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的定义,知识与信息的关系

知识的定义,知识与信息的关系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确定知识的定义以前,首先要明确一下知识同下列三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知识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消除人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因此,可以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信息采取了主观形式的那一部分信息,是作为认识结果的那部分信息。思想是人在显╋意识活动中内脑知识的总和,观念是人在潜╋意识活动中内脑知识的总和。

知识的定义,知识与信息的关系

第一节 知识的定义

知识的定义有许多种,专家、学者们的看法不尽一致,大体上有如下几种看法:(1)认为知识是人类劳动和智慧发展的结晶;(2)认为知识是人的观念总和;(3)认为知识是认识的产物;(4)知识是真理,“任何知识都是真理,但并非任何真理都是知识”。(洛克观点,《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第47页)(5)“知识和真理是同义语”。(《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第46页)。

为了明确知识的定义,应该不拘泥于传统观点,从实际出发,以目前社会获取到的知识为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因为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生产量同时间形成陡峻的指数曲线,现代社会拥有的知识量远远超过了以往。

在确定知识的定义以前,首先要明确一下知识同下列三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知识与信息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知识表现为认识的结果,信息表现为认识的对象。为了把客观事物和信息区别开,应该把信息叫做认识的猎取对象、获取对象。显然,知识与信息之间存在着共性,认识的结果中不可能不包含着认识对象或认识的获取对象中的内容,至少,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容上的共性。

知识与信息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内容,是否可以做出结论,认为知识就是信息呢?

一切不符合传统习惯看法的推论都应该进行具体分析,否则往往沦为武断。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内容,会有下列三种可能:一是组成要素相同;二是组合方式相同;三是组成要素和组合方式都相同。知识是主观范畴,信息是客观范畴,因此,知识与信息之间在组成要素上不会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在组合方式上却不然,因为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关系的标志,而知识则是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和关系的反映;所以,二者存在着结构上的相似,并由此而导致功能相似。

知识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消除人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当我们对于某种事物在缺乏知识的情况下,显然不会设计出一个行为方式来对待它或处理它;行为的不确定性反映了思想的不确定性。人对某一事物的知识越多,在行为方式或处理方案的选择上的回旋余地越大;行为的确定性反映了认识的确定性。既便是不够正确的知识,甚至是错误的知识,也能给人带来行为方式的确定性;只有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才无法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知识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主体认识的确定性的大小,间接决定着主体行为的确定性的大小,三者之间几乎是一种线性关系。只有神经错乱的人才会发生例外,呈现出非线性关系,直到碰得头破血流为止。

控制论信息论都认为,信息的作用就是消除信宿对于信源可能发出哪种消息的不确定性,信息就用信宿被消除的不确定性来量度;信宿被消除的不确定性愈多,获得的信息量就愈多。因此,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把信息定义为被消除的不确定性程度。

从认识过程来看,主体相当于信宿,客体相当于信源;客观发出的信息并不会完全被主体获取,因为信源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同信息量呈现为指数比例关系,要完全获取这些信息往往会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主体在有限的条件下所获取的那一部分信息就是认识的结果,即知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知识属于信息范畴,或者说,知识就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是改变了形态的信息。如果说,信息的本性都是客观的,那么,作为知识的这一部分信息就打上了一层主观的色彩。

知识与信息之间的共性是很多的。比如,它们都具有不守恒性,知识和信息一样并不会因为传授给别人,而损失了自己的信息量;它们都不能脱离载体独立存在,信息要以某种物质或能量为载体来存在和传播,知识也要以某种物质或能量为载体来存在和传播;它们的作用也一样,都可以使人的思想和行为带来确定性,等等。可见,知识与信息之间具有性质相似、存在方式相似、传输方式相似、功能相似、结构相似,等等。

因此,可以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信息采取了主观形式的那一部分信息,是作为认识结果的那部分信息。因为客体不会直接向主体移植,那就只有标志客体属性和关系的信息,以更换载体的形式进入主体感官,并从而活跃在人的精神世界了。因此,知识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是高层次的系统化的信息,是观念形态的信息。

二、知识与真理的关系(www.xing528.com)

从概念的内涵上看,知识应该属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同真理的内涵一样。从概念的外延上看,知识的范围却比真理大得多,还应该包括一些并不正确的反映在内。比如,原始宗教对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一些看法,在当时无疑是一种知识,但却不是真理,因为它包含着明显的谬误。即使到了科学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也仍然可以把原始宗教的错误观点当作知识向后人传授,但却不可以当作真理来传播。真理是构成知识的核心内容,包容量极广的知识总是围绕着真理旋转。

