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博士生教育: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德国博士生教育: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是最大的博士生出产国之一,其博士毕业生数量占全球博士生总数的10%以上。然而,德国博士生教育体系的改革正蓄势待发,人们越来越关注获得博士学位所需时间、博士生的指导过程以及德国博士生教育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德国博士生教育和培训数据的基础是每年的博士学位授予数,而非在学人数。德国高等教育由其16个州负责。

德国博士生教育: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第五章 德国博士教育: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芭芭拉·凯姆(Barbara M.Kehm)

1.介绍

德国的博士生教育始于中世纪,并引领了欧洲博士生教育的发展。德国是最大的博士生出产国之一,其博士毕业生数量占全球博士生总数的10%以上。然而,德国博士生教育体系的改革正蓄势待发,人们越来越关注获得博士学位所需时间、博士生的指导过程以及德国博士生教育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本章将探讨根深蒂固的传统与日益增加的改革压力之间的紧张关系。

2.数据回顾

以下将简单介绍德国博士生教育和训练最为重要的统计数据。博士在学人数是本书问卷所涉及问题的基础,由于无法取得相关数据,有关德国博士生教育的许多疑问无法直接解答。德国博士生教育和培训数据的基础是每年的博士学位授予数,而非在学人数。

与整个学生人口数量对比,德国是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成员国家中甚至是世界范围内博士学位年授予量最多的国家。举例来说,80%的医学专业毕业生拿到了博士学位,这一比例在化学专业为69%,生物专业为44%,物理专业为42%。其他专业群体的这一比例则明显低于上述专业,工程类为12.8%,人文学科为11.7%,社会科学(包括法律专业)为9.3%。德国大学共有21.4%的毕业生最终获得博士学位(如果除去医学专业,这一比例仍达15.4%)。德国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中约有1/3为医学专业。

表5.1 问卷调查(数据来源为2000年和2003年)

img15

3.博士生教育在德国的地位

德国的研究生教育主要包括三个研究领域:大学内部展开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大学以外的研究机构所展开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例如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 Society)和德国马普学会(Max-Planck Society)等,以及大型私营公司展开的偏应用型研究。

德国高等教育由其16个州负责。博士生教育和训练被视为一项学术事务,例如:教授在作为导师时,有权利自由决定他们希望带多少博士学生,这是传统学术自由的一部分。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诸多改进,德国大部分州与大学签订了按绩效分配资金的契约,即根据产出而非学生注册人数给予资助。博士学位授予量是本框架关键指标。为了增加博士学位授予数,并支持候选人按时完成学位,多数大学校长为院系提供相应的奖励。

多数博士候选人的身份并非学生,他们要么被雇佣为研究助理,要么接受州政府或私人基金提供的奖学金。教授雇佣学生作为研究助理,通常也作为这些学生的导师;对于教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这些研究助理扮演了重要角色。

无论是对整个机构还是教授而言,博士学位授予数都是良好声誉的重要指标。接收博士“学生”也是学术自由的一部分,教授有权独立决定招收谁为学生或指导多少博士生。

人们一直关注博士生的指导质量和学位完成所需时间。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德国研究协会(German Research Association,相当于一个研究委员会)开始资助所谓的“研究院”(Graduiertenkollegs)。该行动旨在扩大博士生教育的结构体系,从而减少完成学位所需时间,提升博士生指导质量,并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自从博洛尼亚改革将博士教育作为第三阶段的学习以来,建立博士生项目的理念便在德国扎根下来,现今许多项目正稳步发展。

4.资助

对于博士候选人来说,有三种基本资助形式。

4.1 项目负责人的研究助理

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资助形式是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研究助理。它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学基于州政府拨款给予资助,另一类则是基于获得外部资助的一个或多个科研项目。按照规定,大部分正教授(项目负责人)通常拥有1~2名研究助理,这是大学为其提供的科研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然而,也有一些项目负责人并没有类似资金用于支持这些基础科研建设。他们因此被称为“空白资金”教授。对于第一种类型的助理职位,合同期通常为“3+2”年。近来,合同期缩短为“2+2”甚至是“2+1”的模式。第二种类型的职位则取决于项目的持续时间,并且博士候选人可能需依次签订若干份雇佣合同——不断转换资助项目,并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博士毕业论文。与博士候选人签订的博士合同规定其工作量不得超过常规工作量的50%。

