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与受教育:为了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动力

教育与受教育:为了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动力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实,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育,无论是素质教育,终身教育,还是自我教育,都属于教育的任务。教育是人们获取发展动力的重要源泉,受教育程度与个人的发展能量有密切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受教育者都在自然地、不断地、充分地发展。愉快或不愉快,可能都是自我发展的动力,也可能都是阻力。

教育与受教育:为了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动力

教育与受教育:为了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动力

教育很容易空洞化。教育界提出过一些概念,比如素质教育终身教育、自我教育等,大家都觉得有理,但都又困惑于实践,总远离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是明摆着的现象。

其实,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育,无论是素质教育,终身教育,还是自我教育,都属于教育的任务。教育与其他事业一样,都有社会使命,都是社会需求的产物,都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尽管它是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教育的目的应该在于人,在于受教育者的利益,教育的任务是指导受教育者如何获得利益。如果教育远离了对人的真正帮助,而满足于说教式的概念,那是教育思路出了问题。

教育的目的有公共性,它关系到人类文明的继承,关系到国家公民的素质。同时,教育的目的又有个体性,它必须对个人有效。每个人为什么要这样或那样地接受教育,确实有着许多具体利益的驱动,包括生计的、兴趣的、信念的等等,同时,它们又有地区、时期以及个性的差异。

教育目的的公共性与个体性,既有关联,又有区别,这是教育面临的特殊课题。有时我们试图用整个社会的需求来说服具体学生的具体需求,有时我们以素质教育为名,行功利教育之实。这些都是不对称的思维,所以,也就难以取得教育的实效。

教育首先要承认公共与个体利益,其次是要有效地引导这些需求,最终要能够帮助教育者获得利益,这就是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我们习惯于从知识类型上思考教育问题,比如以为专业对口就是符合整体与长远利益;我们习惯于从现状来判断未来的需求,比如以为投身于人才紧缺的行业是比较值得的。但人会有变化,行业也有兴衰,无论这些变化是否合理,都会对个人有直接影响。人们总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自己是否还要继续做这个已经学会了的事情?是否还可以做得更好?是否还有机会?还会有什么机会?

我们这里要探讨的是这样一种教育的目,它旨在使受教育者具有推进自我发展,不断取得成绩的能力。这既不是知识教育的问题,也不是眼前教育的问题,而是创造未来的能力,把握未来的需求的问题。简单地讲,就是“天天向上”的问题。

追求发展是人类的普遍愿望,为了发展而接受教育,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命题。教育是人们获取发展动力的重要源泉,受教育程度与个人的发展能量有密切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受教育者都在自然地、不断地、充分地发展。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有时成效显著,兴高采烈;有时屡遭挫折,困惑消沉;更多时候,人们陷入于事务之中,埋没了愿望,失去了创造力。全国每年有大批大学毕业生,他们都应该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但他们是否都发展得很好?他们是否可以发展得更好一些呢?这未必不是一个问题。所以,教育应该考虑这样的问题:一是如何启迪心智,使每个人有自觉发展的意识和目标;二是如何开发潜能,使每个人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1.开放自己,保护动力源

假如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发展前景和效果,发展就会成为一种自发的动力。但事实上,发展是努力的结果,是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能力的产物。自己有多大的力量,这才是真实的。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告诉人们如何获取力量。

每个人的发展,由自己直接推动,这就是教育最基本的原理。受教育者不是被动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任何外界的力量,最终都是通过自己发生作用、或不发生作用的。自我发展首先是要保持自我推动力,这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

自己推动自己确实不容易。在人们的发展过程中,接受外界的推动比较多,包括来自外界的指令、刺激或支配,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需要更加主动地、理性地增强自己的推动力,使自我推动的力量源泉不枯竭。

那么,自我推动力来自何处呢?以我之见,它来自自己的身心与相关事情的相互作用。所谓“相关”是相对的,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看法,二是事情的具体情节。外界的事情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些事情及其变化是否与自己相关,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答案。从自我教育的要求来说,最关键的是“自己的看法”。自己要特别关心外界事物的变化,保持敏感性。一般而言,关心面越宽,关心程度越深,越容易对自己产生推动力。要避免因为自己的封闭或消极,降低自己与周围事物的相关性。

我们的大学教育,专门化程度比较高,针对性强,强调分类。从课程到专业乃至就业学习与应用的相关程度高,学生的发展动力比较集中,这是它的好处。它的缺点是单一性和局限性。在高中阶段,学生受学习科目分类的局限,在大学期间,学生接触到的主要是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教师,所以,学生对外界的认识往往以知识类型为轴心,排斥意识比较强,什么是值得关心的,什么是不值得关心的,界限比较明确,关心面比较狭隘。

