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专业素质教育组织机构介绍

非专业素质教育组织机构介绍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负责组织对全校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成绩进行测评,根据每个学期非专业素质教育内容的安排,编制相应的测评方案并组织实施测评。

非专业素质教育组织机构介绍

一、非专业素质教育组织机构

(一)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

为了使非专业素质教育具有组织保障,我校组建了全国高校第一个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这是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组织机制上的一项改革和创新。

1.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的定位

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是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产物,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改革中的新事物,我们给它作了这样的定位: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是学校下设的负责全校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学院单位(二级),具有与其他学院同等的地位。

我校在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初期,非专业素质教育由于没有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的机构,非专业素质教育没有相应的载体,导致非专业素质教育缺乏统一的计划、组织和协调,很难落到实处。2006年我校在筹建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之初,很多同志担心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会不会成为虚设部门。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全校非专业素质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我们确定了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的性质定位,并赋予它相应的职能和职权,使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真正成为我校实施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教学实体。

2.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的基本职能

根据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的性质定位,其基本职能是对全校的非专业素质教育进行统一规划、协调、组织与监督实施。这种基本职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负责全校非专业素质教育总体规划、总体方案以及实施计划的制订,抓好硬件建设

(2)负责全校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理论教学,包括学科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的制订等。

(3)负责全校非专业素质教育户外素质拓展课,包括拓展培训师队伍建设、项目设置、拓展方案的制订和组织实施。

(4)通过教务处协调和其他学院关系,统筹协调全校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

(5)通过学工处协调和各学院学工组织机构的关系,对非专业素质教育各种教学活动提出指导性意见。比如对军训、生涯设计、课外拓展、实训与测评、第二课堂、假期社会实践以及社会服务等提出指导性建议和要求。

(6)负责组织对全校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成绩进行测评,根据每个学期非专业素质教育内容的安排,编制相应的测评方案并组织实施测评。

(7)负责全校学生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试、发证等工作。

(8)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

3.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的职能部门

根据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设置了理论教学部、素质拓展部、实训测评部、职资培训部和成功素质教育研究所等部门。

理论教学部

理论教学部下设思想政治课部,特色理论课(《成功学》、《创新学》)教研室,文化基础课教研室(中文教研室、数学教研室)等,主要负责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的编制、教材建设、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教研工作等。

素质拓展部

素质拓展部下设体育教研室、户外拓展教研室。一是负责制订将体育课改为非专业素质教育拓展课的改革方案、编制课程计划和教学进度、组织各种拓展教学活动等;二是负责制订户外素质拓展方案,编制拓展计划,调控教学进度,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安排相应的户外拓展项目,按计划组织学生实施拓展实训。

实训测评部

实训测评部主要负责制订全校非专业素质教育基础项目实训与测评方案,设计相关的测评内容和测评标准,组织测评师对测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按方案和相关教学进度组织实施测评。比如对“一口话”、“一笔字”、“一手文章”的测评等。

职资培训部

职资培训部负责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的培训和组织工作;按规定进行有关考试和发证工作。

成功素质教育研究所

成功素质教育研究所主要负责成功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以及非专业素质教育总体方案研究,为学校实施成功素质教育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二)“四位一体”的组织网络体系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党和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作为一所民营机制运行的独立学院,为了更好地探索和践行成功素质教育,在办学过程中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高度重视党团组织建设。学校设置党委,各个学院设置党总支,配备专职的总支书记和副书记,各班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学生党员人数达到了在校学生的8%;在党组织领导下,我校建立了由校团委到各学院分团委以及各班团支部的团组织系统和学生会组织系统;建立了由学校学工处到各班班委会的学生行政工作组织系统;同时,还组建了各种类型的60多个学生社团。这样,全校形成了一个以党组织为核心、学工行政系统为主干、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为纽带、学生社团为基础的“四位一体”的非专业素质教育网络体系。

1.党组织在非专业素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教育学生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非专业素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校党组织系统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党章学习、时事政策教育、定期的组织生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一对一的帮带活动,发挥党支部和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吸引力。我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0%以上,学生在各种重大政治事件、重大活动中,如西藏问题、支持奥运、支援灾区抗雪灾和支援汶川地区抗震救灾中表现出了极强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www.xing528.com)

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在非专业素质教育中的纽带作用

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是大学生中最重要的组织,一方面它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学生学习、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传达和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各项精神和要求;另一方面它与学生社团组织直接联系,指导和管理各学生社团开展有益的活动,成为学校与学生联系的重要纽带。我校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内容繁多的主题教育和社会服务活动,对学生树立先进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特别是通过组织和开展大型学生活动,如迎新、成功素质展示节、阳光工程、抗震救灾等,对提高学生的成功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学工行政组织在非专业素质教育中的主干作用