4.2 从某一基金获得的奖学金

第二种资助形式是从某一基金获得奖学金。这通常需要博士候选人与导师保持良好的关系和沟通。因为除了与导师的会面沟通,或者应邀参加学术报告会,博士生须独立完成博士毕业论文。随着建立研究院或博士项目的新趋势,导师与学生间的合同关系应得以改善,双方应更好地交流。大部分研究生院只为一部分博士生提供奖学金。

4.3 受大学外部资助的在职学习

第三种资助形式为学生在校外有固定的全职或兼职工作,并能在科研之余完成这些工作。虽然博士生培养项目中并没有在职学习这一培养类型,但事实上大部分博士候选人都无法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这类博士候选人往往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完成学位,因此辍学率也最高。这种资助与研究的关联程度最低,许多教授拥有1~2位(或者更多)这种类型的候选人。

5.院校背景

所有的德国大学都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由于博士教育和训练被视为一项学术事务,它通常由各个大学自主管理,例如,博士生教育有其自身的规章制度和要求。这些规章明确了候选人在获得博士“学生”身份之前需要达到的标准,同时规定了论文提交、终期审核以及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等。正式的博士学位由各自院系授予。

除了绩效指标,大学和州之间、大学与院系之间都引入了合同管理制度,这促进了近几年来博士培养监控制度系统化发展。博士学位产出量已成为大学监管的指标之一,同时也影响到大学整体政策的制定。博士学位产量不仅仅是与学术自由有关的学术问题,更是大学战略性决策的重要对象。

6.博士教育及其培养形式

答辩委员会由4~5人组成,通常包含一名校外评审;委员会必须就最后分数达成一致。候选人只有在论文公开发表之后才能正式获得学位。

近几年,德国建立了越来越多的博士生项目和研究生院,以提高指导质量,减少对导师的依赖,并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架构。这些项目通常包含授课部分,以帮助候选人更好地融入到院系的研究工作。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传统路径是:候选人和导师为博士毕业论文共同选定题目,随后候选人开始研究工作。这也是现今德国博士生教育的主要路径。候选人和导师会周期性会面,讨论论文的相关问题;而候选人也可能应邀参与导师的学术研讨会。论文一经提交,导师就成为主要审阅人,并(通常与候选人一起)选择第二审阅人。已提交的论文将公示一段时间,其他人可予以评论。在对论文给予评价并评分之后,将会举行公开答辩。

7.学生及其培养项目

根据规定,在进入博士学习前,学生必须拥有大学的硕士学位。对于年纪较长或已参加工作的学生而言,只要有教授愿意指导他们的论文,他们也能进入博士学习阶段。然而,对于应用科学类大学(Fachhochschulen)的毕业生而言,进入博士阶段学习的可能性较小,因为他们的学历不被认同。

在德国,人们十分关注博士生教育所需时间。多数博士候选人通常花费4—6年完成学位。随着博洛尼亚改革的进行,博士学位培养时间也发生着改变,预期会缩短至三年。为此,德国正在建立更加结构化的博士生项目。

对于候选人和导师而言,在职学习也是值得考虑的。虽然博士生项目并没有正式的在职学习形式,但只要候选人表示仍然愿意完成论文并参与答辩,他们就被算作一名博士候选人。如果候选人在研究院——在博士生项目的框架内,经济上依靠奖学金或研究助理职位的支持,那么,他们的学位完成时间通常被限制在3—4年内。过了这段时间,大学将不再续签研究助理的合同。但是候选人还是可以继续写作论文,并最终提交。

一直以来,德国博士学位被视为研究型学位。专业型和研究型博士学位并没有显著区别。大学依据学科文化培养自己的博士生,并为将来的初级学术职位储备人才,公共和私营部门亦会雇佣博士毕业生。

