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自己持续发展的动力
保持自己持续发展的动力[1]
几个月前,我们在“新世纪讲坛”已经见过面了,这次接着上次的内容讲。
我需要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交流,因为这几年来,我们的主要精力,就在于考虑为我们本科生的教育培养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做一些更好的调整。这几年我边干边学,有很多感受很希望和同学们沟通,把我的想法告诉大家,看看大家是怎样理解的。这也是学校教育中非常基本的程序。
在座各位大学期间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有很多问题可以思考,但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定位,如果定位好一点,那收获会大一点,定位差一点,收获就少一点。我记得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教授在新生入学典礼上问了学生两个问题,你们准备到浙江大学来干什么?你们毕业以后又准备干什么?这个问题同学们在大学4年中一直可以考虑。我希望大家有个好的定位,使得这个4年的收获是真实的、最大的,也就是说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或者说使教育和受教育的效率最高。所以,今天想讲的题目就是《保持自己持续发展的动力》。
我们有时考虑的东西很微观,搞什么活动、学什么知识、推出什么项目等,而所有这些最终又是为了什么。复旦大学招收了全国最优秀的中学生,但他们毕业以后,是不是能始终保持在社会最一流的层面上,这个结论没下过,因为没有调查。有一个情况比较明确,我们的学生到了国外留学状况也是很优秀的,但毕业以后怎么样了,恐怕未必都在一流的层面上。换句话说,在学校环境里,无论到世界上哪一个大学,同学们可以做得很好。但离开学校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能保持一种怎样的状态,能把好的状态保持几年,这是个问题。
大学教育是一个阶段性教育,我们要延续基础教育,同时也有些专门化。大学教育在中国是被看得很重的环节,从幼儿园、小学开始,目标就是瞄准读大学。如果考不进大学,好像以前的书都白读了似的。其实,学校教育只是人生教育的一个阶段,它真正要发挥作用还是在大学毕业以后。所以,我们大学的责任就在于能否给学生一种能力,使得他毕业以后终生都有一种自我推动的能力,也就是自己推动自己。我们的同学在大学里学习很努力,这都有动力在里面,比如说希望绩点高一点,为什么要高一点呢?直研、出国、就业都可以方便一点,这种关系很简单、很明确。但离开学校以后,他们的努力会不会下降,他靠什么来支持自己不断地努力。所以,我的基本想法是,我们希望学生得到的最大利益是在于:进入社会以后能够不断地发展,不断创造未来。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明天,我们靠什么理念来支撑办学,我实际上是很敬畏地坐在大家对面,因为在座这么多同学,或许其中的几个将来会非常出色,在我的想象中,你们的前途不可估量,过10年以后,很可能我会坐在下面听你们训话。确实,我们只能这样想,我们学校教育就是以希望为动力,我们满怀着希望,为明天的成果而努力。我们绝对不是想今天就有大收获,如果这样想就不是教育了,教育的最大利益就是为了将来。不知道同学们是怎样想自己的,是不是也想到了这个阶段是为了将来,而不是仅仅是为了今天。
现在大家所面临的压力的确很大,但是,压力所造成的内容和结构恐怕更有问题。大家仔细想想,引起压力的都是什么事情,这些问题很现实。我有时会接触一些不太高兴的同学,比方说,有同学考试没及格,来问我能不能给予及格,我说不可能,当他带着失望的神情离开以后,我会想,他会不会一个月、两个月一直失望下去?这种情况是否与我们现阶段的教育目标有关?这是我比较担心的。大学里面临的问题都很现实,比如这次学术资助计划中就有同学没通过,他们就不能参加这个颁证仪式了,他们现在的心情怎样?会不会再也不想参加这样的活动了?在学校里,面对同样的机会,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大家一定要把教育的定位想清楚。
每当同学们毕业的时候,我们最多提醒一下,到了工作单位里你们地位低,要坚持发展。但有些同学到了工作单位以后就忘了发展,一头钻进去了,工资、住房、职位、谈朋友、成家,与同事计较,对老板不满意,跳槽等,整天忙着这些事。慢慢地忘了在毕业时自己的梦想,再过若干年以后想想,除了涨了点工资以外,啥事都没做成。复旦的毕业生一年3 000多,10年3万多,相见不相认,又不可能每天都带着校徽。他们到底有没有发展,这是个大问题。所以,个人能力是否充分发挥,我们必须作为问题提出来。
大学从来不指望从社会获得最大利益,不指望社会给我们最好的机会,我们也没有能力去满足社会所有的需要。大学和社会之间是有距离的,你们现在具备的能力和社会需求也是有距离的。但对于这种距离,我们不要看得太消极。有的企业说复旦的毕业生后劲很强,这似乎在说我们的毕业生前阶段不行,也就是上手慢。我们毕业生的价值观可能偏高,对于单位领导的指令,有时会觉得没意思,不屑于干,被别人当作懒惰。假如换种表达方式,提出更好的建议,别人就会觉得你既愿意干,又善于干。所以,对于社会需求与能力之间的差距,我们要有全面的认识。
