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大学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研究报告

西北大学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研究报告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北大学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研究报告[1]西北大学专业特色建设研究课题组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办出特色就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选择。基于这一需要,我们选择了西北大学本科专业特色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并被学校列为西北大学教学发展研究课题予以正式立项。这两篇研究论文的完成,使我们对国内外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概括的了解,为研究我校问题奠定了基础。

西北大学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研究报告

西北大学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研究报告[1]

西北大学专业特色建设研究课题组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办出特色就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选择。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为专业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建设研究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这一需要,我们选择了西北大学本科专业特色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并被学校列为西北大学教学发展研究课题予以正式立项。

(一)课题概况

本课题于1998年由学校正式立项,至今已历时3年,经过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任务。我们的做法是:

1.坚持理论创新,积极进行研讨。本科专业特色建设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高等教育改革中的薄弱环节,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和资料信息都比较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坚持理论创新带动课题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问题有:①高等学校专业改革和建设基本理论;②本科专业特色的内涵和特征;③本科专业特色形成过程理论等。经过多次研讨,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理论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完成了3篇论文:《试论高等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革》《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理论初探》《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理论与对策初探》。坚持理论创新的结果,使得这项课题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2.多范围开展研究,广泛收集资料。为了对我校的本科专业特色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我们对国外高等学校和国内高等学校的特色建设情况进行了广泛研究,完成了两篇论文:《国外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特色》《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特色》。这两篇研究论文的完成,使我们对国内外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概括的了解,为研究我校问题奠定了基础。

3.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首先,我们对本省市的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和利用外出开会、出差的机会对甘肃省的兰州大学等院校及云南、重庆等省市的高校进行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又用了较长时间对我校的大部分学院和系进行了调查。

在校内调查过的院系有文学艺术传播学院、文博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化学工程系、城资系、地质学系等。发出的问卷有200份,收回20份,召开座谈会近10次,参加座谈会的院系领导和教师近30人。

(二)我校本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我校本科专业具有以下特色和优势:

1.培养的本科专业人才基础厚、知识宽、适应能力强、有发展后劲。通过我们这次调查和1988年教育部王冀生司长、省高教局组织以我校为主参加的“理科专业教改调查”都表明,我校培养的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有发展后劲。其原因是:由于我校以基础学科专业为主,经过全国院系调整,我校在1958年前,设有9个专业,形成了以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等传统的文理学科专业结构。到1963年,学校保留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无线电电子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等10个专业,全为文理基础学科专业。后来虽然发展了一批应用专业和工程技术专业,但是,长期形成的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传统贯穿于全校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和各个专业,因而培养出的人才就形成了这一特色。这种特色在我校几个文理学科院系中尤为明显。如文传学院、文博学院、经管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地质系等。我校毕业生中有中科院院士6人;“王氏定理”的创立者王戍堂教授、“侯氏变换”的创立者侯伯宇教授均毕业于我校;《西北大学英才谱》(一、二、三辑)中收录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有38位;著名作家贾平凹、杰出的知识分子代表罗健夫等都毕业于我校,这在同类院校中并不多见。广大毕业生适应能力强,有发展后劲的特色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得到体现,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我校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

2.具有较强的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特色。专业特色的形成受到高等学校所处的社会历史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巨大影响。我校地处文化古都西安,文学、历史、人文地理等人文社会学科,在周、秦、汉、唐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优势;理科中的地质、生物、自然地理等学科,在秦巴山区、黄土高原等西安环境资源方面的研究具有优势。这些学科优势,通过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的教学实习、科研实践渗透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从而形成我校本科专业的地域特色,适应了西安大开发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选修课中有:唐诗美学、唐诗比较研究、李白研究、史记研究、庄子研究、汉赋研究、汉字规范化等课程,其他课程中也涉及到大量的周秦汉唐文学方面的内容。历史学专业和考古学专业更是如此,在这两个专业中开设的选修课有:史记选读、汉书选读、隋唐史、秦汉文化史、中国民族史、丝绸之路、历史地理、先秦民族史、西汉民族史、魏晋南北朝民族史、佛教考古等。考古专业的必修课中就有四门课程有这方面的内容,如夏商周考古、秦汉考古、魏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等。理科中的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中药学城市规划、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质学、资源勘察工程、地球化学、文物保护技术等专业也多利用陕西和西北的环境资源优势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培养的学生体现着西部特色。

3.新兴应用学科专业发展较快,种类多,水平较高。专业的发展以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新兴应用学科专业方面的人才,我校属于以文理基础学科专业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点为发展新兴应用专业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从80年代起,学校从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把培养基础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作为发展专业的目标,并确定了“以基础学科为依托,文理并重、文理结合、理工渗透”和“保护基础,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学科、适当兴办新兴交叉学科”的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方针。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先后增设了经济学、旅游管理、英语哲学、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法学等7个学科17个专业;1992~1994年,增设了广告学情报学、应用电子技术、生物化学、材料物理等23个应用技术专业;1998~1999年贯彻国家教委教育专业目录调整工作会议精神,学校专业数量缩减优化,同时,又增设了公共事业管理、应用物理、应用化学、环境科学、文物保护技术等10个专业;2000年,学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又增加了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对外汉语、勘查技术与工程、通讯工程等5个专业,专业总数达59个,其中人文社会科学专业28个,占全校本科专业总数47.5%,理工科专业30个,占全校本科专业总数的50.85%;医学专业1个。文理基础学科专业10个,占全校本科专业总数的16.95%;应用专业37个,占全校本科专业总数的62.71%;工程技术专业12个,占全校本科专业总数的20.34%。专业结构日趋合理,较好地适应了陕西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其他类型院校相比,我校新兴应用和技术类专业发展快、种类多,某些专业已形成了优势和特色,在省内外受到了较高的评价,如石油地质与勘探(现名为资源勘察工程)、文物保护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等。