博士生是否进入非大学领域的劳动力人才市场,这会根据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对于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而言,这一转变较为困难,且需要花费更长时间,但是被雇佣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种族和宗教在德国的博士教育领域都不是问题,但性别问题却始终存在,特别是在自然科学和工程专业领域。然而,在过去的15~20年,这一状况已有所改变。人们已经很自然地将性别纳入考虑范围。

8.指导:对质量的质疑

在德国,人们一直关注博士生的指导质量。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对导师的依赖程度较高,许多导师会让博士生参与其科研和教学任务,但对学生的研究却缺少常规性指导。所以,对于博士生的研究进度和学位完成时间就缺乏相应的监督体系。好在随着博士生项目和研究院的设立,这种情形正在改变。不论是全日制学习还是在职学习,候选人都有机会接受不止一名导师的指导,或者至少会超过一名导师给予反馈意见和评论。此外,候选人之间还会进行更加规范化的交流,如在自行组织的学术研讨会、工作小组讨论会、常规会议中展示各自的研究工作,讨论研究方法和所面临的问题并给予支持。大部分博士生项目还包含授课环节,会教授一般技能和关键的研究技能。

9.答辩

正如前文所提的,论文的导师(主导)通常也是主要的审阅人和评审委员。每篇论文必须由两名学者审阅,其中一名可以来自德国的其他大学,甚至是来自国外大学。两位审阅人提交手写的论文评价表,并对论文评分。

之后就是选定答辩日期。答辩通常采取公开形式,感兴趣者都可以参加。但是,只有候选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互动。答辩委员会通常由四名教授组成,其中两名来自提交论文的科系,另外两名可以来自其他科系、其他大学或者国外大学。这些成员通常从事相同的或相近的学科研究;一般其中两位是论文的审阅人。

在对候选人考核的第一部分,候选人将首先介绍自己的论文情况: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随后进入问答环节,候选人在此前已获得两位审阅人的评审意见;在这一环节,候选人将就评价中的批评意见给予回应。整个过程将持续1.5~2个小时。在考核的最后,考官还将对论文的出版给予评论,或是具体的建议,或是论文出版前的条条框框,这些都是候选人在出版论文前必须思考的。

随后公众和候选人将被请出房间,由评审委员商议给出最后评分。所有的博士学位授予都附带分数。分数用古拉丁文表示,从“最优”(summa cum laude)到“通过”(rite)不等。候选人随即拿到分数。

10.统计数据

德国博士生教育的统计数据不易于进行国际比较。对于其他大部分国家而言,博士在学人数的记录和概况都能够获取。这些数据在德国却无法获取。相反地,德国的统计数据以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数为基础,由此得出每所大学、每个专业、完成学位的平均年龄、性别和国际学生所占比例等详细数据。

这与人们一直崇尚博士生教育的学术自由有关。由于几乎没有任何结构化的专业项目,没有学费,候选人也不可能从另一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资格在过去更多地表现为博士候选人与导师间的个人关系。个人与导师的联络以及导师的许可便可保持博士候选人的资格。这种关系仅仅在获取博士学位的最后阶段得以正式化,即博士候选人正式向所在科系提交论文,并进入甄选和委任第二审阅人的过程。到此阶段,候选人顺利取得博士学位的可能性已非常大。教授不会允许他们的博士候选人提交不够完整的论文,因为候选人的失败将会对教授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www.xing528.com)

因此,从候选人正式进入博士学习直至论文提交,这期间存在很高的辍学率(虽然并无具体数据)。当经济环境受到影响,导致某一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佳时,该专业博士候选人数便会增加。事实上,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这种情况时常发生。这些领域的博士学习为毕业生提供了暂留机会,直到就业市场有足够多的岗位。对于一个刚刚拿到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来说,他们相当于自主选择失业。这是一类很典型的人群。但是,有些毕业生一直在寻找就业机会,并且在找到之后放弃博士学业,这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但上述情况即将发生改变。多数大学已建立起中央办公室或相关单位,来监控博士候选人数量及学位完成时间。在答应担任论文导师之后,教授们就必须立即向该中心单位提供信息。此外,博士学位授予数也是衡量科系绩效的一部分,并将根据表现分配资助金额。许多大学还设有激励机制,例如,科系成功培养一位博士毕业生,即可获得额外奖金。不仅如此,博士学位授予数的增加还成为科系和管理层在合同谈判中的一项议题。

