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兴[1]
地球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属理科性质。当前在国家教委的直接指导下,各有关校、院、系正就21世纪人才培养问题,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方面,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子。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抛砖引玉,希望就相关问题开展研究和讨论。
(一)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地球科学是以地球系统为研究客体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在科学、经济高速发展中,人类面临的根本性重大问题,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灾害等都与地球科学相关联。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发展迅速,积极探索地球系统的变化规律,研究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能源供需对策,提出减轻自然灾害、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战略,以及推进地球科学技术性支持系统和相关软科学研究系统的建设,使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领域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是地球科学工作者担负的重大历史责任。
作为综合性交叉学科的地球科学,它既包括全球性或大区域整体性的宏观研究,也包括局部性或具体问题的微观研究;既包括地圈——生物圈等的物质流动、结构演变的自然规律研究,也包括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空间组织发展的人文规律及其对全球变化影响的研究;既包括上述各领域研究对象的长趋势效应的基础性研究,也包括对人类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现实紧迫问题的应用性研究。在与人类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地球表层中,人地系统是研究的核心,人类应当是地球表层的组成部分,人类必须对自然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因此地球表层不能仅限于自然方面,应把自然、社会、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研究”。旨在针对面临着人口基数庞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发展水平低等一些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而制定并开始实施的《中国21世纪议程》即《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我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其中确定的行动方案及其分解出来的若干可操作项目,与地球科学,特别是其所属的地球表层学紧密相关,需要大量的地球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参与其事。由此可见,地球科学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重大决策咨询中一定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地球科学的基础性学科特点及其所具有的实践应用价值,决定了新世纪地球科学人才的数量需求以及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等素质要求。相应的,为了适应新的地球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并更新教学内容和手段。
(二)地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跨世纪意义
1990年国家教委在兰州召开了“高等理科教育改革工作座谈会”,在认真分析当前我国高等理科教育的成就与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理科“基础型”与“应用型”两类人才的培养方针,认为对前者,即基础性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只能是少而精、高层次,只能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定专业或系,制定一些特殊政策,使之建成培养基础性研究和教学人才的基地。
我国综合性大学所设置的地球科学类各专业多具有基础学科性质。目前看,综合性大学也仅少数设置有地球科学类院、系和专业。从这一现状出发,为了适应新世纪对地球科学人才数量和规格的需要,国家应加大力度和速度,制定保护和发展这类专业的措施;同时综合性大学亦应十分重视地球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使之在数量上和水平上均有较大发展。
西北大学是一所有80多年历史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近来学校结合争取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规划的制定,进一步明确了西北大学的发展目标为:坚持三个面向,增强主动适应陕西和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并为之服务的能力。在本世纪末,使西北大学的教学、科研条件有明显的改善,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等在国内同类大学中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成为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办成有特色的国内一流大学,一批重点学科的教育质量、学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在认真分析学科、专业现状及发展条件的基础上,认为应当发挥基础学科的优势,首先必须巩固提高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地球科学是西北大学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群,现有地质系、城市与资源学系(原地理系)两个系,地质学、地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地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环境规划与管理等8个本专科专业,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古生物与古地层学、沉积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遥感、人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构造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古生物地层学等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造山带地质研究所、含油气盆地地质研究所、新生代古生物与环境研究所、石油天然气研究中心、城市建设与区域规划研究中心、土地资源研究中心、黄土高原乡村生态经济研究中心等10多个科学研究机构,而且有依托中国西部、背靠秦岭、面临黄土高原自然和人文地域条件,多年来培养了众多地学优秀人才,创造了丰硕科研成果,为国家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推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面临21世纪我国对地学人才的需要形势,当前加强我校地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现实与长远意义。
(三)地球科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核心(www.xing528.com)
教学改革是“基地”建设的关键,其核心环节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地学类专业的教学改革除必须认真执行和贯彻国家教委《关于深化改革高等理科教育的意见》和高等理科本科地学类各专业的基础培养规格和教学基础要求外,作为地学类基地教学班,应当制定更高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
1.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从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地球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在大胆拓宽专业面,切实改变以往专业越分越细、越分越多的状况,调整课程结构,逐步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并制定高标准的教学计划,加强数理化基础,加大基础课学时,强化外语和计算机系统训练,要求学生尽早通过外语6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使学生具有宽广、坚实的专业基础,以利于增强适应性和自身发展能力。
2.为了满足新世纪对地球科学人才素质和从事基础研究及其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必须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把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内容加以重新组织并更新、充实、提高;应组织力量编写出若干高水平的概括本世纪以来的地球科学发展新成果的主干课程教材及其配套教学参考书;从地球科学及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际及需要出发,还应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声像辅助教学等先进电化教育手段的采用,逐步摸索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还应跟踪科学技术发展,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配套的、适应地学基础教学的实验室,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这类实验应按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其中一些应当尽快达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水平,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环节中还包括野外考察实习,从地学学科教学特点看,大自然应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必须充分认识到强化野外实际工作能力训练的重要性。为了确保野外考察实习的质量,从西北大学区位优势出发,野外考察实习主要可就近以秦岭、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等地域单元为对象,即可进行综合性的实习,又可进行综合科研项目或生产任务的实习,并逐步建立稳定的野外考察实习基地,使之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人才培养体制上,目前我校在保持本科、研究生各自为独立层次的前提下,从本科教育入手,逐步改革研究生教育,探索在地质学等专业建立“学士生——硕士生”6年贯通的基础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子。目前,从生源、培养和学生学习状况看,这种公有制有利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分流培养”方针的贯彻,推动了人才培养新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和更新,为“少而精,高层次”地学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的迅速成长奠定了初步良好基础。今后,学校还拟在“硕博连续”方面作此实验性摸索,以此作为促进地学新秀脱颖而出的措施之一。
处在跨世纪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体制改革是关键,教育教学改革是核心,而人才培养质量是根本。一般而言,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是基础,应当克服“轻教学”和“轻本科生教育”的倾向,把不断提高本科生质量当作普通高等学校工作的主体任务来抓。
在上述一系列关于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有关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探索和改革过程中,必须加强相关校、院、系之间的交流,不断总结推广先进办学经验;同时还必须加强教学状态和教学质量的宏观管理,当务之急应当建立一套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教学工作评估的指标体系,并逐步完善之,以此作为检测、评价各地学教学单位、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是否优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否有效、课程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的手段。
当前国家教委着手制定和组织实施“面向21世纪地学人才培养的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计划”是十分必要和适时的,这一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有赖于地球科学界的老中青专家学者,以及各有关教育部门及校、院、系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注释】
[1]陈宗兴(1943~ ),河南正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北大学校长,西安市副市长,陕西省副省长,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该文原载《高教发展研究》1995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