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实践“三个代表”中的重要作用
李军锋 孙 勇[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贯穿始终的灵魂和主题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总结过去,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不仅进一步强调了坚持“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而且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明确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
江泽民同志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将科教兴国战略放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江泽民同志强调,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江泽民同志还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职责。这一方面再次显示了党中央对科教事业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作为高等学校的领导者,我们必须站在更广阔的视野上,来认识高等学校在实践“三个代表”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来思考高等学校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建设者、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一)高等学校要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创造者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我们党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我们党不仅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而且将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高高举起,把科技教育事业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走上了科教兴国之路。面对新的世纪和新的形势,《讲话》在如何代表中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认识上又有了新的提高,从而也对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要求高等学校履行好培养先进生产力开拓者的第一要务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基本力量……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高度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更加突显知识分子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表明我们党对生产力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前进的概念。社会生产力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一般地说,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比较先进,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比较高,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比较合理科学。在生产力构成因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主体,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科技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支撑与推动,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和水平。由于当代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主体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许多国家都确立了科教兴国、教育立国的发展方针,都把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基本战略,都把拥有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优势。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正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优长所在。目前,从总体上看,我们国家的生产力还不发达,而且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同时并存。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优先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对于仍然存在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也要创造条件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逐步使它们向先进适用的生产方式转变。发展、创造先进生产力,改造、提高落后生产力,都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特别是知识分子来实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一步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以培养知识分子为天职的高等学校,务必保质保量完成好为国家培养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在知识的传授、传播和创新方面发挥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成为培养掌握和创造先进生产力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源头,使其培养的学生成长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主动适应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在人才支持方面的迫切需求。
2.高等学校要承担起科技创新的重要职责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在很多场合的讲话中,都曾反复强调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要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创新,以科技创新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更加明确地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并将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加以强调,这就抓住了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高等学校同样承担着重要职责,可以大有作为,应该大显身手。高等学校作为发展和创造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源头,不仅体现在高等学校是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基地,而且还体现在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摇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开展技术发明与创造的重要基地,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纵观世界,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的关联度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密,高等学校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孵化先进生产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发源地和重要支撑力量。在这方面,江泽民同志一直对高等学校寄予厚望,他在庆祝清华大学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流大学应该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依据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特别要抓好科技的源头创新,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着,而且取得了许多成果,比如在加强产学研结合方面;在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企业,企业与高等学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方面;在采用多种形式,使高等学校的科研机构和人员进入企业,鼓励教师从事科技创新,提高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快适用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移,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在创办大学科技产业园,加快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地,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从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视觉来看,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更高要求来衡量,高等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仍需继续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以求为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加快发展和我国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作出更大的贡献。
培养和造就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高等学校在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承担的任务之重大、职责之神圣,在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中可谓溢于言表。我们必须以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实际行动向党和国家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www.xing528.com)
(二)高等学校要努力提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水平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承担的又一历史重任。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对“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科学内涵作出的全面概括。
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也是一个伟大民族长绵不断、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一般说来,所谓先进文化,是指科学的、健康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前进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讲话》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在这方面,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不仅是物质生产的动力,而且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它还是先进文化创造的重要源头。高等学校能否正确把握和自觉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能否不断提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水平,不仅直接决定着高校自身的办学水平,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社会的文化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高等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应该承担的任务作了如下阐述:“一流大学应该成为继承和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可见,一方面,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又在我们党不断提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水平的实践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努力创造和传播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高等学校在实践“三个代表”当中的光荣职责。
高等学校在文化传播和创造的实践中,首先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是传播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阵地,要坚持社会主义在高校的主导作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不给错误东西提供传播渠道。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要把德育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大力开展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四信”问题,努力培养“四有”新人。其次,作为先进文化创造的重要源头,高等学校要不断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进行理论创新,成为国家的重要思想库和理论库,成为先进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和示范者,承担起理论创新的先行者和文化发展的引导者的重要职责。高校师生要通过课堂教学、著书立说、参与社会活动、开展学术研究及多种形式的学术与文化交流,努力传播和创造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我校作为一所综合大学,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与人才优势,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化成果创造方面,不断作出新的贡献,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
(三)加快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的利益构成的,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重要方面。高等学校的任务是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加快现代化建设,因此,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高等学校的办学者,我们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不断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的需求。我们要确立这样的观念,即高等学校的发展应该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充分考虑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应该看到,这种需求本身也是多样化的,它既包括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各类人才的需求;它既有数量上的需求,也有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而且,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需求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学校在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方面仍有较大差距,还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结构也需要调整和优化。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得民心,顺民意,符合时代潮流。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和对自身全面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以对人民对党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探索高等学校发展和改革的新机制、新模式,不断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完成好为人民利益和民族复兴服务的重大使命。
总之,高等学校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努力发挥自身的三大职能,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高等学校要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就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把培养德才皆备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放在首位;就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探索科学真理,创造新知识新技术;就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贡献率。高等学校要做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与汲取全人类优秀文化精华统一起来,创造适应时代精神和人民群众需要的精神产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就要坚决反对腐朽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高层次、高品位、高格调的校园主流文化,不断满足师生员工的文化生活需要;就要加强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校园文明程度,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高等学校要做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就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完成新世纪的新任务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就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快高等教育发展,通过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只有将上述工作做好,高等学校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
【注释】
[1]该文原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