11.总结

11.1 当前的改革

德国是全球最大的博士出产国之一,这一事实显示出德国的博士生教育和训练体系运行良好。然而,除了对学位完成时间和指导质量给予特别关注外,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转向德国大学的吸引力,及其在国际学生间的竞争力。随着各国对年轻学者的竞争逐渐增强,德国的教育体系也面临极大挑战。一些重大的改革正在进行中,其中包含对于博士教育和训练的改革。在改革中期,预期将会有多种途径获取博士学位,从传统的博士候选人与导师的个人关系,到博士生项目与研究生院。这其中也有一大批“卓越集群”和顶尖大学致力于成为全球的主要竞争力。目前,第一阶段的工作已完成:“卓越计划”引入了大学排名,依据大学在争取建立卓越研究生院和募集学院发展资金的表现,一大批大学已被挑选出来。

11.2 对知识的无私追求

德国博士生教育传统理念的重大的转变在于:博士教育和研究训练的目的不仅仅出于求知欲,不再只是出于对知识的无私追求。新知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经济指标。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博士教育已成为商品,需要更多的实用价值。政策制定者开始审视研究训练,大学也需要建立学院战略来改善博士生教育。此外,还有一项重要改变是:博士生教育不再由教授和科系单独负责,而是上升到政策制定高度,受到院系和国家层面的关注,有时甚至超越了国家层面。

进一步阅读书目

Bartelse,J.(1999)Concentrating the Minds.The Institutionalisation of the Graduate School Innovation in Dutch and German Higher Education.Enschede:CHEPS and Utrecht,Lemma.

Belin Communiqué(2003)www.aic.lv/ace/ace_disk/Bologna/maindoc(accessed 7October 2005).

Berning,E.and Falk,S.(2005)Das Promotionswesen im Umbruch(Changes in the shape of the doctorate),in Beitrɑ¨ge zur Hochschulforschung(Contributions to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7(1):48-72.

Bologna Declaration(1999)www.aic.lv/ace/ace_disk/Bologna/maindoc(accessed 7October 2005).

Bourner,T.,Bowden,R.and Laing,S.(2000)Professional doctorate: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ing professionals,in T.Bourner,T.Katz and D.Watson(eds)New Directions in Professional Higher Education.Buckingham:SRH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CHEPS(ed.)(2002)Science,Training and Career.Changing Mode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Labour Markets.Proce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rganized by the Centr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CHEPS),University of Twente,October 2002,www.utwente,nl/cheps/documenten/engreportproceedings1(accessed 22June 2004).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2003a)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The Role of Universities in the Europe of Knowledge.Brussels:COM(2003)58final.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2003b)Communication for the Commission to the Council and the European Parliament:Research in the European Research Area:One Profession,Multiple Careers.Brussels:COM(2003)436final.

DAAD(German Academic Exchange Service)(2004)50 Select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at Universities in Germany.Bonn:DAAD.

Enders,J.(1996)Die wissenschafelichen Mitarbeiter.Ausblidung,Beschɑ¨ftigung und Karriere der Nachwuchswissenschaftler und Mittelbauangehorigen an den Universitɑ¨ten(The Academic Assistants.Training,Employment and Career of Junior Researchers and Middle Level Research and Teaching Staff at Universities).New York:Campus.

Enders,J.(2005a)Brauchen die Universit-ten in Deutschland ein neues Paradigma der Nachwuchsausbildung?(Do German Universities need a new paradigm for training future researchers?),Beitrɑ¨ge zur Hochschulforschung(Contributions to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7(1):34-47.

Enders,J.(2005b)Wissenschaftlicher Nachwuchs in Europa(Junior academic staff in Europe),in Zeitshcrift fur Padagogik.50,Beiheft:Hochschullandschaft im Wandel(Change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Landscape).Weinheim und Basel:Beltz.

