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素质教育要求在全面遵循高等教育一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并遵循创新教育原则、学生为本原则、个性发展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学以致用原则、开放办学原则,并使这些原则在成功素质教育的各个层面共同发挥作用。
(一)创新教育原则
1.基本含义
创新教育原则是指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中,观念体系是核心,其中创新精神是观念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成功素质教育就是要围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实践教育创新,并运用创新原则,开展办学模式创新、育人机制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实现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学者俞可平把创新界定为“将新的观念和方法诉诸实践,创造出与现存事物不同的新东西,从而改善现状”。创新的根本特征是变革,是进步,是超越,是人类本质力量发挥的最高表现,是人类最有价值的生命活动形式。有了创新,才有了人类对现实的不断超越,才能推动人类从现有的水平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大学是知识与智慧的殿堂,同时更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最活跃的领地。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模式、创新的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世界高水平大学共循的发展与腾飞之路。
2.基本要求
(1)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贯彻与实践创新原则,必须从有利于创新的角度,大力营造广大师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环境。首先,要从战略高度,树立“只有创新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能发展”的理念,形成“创新可贵、守旧失败”的舆论氛围,具有“敢试敢闯,不怕挫折”的创新心态,倡导“办学自主、学术自由”的风气,营造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个个都是创新之人,天天都是创新之时,处处都是创新之所”的大学创新主流文化。其次,要搭建形式多样的创新平台,包括融入国家或区域性创新体系之中,通过建立校校之间、校所(研究所)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对外沟通与互创机制,搭建“外向型创新网络”;采取多种形式,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选准创新项目,组建创新实体,打造“内向型创新平台”。再次,要为创新实践提供优质服务,特别是在吸引创新人才、申报创新课题、创新成果奖励、保障创新经费、人力资源集聚、创新成果评审鉴定(认定)、申请注册、专利(成果)保护及其转化等方面予以切实保障。
(2)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贯彻创新教育原则,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十分重要。一方面,对教职工在教学创新、科研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贡献突出的给予奖励,并与职称晋升、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挂钩。另一方面,倡导学生大胆创新,对于学生在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可以通过奖励学分、免修部分课程、享受奖学金等形式予以激励;对于未能按规定完成创新课程、创新活动以及未获得创新学分的,一律要求补修,或采取其他学籍管理措施加以约束。
(3)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的作用
全校师生都是创新的主体。贯彻落实创新教育原则,必须重点在学校创新、教师创新、学生创新这三个层面充分发挥作用并有所作为。
学校创新是全局性创新。在办学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创新是学校灵魂和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并内化到全校师生思想观念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围绕成功素质教育根本目的,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摆在重要位置,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专业与课程建设上,要围绕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索与推广将知识转化为创新素质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评价上,要按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从有益于引导教学创新和学习创新,设计和完善教育教学测评体系;在学校管理方面,要全面推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教师创新是教育教学创新的主体。教师创新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等。专业教师要首先树立“三种精神”:一是对已有理论的怀疑精神,只有“怀疑”才会有对理论的拓新和发展;二是对前沿理论的批判精神,只有“批判”才能够创新地吸纳和完善;三是对未知领域的创新精神,只有“创新”才会有突破。在此基础上,努力使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充满创新激情、点燃创新火花、激发创新行为的过程。实验教师要善于将创新理论导向创新实践,善于创新实验教学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善于通过实践性教学检验和验证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过程和创新成果。素质导师要从过去学生工作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围绕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基本职能,重点探索与实践培养学生非专业素质、消除失败因子、修补素质缺陷的途径与方法,促成学生成功素质的内化。素质拓展培训师和素质测评师所承担的职能属于全新的领域,更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特别要在如何通过素质拓展途径提升学生成功素质、如何通过素质测评引导学生完善自身成功素质等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学生创新是创新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创新教育要求学生时时想着创新,人人都能创新,处处践行创新。第一,要具备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核心的创新个性。包括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开放意识和合作精神,敢于冒风险、不怕失败的信心和勇气等等。第二,要有“博专结合”的知识储备。拥有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避免思想的狭隘和行为的短视,为创新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判别专业发展方向,把握专业发展动态和趋势,增强创新的实效性。第三,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特别是对创新需求的敏锐预测和正确把握的能力等。学校和教师要善于跟踪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并给予恰当的评价,以激励学生永葆创新精神,参与创新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二)学生为本原则
1.基本含义
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校一切工作都必须奉行“三个一切”的办学宗旨,即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其落脚点是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一切为了开发、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
学生为本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特别是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本体,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其次,让学生得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是学生为本原则在质上的体现。学生为本的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按照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同时,还注重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充分开发。
