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飞
摘 要:大学生挫折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相当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心理承受力脆弱,经不起挫折,轻微的不如意就可以让他们伤心、沮丧,甚至毁掉自己。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受挫心理的现状入手,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关于构建高校抗挫折教育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 挫折教育 建议
高校学生工作集中体现了高校育人的功能,如何帮助大学生适应新形势、解决新矛盾以应对社会发展的挑战,是高校学生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据调查显示,目前相当数量的在校大学生心理承受力脆弱,经不起挫折,轻微的不如意就可以让他们伤心、沮丧,甚至毁掉自己。一些学生精神压力过大,一有挫折便感到无所适从、焦虑、抑郁,逐步形成精神疾病,甚至产生厌世、轻生的念头。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不容忽视的内容。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受挫现状
挫折是指人们需要的满足处于受阻或中断的状态。心理学研究的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令人感到触目惊心。据东北林业大学一项针对大学生遭遇挫折频率及强度的调查问卷显示:约85%的学生有时会遇到挫折;有13.56%的学生遇到挫折时会有较强的挫折感。此外,大学生受挫的范围也在扩大,包括学习受挫、恋爱受挫、人际关系受挫、社会交往受挫、经商受挫等。中国纺织大学医疗保健中心也曾对该校大学生病休、退学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发现一些学生精神压力过大,一有挫折便感到无所适从、焦虑、抑郁,逐步形成精神疾病。
大学生受挫折后,对解决问题、战胜困难毫无信心,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反应,比如精神恍惚,坐立不安;沉默不语,表情呆滞,纵情发泄,破罐破摔;恶语伤人,以攻为守;寻死觅活,自贱轻生。这些表现都对受挫大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部分受挫者可能偏激地采取违纪或违法手段,对他人造成严重后果。
二、大学生心理受挫的原因分析
引发大学生心理受挫的因素来自方方面面,可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
(1)首先从内因即主观因素方面来看。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缺乏对个人的客观准确认识及定位,意志比较薄弱。
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大学生往往认为,挫折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认为大学生活应是丰富多彩的,大学学习应是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应是和谐的,未来应是光明的,对于实际到来的挫折缺乏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于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加剧使他们不知所措。此外,经济条件、恋爱、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多种矛盾,也使他们对人生道路迷惘,感到无所适从,挫折感十分强烈。
其次,缺乏准确的个人定位。有的大学生过高地估计自身的能力,眼高手低,实际做起事情来时却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因此受挫感也不断增加。
另外,部分大学生思维方式片面,意志薄弱。一些学生由于思想方法不正确,对挫折缺乏正确理性的认识,把某一次挫折的后果想象得非常可怕。遇到问题时,往往不能从自身找原因,遇到一点麻烦就无法承受,挫折承受能力极低。
(2)从外因即客观因素来看。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突发事故影响等。
第一,家长教育观念与教养方式的不合理是造成孩子挫折心理与极端思想行为比较直接的原因。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曾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我国的部分家长过于保护孩子,并代为处理生活中一切事务,致使孩子失去体验真正生活的机会而造成独立生活能力减弱。而时下激烈的社会竞争,又使学生时刻面临失败和挫折的压力。因此,这些孩子在长大以后遇到不可避免的挫折时往往显得不知所措,无法承受。
第二,学校对大学生挫折教育尚不够重视。
大学生身上出现的很多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学生的中小学时期。由于长时间处于应试教育体制之下,对学生的评价完全集中在分数上,青少年学生除了学习以外的几乎所有问题都被教育者忽略不计,因此而积累下许多问题。这些在应试教育之下被压抑或掩盖的问题,通常都会在进入大学之后集中表现出来。
而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挫折教育也还不够重视。一份针对浙江省内4所高校大学生“如何评价学校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的重视程度和实际体现程度”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工作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只有17.3%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很重视”和“较重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10%的人认为本校教育过程中已经“充分体现”和“较好体现”了这方面的工作。(www.xing528.com)
第三,社会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给大学生带来物质精神生活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当前社会高消费高享受观念,权、钱、色交易,网络歪风邪气,色情业的出现和发展等都对大学生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冲击。而随着高校教育制度等种种体制的变迁和改革,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也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因而长期无法摆脱挫折影响。
此外,突发事故影响也是大学生心理受挫的重要因素。个人或亲人遭遇灾害或者不幸后,也会促使大学生们产生巨大悲痛及恐惧感,从而形成心理阴影及障碍久久挥之不去的重要原因。如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之后,部分在校大学生家乡受灾、家人遇难或受伤,这些都会导致大学生心理上蒙受巨大阴影。
三、高校学生工作开展挫折教育的方法
挫折是一种外在客观事实,更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对于心理承受力较低的人来说,容易留下长期的心理上的伤痕。大学生正处于发展时期,心理上没有完全成熟,承受能力较差,受挫折影响较深,有的挫折可能会改变他的人生方向。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耐挫能力,必须家庭、学校、社会、大学生自身多方面形成合力。其中,高校学生工作必须意识到抗挫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探索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方法,构建出多层次的、积极有效的高校学生抗挫折教育的综合体系。
首先,高校应该建立起卓有成效的大学生抗挫折预防教育体系。这就要求高校尽快改革学校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要大胆地将社会各方面情况立体地展示给学生,并加以必要的分析和引导,使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具备必要的心理准备和一定的预防能力。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力度,使大学生增强责任心,保持上进心,提高自信心。这样,大学生遇到理想与现实冲突加剧的时候,才不至于对这种落差无所适从,从而导致过强的挫折感。
其次,学校要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教育体系,规范与落实各层面心理教育和辅导。高校必须加强与完善各层面的心理教育系统,实现自上而下的心理辅导网络覆盖。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按国家要求比例配备相应数量的心理学专业教师,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设立临床心理学及精神卫生学专家负责制。专职辅导员及班主任要肩负起心理辅导的重要职责。此外,利用同龄群体的力量开展校内心理辅导活动。
对于这一点,我院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院社会工作等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在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的指导下组成了同辈心理咨询团,开展校内心理辅导活动,有的放矢应对大学生受挫等各种心理问题,取得了成效。
再次,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强化训练,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心理防卫及自我调节机制。适当的挫折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事实上,现代学生很多时候真正缺少的并不是挫折,而是面对挫折失败时来自家长、教育者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所以,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利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挫折开展心理强化训练。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意志,提高抗挫能力。
最后,要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应对大学生受挫的处理办法与模式。大学生受挫是不可避免的,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注意引导受挫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及自我调节机制,帮助他们运用正确的心理排解方法(如精神宣泄策略、目标重置策略、补偿策略、升华策略等)应对挫折。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正确认识挫折,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而不要把一次受挫的后果看得过于严重。
此外,学生工作中还可以重点针对经济困难、心理障碍和学习能力差等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采取经济扶贫、心理扶贫和学习扶贫三管齐下的方式,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以上几个层面,从而建立起从预防到处理这样一个较为完整的大学生挫折教育体系。
总之,挫折的普遍性和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性决定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常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挫折。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所以,高校学生工作者应通过强有力的挫折教育方法,锤炼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进取精神,使他们能够从容应对挫折,成长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迎接时代的挑战。
[1] 李明英.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1998(2)
[2] 宋雁秋,廖云峰.高校大学生挫折教育工作初探[J].现代企业文化,2008(3)
[3] 朱伟光.关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报,2008
[4] 陆时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之挫折教育刍议[J].吉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5] 李咏梅.大学生挫折教育浅议[J].新学术,2008(5)
[6] 江修山,张桥飞.关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