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结构、机制和体制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结构、机制和体制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结构、机制和体制梁克荫[1]我国高等学校开展教育质量评估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很多高等学校正在由单一的评估工作走向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建设。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作用对象主要是人,运行的目的在于调动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动力机制是整个系统的基点。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和约束机制。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结构、机制和体制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结构、机制和体制

梁克荫[1]

我国高等学校开展教育质量评估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很多高等学校正在由单一的评估工作走向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形成对于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走向成熟的表现。由于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是新出现的事物,目前仍然处于初创阶段,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亟待研究。本文拟就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各位同行。

(一)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形成

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近10多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曾一度出现了“经商热”、“创收热”,对教学工作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在70年代以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比较单一,科学研究与直接为社会服务尚未成为高等学校的职能。80年代以后,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逐渐增多,除了承担人才培养这一主要职能外,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也都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重点高校还在争取成为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同时,由于国家教育经费投资少,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差,使学校的干部教师不得不抽出很多时间去创收,有少数学校甚至出现了层层办产业、人人搞创收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地削弱了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一部分高校的教学工作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三不足”现象,即领导的精力投入不足,教师投入不足,学生投入不足。我国高等学校从70年代就开始的教育质量评估活动从根本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于是,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便应运而生。

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出现还与高等教育指导思想的不断成熟和高教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中心工作发生了重点转移,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学科研工作在高等学校才真正有了地位。尽管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逐渐增多,兴办校办产业,搞创收的任务尽管很重,但是,绝大多数高等学校领导都认为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高等学校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绝不是让每个人都去“下海”、挣钱,高等学校要从整体上形成优势,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这就必须搞好教学工作,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争取社会对高校的支持。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关键,体制不改革,高等教育中的许多问题都解决不了。但是,教学改革是核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工作就必然要升温,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正反映了这一发展趋势。

另外,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产生还是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进行直接管理,学校按照红头文件办事,很少有办学自主权。体制改革以后,政府通过立法、评估等方法进行宏观管理,高等学校必须通过建立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否则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即使不被社会淘汰,如果教学质量不合格,也会在政府组织的合格评估中被亮“黄牌”。

总之,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是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需要;是教育思想不断端正,教学管理走向成熟的表现。

(二)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运行机制

系统的运动是由其机制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机制就有什么样的运动。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是高等学校整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我们必须克服静止僵化的观点,把握其运动状态和规律,科学地认识其运行机制。

所谓机制,泛指系统的构造和原理。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作用对象主要是人,运行的目的在于调动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动力机制是整个系统的基点。这是高等学校建立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什么也办不成。

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和约束机制。

1.竞争机制。竞争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竞争已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竞争就是优胜劣汰,高等学校开展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教师和管理干部的积极性。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竞争既包括高校与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包括同一高校内部各单位之间及个人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这种竞争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竞争,不是相互排斥、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残酷搏斗,而是一种相互促进、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较量。高等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评估和教学评价等多种手段达到竞争的目的。高等学校引入竞争机制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竞争机制的引入和运用也应适度,因为人的积极性和成就动机的产生包括多个方面,它不仅仅来源于竞争。例如,学生的成就动机就由三种内驱力相结合产生,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认知内驱力起着主导作用。引入竞争机制只能焕发自我提高内驱力,而这显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激励机制。激励是激发鼓励的全称。人的积极性的产生主要依靠激励,激励机制是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重要机制之一。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实践主体是学生和教师,任何教学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都不会取得成效。教学管理人员虽然不直接参加教学过程,但他们是教学过程的保证,如果没有他们的组织领导和服务工作,教学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

激励机制的着眼点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是实施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高等学校领导要充分尊重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要及时予以肯定。目前国内外高校普遍存在着把科研与教学对立起来的倾向,认为科学研究水平高,教学工作水平低。笔者认为这里有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选择问题。我们说教学工作是重要的,并不是说要降低对科研工作的要求,而应该使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具有各自的评价标准,使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都能够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晋升教授职称。

激励机制的实现手段不仅包括表扬、奖励、晋升业务职称、安排行政职务,还应包括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先进人物事迹的感染等。

3.创新机制。科学研究过程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创新机制和创造能力就成为科研管理必不可少的条件。而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同科学研究相比教学过程具有滞后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创新机制容易被教育家所忽视。惰性习惯和保守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定市场,一本讲稿用多年的例子在高等学校并不鲜见。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高等学校要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应该具有超前性。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已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知识总量以几何级数增加,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如果没有创新机制,就会使教学系统失去选择、吸收和输出信息的功能,就不可能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就不可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就会拉大教学过程同科学研究过程的距离,使教学过程更加保守和僵化,不仅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也使高等学校难以成为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创新机制,不仅包括教育思想创新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制度的创新,而且包括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创新,创新机制要渗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这也是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重要特点之一。

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创新机制主要通过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来实现,高校领导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学校长期形成的校风学风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相当多的高校领导已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据笔者调查许多高校的校风学风都包含有创新的内容。

4.约束机制。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时刻处于运动状态。它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守政府的政策法令,在运作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约束,防止出现不规范的行为。

约束机制是使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保持相对稳定,教学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约束机制包括自我约束和外部约束两部分,自我约束是其主要部分。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具备约束机制的目的不是为了束缚高等学校的手脚,降低积极性,而是为了使高等学校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依法自主办学,大力提高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在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必然要通过宏观管理对高等学校进行一定的约束。高等学校在建立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约束机制的实施,把外部约束及时地转变为自我约束,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和约束机制四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关系,它们构成了高等学校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运行机制的全部内容,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活力和动力由此产生。它是使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健康运作,保证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目前一些高等学校在教学工作中只重视条件建设,而不努力研究转换机制,这是需要改正的。

