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学生学风建设,养学风建设创新能力问题

大学学生学风建设,养学风建设创新能力问题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学风建设的重点是学生集体的学习态度以及对集体中各个成员的影响。我校以成功素质教育为理念,在学风建设问题上以培养学生成功素质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风建设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学生的学习目的。抓班风建设,通过群体效应促进学风建设。所以班风建设对学风建设具有引导激励作用。抓教风建设,以教师行为促进学风建设。

大学学生学风建设,养学风建设创新能力问题

七、学风建设

学风问题有不同的解读。《教育管理辞典》有一段解释:学风是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上。学生集体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为集体对学习的感受、情绪、习惯、传统以及舆论等,对集体的每一个成员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学生个人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为一种个性,对学生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进步的大小起决定作用,并对集体其他成员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学风建设的重点是学生集体的学习态度以及对集体中各个成员的影响。良好的学风可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影响带动大家进步。所以,学风是一所高校整体的学习行为和态度,是一种潜在的、有形或无形的学习氛围。

建立良好的学风是高等学校重要的、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形成良好的学风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校风、教风、班风的积极影响和熏染,需要长期的积淀。一些办学时间长的大学都形成具有特色的学风,比如工科大学的严谨、朴实、规范,综合性大学的开放、民主、创新,都是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我校以成功素质教育为理念,在学风建设问题上以培养学生成功素质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提出以乐学、会学、研学“三学”为主的学风建设模式。“乐学”就是指学生乐于学习,爱好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学习能获得愉悦和满足感;“乐学”最重要的是解决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问题;“会学”是指学生学会学习,精于学习,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研学”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应学会带着疑问去学习,倡导自主性学习和研讨式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学风建设上,我校重点落实了以下措施:

(1)抓生涯教育,以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促进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与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学习有目的,就会有动力,就会积极主动,态度认真、刻苦努力。反之,目的不明确,被动学习,其学风就成问题。所以学风建设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学生的学习目的。

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欲望。新生进校以后,需要在素质导师的指导下,接受生涯设计,拟定个人的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包括每个学期、每个学年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要求学生把学业成功、就业成功作为在校期间的阶段目标,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同时,《成功学》等非专业素质教育理论课程,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成功,人人都需要追求成功,人人都能成功。尤其要让学生明白,完成学业和培养良好的素质是其就业成功和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家庭、父母最大的期望。学生还要在素质导师指导下拟订一份职业生涯设计书,包括毕业后个人从事职业的意向、事业发展方向等。职业生涯设计反映了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在非专业素质方面的发展重点和倾向。比如,准备考研的学生着重培养研究、创新能力;准备考公务员的学生要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准备从商的学生要培养管理和公关能力;准备就业的学生要培养实践和动手能力等。这些生涯设计及非专业素质理论课程,与素质导师的教育和引导相结合,使每个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发展方向,对于学风建设能起到引导作用。

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勤奋刻苦精神。学习目的明确了,没有好的学习态度和精神,其学业规划设计和职业生涯设计就成了一纸空文。事实上,相对于重点大学的学生,“三本”学校学生的差距主要反映在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上,差在勤奋刻苦精神上。我校素质导师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方面,给予了很多帮助和引导。比如个别谈话谈心、督促;做仔细的思想工作,耐心教育;组织班级学习交流会,相互促进等。一方面,努力营造集体(宿舍、班级)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体现在学习氛围上,学习氛围体现了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同、知识价值的认识水平、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情感的浓厚程度以及学习行为意向的坚定程度。这些因素决定了学习的特定心理氛围和学生知识价值取向的整合程度。学生对学习重要性与知识价值的认同越高,对学习的兴趣与情感也越浓厚,对学习的行为意向也越强烈,从而体现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氛围构成了一定的群体压力,使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自觉不自觉地被这种强有力的气氛所感染,并日益与之交融,从而得到陶冶。另一方面,树立刻苦努力的先进典型,发挥激励作用。在学风建设中,要十分注重发现个人和集体典型,对那些学习目的明确、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学习成绩突出、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的个人和学习风气浓厚、学风好的班集体,应树为典型,作为榜样,以此来推动全校的学风建设。学校每年对于考研、考公务员和参加农村支教的学生,给予奖励,发挥先进的导向作用。各学院都有一批学风建设的好典型,如“优秀学生标兵”“优秀班集体”等。我校通过校报、校刊、校园BBS、广播台、校园橱窗等方式全方位报道,以激励其他同学。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勤奋刻苦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个人多个方面,还需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明显成效。(www.xing528.com)

(2)抓班风建设,通过群体效应促进学风建设。班风是班级大多数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意志情感和精神状态的集中表现。好的班风对全班学生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促进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学校是一个大群体,包含着班级、党团小组等若干个中小群体。青年大学生的心理、行为都会受到群体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一些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到了学风好的班级,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熏陶,就可能会转变学习习惯成为比较好的学生;一个班的学风建设好了,可以直接带动一个年级的学风,甚至可以带动整个学校的学风建设。反之,也可以直接影响一个或几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学风建设。所以班风建设对学风建设具有引导激励作用。一个优秀班集体出现许多优秀学生,一个和谐的学生宿舍,几个人同时考取研究生的现象比较多。

(3)抓教风建设,以教师行为促进学风建设。学风实际上是校风和教风的反映,特别是受教风的直接影响尤为明显。教师职业道德、学识水平、教学方法以及为人师表等对学生有着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教师严谨治学、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的作风,对学生有一种无形的感化力量。相反,如果教师对教学草率马虎,责任心不强,对学生要求不严、考试迁就送分、容忍考试作弊等,则必然祸及学风,误人子弟。所以抓学风建设,要从抓教风入手。

(4)抓创新,以研究式学习带动学风建设。教学创新包括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管理创新、培养方案创新以及考试方法创新等。教学创新直接影响学风建设。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以传授知识为主,考试以卷面分数为主,弊端颇多,必须改革。这是目前教育界最关注、最重视的问题。在学校教师的普遍关注与重视下,教育创新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推行研究式教学和研究式学习,形成教学互动,有效地促进了学风建设。关于研究式学习的探讨前面章节中已有阐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5)抓激励机制,消除学风建设上的失败因子。学风建设方面的失败因子或者说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有:畏难情绪,懒惰贪玩、不能把握自己,学习盲目,没有计划,学习习惯差,不能持之以恒,缺乏毅力、缺乏激情、不求上进等。消除学习上的失败因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素质导师、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批评与督促作用往往有限,更重要的应该是激励和鼓励。特别是素质导师,要善于看到学生的长处,发现他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是可贵的,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要特别注意的是,不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而要以成功素质来评价学生。

非专业素质教育模式示意图如图7-3所示。

img13

图7-3 广领域、多平台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模式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