Enders,J.and Bornmann,L.(2001)Karriere mit Doktortitel?Ausbildung,Berufsverlauf und Berfserfolg von Promovierten(Careers of Doctoral Degree Holders).New York:Campus.

Green,H.and Powell,S.(2005)Doctoral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Higher Education.

Maidenhead: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Hochschulrektorenkonferenz(HRZ)(2003)Zur Organization des Promotionsstudiums(About the Organization of Doctoral Studies).Entschlieβung des 199.Plenums vom 17/18.February.www.hrk.de/de/beschluesse/109_253.php(accessed 25July 2005).

Hüfner,K.(2004)Doctoral degrees in Germany,in J.Sadlak(ed.)Doctoral Studies and Qualification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Status and Prospects.Bucharest:UNESCO-CEPES.

Hüttl,R.F.(2005)Kernelemente für eine Neugestaltung der promotionslandschaft(Core elements for a new structure of doctoral education),in Hochschule Innovativ,14:12-13.

Kehm,B.M.(1999)Higher Education in Germany.Developments,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Bucharest:UNESCO-CEPES and Wittenberg: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Kehm,B.M.(2004and 2005a)Developing doctoral degrees and qualifications in Europe.Good practice and Issues of concern in J.Sadlaed.)Doctoral Studies and Qualification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Status and Prospects.Bucharest:UNESCO-CEPES.Reprinted under the same title in Beitrɑ¨ge zur Hochschulforschung(Contributions to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7(1):10-33.

Kehm,B.M.(2005b)Promovieren in Europa:Strukturen und Konzepte in Vergleich(Getting a doctoral degree in Europe:a comparison of structures and concepts),in Hochschule Innovativ,14:2-3.

Kupfer,A.and Moes,J.(2003)Promovieren in Europa.Ein internationaler Vergleich von Promotionsbedingungen(Getting a doctoral degree in Europe.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conditions).Frankfurt:GEW and Hans B9ckler Foundation.

Lisbon Summit(2000)www.bologna-berlin2003.de/pdf/PRESIDENCY_CONCLUSIONS_Lissabon.pdf.

OECD(2002)Science,Technology and Industry Outlook.Paris:OECD.

Pr9mel,H.J.(2005)Promovieren an der Humboldt-Universit-t(Getting a doctoral degree at Humboldt University)Hochschule Innovativ,14:6.

Recotillet,I.(2003)Availabi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rveys on the destination of doctorate recipients in OECD countries,OECD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dustry Working Papers,2003/9.Paris:OECD.

Reichert,S.and Tauch,C.(2005)Trends IV:European Universities Implementing Bologna.Brussels:EUA.

Sadlak,J.(ed.)(2004)Doctoral Studies and Qualification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Status and Prospects.Bucharest:UNESCO-CEPES.

Scott,D.,Brown,A.,Lunt,I.and Thorne,L.(2004)Professional Doctorates.Integrating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Knowledge.Buckingham: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Senger,U.(2003)Internationale Doktorandenstudien.Ein Modell fur die Internationalisierung der Doktorandenausbildung an deutschen Hochschulen und Forschungseinrichtungen(International doctoral studies.A model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doctoral education at German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Bielefeld:Bertelsmann.

Sorbonne Declaration(1998)www.aic.lv/ace/ace_disk/Bologna/maindoc(accessed 7October 2005).

Statistisches Bundesamt(2003)Bildung und Kultur.Prufungen an Hochschulen(Education and Culture.Examinations a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Wiesbaden.

Wissenschaftsrat(1995)empfehlungen zur Neustrukturierung der Doktorandenausbildung und-forderung(Recommendations for a New Structure of Doctoral Education and Financial Support of Doctoral Students).Koln.

Wissenschaftsrat(2002)Empfehlungen zur Doktorandenausbildung(Recommendations for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Doctoral Students).www.wissenschaftsrat.de/texte/5459-02.pdf(accessed 25July 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