活幸福的人。这话听上去很空,其实很实在。

二、保持自己和谐

成为社会的领导者和幸福的人,都是有内涵要求的。这个要求和个人本质需求密切相关,也和社会本质需求密切相关,非本质的东西都不重要。所以,关于开拓自己的前程,我想讲的第二点,就要有能力保持自己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第一,认识自己。我经常对同学说,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是有能力改变自己的人。大家习惯于被别人改变,不太习惯自己改变自己。自我教育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建立在自我关怀基础上,你们要学会关怀自己的本质利益。自己的本质利益是什么呢?比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是理性,或者说是身心、道德和智慧的协调。通识教育就是时刻在探求着这样的命题,现在,很多最基本的东西被我们淡忘了。

比如,对生命的需求。我们有时把生命看得很珍贵,有时候却很不屑。个别同学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对生命的尊重程度很低,没遇到太大的坎,就以生命相抵。我们不苟且偷生,但生命很珍贵,连生命都不珍惜还谈什么前程,还谈什么认识自己。现在中国讲生活幸福指数,似乎人类文明这么多年了才明白幸福的重要。我们原本知道追求幸福,但忘记了,现在要启发出来,要回归生命的本义,要认识自己,认识什么叫幸福、什么叫自由、什么叫尊严、什么叫个性、什么叫人格、什么叫责任。我们做教师的,如果没有自尊,怎么能让同学有自尊?如果同学不理解自尊,怎么成为文明社会的领导者?他领导的人怎么会有自尊?希望你们和社会上有良知的人一起,维护人的真正的需求。很多人很少有人格意识,他们追求的自尊实际上很表面。我们的需求是出自内心?还是外在的需求?或内心想跟着外部的需求?这些问题难道不需要思考吗?假如我们都有这样的意识,那就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和谐社会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大写的人,就是能够意识到自己自由、生命、爱心、幸福的人。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潘光旦说:“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人格不是周围人对你评价以后才有的,它是内在的。没有人格的人是没有自信心的,而有了自信心你就可以战胜其他东西,就可以推动自身发展。

快乐是人的本质需求,我有时在想,我们的同学是否真的快乐呢?自己是否真的快乐呢?人总有不快乐的时候,问题是自己有没有能力使自己快乐起来,有的同学表面看真是很快乐,但真正接触他们,才知道他们内心有很忧郁的地方。我想大家都会理解,因为我们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比如说独生子女,人类历史上从没有经历过绝大部分的青年人都是独生子女的时代,这很容易使人整个行为和价值观走到一个倾向上去,因此不快乐也很难被解救。再比如中国的应试教育很厉害,据说全市性考试每年有40多场,许多人考试以后就不愉快了,如果你去天天考试,哪能开心得起来,倒像是饱尝失败。有些同学就业困难,羡慕别人发财,自己觉得痛苦。有的同学渴望成功,富有想象力,但他没什么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力,也可能痛苦。客观来说,我们是有很多机会不快乐的,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帮助同学解脱这种痛苦?

我们流行一个概念叫人力资源。人变成了资源,资源是派用处的,那么人格在哪里?人怎么变成了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人就是人。易卜生剧本《玩偶之家》里有一句台词:“首先我是一个人,和你一样的一个人。”还有一句是《人民公敌》里的话:“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是孤立的人。”我们现在不懂这句话,认为孤立的人是痛苦的。哲学家就很孤独,他们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在沉思真理。思考世界的起源和终结,把事情问透,为真理而探寻真理,为知识而探寻知识,这是有力量。孤独有很大的力量。今天,如果没有人来听我讲座,我就坐在这里沉思,因为没有人听,我得到快乐,我会有很大的收获,这就是内心的力量。每个人都是有力量的,力量之源在于心中,而不在手中。人往往是经过努力的挣扎,逐渐放弃了追求,且战且退,退而求其次,在放弃中削弱了心灵的力量,前途就不太光明了。所以,一定要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守护好,没有任何外部的东西可以把你击倒,只有你自己。因为对心灵的需要来说,很多东西其实都不重要。心灵的力量不能马上改变现实,但心灵改变本身很重要,认识自己不太容易。