4.重视校风学风建设,努力形成团结、进取、民主、奉献的优良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在这次课题调研活动中,院系领导和教师代表反映:我校校风朴实,重视学生思想教育,重视校风、学风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体现在老一辈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几代西大学人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学中的严格务实精神和扎根大西北、不怕艰苦、不断追求精神;体现在重视对学生的入学教育和平时的思想教育方面。长期以来,我校形成了“团结、进取、民主、奉献”的优良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我校“211工程”预审期间,专家组把西大校风称为“西大人精神”,热爱西大、热爱陕西和大西北的感情,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和强烈的振兴西大的自信和责任感。

优良的校风、学风,一靠建设,二靠积累。50年代以来,我校就一直重视校风建设,70年代提出的“实事求是”校训,80年代以来陆续开展的教书育人活动、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活动等,对校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学风方面,长期以来,校党委、校行政一直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两课”教育,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及勤奋、务实的求学精神,起到了潜移默化作用;同时,学校还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制度建设,弘扬正气,规范行为,抵制错误,自我约束,引入竞争机制。80年代以来,学校先后几次修订学籍管理细则,实行学分制、重修制,退学学生留校试读制,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的考教分离,抓考风考纪,对考试违纪作弊学生的处罚规定等措施,对新时期的良好学风形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80年代以来,我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应该看到:与世纪之交全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形势要求,与我校作为“211工程”建设规划目标的要求,与全国其他重点高校及省内重点院校的发展相比,我们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

1.优势学科专业的地位面临挑战

60年代以来,我校作为省属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和90年代的“211工程”学校,由于传统的优势学科专业的支撑,在全国高校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较高的地位。但是,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全国高校改革的迅猛发展,使我校的优势学科专业的地位面临严重挑战。首先,由于90年代以来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少,我校传统的优势学科专业普遍受到较大影响;其次,由于管理体制上的缺陷,我校一些重点学科所属院系中分出的研究所,不能与本科专业教学紧密联系,削弱了学科专业的内聚力,如历史、物理、化学等,从而削弱了竞争力;第三,全国高校的合并浪潮给我校的学科专业的地位造成巨大冲击。强强合并与联合,从根本上加强了这些高校的优势地位,使我校与之相比,差距进一步拉大。

2.有特色的专业数量少

我校的专业建设在满足社会对两类人才的需要的同时,涌现了一批受社会欢迎、有发展潜力的应用型特色专业,如新闻学、文物保护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但是,总的说来,我校的特色专业一是数量少,二是其本身还存在不少问题。在调研中,大家反映较多的还是特色的内涵问题。我校存在两种不良的倾向:一是热衷于所谓的“热门”专业;二是从本校内部需要出发考虑多,从社会和学科发展趋势考虑少,存在着单纯追求自我完善的现象。这两种倾向都违背了专业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另一个反映较集中的问题是重形式,不重内容;重名称,不重建设。在我校专业数量扩大的同时,一些院系只追求有新专业“牌子”,而不重视实际内容,往往出现几个专业牌子,实际只有一套人马,想分都分不开,专业的实力没有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对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实现院系调整带来很大的困难。(www.xing528.com)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专业建设和发展,使得我校有特色的专业数量少。

3.开放性与地域性不够

在与院系同志座谈中,大家感到,西大在专业建设方面缺乏开放性与地域性。由于西大地处封闭的西部内陆地区,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长期以来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负面影响,存在着封闭、保守、因循守旧的现象。作为“211工程”的高校,在面向21世纪的新形势下,如何处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又能立足为我省与西北地区服务,这是在科学专业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开放性,我校涉外专业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缺少开创性,教学方法、手段落后;关于地域性,大家反映,上海、山东一些重点高校都把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办学的一个立足点,这既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又是获得地方政府支持的保障。与此同时,我校的地质、城资等院系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成效。他们在学科专业服务方向或专业规划、科研项目的争取方面,都与我省及西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规划和省情紧密结合,又与争创一流学科专业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些经验应当总结与推广。而我校还有一些学科专业,忽视依靠学科专业解决地方经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需要加以改进,要逐渐形成自己的地域特色。

