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大要求
(一)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理论重要,实践更重要;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是常青的。理论知识要转化为素质必须通过实践。要使学生从以往的“听中学”、“看中学”转变为“练中学”、“干中学”,即使是理论课教学,也要坚持讲中有练,讲练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有课时作保证。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我校明确规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为1∶1,赋予了实践教学的“法定地位”,并在执行计划中严格落实到位。这样,就使实践教学有了法定时间的保证,而不会落空。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切实抓三条基本措施。一是实验。学校在加大投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规定各个专业的基础实验课必须百分之百开出,并且要保证学生掌握实验方法、操作方法并能自主地开展实验活动,而不是走过场,不是做一遍就束之高阁,要切实做会。各个学院要逐步开出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实训。我校积极引进和培养实训项目带头人,积极引进和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实训软件,把实训教学放到与实验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凡能进行实训教学的课程,必须创造条件实训,坚决杜绝“纸上谈兵”。三是实习。实习是检验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学校以建设校内、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为突破口,逐步做到实习计划落实、专业对口落实、学生全员到位落实和指导教师到位落实,坚决杜绝“放鸭子”,确保实习的实效。
(二)突出人才的复合型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我们推出“应用+复合”的培养模式。一方面,我校与兄弟院校合作,鼓励学生辅修第二学位,使我校的学生具有双学位的优势;另一方面,学校又把市场需求与各个专业的特点结合起来,在课程复合上做文章,找准各个专业的复合点,合理安排主修与辅修课程。例如“国贸+英语”、“计算机+英语”、“旅游+英语”、“文秘+英语”、“机电+计算机”、“法律+管理”、“高护+英语”、“设计+计算机”、“营销+管理”、“会计+法律”等。这种主辅修课程的复合,贴近市场,符合需求,有利于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造就学生的复合型优势,增强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www.xing528.com)
与此同时,学校还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注重特长生的发掘和培养。我校专门建立了特长生跟踪档案,成立了六十多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生社团,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至两个社团并取得相应的非专业素质学分。为了给学生创新活动提供平台,学校还专门建设了一个三万平方米的大型多功能创新中心。此外,学校还设置了特长生奖励素质学分,如果学生在某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诸如取得了国家专利等,学校将给予素质学分奖励,还可依照学校的规定冲抵相应必修课程的素质学分。
(三)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主要抓了三条:
第一,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开设了《创新学》、《创业指导》等一系列创新素质课程,要求每个学生用创新思维去研究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二,积极组织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成立学生科技学术社团,开展“成功素质展示文化节”、“科研论文评比”、“科研作品展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奖”等活动,活跃学术氛围,弘扬学术精神,鼓励学术创新。
第三,设置创新素质学分,规定学生在校四年必须取得最低的创新素质学分,否则不能毕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