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新生教育与管理
江玉菡
摘 要:对于高校新生来说,由于没有适应新的环境,没有明确的目标,大学学习生活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必须加强引导,促进其尽快适应新生活。本文针对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新生 新生教育 班集体 心理问题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所培养出的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高尚品德、健康人格和专业才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所在。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从每一个环节做好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而从他们刚入校着手,给予他们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新生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环境的适应感觉困难
心理学上认为:人对环境的适应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二是改变环境;三是改变自身的需要。如果一个人在这三方面都不能改变,个性心理同客观环境发生矛盾时,就会发生不适应或是适应不良现象。当个体自身与环境变化相脱节,就会产生环境上的适应问题。
目前,在校大学新生大部分都是“90后”,他们成长于安逸的环境之中。即使家庭贫困的学生,在家也是很少参与辛苦的劳作,家中的事情基本上由父母帮忙处理。相当一部分新生在跨入大学校门之前,从未离开父母单独生活过。近几年来,随着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多,大部分新生都是由家长护送到校报到,有的甚至前呼后拥着十多位家长,从报到、交费、注册到宿舍整理,全由家长一手操办;而进入大学之后,离开了父母、亲戚、朋友与原先熟悉的环境,开始集体住校生活,要独立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务。面对新环境新生活,许多新生一开始难以适应、融入新集体,容易出现“环境不适应症”。
(二)缺乏明确目标
上大学是每位高中生心中的梦想和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素质教育虽然轰轰烈烈实行了很多年,却始终没有根本性地动摇应试教育的地位,大部分中学仍然坚定不移地走应试教育的道路不动摇,升学率仍然是社会和家长评价教学质量最重要最核心的标准。中学生的理想教育主要是考上大学。为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动机,大学被中学教师描述为超现实的完美无缺的世外桃源,对美好大学生活的向往,成为每一位中学生为之奋斗的强大动力。考大学像灯塔一样指引着学生,学生的一切时间分配都要服务于这个目标。然而,一旦考上大学,理想变为现实,而职业发展、社会责任等目标又由于中学教育的缺失而没有立即补上来,造成大学新生初入大学时的“动机真空”期。很多大学新生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不学习又不知道去干什么,即使是去参加什么活动也是为了打发时间或是消遣,没有什么有意义的目的。这种情况导致大学新生无法根据既定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处于一片茫然状态。一些大学新生出现了学习积极性下降、沉溺于网络和娱乐活动等现象,大量地浪费时间,甚至期末考试不及格。
(三)心理不适应
新生中出现心理不适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产生的失落感导致心理不适应
每年的新生中都会有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的学生,他们看着昔日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同学纷纷进入较好的院校或较理想的专业,心理上易产生严重的不平衡甚至会产生弃学念头。这些学生的情绪会导致学生群体中出现许多不安定因素。有的新生失落感、失宠感强烈,一经挫折和轻微的打击就会较长时间处在焦虑、自责的心境中不能自拔,更多的学生可能会有自卑心理。
2.学习方法的不适应而带来的紧张、被动心理
中学的学习方法与大学的学习方法截然不同。教学模式由高中时的以教师为主导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中学学习主要是“老师煮什么,学生就吃什么”,而大学老师在课堂上讲得精,需要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性,学生学习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去煮自己想吃的东西”。而大一新生在刚开始的学习阶段,一时找不到适合的学习方法,缺乏家人和老师的督促,很多新生觉得学习目的盲目,不知道怎样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怎样合理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对于那些自学能力差,自控、自律能力弱的学生来说,则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适应。因此,对于那些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习惯,没有搜索新的学习方法的大一新生,容易出现学习兴趣骤降,产生厌学、惧学、被动、紧张、烦躁的学习心理。
3.人际沟通困难导致的自卑心理
大一新生在人际沟通上存在困难,尤其从偏远山区、农村来的学生,由于城乡中学素质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村生源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城市学生面前觉得自己见识浅薄,没有特长,从而心理失衡,产生自卑心理。很多新生在与人交往时过于拘泥、容易误解他人或被人误解,甚至不相信别人。一些学生在与人相处方面、沟通的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许多学生结识朋友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玩牌、玩电脑游戏、吃饭喝酒等场合,既与《大学生行为规范》背道而驰,又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4.情感问题导致的挫败心理
主要表现为与异性交往困难、单相思、不能理智处理感情等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学时的情感问题困扰着大学新生。当前,早恋现象已成为我国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病象”。不少学生在高中时代就开始了恋爱,“恋爱”现象甚至已进入了初中和小学。考入大学以后,中学时的爱情关系被打破,绝大部分中学时的恋爱不得不面对分隔两地的现实,容易产生单相思。与中学相比,大学新生在心理上已渐入成熟,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受到校园内恋爱风气的影响,大学新生的爱情之火开始燃烧,对异性的渴望进一步增强,他们渴望与异性交谈、娱乐,以展示自己,求得异性对自己形象、气质的认可,对自己心仪的异性开始追求。但一旦遭到拒绝或开始短暂恋爱又分手后,容易造成情感挫伤,影响到学习、生活,个别学生在大一时期因没有处理好感情问题甚至荒废了学业。
(四)道德意识薄弱