第二,认识社会。每个人最好的未来是自身才能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并且这种能力发挥是要有益于社会的。我认为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通识教育比自由教育更关注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只认识自己还不能生存,我们要把认识自己变成对别人有用的力量,那才叫文明社会的引导者,两者不能偏废。所以,通识教育要培养未来社会的引导者,有的人说是文明政治的共同体,有的人说是文明社会的公民。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很多人要向你们学习,你们要把最好的东西传播给社会。

社会现在崇拜“财富人生”,把人生和钱加在一起视为最值得崇拜的对象。青年人的英雄中,钱是一个核心。同样是冠军,奖金多,崇拜者就多,我们的社会不承认竞技的失败者,哪怕他精神上是胜利的。社会不能这样评价公民。我们的老校长李登辉很有见解,他在《我们所最需要的教育》上说:“近代教育的思潮,是由个人与社会对抗的观念,进而至于个人与社会调和的观念。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将个人潜伏的心能,尽量引导使之发展,以替社会谋福利。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发展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这段话我引用了多次,觉得很有道理。我们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就要为社会做出贡献。我们发挥作用的机会,是将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和在社会看来是最有价值的目标结合起来。找到这样的结合点,既符合自己的本质需要,又能够为最大多数人服务。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能够为最大多数人提供帮助,你帮助两个人,那是父母。帮助10个人,那是三户人家。帮助1万、10万、1亿、10亿人,那是全社会效应了,全社会的人也会来关心你。我不相信自我炒作,这种人的社会价值,不会得到真正认同,因为这不符合社会贡献的规律,他给社会带来的帮助是虚假的,只是吸引了别人的眼球而已。关心社会不仅在于寻求自己的价值,还在于关心群体的价值。我们要培养大家成为文明社会的领导者,就是要让大家有这个能力去引导更多的人,在帮助社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领导者不是官做得大或小,这就功利了。做官并不一定能够引导别人。我们的目标是为大众服务,一个能为大众服务的人,价值是可贵的。通识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意识和沟通能力。

学习与群体相处的代价,就是要为别人做贡献,要尊重别人,这是人与人沟通的基础。个人身心不和谐,一群身心不和谐的人在一起,社会也不会和谐。社会只是一个概念,是各种人由一种相互关系而组成的,是一种相互依赖同时又相对独立的人群的关系。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有一种和谐的关系。我们的贫富差距大,有的人因为有钱,就成为社会贵族,但他们缺乏人格,缺乏良知,对社会帮助并不大。地区之间的差异大,阳光下不同的人群,机会却不公平,包括高考。为什么高考这么受重视,因为它可能有改变家庭的处境和自己的身份的功能。在过去,大学是有钱人读的,现在大家都有机会通过读大学改变自己的处境。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社会地位的重新调整。但现在实际上并没有这样明显的效果,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没有引领什么人。

在变化复杂的社会当中,要建立和谐确实很困难。所以,要成为文明社会的领导者,还得要理解公平正义的原则,还得理解能力至上的原则,还得理解人权、法律、道德等公共意识。认识自己和社会都要抓住本质,不能把社会看作是眼前的表象,不能认为社会是由许多官员组成的权力体。社会本质上是一种公平公正、充满情感的关系,我们应从这个角度去发挥作用,而这时,我们的身心是愉快的,对社会帮助也是最大的。你们将来要能够引领社会,就要做传承文明的人,开创新风尚的人,不做赶时髦和追风的人,这种人不是引领社会的,而是跟着别人跑的。就要崇拜理性,崇拜科学。狂热不是理性,把狂热献给虚假的东西,更是傻的行为。像爱因斯坦这类真正的学者,我们大学不擅长培养,但真正使社会进步的是这些有理性精神人。

第三,认识时代。我想讲两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在信息化时代,我们的主见和能力在哪里?我们欢呼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但信息化使很多人迷失了方向。世界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来不及掌握。我们说的“终身学习”中有一半是无奈的。假如不是终身学习,今天学的东西,也许明天就没用了。工具每天在更新,我们只能天天学习。我们要掌握多少新的科学和技术才够呢?哪些才是重要的呢?有个大学说要培养学生判断知识和信息有效性的能力。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多少精力来关注自身的需要呢?所以,对那些要求成为领导者的人来说,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是培养独立创新的能力。独立创新才有主见,才会贡献给别人。我们也要输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做消极的接收者。善于学习,其实就是善于创新。复旦的学生要能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