4.人才培养工作及教学改革有待完善

大家反映,我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教学发展尚有不完善的地方。尽管我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以及“加强基础、强化应用、注重融合、激励创新、提高素质、体现特色”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和校情,但是,无论从面上和点上都有不具体、不完善的地方。例如,一些教师反映,我校在人才培养上应突出“注重实践”和“务实创新”精神,因为我校的特点是基础性学科专业较多,实践能力是我们的弱项,尤其是近年来建立了一大批应用性专业,更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务实,是立足校情并在“教”与“学”过程中体现科学精神;创新,是面向新世纪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我校的“211工程”建设目标,要求我们更要有创新精神。一些教师还反映,现代人才素质的基础特征体现在思想性、基础性、综合性、创造性、开放性等方面。对我校来说,应重点强调其综合性、创造性和开放性,尤其应强调“综合能力”,并使之具体化,例如,业务素质方面的语、数、机能力,实践能力(含实验能力、写作能力、科研参与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等。大家还反映,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搞好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在这方面,我校存在的问题是:外语、数学、计算机教学力量基础薄弱,学生在省上、全国参加竞赛成绩较低;我校的教学改革显得目标含糊,力度不够,发展迟缓,缺少大的举措与手段。

5.教师对教学的投入不够,水平有待提高

教学质量能否上台阶,最终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入量。我校一部分教师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精力投入不足,水平有待提高。其原因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我校教师待遇低,一部分教师忙于在校外挣钱,而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另外,学校办学经费长期不足,教师很少有外出学习进修和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实验仪器设备落后,影响了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

6.对专业特色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力措施

近年来,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很快,给各高校带来新发展机遇。专业特色建设,实际是学校的专业、学科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优化过程,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过程。而我校对专业特色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这次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少数院系的领导,对新的教育观念和该系的发展规划,有明确的认识,并做了许多工作,专业建设出现了新的面貌。而相当一些院系对教学质量、系上的发展规划、特色建设缺乏深刻认识。另一方面,一些院系也反映,他们院系的问题虽多次向学校反映,但长期以来引不起校领导重视,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影响学科专业建设的工作。

(四)对搞好我校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的几点建议

1.充分认识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的重要性,加大专业特色建设的力度,形成新的优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高等学校只有办出特色才能形成优势,在竞争中取胜。本科教育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的重要性,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要加大工作力度,制定规划,常抓不懈,在原有基础上形成新特色和优势。

2.加强对专业特色建设的科学研究,以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本科专业特色建设工作,认真搞好科学实验。本科专业特色建设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有很强的创造性,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和开展科学实验。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研究者对高校专业建设理论领域涉及甚少,理论建设严重落后于实际需要。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十分重视高校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明显的缺陷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我校在进行本科专业建设中要有科学态度,理论研究一定要走在前面。要向赞可夫等世界著名教育家学习,不要急功近利,要克服形式主义,长期坚持进行科学实验。根据我校情况,文科可选择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法学,理科可选择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质学,应用学科可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化学工程等专业,分别进行试验。

3.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支持学生发展个性。特色即个性,个性体现创造性与特色,也是教师对学科专业发展的观点与自身研究特长所在。为适应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在专业的设置上,学校应继续重视发展跨学科、交叉性专业,尤其应注重自身的研究特长与实力;另外,可选择个别院系试验打通基础课,一二年后,让学生自己选专业,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创造性。对那些有才能的超常生,可试验让他们自己设计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

4.探索建立自主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市场需求直接影响高校专业的设置,尤其是入学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应探索灵活自律地建立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并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5.探求专业建设的组织依托形式,形成有利于本科学专业特色建设的管理体制。任何社会系统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依托,这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条件。高校专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教研室为依托,教研室又称之为专业教研室,这在过去的工科院校比较多见;二是院系管专业,多个教研室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在目前高校中比较多见。在近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中。上述组织依托形式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部分重点高校,随着校部机构精简和权力下放,院系职能逐渐强化,对专业进行粗放型管理;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学校各子系统由封闭走向开放,各级组织系统的刚性特征正在弱化,教研室职能逐渐削弱以至于被取消,专业建设的组织依托形式出现危机。进行本科专业特色建设必须探求符合新形势和管理科学原理要求,形成本科专业特色新的组织依托形式,形成有利于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的新体制。

我校在最近进行的以岗位聘任为主要内容的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设置了本科专业建设校聘关键岗位和院聘重点岗位,这对于进行本科专业特色建设工作无疑是有利的。存在的问题是,应聘这一岗位的教师都是本校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授、副教授,学校规定的这一岗位职责中没有管理职能,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加以解决,使学术责任与管理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6.实现科学管理,加强对院系人才培养工作和专业建设的评估,为本科专业特色建设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搞好科学管理,对形成本科专业特色十分重要。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在校内管理工作中,专业建设还属于薄弱环节,学校已经制定的政策法规和所进行的教育评价,多数没有以专业建设为对象,缺乏社会参与,满足不了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的需要。应围绕我校本科专门人才培养工作搞好科学管理,引入激励与竞争机制,开展本科专业评估工作,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特色建设工作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7.围绕形成专业特色,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专业特色的支撑点,学科优势和科学前沿成果,必须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才能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作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特色建设的重要途径。以往我们所进行的各项建设的任务没有突出出来,我们要围绕形成专业特色,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改革,使专业特色建设落到实处。

【注释】

[1]该文原载《高教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