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创新的范式与管理:集成创新

高等教育创新的范式与管理:集成创新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教育创新的内涵和特征,决定了其本质是由一系列创新要素构成的集成创新,将对高等教育的办学思想、发展战略、组织与管理等产生深刻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单项创新活动有助于学校竞争力的提高,但只有通过集成创新,才能打造和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等教育集成创新的范式,涉及到创新动力、主因和对象。

高等教育创新的范式与管理:集成创新

高等教育创新的范式与管理:集成创新

张 炜[1]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高等教育正是在创新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不仅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与成果和提高人类创新能力的重任,其自身也需要不断创新。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创新的概念?如何应用高等教育创新的理论指导高等学校的创新实践?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

(一)高等教育创新的概念

20世纪初,熊比特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影响出发,提出了创新理论。1934年,他在英文版的专著中使用了“innovation”一词,并从经济学的角度界定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二次世界大战后,创新理论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以下均指20世纪),技术创新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成为企业长期战略的核心。同时,创新也向其他学科领域渗透,创新已不是一个技术词汇,而是经济和社会词汇,甚至有人认为“创新无所不在”。

80年代中后期,对于技术创新的系统研究开始在我国受到普遍的关注。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开始大量使用各种创新的复合术语。除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之外,还有理论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等。同时,教育创新的讨论也逐渐深入。

但是,高等教育创新的研究在我国还刚刚开始,尚未构成新的研究领域和完整的理论框架及体系。即使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大学从不研究他们自身”,因此尽管不少国家的公共政策已经意识到大学在创建知识经济和社会中的必要性,但还不清楚如何落实这样的政策。高等教育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有待突破。

1.定义。本文倾向于对高等教育创新广义定义,即对于创新的强度不加以限定,同时放宽创新成功实现的标准。参照厄特巴克(Utterback)、提斯(Teece)等对技术创新给出的定义,高等教育创新是将高等教育的新思想或新理论等因素发展成为有用并得到社会承认的成果的一系列活动组合的复杂过程。因此,高等教育创新可以是任何相对于以前状态有着明显区别的高等教育的知识、过程或结果。高等教育创新的产出是创新型人才和新的教学或科研成果、服务、方法。

2.内涵。高等教育创新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新颖性、价值性和复杂性。新颖性,即高等教育创新要以新思想或新理论为起点。价值性是指高等教育创新要具有得到社会承认的价值。复杂性意味着高等学校是一个复杂系统,需要在高等教育创新的复杂过程中实现创新的成功。

3.特征。高等教育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普遍性,即涵盖高等教育领域的各种创新活动。二是阶段性,即高等教育创新的复杂过程是分阶段的,初期多以产生新思想和新理论为主,称为导入阶段;中期是初期阶段理论的应用或实践,称为实践阶段;而后期则是创新的成功实现,称为实现阶段。三是主客体性,即高等教育不仅自身要实施创新,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提供知识和人才。四是系统性,即高等教育创新不仅涉及校内学术与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还要考虑其创新伙伴的行为特征和影响,顾及社会的影响和反映。五是被动性,即惯性对于创新的阻碍。高等学校常常“会以自己的方式变得十分顽固、沾沾自喜、自鸣得意”一流大学的“核心刚性”往往会阻碍创新。

4.本质。高等教育创新的内涵和特征,决定了其本质是由一系列创新要素构成的集成创新,将对高等教育的办学思想、发展战略、组织与管理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对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创新平台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的观念、制度和管理等环节上加剧变革。因此,高等教育创新不仅仅是将各种创新活动简单地加总,而是系统地集成。高等教育的单项创新活动有助于学校竞争力的提高,但只有通过集成创新,才能打造和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教育创新的范式

中国高等教育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完全脱离自身发展的轨迹,也不可能照搬照抄国外已有的范式。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等教育集成创新的范式,涉及到创新动力、主因和对象。

1.动力。高等教育集成创新的动力,可以分为外动力和内动力两类:政府的计划和行政命令等是外动力,而内动力则表现为学校回应市场需求,主动开展创新。

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我国高等教育创新更多地体现为来自于外动力的政府意志。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由中央政府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省级政府统筹和管理为主、由政府各业务部门办学为主转变为以政府教育部门统筹和协调为主,包括部分高校的合并调整,都主要源于外动力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尽管也有成效,但如能充分考虑高校自身的愿望,发挥学校的内动力,创新的实效会更佳。

