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知识结构在反思过程中表现出的整体性功能特点
反思是理解与记忆的交错活动,反思是对记忆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理解。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对历史的回顾,叫作反思。显然,反思包含新旧两重因素:所谓旧是指思维的对象并不是刚刚输入的信息,而是记忆中早已存储的信息;所谓新是指对过去理解活动的一种否定,要求作出新的理解,要求从旧的、已有的信息中理解出新意。从理解的角度来看,反思属于一种否定之否定的理解,其公式是:
理解——记忆——重新理解
反思的对象是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反思的形成原因可以归结为内外两个方面:其一是来自于记忆存储的信息,是那些经过了理解而又没有理解的信息被悬挂在知识结构的基本框架之外,构成了反思的对象;其二是来自于新输入信息的引发,促使那些已经被理解了的信息转化成理解的对象,又把它当成没有理解或没有完全理解的信息,实际上是怀疑性思考。比如,一个封闭的地区、国家或民族一贯按着自己的古老文化传统来生活,由于缺乏横向比较,往往会安然自乐、不思改革;可是,一旦外界的文化传入,就会打破他们心理上的平静,甚至会引起社会震荡;因为横向比较代替了传统的纵向比较,促使他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历史回顾就是反思。因此,反思的对象是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往往是把已知的东西又当成了未知,并希冀着从中探讨出新的已知。从认知过程来看,反思的公式也可写为:
已知——未知——新的已知(新知)(www.xing528.com)
知识结构在反思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结构性的调整。在反思产生的两个原因中,不论是哪一种原因,都需要改铸知识结构的原始形态。第一种原因是知识结构容纳不下新输入的信息,所以才把它暂时挂起来,好像悬于原有的知识结构之外;解决的办法是,只有汲取新的知识,重新整合知识体系的结构框架才能容纳新输入的信息。第二种原因是新输入的信息同原有的知识存储形成尖锐的对立,导致对已有的知识产生怀疑,并转化成未知的对象要进行新的认知;解决的办法必然是对知识结构进行反观自照,好像发生了一种本末倒置,本来是用知识结构来分析输入信息,这回改为对知识结构自身进行分解和分析了!上述两种情况相比,后者是典型的反思,是狭义的反思;而前者仅仅属于广义的反思,并不典型,一般都把它当作对疑难问题的思考。
通过反思的分析可以看出,知识结构在加工和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同时也加工和整理了自身。知识结构不仅要同化输入信息,使它们顺应知识结构,而且知识结构也会在输入信息的触发下,改造自身,发生结构重组,顺应了输入信息对格局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它可以说是被输入信息同化了。这是一种互相制约的作用。现代脑科学和神经生理学揭示:人类大脑是由1011—1014个神经元组成,虽然整个神经系统是由数百万亿个神经元交织成的网络;但是,每一个思维活动几乎都必然要牵动大脑皮层、丘脑、嗅脑和干网状结构等部分同时发生信号联系。生理机制上的整体性,可以作为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功能的物质基础。一般说来,存在着这样一个规律性的现象:一个系统的组织程度越高、有序性越强,它的功能就越具有整体性特点。
反思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反思是理解过程的终结,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序幕,因此,反思是认识过程的关键环节。洛克把反思叫做反省,他认为:“毫无反省,则你用尽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也不能使他明白什么是知觉。”黑格尔十分欣赏斯宾诺莎提出的反思概念,黑格尔认为:“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有一种:反思。”哲学在本质上属于反思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家之所以能从事物的全息元中,揭示出事物整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完全是反思的结果,甚至连全息元的选择也是反思的结果。第一个发明验血法的医生,如果没有反思,他绝不会把患者的一滴血、一块皮当成信息元,从中寻找病源的破译密码,相反地倒可能在每个患者身上都进行解剖检查;这样笨拙的分析方法,很难使人承认医学是一门科学了。一切科学的分析方法都是反思的产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