信息化时代,以创新为本质。创新是求知欲、知识和眼界的高度结合,创新也是处理自己求知欲和现实条件的一种生活能力,这是一种境界很高、要求很高的能力。希望你们不但有知识深度,还有广度,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独立批判能力。一个人要探究世界,才会有真的贡献,无论你们做什么研究,到什么地方去工作,都应该有这样一种探究的能力。不会创造的人,只能跟着别人后面走。只有你会创新,别人才会跟着你走,你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但培养创新能力是很难的。我只是提出,当我们无所适从时应该坚持什么?应该坚持培养独立创新的能力,坚定不移地朝这个目标发展,保持良好的求知欲。求知欲越来越强,越来越接近成功。如果越来越弱,左顾右盼,那是不太会成功的。爱因斯坦不是一个左顾右盼的人,他不在乎身边的琐事,很有智慧地往前走,理性地安排生活和工作,保持他对科学的热情,所以他成功了。我的口号是,用理性来保护自己的热情。

第二个观点,在全球化时代,我们中华民族在哪里?我们的尊严怎么保持?这个话题看似很沉重,其实很现实。我们和西方大学的通识教育,只是名称相同,用意相同,但内容绝不一样,也不能一样。有人说,只要中国人在,就有民族在。从人类学来说这是对的。但假如这么多人都不讲共同的语言,那是一种什么状况呢?13亿人对人类的贡献是什么?13亿人在接受西方老师的培训,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状态。我们应该对人类有贡献,世界是平等的。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去认识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全球化问题。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也在接受西方的文化。有人称之为是西方的话语体系和文化霸权构成的文化殖民的危险。有时我们在与国际接轨的旗帜下面,堂而皇之地把自己的东西抛弃了。所以,我们不得不问:中国文化给我们什么力量?给我们大学什么力量?给我们每个人什么力量?

有人说大学是殖民地,有些殖民地国家的大学确实有这样倾向,大学的人比社会上任何阶层的人都以推动西化为荣,热衷于讲洋话,讲西方的道理。在这过程中,自己与自己的文化远离了,甚至于抛弃了。全球就是处于这种被西化的危机中。我们自称有悠久的文明,那么,我们的力量在哪里?我们怎样传播东方文明的魅力?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位外国汉学家说,中国的“和而不同”是一个很好的国际政治理念。我很高兴,说明中国文化对人类是有用的,只是我们缺少话语权。我们为学英语付出了多少代价?没有语言,哪来文化?研究文学很有意义,文学是语言的最高表现形态。我非常支持汉语走向世界,假如有26亿人讲汉语,13亿加13亿,那就是世界对中华的认同。

西方的自由教育就是吸收西方传统文化。美国为了寻根也学西方传统文化。中国大学不能忘记这个使命,我们也要寻找自己的心灵归宿。有时候我们学西方学得很莫名其妙,以为只要按照西方人那么做才是文明的人。

我们的大学承担着这样的使命,它要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有所维护,有所继承。这种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它们对人类有过贡献,今天我们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力量。我有一次讲座的题目叫“以静制动”,我们很容易理解,外国人就难懂了。它是指守住自己的心来应付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不但有自己心灵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是以我们自己的文化构筑的。一个探险家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往往不是靠工具,而是靠他的信念。一个人能够渡过危难,靠的是信念。信念的力量很大。中国的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会给我们这种信念的力量,使我们能够克服困难。

前面我讲的就是我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开设的6个模块的课程,包括关于文化传承的、关于现代化认识的、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关于科学精神的、关于生命关怀的、关于审美体验的。这里就有我们的追求。至于具体课程、具体效果的问题,我们还可以不断改进。重要的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到底对不对?我们的目标是不是把握了本质?我们到底需不需要这样的教育?希望各位能帮助思考,一起推动大学建设,为更多的同学提供更好的机会。

【注释】

[1]根据为复旦学院学生所作的通识教育讲座等的内容整理,标题后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