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呈现“买方市场”,毕业生就业进入“大众化”阶段。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北京某高校的调查表明,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中,准备考研究生、博士生者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0.8%。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当年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大学生就业难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了,昔日的天之骄子,今天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失业人群规模大幅攀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同时,高校应届毕业生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焦点中的焦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2009年初受到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大学毕业生个人急、学生家长急、社会各界急”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真实写照。大学生就业难带来了一连串问题:为什么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技术仍显落后、急需大批科技人才时,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总体上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

1.金融危机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前景

自2007年初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起伏震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已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进入2008年以来,次贷危机更是逐步恶化并有可能向经济危机发展。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多变,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市场的信心面临挑战。全球金融危机使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受到很大冲击,首先是跨国公司和外包公司业务萎缩,减少用人数量或者冻结招聘;其次是国内为国外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受到影响。从宏观的角度看,相当一段时间内,外向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会有大的增长,雇佣需求的增长远远赶不上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所谓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化的问题。毕业生的需求受到较大影响,首先减少的是财经类管理人员的需求,其次是技术人员的需求,再次是建筑能源机械、IT类专业。一些原本就业前景看好的热门专业人才需求骤减,让毕业生不知所措。

2.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毕业生就业大众化

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图7-1是我国高校历年本科毕业生人数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了600万,连续8年有明显增加。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呈现“买方市场”,毕业生就业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历人群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将与留学人员、研究生人群同台竞争。在毕业生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这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img33

图7-1

3.毕业生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认为考上大学将来就有好工作,没有危机意识,不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导致在就业时出现眼高手低的局面。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原本就业前景看好的热门专业就业竞争激烈,毕业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尤其是那些混文凭的学生变得更加茫然不知所措,加剧了他们对于就业的恐惧,不敢以自信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参与竞争。

4.毕业生一些不正确的择业心理也导致就业难(www.xing528.com)

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心理:(1)攀比心理。以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2)过于自信的心理。总认为自己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最后错失良机。(3)过于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不如别人,只要是同学竞争的岗位就不敢参与竞争。(4)盲从心理。认为大多数人青睐的工作就是好工作,不考虑自己的性格能力是否合适,或者一味觉得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就是适合自己的工作,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或者盲目选择大城市、机关事业单位。(5)依赖心理。长期以来养成依赖性,过分依靠家长和学校,缺乏独立精神。

这些不正确的择业心理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北京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1000~1500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1%。

(2)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北京某高校的调查表明,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中,准备考研究生、博士生者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0.8%。同时,大学毕业生未签约就已就业的大有人在,他们很可能未列入已就业统计。原因可能是单位借口试用不愿签约;从事临时性工作;毕业生自主创业未能列入签约统计。

(3)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虽然18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我国大学生对“独立”这一概念认知度很强,近年来我国也经常组织“成人节”、“成人仪式”,宣传鼓励青年人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但是,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40%。我们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在发达国家,到18岁生日时,家长就会主动提醒,“孩子从今天起,自己的事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处理问题。”我们的大学生自己做了一件独立完成的大事,家长反而道说:“哦,小子长大了,告诉你,长出胡子也是我的儿子”、“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4)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绝大多数人认为“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而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勇于从误区中走出。

(5)社会上的诚信危机也在大学生就业求职中蔓延。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部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缺失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5.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一定误区

从用人单位方面看,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增加了毕业生求职的难度和压力。这些误区主要有:(1)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画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2)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3)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由于企业竞争的加剧,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5)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许多大学生确实承受不了。

6.学生就业渠道不畅和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