再次,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是学生为本原则在量上的要求。只有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成功素质教育关于“人人都可能获得成功”的主张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教师与学生是组成大学的主体因素,根据二者之间不同的权利格局,形成了不同的大学主体观。一是“教师主体说”。即学校和教师根据惯例以“行会”形式保护他们彼此的利益,构成“行会”的主体,支配着“行会”的教学和管理活动,学生则成了相当于商业领域中的“学徒”。这种模式的影响极为深远,包括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以哈佛学院为代表的殖民地学院以及德国的哈勒大学、哥廷根大学等都是按照教师型大学的建制发展起来的。到当代,在许多大学依然存在这种影子。二是“学生主体说”。20世纪中叶以来,在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先后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随着学生人数与类型的增多,教育经费的紧张和院校竞争的加剧,法、德、美、日诸国高校都曾爆发过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学生“革命”和“风暴”,学生对大学的行政、教学、科研、人事、经费等方面全面施加压力,成为影响大学生存、改革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力量。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多方面因素(如财政危机、适龄青年入学人数减少、教育设施在一定程度上的“过剩”等)的影响,首先在美国形成了“学生消费者第一”(Student Consumerism)的主体观,并对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原则产生重大的辐射作用。所谓“学生消费者第一”主体观,就是将学校与学生的关系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通俗地说是卖者与买者的关系,是一种注重和保证学生权益,如获得知识权、对学校与专业的选择权、提出诉讼权、安全保障权等的“市场管理哲学”。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学生消费者第一”是一种真正以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切身利益为取向的办学原则,它强调质量、注重信誉、贴近市场。
成功素质教育吸纳了“学生消费者第一”的“合理内核”,把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行为作为一种“智力投资”或“为提升素质”的一种投入(包括资金的和精力的),用经济学的观点,投资或投入是讲求“回报”的,也可以说学生就是“消费者”,他们既然缴了学费,就应当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用商业领域“顾客就是上帝”的观点,学生利益是学校的“生命”,“一切为了学生”是办学的宗旨,离开了这一点,学校无疑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学生为本”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人才培养质量。如同学生就是“原材料”和“产品”一样,能否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为本”的原则是否得到落实。不讲求培养质量的学校,纵使“名气”再大,不过是徒有虚名。所以,成功素质教育主张学校的所有行为都必须让位于学生的根本利益,坚持学生为本原则,满足学生实现成功的需要。
2.基本要求
(1)牢固树立“学生至上”的理念
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校教育教学必须坚持“学生至上”。学生既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标;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既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必须坚持学生至上,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题中之意。坚持“学生至上”,就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服务学生。说到底,是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使学生的潜质得到充分地开发。坚持学生至上,就是要把学生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开发为目标,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学校发展。“学生至上”是“学生为本”原则的核心要求。成功素质教育要求,所有教职工都必须是学生成长的服务者,“主人翁意识”的本质就是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成为学生成才的服务内容,这一过程的“聚力指向”就是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学校的所有机构都必须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服务站,其根本职能就是为学生提供全面、快捷、优质的服务;学校的基础设施都是学生享用的硬件资源,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必须围绕学生的需要而展开,并对学生开放。只有树立这种观念,才能践行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以人为本”和成功素质教育所确立的“学生为本”。
(2)真正落实“三个一切”的要求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是成功素质教育办学的宗旨,是学生至上的最好诠释。“一切为了学生”要求学校的一切部门、一切工作都要以服务学生为中心,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培养具备成功素质的人才,这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为了学生”强调教育的范围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他们的成长、成才负责,是整体性的发展和提高,绝不是对所谓的“好生”负责,对“差生”不闻不问。
“一切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育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处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是服务于教育目的的,即为了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成功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的成功素质越高以及成就事业的学生越多,则教育质量就越高。“一切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才能落到实处。因此,“一切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是一切为了学生的保证。
“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学校发展目标、发展主题、发展重点和发展途径,应该且必须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基本价值取向,把学校办成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认可的高水平大学。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是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根本保证。
综上所述,“三个一切”最终可以归结为“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是“学生至上”最直接的体现;“一切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着眼点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最终也是“一切为了学生”——既为了当前的学生,又为了未来的学生。“三个一切”的基本主张和宗旨是“学生至上”的集中体现。同时,只有学生不断发展且取得成功,学校才能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因此,教育质量和学校发展都必须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围绕着学生成人成才成功这个中心来展开。
(三)个性发展原则
1.基本含义
成功素质教育认为,个性发展原则是指教育要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质,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个性特征,使其成为学生的优势素质,促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实现成功素质的全面发展并最终走向成功。
个性发展原则的实质是从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着手,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使每一个学生准确把握自身的发展潜质和素质优势,找到自己发展的独特领域,实现自己成功素质的开发与培养。
尊重和开发学生的个性是成功素质教育目的所决定的。成功素质教育认为,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每个人本身就是个性的存在。个性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影响、教育的开发,以及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彰显,是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杨振宁说:“教育的最大成功在于使每个人的最大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开发。读书不是学习的目的,而应是创造新知识、新体系的一种手段。”这也说明,只有通过在教育的不同阶段科学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作用于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发展,寻找学生身上的最强点和闪光点(即潜质),并加以挖掘和开发,才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培养其成功素质。