新时期大学新生总体上来讲是积极的、健康的、乐观向上的。但由于许多新生在中学时代,接受道德教育内容不多,个别学生沉迷于追星、游戏等,对道德教育知识不感兴趣,造成道德观念知识薄弱,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考上大学之后,心态极其放松,所以就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行为,将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抛之脑后。因此,大一新生存在着许多道德失范现象。比如语言粗野成为时髦,不守秩序,强词夺理,狂喊乱嚎、放荡不羁,考试作弊、妙招迭出,诚信缺失、利益至上等等。如果没有做好大一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会出现新生严重的道德空白现象,对学校、社会,乃至国家来说,将会造成一种负担。但丁曾说过“道德往往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无法弥补道德的空白”。足见,大一新生道德意识薄弱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对策
(一)分阶段做好新生入学系列教育
新生军训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是培养新生集体主义意识的最佳时机,也是每个班集体的学习风气和班级风气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军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克服困难的品质,还会培养学生军人般高尚的品格和勇往直前、雷厉风行的作风。在军训过程中,我们要以班集体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班级座谈会、班级会餐、班级民主生活会等活动,既丰富学生的生活更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为建立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提供保障。
2.以肃风为要求,完成规章制度教育
新生入校后不了解大学的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往往容易出现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现象,更容易出现由于对学校规章制度的不了解而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利用合适的载体、采用丰富的形式开展规章制度教育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做应该做的事,可以通过高年级学生“献身说法”的形式进行考风考纪教育,通过班级讨论的形式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规章制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的有效配合是高校严肃校风、学风的重要保障,为新生日常管理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www.xing528.com)
3.以就业为方向,完成专业学习教育
新生入校后非常关心所学专业的就业领域、就业前景,专业学习教育直接影响新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专业学习教育,有目的、有计划的统筹专业教师合理地安排专业学习教育。通过采用专业教师进行专业介绍、主管就业教师进行就业形势及前景分析、实验室教师指导新生参观实验室的“三位一体”的方式进行专业学习教育,切实调动新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增强新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有效地保证新生忠实于所学专业、提高新生对专业的认可度。
4.以适应为基点,完成大学过渡教育
鉴于之前所讲的新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不适应”,我们可以通过过渡教育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过渡教育的学习方面可以采用高年级学生经验交流的方式,生活方面可以采用辅导员或辅导员助理集体指导和个别谈话的方式,校园文化及其他方面可以采取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的方式,通过这一系列的大学过渡教育较快、较好地将新生管理纳入正常轨道,从而利于各项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5.以责任为保障,完成职业规划教育
正如前面所言,新生因缺乏明确的目标,往往不知道为什么上大学,也不知道上大学学什么,他们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责任意识差,没有职业规划能力。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服务。培养新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有助于保证新生能够学习有目标、奋斗有方向,能够进一步保障学生的成人成才。在新生职业规划教育上我们可采用调动思考、积极引导的方式,可以让新生形成书面的职业规划书,帮助新生树立意识,从而进一步指导新生更好地完成大学生活。
(二)有重点地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在阶段性新生教育按部就班进行的同时,贯穿新生管理始终的是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做好这些重点工作是新生管理成功实现的有力保障,也是推动阶段性新生教育目的完成的最佳途径。
1.加强班集体和宿舍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良好的班集体可以凝聚全班师生的人心,增强集体意识和凝聚力,会对全班师生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使班集体成员自觉与不自觉地约束自我的思想言行,朝着班集体规定的要求去发展。在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新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严格、自觉地按照规范要求自己的言行,逐步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习惯,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同时还要大力提倡团结互助精神,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精神,增强各班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新生一进校,就应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勇于争先的主人翁意识。必须使学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经常检查宿舍、教室纪律、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帮助新生端正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使整个班级成为团结、文明、创新的集体。