现在二三年级的学生在想,我将来做什么比较适合?社会样样需求都有,北大出了个卖肉的,那又怎样?卖布就比卖肉高级吗?卖股票就算搞金融了吗?这些不都是一样在搞贸易吗?每个人什么都可以做,有无数的发展可能。但要在无数的选择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真的很难。很多同学问我这个问题,我将来干什么?我只能回答一个概念,干你最适合干的。他们又说,我不知道我适合干什么、喜欢什么,这个问题只能靠自己来回答。有人说喜欢做贸易,而且是国际贸易,他所喜欢的东西是被外在的因素所牵引的。有的学生与家长的意见不统一,家长要孩子毕业后到北京的国家机关工作,孩子想在上海的外国公司就业。这两个方案很难以比较,北京与上海比,外企与国家机关比,还有收入的因素等等。我想很多同学在这个时期都会有很多困惑,甚至有压力。他们不能不听家长的意见,但又不甘心,而自己又拿不出好主意。
个人发展的问题,很大很虚,但又很现实。一个人的能力是一个谜,同学们不要认为今天自己能做的,就是自己最大的“能力”。学校是以希望为动力的,对你们人人都充满希望,学校不知道你们还有多大的能力,学校不要轻易评定优秀学生,学校所能做的,是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机会。很多时候,教师以为学生承受不了的事情,最后学生还是能承受住的。比如“政学者”计划,李政道先生的想法就是给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机会搞科研,有什么不可以呢?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都可以搞科研,人到什么时候算是可以搞研究了?18岁能搞,17就不行吗?一个人的能力就在于什么时候去启发自己,10岁的人也会研究,我们的大学推行研讨班,美国小学里就有研讨班了,培养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人的能力都被激发出来了。很多成功人士都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一点都不奇怪,没给机会,怎么知道他没有这个能力呢?
学校现在很大的任务,就是要为同学们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让大家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自己适不适合。对于同学们自己,也要付出这样的努力,不要简单地受外界影响,很功利、很机械地给自己下结论。很多东西都不妨去试试看,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个启发,要有个鼓励。没有机会,一个人的能力就会被扼杀掉的。有了机会,能力就展示出来了。潜能如果没有展示出来,反过来很难得到机会。我自己学美术,开始三年内怨得很,后来慢慢习惯了,于是后来我说“我擅长画画”。什么叫“擅长”,恐怕还得自己去寻找机会,看看自己适合做什么,光靠别人布置给你的机会,是远远不够的。
这是个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社会需求和个人能力之间的关系,认识上不要被已有的或暂时的关系所制约,为了将来,不要被今天的一些暂时的、局部的关系所控制,我只能讲到这里。
自我发展的动力问题是教育和受教育者之间最大的课题。中国古代的教育讲的就是“鱼”和“渔”,我觉得很有道理,不要只给学生知识,而要给他方法。我觉得还要加一条,要给他一种使自己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有一次我与毕业的同学通电话,他成天就想着应付人事关系、房租之类的事,很累,想不出好办法就睡觉。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怎能推动自己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大量外在的动力。拿大学里来说,教师评职称就要忙着写文章;学生直升研究生还差一些绩点,就要再想办法弄几门课程好成绩,动力大而明确,后来教务处下了文件,要取消绩点(这项评判标准),觉得这样没有意思,大家竞争来竞争去就看几个小数点,能力标准都忽视了。外界会给我们很大的动力,但是,所有这些外在的东西都要通过自己转化为动力的,有些人却不这么想,各人心理准备不一样,对外界的刺激就不一样。人的不断的发展,还是一种来自自我的动力,但自我推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最容易的时候是成功的时候。比如今天拿到了证书,很多人会打电话向家里报喜,家人会夸奖你,像今天这样的机会,或许就有几个人从此就走上了研究的道路。成功的时候得到很多鼓励,很有动力,以希望为动力,所以我坚决主张鼓励,哪怕证书背后的成果不是很理想,但还是要鼓励,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但是,当我们失败的时候,自我推动就很困难了。我遇到被开除的或拿不到学位证书的同学,对他们说,你要保持信心,机会还是很多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他头也不抬,会很抱怨地说,我已经退到这里了,没看到海,也没看到天,只看到漆黑一片。在座的所有的同学都要随时做好面临巨大挫折的心理准备,我们做老师的最怕就是有些同学一旦失败,就把一个具体的问题看得跟天一样大,自取灭亡,他自己解救不了自己。在有困难、有压力的时候怎样保持动力,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大家要相信这一点,人人都有自己的心事,都有很大的困难,上帝是公平的,这样想心理就平衡了,要把自己从逆境中挽救过来。我们要有不断向自己提出正确要求的动力,这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信心,要给自己提要求。
