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从知识结构着手

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从知识结构着手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封建社会创造的科举制度不仅延续到清朝末年封建社会的结束,而且被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继承至今,当作一项法定的用人制度。日本成功地造就了各行各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从而为日本的经济起飞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致使日本在短短的30年中就跃居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从知识结构着手

第三节 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从知识结构着手

本世纪80年代的中国流行着一个口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反复倡导并迅速流传开来的一句话。所谓人才,就是那些善于独立思考,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只会按常规方式例行公事的人只能同庸才挂钩。为什么人们又总是把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联系在一起呢?这说明知识和人才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没有知识或者知识贫乏的人很难有才,也就是不可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古今中外一切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资源的重视和开发都是首先从知识结构着手的,因为任何人要想做好任何一种工作,必须首先具备同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知识结构。

历史上某些朝代,对人才的录用,很重视他们的知识结构。中国隋唐时代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企图从全社会范围来收罗和培养知识分子,按四书五经的模式来造就封建统治者需要的知识结构;用八股文来开科取仕,实际上是对知识结构的考核,并且把这个考核结果当成朝廷用人的主要依据,甚至是唯一的根据。否则是不能进入仕途的。可见,中国的封建社会进入中期以后,已经开始意识到,以四书五经为主导的知识结构,是充当朝廷命官的必要条件。

中国的封建社会创造的科举制度不仅延续到清朝末年封建社会的结束,而且被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继承至今,当作一项法定的用人制度。美国联邦政府的文职人员中,有90%是通过公开考试进行选择录用的。日本每年在全国范围内的60多万名大学毕业生中遴选出几百名优秀者,担当政府机关的业务官员。在日本的一些大企业中,提拔的高级管理人员,都必须考核他们在其下属各部门(如车间或分厂)中的工作业绩,并且在晋升之前就有意识地让他们在这些下属部门轮流担当领导人,目的就是要培养他们全面而系统的经验知识,具备合乎要求的知识结构。甚至还有的规定缺乏某一分管部门领导经验的人,不可以超前晋升为总公司、整个企业的最高领导人。(www.xing528.com)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对于知识结构的重视程度是与日俱增的,它经历了一个由自发产生到自觉培养的过程。原始社会的部落酋长一般是选举产生的,往往都推举那些对当时当地生产环境比较熟悉的人来担任。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王位世袭制,一般都聘请最有学问的人来担任国师,对王公贵族子弟进行个别培养,令其具备管理国家的知识结构。资本主义社会开始把私学变为公学,从社会范围内来开办公共学校,广泛培养合乎需要的各种知识结构。如果说封建科举的广泛收罗是标志对知识结构的重视,那么,公共学校的广泛培养就是对知识结构的更加重视。现代社会已经把智力投资当成产业投资的一个部分了,并且视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投资。

为了造就社会上各行各业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全民的文化素质。比如日本引进消化技术、综合改进技术,形成市场优势方面的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它有一支适应生产形势需要的科技队伍,其中包括工人。日本教育的特点在于强化全民教育。全民教育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学校的科学技术知识教育,二是家庭的道德习惯教育,三是部门的忠于职守的敬业教育,四是强化竞争意识的社会教育。日本教育的重点是社会教育,尤其是岗位教育,主要对象是基层领导(科、处长)的管理教育和工人的技能教育,这种严格的训练使每个人都做到“干什么,像什么”,各单位的管理工作井然有序、高效合理,即使国家上层社会发生变动,社会还是稳定的。工人的岗位技能培训,是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日本技术教育的目标,是致力于三种创造力的培养:一是技术发明的创造力;二是运用技术的创造力,即把新技术转变成可以大规模生产产品的能力;三是销售产品的创造力,因为这种商业竞争力可以形成最后的经济实力。日本与欧美相比,日本的教育是以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最终形成经济效益为宗旨的。用最终目标来驱动最初的起步,这是日本教育的最大特点。日本成功地造就了各行各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从而为日本的经济起飞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致使日本在短短的30年中就跃居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了干部队伍的“四化标准”,其中的知识化和专业化就是针对知识结构而言的。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了,要完成四个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项艰巨的任务对于我们社会的各级管理人员来说,其现有的知识结构是否能与之相适应呢?我们的社会管理思想却大都是以阶级斗争观点和产品经济理论为核心形成的,建国数十年来的社会运行基本上是在这两大观点的具体支配下进行的,因此,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言代法,因人设庙,人浮于事,等等,都成了司空见惯的行为规范。如果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必须从发展生产力、改变产业结构做起;那么,提高一个民族的素质,就必须从提高文化水平,改变他们知识结构做起。否则,创造性思维就无从谈起了!

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的竞争潮流中,不论是要搞些发明创造,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还是愿意默默无闻当一个普通百姓,只要你想工作,想参与社会生活,都必须具备同自己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否则,既便是想抱残守缺,甘居“榜落孙山之外”,也会被劳动优化组合所淘汰。诚然,缺乏同特定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知识结构,也有偶然侥幸成功的机会;但是机率很低,几乎接近于零,因为,知识结构是形成工作能力的必要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