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主任要做好“人”字文章

班主任要做好“人”字文章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十篇班主任要做好“人”字文章班主任工作就是做人的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做好对人的管理,使全班同学心齐气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意识,在用人、管人、爱人和带人四方面做文章。班主任能否把个人的意图、要求变为同学的自觉行为,把个人力量变成同学自我教育力量,关键在于班主任能否知人善任,合理使用学生干部。

第四十篇 班主任要做好“人”字文章

班主任工作就是做人的管理工作。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有个性特征的社会实体。班主任要做好对人的管理,使全班同学心齐气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意识,在用人、管人、爱人和带人四方面做文章。

一是知人善任——用人

在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干部的作用是很大的,他们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又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和各项活动的组织者。班主任能否把个人的意图、要求变为同学的自觉行为,把个人力量变成同学自我教育力量,关键在于班主任能否知人善任,合理使用学生干部。对于学生干部,无论是直接任命、民主推荐或平等竞选,班主任都要根据各人所长,知人善任,这是激发他们工作热情的关键,其中主要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树立“德、识、才、学”兼备的用人观,量才而用。“德”、“识”、“才”、“学”是一个客观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不能偏废。班主任应克服“重德轻才”或“重才轻德”、德才相游离的片面性,抛弃“一把尺子量人才”的旧观念;选拔思想觉悟高、学习努力、道德品质好、工作能力强、有创新意识、有管理才能、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并在了解学生干部的个性特长、工作能力的基础上,量才使用,安排合适的职务,使他们各司其职,不负期望,勇挑重担,在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上积极工作,施展才华。二是坚持扬长避短、各尽其能的原则。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优点、缺点,扬长避短,则无不可用之人;求全责备,则无可用之人。对于学生干部,也应遵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充分信任,大胆放手,全力培养和支持他们独立开展工作,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完成任务。班主任只有坚持用人之长,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干部最大的能动性,才能使一个强有力的班委成为班集体的中坚力量。

二是严格制度——管人

我们可以发现,国家有各种教育方面的规范,各省、市、自治区有各种教育规定,各所学校也有各自的规章制度,具体到学校的每一个班,也有很多细微的事,还需要制定更为详尽的制度加以规范。如:上课后5分钟仍喧哗,有人乱吐乱扔,有人在他人休息时间仍旁若无人地说话,有人不搞好内务卫生……对此,各班就要制定班规来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在制订和实施班规方面的体会是:

班规既是一班之“规”,必然要体现本班特色与教师的教育艺术。教师在制定班规之前,须认真调查学生,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熟悉学生的共同性与个体性差异,做到“有的放矢”。

班规要体现简捷、有效、易操作的特点,以抓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和文体为四大重点。其内容可以通过计划加以体现,形成计划——实施——检查评比——总结——表彰的良性循环模式。

班规以民主形式进行,集体制订,集体遵守,每个学生都在班规上签字,表示遵守。班主任也要签上自己的名字。这样,班主任是班规的执行者而不是法规的化身,也有着模范遵守班规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和带领班集体沿着制度化的轨道前进,使全体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制订班规是为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奖勤罚懒。但最终目的还是在于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并结合班主任的管理艺术付诸实施。如学生出现偏差行为,应讨论式地问“你觉得违反了哪条班规呢?”“觉得”二字既认可了学生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也培养其主人翁意识。这样的效果远比班主任的一顿呵斥,一句“你给我说清楚”的效果好得多。(www.xing528.com)

班规一旦形成,必须严格遵守。“事实”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奖罚分明,不可偏废。这样既发挥班规的“威力”作用,又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从而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三是感情注入——爱人

大学生年龄多在18~20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和青年初期,必然会遇到成长的烦恼。他们初涉社会,缺乏社会经验。这时,他们总是把希望的眼光集中在长者——班主任身上。他们希望班主任能分享他们的快乐,又分担他们的忧愁;希望班主任既是“良师”,又是“谊友”,希望得到生活和心理上的关心,思想素质和能力得到培养,希望能得到就业前的指导,并能顺利通过大学的学习,锻炼成为能被社会接纳的合格大学生……凡此种种,只靠严格制度是解决不好问题的,它需要班主任注入感情,用爱来化解一切。实践中,我们易犯这样的错误:只强调理论学习,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其他能力的培养。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学生成长,而且对后进生会产生更大的压力和困惑,容易使学生出现破罐子破摔、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班主任的爱应该是具体的,体现在对知识的认真传授;体现在对理想的激发和培养,增强学生的奉献精神;体现在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班主任的爱又是严格的,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可见,严和爱是统一的,失去了严的爱就是溺爱,失去了爱的严就变成了蛮横。只有把爱护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调动班主任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产生最大的教育效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班主任,时刻不能忘记爱学生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归宿。

四是身先士卒——带人

一个班主任,在把目光投向别人的同时,也应注意自己。作为学生,不光听你讲得对不对,还要看你做得好不好。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希望引导别人走正确的道路,激发别人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别人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发展,因此他应当首先发展他本身的这种优秀品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具有鲜明的示范作用。所以,班主任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如果教育者讲集体主义,自己却大搞个人主义;讲文明礼貌,自己却污言秽语;讲为人正直,办事公道,自己却任人唯亲,对学生不公平;讲严谨治学,自己却敷衍塞责;讲争当先进者,自己却是落伍人。这就使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在学生身上看到美好的东西,首先要从自己身上看到。因此,班主任要起带头作用,必须注意:

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人际交往、师生关系、语言谈吐、行为举止、仪表风度等方面,班主任应成为学生表率。

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不要因为自己是“权威人物”,就放松对自己的约束,要自觉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

不仅要注意大事,而且要注意小节。绝不可言行不一,表里相悖,给学生造成严重的认识障碍和情感障碍。班主任言行上的疏忽或失误,一经发现,就要在学生面前进行诚恳的反省与说明,避免给学生留下消极的不良形象。

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并不意味着教育者应成为完人,而是说班主任应充分意识到自己在学生及社会的地位及影响力,切实发挥“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使为人师表成为自觉行动。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从人(学生)出发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这是搞好班主任各项工作、提高教书育人效果的原动力。用人、管人、爱人和带人的有机结合,可以使班集体管理的任何困难都迎刃而解,并呈现出全新的、具有活力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