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德育思想 教育学生懂得怎样做人
张立民 王永智[1]
一
教育的宗旨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懂得做人的道理,是任何一个社会对人才规格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培养人才的核心内容。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做人教育及人的道德修养。孔子的“仁”学,以及统治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整个儒家思想,始终把伦理道德及为人之道放在第一位。历代有作为的教育家、思想家,从孔子、荀子到韩愈、朱熹,在他们的教育实践中,都注重培养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等,都极力倡导教书育人,要学生“砥砺德行”、“奋斗向上”、“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
重视人伦道德,重视做人的修养,是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优秀传统。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性地继承发扬我国传统道德修养中的精华,一贯重视对人民群众进行生动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邓小平十分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恢复优良革命传统做了巨大努力,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我们今天对做人品格的基本要求。
然而,在培养人才中,也出现过忽视德育、轻视伦理道德教养的倾向,思想教育淡漠了我国古代德育的优秀传统,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人们普遍呼唤: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因此,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古代重视人伦道德的优秀传统,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
10多年来,我们在为大学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人生哲理”等课程中,注重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思想精华,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容结合起来,并通过举办多种课题、多种形式的系列讲座,引导大学生从传统伦理道德中汲取营养,规范自己的言行,懂得怎样做人。我们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的:
(一)注重基础文明教育,培养仁爱意识和道德观念
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想事情时,心理意识出现许多矛盾与困惑。我们对15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关于“你的最大苦恼是什么”的答案中,与学业及前途相关的,如“想干的事没法干”、“前途莫测”等,占答卷者的28%;与情感及人际关系相关的,如“不被人理解”等,占38%;与自我完善误区相关的,如“未发现自我”、“活得不潇洒”等,占19%;社会适应不良的,如“生不逢时”、“无路可走”等,占15%。大学生的这些矛盾与困惑,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现实联系理解不深,另一方面则由于他们缺乏基础文明修养,不能正确把握自己。这就需要通过经常的基础文明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选择能力,主要培养他们注重文明礼貌,懂得荣辱美丑,正直善良,尊重他人。教他们懂得怎样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需要培养一颗爱心,即利他之心和仁爱意识。这是一个人完善自我、成就事业、造福社会的基点。而传统德育中仁学理论的中心是爱人,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仁爱意识最基本的要求。我们通过德育课引导学生从传统仁学规范中吸取精华,进行道德修养,以恭、宽、信、敏、惠规范自己的言行,“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培养学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高尚的道德文明,需要漫长的修养过程,实现内心与外表的统一,达到“慎独”的崇高境界,才算理性自觉。这不能光靠课堂上讲大道理,还要靠细致的养成教育,从小事做起,从身边近事做起,通过行为规范、激励手段和严格的管理,使基础道德文明成为大学生内心的自觉要求。
做人的自尊,是大学生懂得怎样做人的最重要的基础和达到高尚人格境界的立足点,是人格力量的源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智力发展上的优势地位,常常使他们处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之中,不少人在一帆风顺中拥有一个拔高了的理想自我,导致自己很难正确评价和审视自己,很难正确把握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及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这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我们对理工科四年级大学生的人生信条进行滚动调查统计表明,以“活得自在”、“我行我素”等个人本位观作为人生信条的,和以“吃喝玩乐”、“金钱第一”等作为人生信条的,两项相加在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百分比,1989年至1991年调查统计的平均值为33.3%。1992年对300名学生思想状况的滚动调查中,在回答“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取决于什么”这一问题时,有22.4%的学生认为取决于金钱、权力、社会名望,有22.1%的学生认为取决于活得舒服、潇洒,两项相加,占到44.5%。据1991年问卷统计,自我评价“平庸”、“自卑”,否定自己的,占调查对象的32%。这些都反映着大学生在自尊、尊人方面的迷误。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完善自我,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引导他们确立人格自尊,并把尊重自己同尊重他人统一起来,中国传统德育中,孔子提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人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只要有自己追求,有自己的志向,就是一个自尊的人,自尊者“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每到一处很快就了解到那里的政治、民情,就是因为“夫子温、良、恭、俭、让”,尊重他人,从而也得到他人的信赖和尊重。