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有的真正掌握了本专业的知识,学会了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学有所成,收获很大,为成功者。而有的大学生则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以致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这其中的原应很多,我们认为主要是未能处理好学习中的矛盾和困惑。
1.学习动机不明确
(1)动机和学习动机
动机是推动和维护人的某种活动以满足一定需要的内部动力。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动机是需要的表现,但需要不等于动机。只有当需要指向一定的目标,表现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并具有满足需要的途径和方式时,才能形成动机,成为活动的动力。动机起着激发、调节、维持和停止作为的作用。动机一旦被需要引起,个体就会对某种事物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兴趣、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良好的注意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从而发动、维持其行为的进行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内驱力。学习动机能够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学习动机有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指引方向和目标。在一定动机的激励下,指引主体向一定的目标奋进,获得预期的效果。第二,促使注意力集中。在动机的推动下,排除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克服困难,集中精力于所学的内容。第三,增加内驱力量。推动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达到所向往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愿望。
(2)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大学生存在着多种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引起的,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应。由于每个人具体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不同,因而对学习的需要有差异,学习动机也各有不同。有时一个人往往有多个学习动机,随着知识的增长,学习动机也在变化。
对学习动机的划分,依据的标准不同,分类也不同。通常从动机的社会意义角度,可分为正确高尚的学习动机和错误低级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正确与否,是由社会标准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切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习动机是正确的,而一切违反国家、民族需要,背离了培养目标的学习动机都是错误的。但是,对学习动机不能简单地、绝对地划分为正确或错误的。比如为了考试得高分数、将来找个好单位而学习,虽不是直接为国家、为人民利益,但也不能说是错误。因此,对学习动机正确与否的评价要看实际效果。
从学习动机内容的指向性角度,可以分为直接的近景动机和间接地远景动机。动机的内容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由于学习的直接兴趣、对学习活动的直接追求所引起的学习动机为直接的近景动机。这种动机,若与社会前进目标大体一致,会有实际效能。但其作用较为短暂,且难以稳定,容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学习动机的内容指向学习结果,与动机的社会意义相联系,反映社会要求的学习动机为间接地远景动机。这种动机,由于与社会奋斗目标相一致,其效能是长远而持久的。这两类学习动机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如果仅有间接性动机,而缺乏直接性动机,则间接性动机难以巩固和发展;同样,仅有直接性动机而无间接性动机,往往使学生的学习境界狭隘,阻碍其进一步发展。
据有关调查,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大体有这样几个方面:掌握知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作贡献;为将来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做准备;为考研究生、出国而学习;对本科专业和本学科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取得好成绩、得到好分数;为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书;从个人利益出发,追求个人名利等。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学生对自己的动机在意识中可能是明确的、具体的,也可能是模糊的、缥缈的。有的学生虽能明确地说出自己的动机,但不理解其意义;还有的学生所表白的学习动机与他的真实动机不一样。
对大学生实际存在的学习动机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单纯为谋生,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个体性动机;第二类,含有某种道德意识与向上心理的交往性动机;第三类,与社会前进目标大体一致的近景性动机;第四类,与社会奋斗目标一致的远景性动机。
显然,上大学仅仅是为了追求个人名利、谋求职业、得张文凭、找个饭碗,这种学习动机是属于低层次的,应当加以提高。因为具有这种学习动机的学生不可能更多、更扎实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可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学业成功;也不可能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站稳脚跟,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宏伟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的。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具有强烈和自觉学习动机的学生,能够认真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并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自觉地学习与本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以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取得好的成绩,学业活动成功。反之,则难以顺利完成学业。