想是没有用的,把要求提具体了才有用。发展的动力最终来自自己,大学的差别就在于是否要求学生自己寻找动力,然后把找到的动力带走。一般的大学让学生把技能带走,技能用得顺利的就会有发展,技能用得不顺利就失效了。我们有责任跟同学们说明这一点,并要求大家合作,保持发展的原动力。(www.xing528.com)
接下去的问题是,我们培养什么才能保持发展的动力?我觉得有很多因素能让自己不断处于兴奋状态,比如明天要考试,今天就很紧张。现阶段大家都在考试,很难让你们把兴奋点转移到其他事情上。然而,我这里说的是内在驱动力,我归纳了几点。
第一,要有很好的眼界,这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发现新的需求。人最悲哀的就是满足现状,看不到问题。李政道说学问就是要“问”,没有问题是很可怕的。眼界会影响发现问题的能力,眼界是一种能力。那么,眼界来自哪里呢?来自很多心理素质,比如心胸,有些同学的思想工作难做,谈三个小时也转不过弯来,心胸的大小与眼界有关。我记得有个同学很不开心,因为他的高中同学都考取了清华北大。我问他怎么不和美国人比比,比来比去都是高中的同学,担心的就是假期如何有脸面见高中同学,眼界如此狭小,我只有劝他假期里待在学校算了。所以,眼界很重要,心胸要开阔,往大处说,我们希望复旦的同学要为人类的命运考虑,天地之间所有事情都要关心。这个实际上是一种刺激,老实说你关心了也未必有什么作用,但关心的人和不关心的人是不一样的。我们说“关心人类命运,关心百姓疾苦,关心社会发展”,它的具体意思是不要忘了(社会上)还有相当多的人很艰难。问问那些支边支教的同学,他们的心情和想法都会有变化,看见比自己更加艰难的人,想想自己还是蛮幸福的,觉得自己应该付出点给他们,在其中还能找到些自尊和能力。所以,哪怕只是为了自己的将来,我们也要把眼界放得很宽,去关心社会。我有时也会觉得社会这么大,我该关心什么,怎么关心得过来?最近发生中国工人在阿富汗死了,我很关心,但没有办法;中国现在能源很少,对世界影响很大,我也很关心,我除了节约用水用电,什么都不能做。但是你只要稍微关心一下这些大问题,对你的专业研究也是有帮助的。我还是这句话,人想到了才会去做,连想都想不到,就肯定不会做;人往上想就往上走,往下想就往下走,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我说眼光决定一切,你想都想不到怎么做到呢,军队里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意思是说连发展都不敢想,还有什么希望。有的时候我们太陷入于具体,往大处着想,心胸就会开阔的,所以说眼界能形成动力。
第二,要沟通。沟通能得到启发,有的时候自己能给自己启发,但这种启发也可能是听了别人意见形成的。这里且不谈交流和沟通的技术问题,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与人相处。与人相处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具体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马加爵的事情太绝对,关系挺好的同学就因为几句话不合而生杀人的歹念,他没有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心胸狭隘。与人相处是一种快乐,包括协调与同学之间的矛盾,也是一种快乐。如果自我定位好的话,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人身上得到很多的启发。所以,沟通也是一种自我推动力的来源。如果我们没想法的时候,如果这段时间没有自我推动力的时候,不妨与老师、同学谈谈。找人交流是很好的办法。
第三,要保持一定的个性。这点可能有点勉强,但是多少有点关系,因为自己的兴趣会刺激自己,很难说这里有功利色彩。比如喜欢画画的人,就会不断克服困难去画,这和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都有关系。所以,大学要尊重和保护同学们的个性和特长,同学们自己也要保护自己的特长。特长有的时候没有机会发挥,但要保护好,它是一种很强的原动力。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是独立。我始终觉得独立精神是我们要求的创新、批判的基础。没有独立精神就没有批判和创新的动力。不会批判和创新,就很难产生真正的动力。人最难否定自己,或者说否定现实,或者说是发现现实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我们的价值观和思维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这就是社会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首先要有思考,然后批判,然后选择,然后承担选择的后果,其中有一连串的能力。大学在不断开放,让同学们自己去学会选择。每个人都有患得患失的心态,选了这个,觉得失去了那个,或者觉得自己付出太多了。人总是处于不断的选择中,老是在做“要还是不要”的决定,好事坏事天天在作选择,很难取舍,所以,学会自己作决定,这是最重要的,可以听别人的意见,但是最后还是要自己拍板,拍了板,压力就来了,有了压力就会积极了。风险也是动力,风险里面一定要保持独立性,否则会把风险转移到他人身上,然后怨天尤人,失去了动力。所以,人要对自己负责,才会有动力。