我们通过人生观课程,举办“谈谈做人的道理”等讲座,从中国及西方古代先哲们关于人学的探讨中,联系庄子、佛学、尼采、萨特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的论点,评介儒家的人学理论,用天地之间人为贵的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启迪学生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去肯定人的生命价值,理解人的本质力量,从而增强做人的尊严感和进取心。在进行人格尊严教育中,我们还注意启迪大学生把人格自尊同国格尊严联系起来,使他们的爱国情感升华为爱国主义的理性自觉。改革开放后,扫除了闭关自守、盲目自大的心理,面对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反差,一部分大学生又错误地把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归咎于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提出究竟谁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等等,我们举办“伟大的祖国”讲座,进行近现代史教育,以我们民族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启迪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国自西汉起,适应大一统思想,儒家在倡导人格完善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格”观念,强调“君子生以辱,不如死以荣”,“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形成了重视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优良传统,涌现出无数维护中华民族尊严和独立的民族英雄,形成我们民族凝聚力的强大支柱。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都成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高尚人格教育的丰富教材。启迪大学生把个人的生命、人格、价值,同维护祖国的历史文明,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未来,献身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统一起来;不论遇到任何风浪,与祖国同荣辱,共命运。这种教育,在解决80年代中期学潮及1989年风波后的反思中,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它使学生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的统一,也成为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努力学习的动力。
(三)以做人的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的价值追求进行正确引导(www.xing528.com)
大学阶段是人的主体意识发展、成熟的时期,也是人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确立的时期。作为社会的人,只有当他自觉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角色,尽到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时,才意味着他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真正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现在不少大学生把主体意识同社会责任对立起来,信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奉献是手段,索取是目的”,毕业分配选择志愿只考虑实惠,不考虑专业和社会需要,一心追求“到公司去,到国外去,到最能赚钱的地方去”,据1992年对300名学生的择业观念进行滚动调查表明,首先考虑经济收入的占63.9%,考虑祖国需要的只占13.7%。在回答最希望到什么部门工作时,愿去“三资企业”的占56.9%,愿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占53.2%,愿去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占43.5%。有28.8%的学生认为“只有人人为我,才能我为人人”;有31.8%的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整体上是自私自利。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基本围绕个人利益转,从而使他们思想言行常常同他人、同集体发生冲突,有的甚至同社会格格不入。因此,人生责任感的确立,成为大学生德育的一项重要目标,要着力培养大学生首先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懂得孝敬父母,忠于人民,报答父母和人民的养育之恩;进而对工作负责,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负责,对集体负责,逐步确立起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重群体(或重整体),重视主体的责任意识,是我国古代德育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古代把人生的社会责任感看作道义和志向,把“道”看作最宝贵的,超过人的生命的价值。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主张道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舍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当道义与人的生命相冲突时,应当义无反顾地牺牲个人生命。儒家倡导“担责任于已肩,挽黎民于倒悬”的积极入世思想,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以说儒家文化是让人把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他人、为家族,为国家的行列之中,立德、立功、立言,从而获得人生的不朽。它使人们在为他人、为社会的奋斗中,肯定自己生存的价值,发展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从中实现生命的延续和永恒。由此造就了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传统。例如杜甫诗句:“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韩愈曾“忧国如家”,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传统以极大的魅力激励着一代一代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中国的脊梁。我们以这些优秀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启迪学生克服厌学风、纪律松弛等错误倾向,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奋发学习的使命感。只有引导大学生把主体意识、人生价值追求同社会责任感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达到一种做人的理性自觉。