人与事的关系,或为愉快的,或为不愉快的,这些都与自己的身心有关,情绪影响着自己对外界事物的判断。大凡自己觉得愉快的事情或情节,比较愿意接受。自己觉得不愉快的事情或情节,容易拒绝。

人与事的关系,或为有关的,或为无关的,这些都与自己的积累有关,习惯或惰性影响着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人们往往偏重于关心自己需要或熟悉的事物。

愉快或不愉快,可能都是自我发展的动力,也可能都是阻力。有时自己觉得愉快的事情,未必真正符合自己发展的需要。有时,自己觉得不愉快的事情,恰恰是对自己有益的。但为了发展,人们不能只接受眼前自己认为愉快的事情,不能简单地拒绝自己眼前认为不愉快的事情。自我推动力不能由情绪决定,而要受理性的支配,这就需要自己有一定的能力,要有将相关事物更多地变成自己的动力的能力。

如何使自己成为推动自己发展的强大发动机,并长久地保持这种动力?我们经常向学生提倡毅力、耐心、拼搏、好学、勤奋、刻苦等精神,但是,严格地说,这些并不是动力,而是有了动力以后的结果或状态。问题往往不在于应该怎样,而是在于如何才能这样。一个人怎么会有毅力、耐心、拼搏、好学、勤奋、刻苦等精神,这才是具体的问题。

2.明确需求,找出差距

人的行为动力来自某种需求,或者是荣誉的需求,或者是实利的需求。需求实在地引导着每个人的行动,人们对于需求的理解,决定了动力的大小。但需求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有各种类型和形式,每个人的接受态度又不一样,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的答案,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判断,所以,如何理性地分析自己的需求,是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

需求成为动力,往往有这样的特征。越是具体的、眼前的需求,越容易被人理解和感受。比如成绩与名次之于考试的压力,职位与薪水之于就业的压力。但这类需求也给人们带来另外的顾虑,因为人的一生始终面临着阶段性的需求,人们是否愿意始终处于应变的被动状态?每一次需求之间是否有连续性?眼前的需求对将来意味着什么?同样的道理,越是长远的需求,越不容易被接受,因为它蕴含的风险比较多,难以把握,而且需要人们持久地付出代价。但这类需求也会给人们带来特殊的好处,如果人们能够持续地努力追求某个目标,做某些事情,成效必定是可观的,这要比阶段性变化着的努力所产生的效果更显著。

生活的经验告诉人们,什么需求是最基本的、必要的,尤其是当人们缺少生活资料,或相对比较贫困的时候,实利的需求往往比精神更能够激发人。比如就业很困难的时候,声誉就变得次要了。假定就业不看重学习成绩,分数与名次的作用就会削弱。但这类需求也有特殊的问题,因为解决基本需求其实不是人们最终的目的,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以压抑自我需求为代价产生的有限动力。(www.xing528.com)

自我发展首先要知道发展什么。我需要什么?这样的表述总有点像说教,我们不妨说,我缺什么?我有什么问题?有些人知道答案,有些人没有答案,有些人则有很多答案。缺就是差距,缺就是有问题,有问题就是有目标。一个善于发展自己的人,总会不断思考自己的真实需求。明确目标,发现差距,这是自我推动的基本动力,而动力的大小,取决于对目标与差距的认识程度。

3.拓宽眼界,有效选择

发现自身需求与差距的能力,或发现合理需求的能力,与人们对事物的关注面的宽窄有很大关系。人们需要有足够多的信息,来发现比自己做得或想得更好的东西,在比较中刺激自己去发展。

但自己去关心什么?这里也有动力问题。这里关键是要能够使自己去关注不熟悉的事物,所以,交流是十分重要而有效的办法,倾听其他人的意见,可以突破自己的局限,得到启发。

交流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交流产生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信息的广泛性,二是信息的深度,这就需要自己去选择和把握。交流既是索取,又是付出,这需要自己有良好的素质。为了有效地交流,人们必须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协作互助。而与人相处的前提,是自己能够真正尊重别人,富有同情心。自己先要愿意付出,才能获得别人的真知灼见。

协作也是一种自我发展的机制。一个人做事的质量,与获得的帮助有密切的关系。从别人这里获得启发,要比自我批判来得容易和客观。当然,交流不是拉家常,不以情绪消遣为目的;交流不是拉帮结伙,不以朋友多少为标准;交流也不是为了满足人际礼仪的应酬。交流既要有情感的沟通,又要有理性的判断,就如学生选修课程,需要有选择的能力,包括对内容、对象、方式与时机的判断。而一旦选择了,就要认真投入,注重过程。