过去,我们常说我国高校的规模小、效益低,其根据一是校均在校学生少,二是生师比低。实际上,与美国高校相比,上述说法似乎并不成立。1999年,美国4084所有权授予副学士以上学位的高校中,学生在4万人以上的只有10所,超过3万人的36所,超过1.5万人的也只有220所。相反,美国90%的高校学生不到1万人,近80%的高校少于5000人,还有1/4高校的在校生人数不到500人。因此,美国高校校均在校学生数量并不大,多年来一直在3000~4000人。1998年,我国高校的校均学生数与美国高校相当,但连续几年扩招,使得校均规模大幅上升,2002年达到6700人,比1998年翻了一番,是美国高校的一倍。同时,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与专任教师比已经达到19∶1,比1998年增加了60%,也已超过美国。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曾经非常关注的学校规模、生师比和综合性,对于美国高校的排序并没有明显的影响,研究型大学也并非一定都是大而全。1999年,加州理工学院在全美高校排名第一,但该院本科生及研究生合计只有2000多人,生师比为3。即使像斯坦福大学这样的名校,也有薄弱环节,在调整学科结构的过程中不得不放弃某些专业。普林斯顿大学没有法学、医学和商学专业,芝加哥大学没有工学。同样,成立于1794年的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对法国的知识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每年招生只有200人。

2.主因。大学的灵魂是教师,即使是在最好的大学,也是教师而不是校长的专业知识在起作用。课程的确定、教师的聘任、研究项目的选择、学生的挑选等,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几乎都是由教师决定的。所以,在学校的创新活动中,教师能否最充分地施展创造能力和才华,是决定一所大学创新成败优劣的主要因素。

当前,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最大的差距,正是在师资队伍上。现行的教师聘用、工资、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诸多行政性的统一限制和规定,使大学难以有效地激励教师主导创新。如何通过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创新的组织氛围,构建多元反馈和开放的创新系统,使教师更好地投身于高等教育创新的实践,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关键。

3.对象。集成对象分为两类,一是主观实体自身运动和变化,二是以主观实体为载体的一些要素的融合。高等教育集成创新的对象,既包括高校内部的院系调整、专业学科变化以及高校之间的合并和合作,也包括资源、能力等以主观实体为载体的要素的融合。前者是集成的外像和形式,后者才是集成的实质和内容。

教育改革始终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建国初期,新中国政府就确定了全国“院系调整”方针和调整方案。但是,从高等教育过去诸多改革实践来看,似乎比较多地注重创新集成的表象和形式,而忽略了集成的实质和内容,对于保护与保持高校特色、文化资源和学校品牌等无形资产等重视不够,对于提高学校的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应该逐步转向以集成高校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为主的创新轨道上来。

(1)资源。高等教育集成创新观之下的资源,是高等学校自身拥有或可以从外部获取并用以实施集成创新的资产,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是高校生存和具备竞争力的前提,而通过对外合作、建立联盟等方式,从外部获取资源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非常重要。高等教育创新的集成本质要求创新参与者的多样化,需要教师、学生、员工、高层领导、校友、家长以及地方、国家、世界范围内的朋友的积极参与。

吴家玮(2002)提出大学应拥有6种必要的资源,即人才、设施、经费、社区网络、校际联盟和国际网络,其中前3种资源是内部资源,后3种是外部资源。

步入大众化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需要不断提高高校的资源水平。同时,也要注意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配置。目前,有些学校的资源使用是根据传统习惯进行的,很少考虑以集成为目的进行创新设计。高校要获得创新的成功,不仅要设法获得更多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集成这些资源,使资源发挥最佳的作用,这就需要高校具有较强的能力。

(2)能力。能力是高校在集成创新过程中,有效配置及使用资源,促进和管理创新的技能。对应上述6种资源,大学相应地需要具有6种获取和管理资源的能力。相对于资源的集成,能力的集成对于高校的要求更高。为此,要不断提高集成创新的设计和组织能力

集成创新强调优势的互补匹配,各种要素必须以一定的形式有机联系在一起,具体映射到组织结构上,就形成了一种网络式的关系。高等学校必须有意识地主动向网络型组织转变,对学校总体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发展、校办科技企业等战略加强组合和协调,不断提高集成创新的设计能力。

学校是一种古老和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不断引发高校的组织变化。尽管世界各国高校的管理模式多样,但企业组织创新的许多做法,高校都可以在提高集成创新组织能力的过程中借鉴。例如,减少管理层次,由传统的“金字塔式”的“他控式管理”向现代化的“扁平化”的“互动式知识管理”的模式转化,特别是相对分权模式的一些特征,可以促使大学的组织结构向“水平”方向发展。