(3)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多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动机,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直接兴趣、家长的要求和教师的鼓励,这样很难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和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因为这种社会性的动机,不仅与社会需要有直接联系,而且与社会长远的奋斗目标有密切的联系。要把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学习需要,必须对社会各方面的信息,特别是本科专业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把自己的潜在的学习需要激发出来;还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因此,培养学习动机的途径,除学校老师的教育和引导外,主要靠本人更多的接触本专业的专家、学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科技动态等。学习动机激发的方法,也需要个体充分地了解本专业的社会意义,并使其与授课内容的具体意义结合起来,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更多地了解和认识学习任务、目的,明确学习对于国家、民族及自身的重大意义,把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就能够取得学业的成功。
2.注意力分散和记忆力衰退
(1)注意力分散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指向性是指个体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选择的从刺激物中选出有现实意义的事物作为自己认识过程的指向对象,而撇开其他对象,如学生注意听课,他的心理活动就指向、集中于老师的讲述。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常见的两种现象。无意注意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做任何意志上的努力地注意。比如听报告时,如果报告人的声音突然停止,马上就会引起听众的注意,这种主意就是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有自觉的目的、需要并作一定意志上的努力。比如某人正在专心看书,听到别人谈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受其干扰,仍把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这就是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在一定条件下相会转化,如大学生初学某一专业,本来不感兴趣,可是为了需要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去学习,这时注意力就是有意注意。后来经过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引起了他的学习兴趣,他的注意力就自然而然地集中到这种学习上去了。这时,原来的有意注意就转变为无意注意。比如地质专业的大学生在山上偶然发现一种奇异的矿石,这是无意注意;但如果因此去有目的的研究它,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了。
注意有稳定性、范围、分配和转移的品质。注意的稳定性,又称注意的持久性,是指在一定事物上注意所持续的时间。如果注意能长时间集中于一定对象,这是注意有很好稳定性的表现。如果注意极易分散和不稳定,不断地从一种事物转移到另一种事物上,这是“分心”的一种表现。注意稳定的程度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系。一般来说,如果注意的对象是单调的、静止的,注意力就不稳定;如果注意的对象是复杂的、多变的,注意就能够比较稳定和持久。
注意的范围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内能知觉到的对象的数量。注意的范围和被知觉的对象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被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秩序,就越能把他们当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知觉,这样,注意的范围就扩大了。注意的范围还和经验有密切的关系,个体对要注意的事物越熟悉,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动作上。例如,听课记笔记的时候,需要把大部分注意放在听上,小部分注意放在写上,还得把另一小部分注意放在记忆上,这三部分必须分配恰当,才能提高听课效率。
注意的转移是指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活动的目的性是注意转移的主要条件。对活动有高度目的性的人,能够随着目的的转移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大学生为了掌握知识,上课时注意随着老师的讲解内容而转移,而不停留在老师讲的某个有趣的问题上。在心理现象中注意有特殊的地位。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贯穿在整个认识过程中,并起着组织作用。这种组织作用,一是表现在对有意义、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的选择上,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从而完成某种认识活动和行为动作;二是表现在调节和监督方面。即排除和抵制各种干扰,保证对事物的反应最清晰、最鲜明,活动的进度最顺利有效。
注意这种心理现象在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注意是获得知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前提。一般来说,有较好注意品质的大学生可能搞好学习,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大学生如果能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排除学习上的枯燥性和单调性,增加学习上无意注意的因素,同时,培养有意注意,以使精力能集中于学习上;培养注意的稳定性,以便上课听讲和课后自学时,能保持长久而集中的注意,学习就会有成效,学习生活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在学习中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控制力的大学生,学习成效甚微甚至造成学习生活的恶性失调。
大学生要完成学业,真正学到知识,必须具有良好的注意品质,并利用注意规律安排自己的学习。怎样利用注意这一心理现象搞好学习呢?
第一,要培养广泛而固定的兴趣,以增强无意注意。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以向往的心情力求去研究它、领会它、掌握它。凡是对人来说有直接兴趣的事物,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无意注意同直接兴趣有关。一个热爱某项事物的人,他对有关这项事物的一切其他事物都会觉得有兴趣,都要注意它,那些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有联系的事物以及能增进一个人新知识的事物,也容易引起这个人的注意。可以说,注意依赖于兴趣,如果一个人厌恶一切,也就谈不上注意了。
第二,根据学习要求培养自己的有意注意。要培养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迫使自己把注意力集中于所学的客体上,既能够拿得起,又能够放得下。大学生不能单凭兴趣学习,常常必须学习那些虽不感兴趣但又必须学习的知识。这就要求大学生明确学习某门功课或某一章节的目的和任务,以及它对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而能够以有意注意来对待必须学习的功课,而不应该只一味依靠兴趣。大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得越清楚,越深刻,意志力越发展,有意注意的能力就越强。(www.xing528.com)
第三,善于运用注意的规律和自己注意品质的特点来安排学习。任何工作和学习都要求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结合。因为只靠有意注意而没有直接兴趣和无意注意相互结合,是难以持久的。同时任何工作和学习都有它单调枯燥的一面,因此只靠无意注意也是难以持久的,应利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结合自己品质的特点来安排学习。注意力转移差的人,学习可尽量安排的集中一点,时间长一点,反之,注意力转移较好的人,可以在一段时间里安排几门课的学习,学习一段时间这门课后,又开始学习另一门课。这样,会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记忆力衰退