自我寻找机会,更重要的是眼界。人们经常说要眼界宽阔,但究竟怎样算是宽阔了呢?这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自己的专业范围,自己的身份、岗位、职务、工种等,简单地讲,就是超出自己眼前所能够想到的事情而言。术业有专攻,做事要专心,这是教育中的口头禅。而要突破自己的局限去关心一些事情,这就要理性地支撑。学术界现在知道,交叉性研究是创新的机会所在,因为知识有分类,而问题是综合的,当知识随着问题来组织的时候,个人就不适应,但客观的有效性恰恰就会在这里体现出来。

从教育的目的来说,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是专门人才,更是社会的成员,是优秀的公民,所以,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宽阔的眼界,还要有广阔的胸怀。学生要懂得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百姓疾苦,关心人类命运,并要将社会需要当作自己的责任,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寻找自我发展的机会。这种动力一旦具有,则一定是强大的,但这恰恰是难以使人理解并自行发生作用的。

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这是强调态度的作用。但态度受制于眼界和胸怀,人们能够想到何种程度,才会行动到什么程度。学生有必修课,而公民需要必修什么?没有具体的指令,但确实有要求。如何去实践这些要求,全凭自己的理性。一个人要关心自己所在的集体或单位、关心自己的国家、关心自己的民族,因为这样的领域不会约束自己的发展。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所在的集体、国家和民族需要什么,面临什么问题和危机,与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什么关系,然后再发挥自己的优势。因为这样的需求比自己的需求更宽泛。假如每个大学生都关心《政府工作报告》之类的国情信息,就可以检查自己的眼界和胸怀,如果自己对此没有感觉,说明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之限度。

4.自我批判,独立自尊

推动自己有时比推动别人更难。人们对自己有太多的顾虑和担忧,或怕丢失什么,或怕得不到什么,总之,太怕自己遭到否定。所以,人们常常为了维护自己某些东西而宁可放弃发展的机会,这就是自我保守与封闭。

人们保护自尊和荣誉的力量,似乎是自发的、天生的,而教育往往促进了人们这种天性,使人懂得了更多需要保护的东西,这里揭示了一种自我推动的机制,这种动力需要引导,使它成为发展的动力,而不是保守的动力。

人的发展是否定与批判的产物,自我发展就必然要敢于自我否定与批判,保守求太平不是动力,而是阻力。其实,自己批判自己是最不失面子的,消极地说,这是自我保护与珍惜,积极地说,自尊是为了发展。孔夫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相当困难。但反思自己,才可以找到差距,形成动力。对自己的问题了解得越清楚,动力越大。

自我批判的核心是独立精神。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不能依赖与外界的褒贬,广泛的交流也好,团结帮助也好,都是动力来源,但不是全部依靠。在人们没有得到帮助的时候,或在援助很多的时候,自己都应该有理性的思考,思考自己行为与决策的正确性,思考自己的差距与问题,判断外界的是非。自己要坚持什么东西?原则上说,要坚持自己的个性和兴趣、自己的潜能和智慧、自己的长远利益,因为这些是自我发展的动力源泉。

个性、兴趣和特长对自我发展是很有用的。个性是天生的,是原始的、稳定的推动力,每个人其实都能够知道自己的个性,只要珍惜它,理性地利用好它,个性就会发挥出色的推动作用。兴趣与个性有关,它一旦养成,也能成为动力,或一种寻求满足的欲望。特长一旦养成,就成为个人的优势,体现优势的动力也很有自觉性,甚至成为兴趣。但特长有时与个性并不相合,如果在特长训练过程中还有过强迫的痛苦,这种动力也可能被遗弃。

独立精神还包括对自己潜能和智慧的珍惜,也就是人的自信力。在人们的自我评价中,往往有不客观的地方,或骄傲或自卑,这种不恰当的态度,不属于独立精神。自信是指对自己今后或尚未表现出来的能力的信任,这是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当人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时,这种渴望就会形成动力,就会自我激发出内在的、本身就存在的能力。所以,自我发展排斥自卑,反对自暴自弃,处于这种状态的人,需要的是挽救,而不是发展。

除了内在的动力以外,独立精神还有外在的要求,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坚持真理。当人们受到排斥和压制的时候,如何把内在的动力继续发挥出来,继续保持信心,这与人们对所做事情性质的认识有关。在日常生活与学术研究中,我们有时因为怀疑自己行为的正确性而放弃努力,或怀疑事情的价值而放弃努力,这就要理性地评价事情,需要一种独立精神的支撑。

独立精神不是固执、偏执或任性,不是唯我至上,它表现为一种良好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包括思考与判断,选择与决策,以及自我承担责任等一系列能力,这需要自我培养,其中,自我承担责任的能力尤其要紧,因为这里包含着动力机制。一个人必须要能够对自己(包括自己得到帮助后)所做的决定及其后果负责,这种精神是保持动力的基础。

2004年8月

【注释】

[1]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