高校集成创新的组织能力可以分为内部组织能力和外部组织能力。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基层学术组织是仿照前苏联的做法,成立教研室。现在,一些学校围绕科研课题成立组织,如课题组、研究室、研究所,特别是多学科交叉的中心和研究院。也就是说,学校的内部组织结构在围绕科研而创新,同时也对高校内部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集成创新的外部组织能力有助于加强学校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结合。没有任何一所高校能够拥有创新所需要的所有资源,而正是资源短缺导致了高校对外合作与交流。构建校际战略联盟,可以更好地发挥不同高校之间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加强高校与研究院所的结合,可以实现双方资源和能力创造性的融合;加强高校与企业的结合,有利于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使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科技创新更好地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促进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快速转移,实现高校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高等教育创新的平台和内容

随着知识经济和社会的到来,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将成为人们的追求。在高等教育集成创新的过程中,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将对高等教育的观念、制度和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既为高等教育的集成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增加了创新的复杂性。

1.教学创新。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同时向大众化和一流大学迈进,意味着既要继续造就和保存社会精英,又要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如同现在工业生产强调从批量生产转向定制加工一样,高等教育也在探索强化分类指导,分层施教,培养具有个性的学生。因此,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弘扬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是教学创新的主要内容。

(1)观念创新。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大学教育要学以致用,要求“通过专门领域的学术研究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以此作为大学的基本理念。可是除去研究生院的入学者和一部分想从事专门职业的学生外,从学士课程毕业后立即在企业工作的大部分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生活中并不一定需要这种专门知识。”哈佛大学较少为本科生提供职业教育和训练,在本科阶段,学生不能学习法律、医学、商业和技术型很强的工程专业。陆登庭(2002)认为,建立在社会需求和人力分析基础上的本科生和专业教育的概念,不是优秀大学的教学方法。

(2)制度创新。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是受前苏联影响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学的本科专业学科划分得很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以大的“科类”框架来招收学生,逐步将以具体专业为基础和基本单位,转变为本科一二年级以学院为主,加强基础科目学习;三四年级加大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选修范围,避免过早地将学生限定在某一专业学科。同时,应积极推进学分制、推动自主性学习,增加学制弹性,采取长暑假等措施,使得学生选择假期勤工俭学补充开支或学习暑期课程早日毕业。另外,还可压缩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分流培养,实行跨院(系)选修的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www.xing528.com)

(3)管理创新。要实施创新和素质教育,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①教学内容创新。加强文理科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通过重组、整合和改革,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确立课程教学评价新体系,建立起课程和教材内容的更新机制,及时调整补充教学内容。

②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喊了多年,关于所谓注入式(填鸭式)、纵深式、刚性化、标准化的教育模式的危害也已有诸多的论述。教学方法的创新,关键是要加大开放,打破封闭,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打破“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过程,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循环式过程,鼓励学生敢于怀疑书本、挑战权威、突破传统,使他们能够参与研究,发现和创造新知识和形成新思想。

③教学手段创新。将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作为高等教育创新的制高点或突破口,建设和完善高校校园网和远程教育工程以及教育资源信息化工程,建立起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国民教育体系,利用技术创新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的创新。

2.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国内新近出现的一个复合词,有待进一步界定。如果将科技创新从字面上理解为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高校在两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使命。

(1)观念创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用前苏联的学术模式,教学与科研相分离,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迷失了近半个世纪,直到现在,对于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对于高校的科技创新,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来认识。

从宏观层面上看,科技创新是高校发展带有根本性的重要任务。

①科技创新是高校的历史使命。高校具有较为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高科技产业化的生力军,是科技创新的基地和高新技术创新的源头,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②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对于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和提高教师队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任何杰出的大学,教学与研究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最优秀的研究和学术工作中获得的、在最佳的学术期刊和最优秀专著中发表的重要思想和发现,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源泉”。在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之下,科技创新和教学创新是统一的。高校科技创新与教学创新的结合,可以使学生通过密切参与研究活动,从中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发展他们对于科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培养他们开放的心智和浓厚的兴趣。同时,高校的科研工作也会在学生持续、自觉、甚至天真的质疑中获得动力并得到发展繁荣。

③科技创新是加强学科建设的根本措施。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科是科技创新的依托,科技创新是提高学科水平的前提。一流学科的重要标志,就是一流的科技创新水平。

④科技创新是开发高校人力资源的必由之路。一流的师资队伍要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形成,高校科技队伍和人力资源的整合也要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完成。剑桥大学就要求教师要承担同样分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从微观层面上看,由于高校类别和实力的差异,承担的任务和定位不同,科技创新在各个学校创新活动中的比重有所差异。伴随全球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进程的加快,高校科技创新重心上移,根据精英教育产生的洪堡“研究与教学统一”办学原则的普遍性遭遇了挑战。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要把研究放在中心位置”,这已经成为优秀大学与其他类型大学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也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因此,泛泛地评论目前我国高校是否“重科研轻教学”,是否“科研冲击了教学”,无法得出准确的答案。必须在微观的层面上,针对特定的学校,根据其办学层次和目标定位,来具体分析其教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集成关系。