学生宿舍作为大学学习生活的又一重要场所,同样必须加强建设:一是以团结、谦让、宽容、互助为基调,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小环境;二是积极开展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活的质量与品位,抑制低级庸俗的言行和不良生活习惯的蔓延;三是做好寝室长的选拔和培养,充分发挥寝室长的模范带头与监督作用,使之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总之,把宿舍建设成学生交流知识、培养气质、磨砺品质的场所,把宿舍建设成学生讲政治、讲学习、讲文明、讲卫生的场所,进而推动班级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全面培养大学生素质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大学的课程设置和课余时间,比他们高中时自由得多,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对学生自我定位和找回自我有着重要的影响。辅导员没有更多地对学生的课余进行指导和引导,给予他们更多的机动和选择的空间。特别对于新生,一切从有人“全程管”到“没人管”,会感觉无法进行自理,不知道如何利用时间。此外,大学的环境也比高中更精彩和宽松,基本上失去了那种外在因素制约下的进取气氛。随着与社会越来越多的接触,社会上不良的习性也随之对他们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会出现更多空虚无聊的阶段。为此,辅导员应对新生的课余生活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好好把握和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把主要精力放在刻苦学习、增长才干方面。除了要引导学生集中有限的精力勤奋读书,努力进取,要争做思想、学习的模范外,我们还要开展诸如新生进行专题演讲赛、个人才艺表演、读书活动、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跃新生入校后一段时间内的新生校园生活。我们要积极利用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优秀事迹激发新生拼搏向上,积极进取。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切实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展示才华、发展个性和全面提高素质。
3.加强道德教育,培养新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加强新生理论学习。要通过组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基础理论,在提高新生理论水平的同时,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的各种复杂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他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认识事物规律的能力,使思想符合实际,有利于减少脱离实际的现象。
(2)加强新生的网络道德教育。21 世纪是一个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引发出不少的网络道德问题,针对网络对学生的某些消极影响,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引导大学生提高认识,有效地在网上生活中自我管理,自我调节,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从而营造出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同时,也要努力建设好校园网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网上活动,培养一批懂电脑,能指导大学生上网,又能指导大学生鉴别网上事物好坏的教师队伍,为大学生进行积极向上、内容健康的网上活动提供保障。
(3)加强新生诚信教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现代人的重要品质,是现代家庭的重要道德标准,是现代企业的重要行为标准,并且是国际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之中“诚信”被确定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因此,21 世纪的大学生无论是振兴国家还是发展自身,诚信都是不可或缺的素质。一方面,积极开展各种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观;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约束和惩罚机制,健全完善学生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要运用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手段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4.开展心理咨询,促使新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针对新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发愤进取的积极性,就要运用“需要心理学”、“激励心理学”;在新生遇到挫折时,就要用“挫折心理学”等知识做好新生的心理咨询工作。要察知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对新生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的共性规律,对他们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点进行研究,进行真实准确的观察和分析,增强其预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2)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新生的心坎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困惑,除由各种其他原因造成的以外,更多的是由心理原因所致,这些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为此,采取多种心理咨询形式,如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个体咨询、集体咨询、板报咨询等,帮助新生解除各种心理困惑,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解决新生在学习、生活、恋爱关系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障碍,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端正学风,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健康、和谐的心理气氛中奋进成才。
参考文献
[1] 陈明丽.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对策探讨[J].职业与教育,2008(9)下
[2] 刘丹丹,王欣,张媛媛,全绍华.高校新生管理之我见[J].中国科技信息,2009(5)
[3] 肖燕福.和谐校园视野下高校新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探析[J].福建商专学报,2008(4)
[4] 杨艳玲.对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能力训练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9)
[5] 张村侠,陈友根.浅谈大学新生班级管理中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