(四)启迪学生正确对待做人与做学问的关系,达到德才统一,知行统一
对于青年知识分子来说,如何对待做人与做学问的关系,集中反映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它关系着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在人生的征程中能不能实现事业上的抱负,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完美的人。做人与做学问是辩证的统一。一个品德高尚、懂得为人之道的人,在做学问上就有强大、持久的动力和后劲,而缺乏人生理想、胸无大志的人,做学问上也会不求进取,容易悲观颓废。另一方面,做学问又可以促进人们掌握为人之道。做学问和从事专业实践,乃是知识分子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代大学生在对待做人与做学问的关系上,往往只重视学习专业,忽视学习做人,重才轻德,认为只要有才学,将来一切都会有。不少学生在人格追求上缺乏崇高的目标和正确标准,存在许多盲目性。1991年我们以“你最崇拜的人”为题,对155名工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答案中,崇拜革命领袖、科学家、文学家的占60%;崇拜自我、普通人或不崇拜任何人的占23%;崇拜反面人物的占17%。由于这代青年不同于民族危难时期的青年,在和平环境优越条件下成长,他们对做人之难缺乏实际体验,不懂得美好理想和抱负的实现,离不开道德品质的修养,离不开在实践中磨炼。常常表现出幻想高于现实,誓言多于行动,愿望强于意志,存在迷信书本、浅尝辄止、眼高手低、脱离实际等通病。因此,引导大学生把做人放在第一位,在实践中重视学习为人之道和为学之道,是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中关于德才关系,知行关系,有很多精辟论述,在培育德才兼备人才中至今放射着光辉。“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司马光)孔子指出,做人不在说得如何,贵在做得怎样,“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他厌恶夸夸其谈的人,说“君子耻其言过其行”,“巧言令色,鲜矣仁”。荀子说:“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这些都深刻阐明了做人第一、经世致用、躬行践履的道理。古今中外伟大人物大都把做人放在第一位,达到德才的完美统一。这是他们事业上取得成功,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重要条件。而且他们在人品和做人方面建立的功德,他们的人格魅力,往往同他们在才智方面的贡献相比,意义更为伟大,影响更为深远。我们在德育教学中,不仅用这些道理和典范向学生讲“做人与做学问”等专题,而且还向学生提出为人之道、为学之道的具体规范:做人要讲“诚”,诚如赤子之心,做老实人;“仁”,胸怀一颗爱心,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为人民服务,“尊”,自尊尊人;“宽”,对人宽,对己严。做人既要重大节,又不能轻视小节,做到公德、私德的完美统一。做学问,一要有宏大的志向,矢志不移;二要持之以恒,珍惜光阴;三要有求实精神;四要谦虚好学。不论做人,还是做学问,都要倡导躬行践履精神,通过实践认识真善美,又投入追求真善美的实践中熔炼自己,实现知与行的完美统一,这是创造壮美人生的惟一途径。
三
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我国古代德育优秀传统,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首先,它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古代德育优秀传统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培育人的基本道德素质中,在规范人的思想行为中,发挥了良好的教化作用,反映着人才成长的规律。经世致用,积极入世的思想,把义放在第一位,作为立身根本的义利统一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所谓义,即理想、法制和道德规范。弘扬古代德育优秀传统,同现代化建设不仅不矛盾,而且为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及良好的人才基础。
其次,它是建设中华民族新的精神文化的重要源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一个时期以来,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成为大学生深层思想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说建立在科学分化基础上的近代西方思想文化,为西方近代杰出人才成长提供了精神养料的话,那么在今天,科学技术出现一体化趋势,世界市场经济趋向整体联系的情况下,中国古代把人生同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重视群体意识的价值观念以及兼容并包的传统方法,应当成为培养现代人才的哲学基础。我们要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但更要围绕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继承和改造传统德育规范,赋予它新的内容。
再次,它是一代新人思想道德成长的深厚根基。中国古代德育的优秀传统,经久不衰地影响着一代一代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方式和人格追求,形成了我们民族思想道德教育的氛围,这是我们培养一代新人具有高尚道德文明最深厚的基础。只有把古代德育中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全部教育活动和行为准则中,高校德育才会根深叶茂,收到理想的效果。
最后,它也是探索高校德育新境界的重要途径。大学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追求美好理想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其中最根本的,是要教育学生懂得怎样做人。德育的首要地位,是教育的内在规律决定的。因而,继承我国古代重视德育、重视做人的道德修养的传统,是尊重教育规律科学性的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高校德育新境界的重要途径。
【注释】
[1]张立民(1936~),陕西榆林人,教授,曾任西北大学德育教研室主任;王永智(1962~),陕西富平人,副教授。该文原载《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