(2)制度创新。通过完善高校生产关系,促进科研生产力的发展,理顺高校研发机构的体制,扩大自主权。要克服科研管理中“见物不见人”的弊端,提高科研经费中人员费用的比例,保证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中的合法权益。

同时,应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集成,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集成。在发达国家,支持基础研究主要是政府的责任,而开展基础研究则主要在高校。美国大学承担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基础研究任务。尽管有文章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科研与经济严重脱节。实际上,发达国家对于高校科技创新的主要需求和期望,并不是取代企业直接介入经济建设,而是提供出色的基础研究成果以及受过良好训练和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因此,美国高校的研发(R&D)经费主要来自政府,企业投入只占高校R&D经费的7.1%。在英国大学排行榜上通常列在前五位的诺丁汉大学,非常重视技术转让工作,但将产业界资助的研究经费限定在20%以内,以与基础研究保持平衡。

当前,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只占全国的1/3,而科技经费中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横向经费比重超过40%,暴露出高校基础研究薄弱,原始性创新不足的弱点。因此,高校的科技创新应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浮躁,多一些踏实进取的精神。

(3)管理创新。要努力打破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管理模式,有效增加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和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①加强学科建设。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学术氛围宽松、国际合作交流活跃、信息灵通等方面的优势,克服过于细化的学科对跨学科科技创新的限制,制定好学科规划,促进交叉学科之间、院系之间和教师之间的合作。

②推进创新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基地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高科技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促进高校科技资源的共享,使高校科研条件建设迈上新水平。

③加强创新队伍建设。依托重点研究基地和重大科研项目,有效地组织起以学术为基础的团队,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造就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群体。

④加强对外合作。增强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结合。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充分进入到由欧、美研究者组成的研究网络中”,以提高在国际主要学术刊物上论文的发表数和引用数,提高我国高校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3.服务创新。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使得高校由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正在由间接提供人才和科技成果走向直接孵化和兴办科技企业。

(1)观念创新。二战以后,大学的使命正在从生产知识、传播知识不断扩展到直接参与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世界上没有一位大学校长会认为大学科研的巨大潜力与经济无关,技术转让已成为大学教学和研究之外的“第三学术使命”。高校直接创办科技产业,不仅是高校师生参加创新实践的最好形式之一,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但可以大大缩短科技成果转化进程,还会促进高新技术和新思想的不断涌现。

高校创办科技企业,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产物,也是在目前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在完善之中,一些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难以吸纳和转化高校的科技成果,加之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风险投资投入机制不健全,尚未形成良好的社会商业信用体系,相当一部分有市场前景的高校技术成果只能通过高校自身的创新活动实现市场价值。

另外,国外对高校办公司的做法也并非一概持否定态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2001年办了10个新公司。英国大学在2001年组建了200家技术创新公司,牛津大学大约每六个星期创办一家公司。

(2)制度创新。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与生存,创新是灵魂。而创新的动力来自于产业的科技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应按照生产要素的分配原则和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建立对科技和管理人员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高校科技企业用人制度、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包括运用股权、期权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落实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充分体现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创新价值,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

(3)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两权分离和校企分开的原则,即投资者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既肯定企业与学校之间非常密切的经济与技术关系,但各自又必须按不同规律独立运行管理。高校科技企业必须实现以股权多元化为基础和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公司化改制,努力探索与大企业或资本市场的结合。同时,通过扶持建立包括投融资、产权交易、法律咨询、信息发布、人力资源培训等在内的综合服务平台,以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为方向,加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

(四)结论

知识经济和社会,其主导要素是知识,核心特征是创新。高等教育历来是传播、发散和创造知识的重要基地,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因此,强化高等教育的创新追求,就是顺应时代要求,承担历史责任。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来看,我国高校的观念、制度和管理创新都还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深化高校教学、科技和社会服务创新,打造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刻不容缓。

本文在借鉴技术创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高等教育创新的广义定义,界定了其新颖性、价值性和复杂性内涵,以及普遍性、阶段性、主客体性、系统性和被动性特征,突出了高等教育创新的集成本质,讨论了高等教育创新的内外动力、教师主因以及资源和能力对象等范式,分析了高等教育的观念、制度和管理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创新平台上的创新内容。

【注释】

[1]张炜(1957~ ),上海人,博士,现任西北大学党委书记。该文原载《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