记忆是大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痕迹。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以及练习过的动作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在头脑中留下印象,形成经验。并且以后能够再现这些经验并加以利用,这就是记忆。记忆的基本过程分为识记、再认、回忆和保持。
识记是对一个事物反复感知,形成比较巩固的映象的过程。识记依存于人们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依存于人们对记忆材料的组织和理解,因而,识记的形式是多样的。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识记做不同的分类。根据识记有明确的目的,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做意志上的努力,可以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的,不需要做意志上的努力的识记,人们有许多知识是通过无意识记积累起来的。有意识记是一种有预定目的,运用一定的方法,需要做意志上的努力的识记,在一般情况下,有意识记同无意识记相比,其效果要好得多。人们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主要靠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以及个体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又可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是一种只着眼于材料外表本身,依靠对材料的多次重复而进行的识记。有些材料,如数学、物理的一些公式,在不理解其内在意义而去识记这些材料时,只能靠多次机械重复去识记。意义识记是一种着眼于材料的内容本身,主要依靠对材料内在意义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大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上,要尽可能地应用意义识记,加强理解,克服死记硬背的方法。
再认是当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再度呈现时仍能再认识的过程。再认有不同的速度和确定性,对经验过的事情有时能立刻认识,有时要经过复杂的联想,有时只是模糊的熟识之感,有时会发生错认。再认常常依靠各种线索。线索是事物的个别部分或特点,个别部分的出现可以唤起对整体的记忆。正确的再认靠良好的识记。
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不在眼前,而能把它重新反映出来的过程。回忆的速度和准确性决定于所掌握的知识经验是否概括成体系,是否经常应用。回忆可能是无意的,也可能是有意的。无意的回忆是先没有确定目的,也不需要做任何意志上的努力,好像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一种再现。有意回忆则是由于规定了回忆某种事情的任务而自觉引起的一种再现。有意回忆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每天都获得新知识,这些新知识无论组织得怎样好,总有被遗忘的一些问题和内容,因此,就有必要去特别回忆它们。
保持是将识记的事物较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的过程。它是对识记的进一步巩固。与保持相反的过程就是遗忘。遗忘是对已识记的事物不能再认或错误地再认或不能回忆。有些知识经验的遗忘是暂时的,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恢复的。保持和遗忘是向相反方向发展的两个方面。
大学的学习就是需要大学生能够记忆所学过的各种知识。大学生学业成功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对所学过的知识记忆多少。一部分大学生则由于记忆衰退,又没有掌握记忆规律,因而学业不佳。
培养良好的记忆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利用记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大学生搞好学习不可缺少的。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记忆力呢?
第一,识记的目的和任务要明确。研究结果表明,有意识记一般优于无意识记。大学生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主要依靠有意识记。而进行有意识记的前提条件是明确目标任务。目标任务越明确,越具体,就越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所识记的内容上,并能采取各种方法实现它。为了提高识记效果,除明确一般的识记任务外,大学生还应当明确一些具体的、重点的内容,以及要达到什么程度等。目标越具体,任务越明确,识记效果越好。要避免不分主次,什么都记的情况,因为这样会空耗精力,事倍功半。
第二,对识记的对象要有兴趣。兴趣能增强记忆力,是记忆的媒介。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充满了兴趣,就能很好地记住它。兴趣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倾向,它能够使人对某类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和积极的探索。一个人对某件事物感兴趣,就会使他的整个活动涂上积极的情绪色彩:优先注意它,研究它,最后当然就会记住。大学生在学校过程中,要尽可能对所学的知识培养兴趣,有了兴趣就容易记住这些知识。
第三,充分利用意义识记。意义识记就是理解记忆。记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越全面,越深入,记忆越巩固。以充分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在记忆的速度、全面性、准确性、巩固性等方面都比机械记忆好。依据这个规律,识记材料时,应弄清楚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和自己已有的知识有什么联系。这样,对材料的基本内容与各种关系有了较充分的理解,就容易记住。对记忆内容较多又比较复杂的材料,可以列出提纲,使之系统化,能明显提高识记效果。对确实机械性的材料,虽然可以设法人为的附加一些联系,以增加识记效果,但还要依靠机械识记,不能片面地否定机械识记的作用,应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结合起来。
第四,减少遗忘,增强保持。一些大学生记忆力衰退的结果是对所写过的知识遗忘得多,保持得少。如何减少遗忘,增强保持,这是大学生应努力地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遗忘得比较快,后来就逐渐缓慢,这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就是遗忘的规律。避免和减少遗忘的主要手段是复习。遗忘的发展受多种条件的影响。根据遗忘的规律,按照不同的情况,资质有效的复习,才能提高记忆效果。
复习要及时。由于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遗忘得比较多,学习后及时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以后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恢复已经遗忘的东西。要经常地、分散地进行复习巩固。复习的时间分布要合理,一般初次复习所用的时间应多余以后各次复习的时间。这样按照遗忘发展的规律安排复习,省时间,效果好。