在座各位,人在学校,要想着将来,还要寻找不断发展的动力。为此,我们今天要做些什么呢?永远都没有今天,只有明天。今天是为了明天,大学这段时间今天怎么做好,有三个基本层面的问题要思考。
第一,要切实地关注自己。我不是很有信心地说每个同学都已经了解自己,如果了解自己的话,意味着他每次判断的着力点就比较准确,不太容易出现激烈的情绪。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大家要不断关注自己,自己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到底有什么特长,到底可能有什么样的能力。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努力以后,都要总结一下,“政学者”课题做完了,也总结一下,看看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搞科研。或许对科研本身没有兴趣,但发现在这个活动过程中间与人打交道特别行,这或许就是你的能力。有些同学很能干,从一笔小小的项目经费,会弄到几笔项目经费,这个恐怕也算是一种操作能力。大家自己好好总结一下,凡是有问题,就拿个本子记一下,人的思路是非常灵敏的,有时发现了问题,过后就忘,下次又碰到同样的问题。记一笔,对自己追踪一下。
第二,要积极地去寻找机会。对各种公开提供的机会,大家都去想一下是否去参加,自己给自己不断地提出一些选择题,我要不要做这个事情?哪怕很明显的问题,也想一下,也就是要学会选择。大学还是有一些机会的,虽然还不够,将来要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同学们,包括同学们提到的与教师交流的机会,现在这种机会还很有限,同学们有时为了争取得到教师的指导,还得选那个教师的课,在教师下课的时候找到他一次。我建议不必选课,就在下课的时候等候就可以了。怎样获得更多的交流,教师要提供一些机会,同学们自己也争取一些机会。在学校里交流不要怕,出不了大问题。为了学习和研究,你去找老师,即便老师说“没空”,也不要太失望,或许他心情不好。大家不要难为情,请教别人总要有代价,但不敢请教,不敢去问,机会就没有了。总要问人的,就要敢于去问,你要做的事情,怕也没有用,早晚是要你做的,逃都逃不掉。在大学里是锻炼,不会有害身体健康,这是肯定的。大家找机会去锻炼一下。
第三,就像我刚才说的大家要理解社会一样,也希望同学们理解大学。你们将来也是一样,到任何一个单位,首先要研究一下这个单位,看看它到底想做什么,然后在这个里面找到自己最大的发展空间。一个人在工作单位里,不见得自己的利益都是与这个单位的发展需求相悖的,单位财政紧缺了,你提出要加工资,老板一听就不开心,早不说晚不说,今天正好我一笔生意吃亏了,你跟我要求加工资,怎么会开心。我的意思是要与单位的发展需求结合。那么,在学校也一样,大家注意一下学校在想什么,最近一系列做法是想给大家什么东西、什么引导。有时学校也为难,想要启发同学,同学没想要你启发。启发是双向的,教师拼命地在引导,结果这边没启发,那边倒亮起来了。我们好几次措施都是这种效果,我们想引导这个,结果那边倒引导过来了。所以,我想请大家注意一下,这几年学校也在转变,它在做什么呢?大概地说,学校在努力形成一种更加好的制度,这种制度就是为了更加开放,给大家更多选择的权利。有了权利就有机会,有了机会以后,学校就会有资源的问题,你们有机会、选择多了,学校资源就会发生问题。发生问题以后,学校就要拿出更多的投入来建设,从而形成一种围绕同学的发展机制。
关键是让大家选择。所以,你们要大胆选择,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最多跟大家打招呼:“抱歉,用光了。”然后明年再多提供一些。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工作,这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只有在活动中间,包括像“政学者”、“学术研究资助计划”等,教务处拿出越来越多的名额来,就是要给大家一种过程、一种体验,看看在这个过程中间,大家对自己是否能够更加了解。我们之间这两年的合作还是相当好的,希望我们更多同学理解学校的用意,积极地参与学校给予的各种选择机会,把最好的需求反映出来。我最怕同学经常问我这种需求:“我还有3门课没及格,能不能给我一张证书?”这种不是需求,这是“违纪”。违纪和需求是两样的,我们要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需求,违纪的同学只能另作处理。
总结起来,大家无非要想三件事情:第一是自己怎么样?第二是学校有什么机会?第三是学校在鼓励些什么?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想,立足点在哪里,就在自己将来做什么事情,现在做这个事情是否值得,使自己的积累,从大学到工作都是有序的,是不断推进的,不要变成阶段性任务。教育有阶段,人的发展不能很明确地说这段时间就干这个,一个事情干好之后,对将来必然有一个积累,这就要注意持续发展的问题,要使自己能够不断地发展。
给我的时间用完了,就讲到这里,给大家参考。谢谢。
2004年8月
【注释】
[1]根据2004年8月12日在复旦大学“政学者”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