信息、知识和真理三个概念在外延上形成依次递减的蕴含关系或从属关系。信息包含着知识,知识包含着真理;真理都是知识,只有一部分知识是真理;知识都是信息,只有一部分信息是知识。知识在外延上处于信息和真理的中间环节或过渡形态。知识往往不是由某一个信息单元所能构成的,而是由一系列的相关信息所组成,是高层次的系统化的信息流汇聚成知识;其中,有的信息属于事物本质的标志,有的信息属于事物现象的标志,甚至还可能是属于假象的标志。在这些知识中只有标志事物本质的信息,可以构成真理的内容。因此,真理也是一种特殊稀有的信息,真理具有不守恒性,具有消除思想和行为不确性的功能,真理的存在方式和传播方式都同信息和知识一样需要物质或能量作为它的载体。

三、知识与观念的关系

知识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作为认识活动的基本材料,或者作为心理活动的深层基础,都属于知识在内脑的存在形式;另一种是存在于大脑之外的知识,采取了物化的存在形式,如,写在书报杂志上,记录到磁带和芯片上,等等,都属于知识在外脑的存在形式。

内脑存在的知识总和构成了人的各种思想和观念。思想是人在显╋意识活动中内脑知识的总和,观念是人在潜╋意识活动中内脑知识的总和。思想和观念都是宏观概念,都是内脑全部知识的笼统标志,所以叫作知识总和;而知识结构则是微观概念,它是知识的组织成分与组合方式的具体标志,不是笼统标志。

有的人把知识定义为观念的总和是不无道理的,因为观念是知识的总和,两者的外延几乎相同。但是,观念却不能代表显意识活动中的知识总和。这个论断很容易证实:在人们的反思或反省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原有的观念与原有的知识之间形成十分尖锐的矛盾,甚至激化成对抗的状态;当然这是一种典型的显意识活动,因为反思或反省都是利用内脑存储的知识来进行自我认识,而且往往是步步为营地去逐一审查既往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否正确。在潜意识活动中却并不发生这种矛盾。在潜意识活动中,各种知识的具体内容处于被淹没的不分明状态,好像仅仅剩下了几个有限的观念在支配着自己,进行规范化的思维和行为。

比如,前几十年中,人们形成的阶级斗争观念、平均主义的小生产观念,都是由大量的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所构成,绝不是某一种知识单独作用的结果;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要打破小生产观念,树立商品经济意识,建设四个现代化,进行全面的观念更新已有十多年历史了!可是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许多场合下,往往还是十多年前的陈腐观念在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实际上这是一种潜意识活动;如果过渡到显意识活动中去自觉反思一下,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不对的,但是新知识的积累程度还不足以形成新观念,因而也就取代不了旧观念。由此可见,是知识的总和构成了人的观念,而不是观念的总和构成了知识。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

人的观念往往不止有一种,而是有好几种。每一种观念的形成都是大量相关知识积累的结果。因此,人们都会感觉到它的惯性: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一种传统习惯来左右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要改变它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观念更新和知识积累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一个是微观。

思维的过程中常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好像人们总愿意用笼统的观念去代替具体的知识,特别是在一些规范化思维活动中,好像许多知识都被遗忘了,脑海中只剩下了一个笼统的观念在支配着自己进行程序化的操作,从而表现出习惯性思维的巨大惯性特点。其实,这不完全是缺点和错误,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生理本能;因为人的智力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时刻都需要消耗物质能量来维持它的存在。如果每时每刻都处于显意识状态,十分自觉地去运用知识和回忆知识则耗能太大;而采取潜意识状态,用笼统的观念来支配操作,当然能量消耗就小得多了!

综上所述,在给知识下定义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知识与信息、真理、观念之间逻辑关系。第一,知识具有信息的许多属性,唯独缺乏强烈的时效,即时间性;因此,知识与信息之间是交叉关系,不完全是蕴含关系。第二,知识的核心部分是真理,二者是蕴含关系;从信息过渡到知识,从知识到真理,信息的时效性形成了依次递减的衰减特征。第三,知识是观念的组成部分,知识的总和同观念外延重合,在大多数场合下,观念可以代表全部内脑知识的总和;通常情况下并不用思想这个概念来代表内脑知识的总和,因为思想还包括着意志和情感非智力因素

知识的定义:知识是观念形态的信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反映的结果。其中,正确的反映是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包括一些必然要发生的错误反映,这些知识的总和构成了人的观念。

或者说,知识是高层次的系统化的信息,它在人类头脑中的总体表现形式是各种观念;这些信息、观念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