个性发展原则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作为以开发成功素质为价值取向的教育,一方面,必须承认并尊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素质基础与素质差异,这种素质基础与素质差异不仅是后天开发的前提,而且还决定着后天开发的方向、途径和实现程度;另一方面,不应只看到一个人的外在表象,而应该注重发现人的潜质,并加以开发和提升。人们之所以强调并重视因材施教,其根据就在于此。强调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2.基本要求
(1)尊重和保护学生个性
尊重和保护学生个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成功素质教育要求保护学生个性,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一要更新育人观念。学生没有好差之分,只有个性与素质的差异。对于教师来说,则应该把学生视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人人具有成功的潜质,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所谓“有教无类”。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不以个人喜好或单纯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从而错失了每个学生可能被开发成功的机会。二要创设条件尊重和保护学生个性。比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尊重个性、崇尚个性的氛围,让学生认识到个性不仅是自己的特质,更要成为自己的优势,只有个性充分发展,才是实现成功最有效的途径。
(2)彰显个性
成功素质教育要求彰显个性,是对传统学生观的突破。传统教育把学生的锋芒毕露、桀骜不驯、恃才傲物、课外“歪门邪道”之术等视为“洪水猛兽”,加以压制和管束。高等教育要培养成千上万的人才,这个人才不能是“千人一面”的人才,而应该是人皆有才,各有千秋。成功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本、开发学生潜质、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是人尽其才、人人得以成才的教育。张扬个性,需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自我展示、自我表现的欲望;二是创设条件,为学生张扬个性、发挥个性、展示个性提供平台;三是重视特长生的培养,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潜质和素质优势去开发他们的成功素质。
(3)引导个性
学生的个性需要正确引导。没有经过正确引导的个性,其发展会发生偏差。成功素质教育要求引导个性,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导向作用,要充分认识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将个性绝对化,认为发展个性就是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而荒废学业;有的学生在发展个性过程中,无视校纪校规,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管理秩序;有的学生只注重个人的发展,忽略个性发展的社会性和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针对这些现象,教师需要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明了个性发展的真正含义与内容,并将个性发展的社会性和学生的自我意识统一起来。二是完善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在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中都要充分重视学生个性的引导,通过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质,引导学生的特长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优势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开发。(www.xing528.com)
(4)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成功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双“慧眼”,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要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对其个别差异等变量因素作科学分析,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成功素质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善于兼顾个别差异,量体裁衣,因人而异,把个性发展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1.基本含义
成功素质教育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以理论学习为基础,把实践作为知识内化和素质形成的根本途径,并在实践中去运用知识和提高素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反映素质教育规律的一项基本原则。成功素质教育认为,除先天遗传外,素质不能直接传递,只能通过后天开发、训练内化而成,其中,实践经验内化是基本途径之一。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和开发学生成功素质的重要教育原则。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实现知识转化和知识内化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离开实践的知识是空泛的知识,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一切真知与创造都源于实践。然而,传统教学方式的最大缺陷恰恰就是对学生亲身实践的漠视,往往把他们禁锢于一种静止、封闭的被动状态之中,使得他们本应旺盛的求知欲望、创新激情、成功心理遭到无情的抑制乃至扼杀。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培育学生的成功素质,就必须坚决打破这种刻板的教育教学观念与形式,构建一种基于学生知识获取、突出实践地位的育人途径,即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体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高。
2.基本要求
(1)转变教学观念
这一原则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克服以往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变以往的“听中学”、“看中学”为“练中学”、“做中学”、“活动中学”。要在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践,重视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的自我领悟、自我体验和自主创新,即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内化素质。
(2)在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首先要保证实践课在教学计划中的恰当的比例,赋予实践教学的“法定地位”;其次要保证实践教学的足够课时量,这是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的基本保证;最后要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落实并保障实践教学质量,要在成功素质教育大教学观、大课堂观的指引下,打通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知识积累与实际运用的壁垒,从实践入手,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提升自身素质,使成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3)要求师资队伍具备更高的素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较高的理论素养,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因此,学校尤其要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五)学以致用原则
1.基本含义
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以用促教,教用相长,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学了不能用,学了不会用,等于“白学”;教的不能用,教的不会用,等于“白教”。要做到学以致用,必须遵循“三用”原则,即“适用、够用、会用”。适用、够用是要求,会用是目的。
“适用”,就是指教学内容要以“适用”为标准,“无用”的不教,“用不上”的不教。人类知识浩如烟海,“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七分没学到”。因此,适用原则就是要选取最需要、最重要、最适用的内容教给学生。这是教学内容的上限,即“多了不行”。
“够用”,就是指教学内容要以“够用”为标准,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相符合,确保“够用”。这是教学内容的下限,即“少了不行”。