要根据材料内容与材料中各部分的不同位置安排复习。在记忆中前后两种材料之间有相互干扰的现象。两种相似材料的相互干扰最大。因此,内容相近的材料,最好不要安排在一起复习,以排除干扰,提高复习效果。在同一个较长的复习材料中,前、中、后,三部分也有相互干扰的现象。前边材料对识记后面材料也有干扰。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平均使用力量进行复习,往往前后两部分效果好,而中间部分比较差,因为它同时受到前后两部分的干扰。因而在复习时,对中间部分应特别注意。
要搞好复习还需要把重复的方式和回忆相结合。在记忆一个材料时,可以用一遍遍单纯重复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用重复学习与记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般是后者的效果好。因为在回忆时能及时发现哪些地方已经记住了,哪些还不能很好地回忆,再复习时就会更加注意以加深印象。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复习。根据材料的多少和难易程度,可采取不同的有效方式进行复习。一般来说分散的经常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大学生在学校中一般都摸索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识记与复习方法。但有的科学,有的不太科学,这也是大学生学习差异的一个因素。用记忆的规律加以总结,形成适合各自特点的科学方法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3.知识、技能与全面成长的矛盾
知识是人们通过生产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活动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它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知识一般以经验或理论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也可以物化储存于书本或其他媒介中。人类知识导源于直接经验,但是人不能事事靠直接经验。大多数知识都是间接经验,大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就是一种间接经验,它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各种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技能是由练习而获得的自动化了的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技能的生理机制是由于在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神经细胞之间形成了牢固的联系,所以只要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一系列的动作就可以一个接一个地自动产生出来。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动作技能是由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外部活动方式。它主要借助骨骼、肌肉和相应的神经过程而实现一系列外部动作,如写字、演奏等。心智技能是由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治理活动方式。它主要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方式,其中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操作方式,如计算、阅读等。这两种技能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在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时,两种技能都需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既动手又动脑。
知识和技能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知识是技能形成的基础。掌握技能需要首先掌握相应的知识。各种技能之间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的成分和一般的原理。大学生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越多,就越容易掌握新的技能,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技能又是大学生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重要条件。技能与有意的行动比较起来,技能的行动比较容易完成,消耗的精力比较少,而且完成的效果比较好。例如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基本技能以后,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技能还可以使人从对细节的思考中解放出来,把意识集中到活动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创造性,即人们常说的熟能生巧。技能是创造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既要学习知识,又要掌握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做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才称得上学业成功。但是,在不少大学生中体现出知识、技能和全面成才的矛盾。要么是只学知识,而对各项技能一窍不通;要么是只注意技能的培养,而对知识不能系统而扎实地掌握,没有把知识、技能及全面成长的相互关系具体应用于大学学习中。这样的大学生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
怎样解决知识、技能与全面成才的矛盾呢?
第一,在理性认识上应把掌握知识和培养技能结合起来。掌握知识和培养技能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掌握知识是培养技能的基础,离开科学知识就谈不上技能的培养,离开知识,技能的培养就失去依托。反过来,技能的发展又可以加快知识的掌握。因此,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能只重视知识的掌握而忽视技能的培养,也不能只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知识的掌握,应把二者结合起来。
第二,在实践中首先应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并拓展知识面。既然知识是培养技能的基础,大学生就应扎实地掌握知识,特别是基础知识。学科的基础理论是反映事物的带规律性的知识,具有思维结构的特点。最基础的知识,常常在理论上最概括,数量最少,而适用面最大,带有普遍意义。学好基础知识,掌握一般规律,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特殊问题也能顺利解决。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许多学科相互渗透,打破了学科界限。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中要不断地拓宽知识面。知识面宽的人容易产生联想并有独到的见解,思路开阔而且灵活,有利于技能的培养。
第三,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知识、技能与全面成才相矛盾的突出表现是能力培养不够。大学生往往经过几年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技能欠缺,没有很好地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培养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缺少的途径主要是多参加实践活动。比如上好实验课,多参加实践活动等,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培养各方面的技能,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