学生工作行政系统担负着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代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职能,是对学生进行各项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主渠道。它根据党和国家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精神和学校相关要求,制订相关的学生工作制度,并采取相应措施组织落实;检查和考核各学院以及素质导师各项工作的绩效;指导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培养学生干部;进行常规管理以及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等,在非专业素质教育中起到主干作用。

4.学生社团组织在非专业素质教育中的平台作用

大学生很多非专业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参加学校各类社团活动中形成的,可以说学生社团是学生培养和提高成功素质,特别是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平台。首先,各种学生社团相互交错,形成巨大的网络,覆盖全校各个班级和每个同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参加相应的社团,有利于自己潜质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甚至可以发展成为某个领域的特殊人才。其次,在社团活动中可以得到各方面的历练,使自己的组织、表达、沟通、协调、适应等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社团中可以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宽自己心灵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有利于陶冶情操,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质的养成。最重要的是社团使每个学生找到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在这些平台中能够发现自己,战胜自我,消除失败因子,增强自信和自尊,培养自强和拼搏精神以及集体主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品格。

(三)素质导师制

素质导师制是我校为推行成功素质教育理念而创建的一种新型育人机制。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1.素质导师制及其基本涵义

素质导师是根据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对学生从事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专职人员的一种称谓。素质导师制是以素质导师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为目标,以非专业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新型育人机制。其基本组织形式是由素质导师取代在我国高校设置了近半个世纪的辅导员、班主任。其职能定位是对学生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包括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在培养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同时,使之与专业素质有机结合,逐步内化、提升为成功素质。与传统的辅导员、班主任制度相比,素质导师制具有许多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工作职能上,过去的学生工作侧重于以管住学生、稳定秩序为目的,从本质上讲属于管理机制;素质导师制下的学生工作,以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为目标,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培养目标体系,是一种集教育、指导、服务、管理职能于一体,全面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

角色定位上,过去的辅导员、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体现的是“以管为主”;素质导师制把素质导师从“管琐事”中解放出来,变“管”为“导”,致力于对学生“导思想、导学业、导生活、导心理”,成为培养学生成功素质的“导师”。

2.素质导师为主体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机制

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结构合理、易于运作的组织机制,对于实现育人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我校通过几年的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以素质导师队伍为主体的“一主线多平台整体联动”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机制。

“一主线”就是指在学校领导下由党委、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校院学工组织系统、院系非专业素质教育教研室、素质导师、班级导师、素质导师助理构成的非专业素质教育工作主线。

“多平台”就是发挥各级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心理咨询中心、思想教育与管理网络中心、班级素质拓展小组、“学生家长委员会”、“成功校友论坛”等的积极作用,构建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多项平台,使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各项拓展活动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整体联动”就是发挥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对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领导、服务与保障,加强素质导师与专业教师、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互动,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

无论是“一条线”、“多平台”,还是“整体联动”,素质导师都在其中占主体地位,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3.素质导师的工作定位及其在非专业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素质导师的工作定位是:对学生系统进行非专业素质教育,具体分解为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指导学生发展为重点,以学生常规管理为基础,以指导学生生涯设计、引导学生消除失败因子为主要任务。

素质导师在非专业素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思想引导,帮助学生确立先进的观念

先进的观念对大学生的成功至关重要,在非专业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素质导师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成功学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深入细致的思想疏导工作、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党团组织工作、班级工作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敬业精神、拼搏精神。

(2)学业辅导,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乐学、好学、自学、会学、终身学习是现代学习的要求,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品质,也是非专业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必然要求。然而,受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优良的学习品质,这是影响大学生学业成功的主要原因。素质导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自己成长经历和自己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有所借鉴;并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学习问题的辅导以及对不正确学习方法的纠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3)生活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立自强的能力

现在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一个学生享受两个甚至四个家长的关爱,导致唯我中心的优越感很强,生活事务由家长包办代替,使得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很差。进了大学后,突然远离家乡和父母,感到很不适应。针对这种情况,我校素质导师采取一系列的方式,比如对班级学生进行自立自强教育、大学生独立生活知识培训、制定寝室文明守则、甚至手把手地教会学生洗衣叠被等,帮助学生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增强自立自强的信心。

(4)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自尊自信,克服失败因子

受种种原因影响,一些大学生因生活不适应、学习不适应、环境不适应或者因家庭、恋爱、身体等,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我校素质导师上岗之前进行了相关的非专业素质教育业务培训,具备了一定的心理疏导能力,有的还有长期从事学生心理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实际经验。在实际工作中,每个素质导师对相应班级的学生都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平时不定期地对学生用问卷等形式进行心理调查,及时发现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的学生,及时交心谈心,引导他们寻找和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失败因子,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对于暂时不能解决、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报告,或及时与家长联系,“对症下药”,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这些措施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提高了他们消除失败因子的能力。

非专业素质教育组织网络如图7-1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