“会用”,就是指教学内容一定要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所学能不能用是对教学效果最直接的检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通过学生的实践、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只有提升到这一境界,学生才能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在实践中运用自如。“会用”是教学的最根本的要求。
“适用、够用、会用”的“三用”原理,是落实培养规格的重要保证。
2.基本要求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体现“三用原则”
按照“适用”的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教学内容要适用,不适用的不教。核心课程要加强,基础课程要精干,边缘课程要适度。要勇于将那些无“用”和可用可不用的课程,从课程体系之中剔除出去。
按照“够用”的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保证教学内容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安排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要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根据社会需求确定课程内容。在学时、学分的分配以及考核测评的权重上,属于核心素质类的课程要加大课时量。
按照“会用”的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强化实践教学,要加大社会实践、教学实验、实训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学时学分的权重。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必须贯彻“三用原则”
按照“适用”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各环节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规律,科学选择教材,合理取舍教材的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要善于进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研究,明确社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真正需要学什么。要确保在日益膨胀的知识总量与种类中精心选择,使所教的内容符合“适用”的要求。
按照“够用”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突破教育教学的难点,凸显重点和把握要点,一般理论知识要简,重点教学内容要精。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把握教学内容。
按照“会用”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
(六)开放办学原则
1.基本含义
成功素质教育的开放办学原则认为大学应有“全球思维”和“世界眼光”,要实行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只有在开放的视野下办学,学校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开放办学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世界高等教育领域所面临的激烈竞争的发展环境,使得许多高校都把开放办学作为提高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香港科技大学正是因为其开放办学力度大,办学仅短短的十几年,就已跻身于世界名校之林。应该承认,我国大学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还存在很大差距。要缩小这种差距,重要的途径就是走开放办学之路。开放办学的意义在于:能使高校提高对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借鉴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经验与管理经验,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教育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
开放办学是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优秀的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的统一。或者说,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观念、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一句话,成功素质是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开放办学能够使大学生的志向更远大、观念更先进、视野更开阔、胸怀更宽广,更能让学生在开放的育人环境中得到熏陶和升华。世界眼光、全球思维是成功素质的内在要求。一个学生,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与他人;一所大学,只有在开放办学中才能培养出更多“经常仰望星空”、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大学生。
2.基本要求
开放办学的形式有三个方面:一是面向国内高校开放办学;二是面向社会开放办学;三是面向世界开放办学。
(1)面向国内高校开放办学
首先要广泛开展校际合作,注重国内高校之间的横向联系,彼此共享资源,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办出特色。各高校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互设壁垒、条块分割、资源浪费的现象,因而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需要。国内校际间的开放办学,可以包括教师互聘、资源共享、学分互认等方式,既有助于发挥自身优势,营造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氛围,又能促进学科交叉、优势互补,提高整体规模效益,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此外,还可适度地通过组织学生“游学”、大学之间签订学生互换培养协议、选送学生到其他大学的优势学科学习等途径,以培养学生的优秀素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面向社会开放办学
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使学生成为社会上的“抢手人才”,必须对社会开放办学。
校企合作、校所合作是向社会开放办学的基本形式。教育规律要求,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这一经济基础。大学的使命是育人,企业的目的是赢利,校企合作要以“双赢”、“多赢”为目的。校企合作是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化,是学校与企业两类不同社会组织的优势互补,它能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出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高校要瞄准市场,根据社会需求、企业需要去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减少或砍掉那些社会已经饱和的专业,增设社会需求量大的新专业,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的“抢手人才”;高校也可聘请企业具有专业技术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来担任全职或兼职教师,学校与企业联手培养符合现代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学校还要与社会科研机构、设计院所开展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比如进行科研项目和科研课题合作。学校与科研部门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科研与技术开发上的优势,在产学研结合、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新技术产业创办、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进行合作。学校还可以与企业、院所签订协议,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供平台,促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在科研实践中得到加强和提升。校企合作、校所合作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扎实的文化和专业理论基础,又有与岗位能力要求相适应的专业素质。这样就很好地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科研院所的“无缝对接”。
同时,高校可以为科研机构、设计院等提供充裕的科研经费,企业又可以将高校的最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面向世界开放办学
高校必须关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大胆借鉴并吸取国际上先进办学经验与管理经验,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如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学者互访、互派留学生、学分互认、学术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