(三)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结构

由系统运行机制的基本概念可知,有什么样的运行机制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构,结构根据机制设计形成。机制决定着系统的运行轨迹和状态,结构决定着系统的功能。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和约束机制决定了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具有如下结构:(www.xing528.com)

1.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估、评价体系。包括条件评估、过程评估、结构评估和经常性的教学评价,以及实施评估、评价的机构、队伍建设。它是实现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机制、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

2.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多项内容,多以奖惩为核心,是高等学校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实施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运行机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高校制定的制度很多,且不少高校已印装成册,但需要规范化和对执行结果的检查。

3.较好的教学基本建设。教学基本建设主要包括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图书资料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是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这一工作一直深受高校领导的重视。目前,我国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校公用经费少,办学条件差,教学基本建设欠账太多,急需予以解决。

4.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社会环境。环境和教育决定着人的发展。校风学风和社会环境构成了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对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中外教育家向来重视校风学风建设,一所著名大学的优良校风学风是历代校长、教师、管理人员和全体学生经过长期艰巨努力才形成的,对青年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一旦形成便会成为高等学校的宝贵财富。家庭和社会环境虽然不在学校内部,但通过各种联系在高校内部起作用,特别是对于青年学生具有重大的影响,同样也是教育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校风学风和社会环境属于软建设,效果一时难以看出来,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操作中常常容易被疏忽,这是需要注意的。

5.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经常性的心理咨询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别的方面是如此,在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同样是如此。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没有思想教育工作做保证是不行的。教师是高等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力。目前高校存在的问题是思想教育与教学工作结合不够紧密,教师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思想教育还未实现科学化,我们应该发扬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吸收心理学等科学理论实现思想教育工作科学化,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同时,还要发动管理干部和全校教师进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建立强大的思想教育工作体系。

另外,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经常有心理疾患发生,有的已严重地影响了业务学习,高等学校应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活动,使学生能安心学习。

6.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是现代化的管理系统,要及时反馈教学过程的各种信息,提高系统的监控保证能力,提高教学管理决策水平,就必须以现代管理系统作支持。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教学管理中普遍地使用了计算机,但是多数高校尚未并轨联网,计算机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可以说高等学校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有的高校计算机的使用虽然比较普遍,然而并未作为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一部分来建设,这是值得注意的。目前世界正在由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将会日益显示出来,应该给以高度重视。

7.蓬勃发展的教育教学研究系统。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教育教学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为了推进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积极开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全国各省市、部委和各高等学校设立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有700多个,专职研究人员上万人,创办的高教研究刊物有500多种。从国家教委到各高等学校都比较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一些高校还设立了教学研究基金,建立了经常性的奖励制度,国家教委还规定教学研究工作是教育质量评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选优评估和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近10多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广大教师、干部和研究人员积极参加高等教育研究,他们获得的成果极大地推动着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教事业的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些有远见的高校领导早已把蓬勃发展的教育教学研究纳入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中,并使其成为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教育教学研究系统在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中也属于软组织成分。它建立得比较晚,仍然属于“新生事物”。尽管教学研究工作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学研究系统的作用仍然具有间接性和长效性,在实际工作中容易被认为是软任务而被忽视,这是需要引为注意的。

以上各部分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它们共同形成了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总体结构和能力体系。

(四)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工作体制

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运行机制决定了它的工作体制。根据竞争、激励、创新、约束的运行机制,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应当实行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广泛参与,高等学校自主运作,监控与保证相结合的工作体制。这是因为:第一,高等教育进行体制改革以后,高等学校将成为依法自主办学的实体,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中心的位置,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和法人资格,对自己的办学行为负全部法律责任,同时,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又是高校内部的工作,高等学校就必须自主运作。第二,高等学校的自主运作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离不开外部的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通过学校主体产生作用,促使竞争、激励、创新、约束机制正常运行,监控和保证同时实现。第三,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和服务性,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封闭和保守不能提高教育质量,也不是高等学校内部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本质特征。第四,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过程就是科学决策过程,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决策支持系统,必须依靠社会中介组织和专家队伍。第五,监控和保证必须同时进行。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一运动系统,如果没有监控,系统就会越轨运行,如果没有保证系统就会中断运行,因此,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监控与保证必须同时进行。

在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工作体制应当具有统一、协调、高效的特点,它的产生和发展要经历较长的过程,常常要受到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内部条件的制约。目前,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工作体制存在的问题是:

1.高等学校对建立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必要性还缺乏认识,缺乏主动进取和竞争意识,其原因在于高等学校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办学自主权还未真正落实,外部尚未形成竞争的大环境。

2.政府部门仍然习惯于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工作方法,政府宏观调控尚未成为促进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发展的动力。

3.从总体上看,高等学校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还处于初创阶段,各部分之间联系还不紧密,工作效果有待提高。

4.高等学校和政府部门都缺乏依靠社会中介组织和专家队伍的主动性,社会中介组织和专家队伍也有待于成熟和发展。

上述问题的存在制约着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发展和正常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积极努力采取有力措施搞好这一工作。

第一,我们要认识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建立过程就是教育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的地位提高过程,也是教育思想的转变过程,同时也是新制度的确立过程。我们必须积极推进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加速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为高等学校建立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二,我们要积极开展对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科学研究,充分认识建立这一体系的必要性,研究其可行性,探讨它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工作原理,为高等学校建立科学可靠的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奠定基础。

第三,高等学校要在政府的支持下,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的建设,并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

第四,高等学校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力求使其成为符合教育规律,为高校教学工作所必须,以及高效运作的教学管理系统。

【注释】

[1]梁克荫(1944~ ),山西临猗人,研究员,西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该文原载《高教发展研究》1997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