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和教学改革中,我们西北大学注意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文科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
(一)文科教学要多方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大学文科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要阵地。大学文科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专门人才,文科的大多数毕业生要从事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方面的工作,相当一部分人将在党政部门担任工作,因此,在校期间对他们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文科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是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往文科教学改革发生的“左”或右的偏向,都是没有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所致。前几年文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被削弱,盲目地、不加分析批判地引进和介绍资产阶级社会学说,对文科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为把文科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的人才,文科教改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批判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其他错误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是用马克思主义代替专业课教学,也不是单纯增加马克思主义课教学时数。我们的做法是:
1.结合专业开设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课
西北大学设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类专业14个。从1980年起在让学生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同时,还结合专业,先后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名著选读》《马克思主义论文艺》《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选读》《〈资本论〉选读》等课程,通过阅读、讲授、讨论、作业等连贯性教学,使学生打下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其中,《马克思主义史学名著选读》课用一学期时间为本科生系统讲授。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引导学生钻研原著这个中心进行,采取“读、讲、写、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读原著、讲授辅导、写读书笔记或体会、开展讨论),引起同学的兴趣,使他们受益匪浅。《〈资本论〉选读》,10年来一直是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由6位教授、副教授结合自己的学科特长,分商品价值论、价值增殖论、流通论、再生产论、分配论、地租论6个专题进行讲授,并注意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进行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选读》作为哲学专业主干课,授课时数252学时。这门课程的教学,为中外哲学史研究提供了基本观点,为哲学原理及有关哲学分支的原理提供了观念框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提供了基本素材。学生们反映“对哲学原理的进一步理解主要是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得到的”。
2.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
如《文学概论》是中文系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育的重要课程,但它不是政治课,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概念直接搬到文学概念中去,而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文学的现象和特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文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
3.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编写文科各专业课教材
我校文科各系在选用兄弟院校出版的教材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编写了一批教材,先后编著出版教材46种,已在校内使用尚未正式出版的还有数十种,这些教材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能充分反映国内外社会科学新成果,在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
4.探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科课程设置结构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文科各系逐步建立了一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如我校文博学院(原历史系),继1980年开设《马克思主义史学名著选读》之后,1985年又提出建立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课程系列的“品”字形课程结构设想。这个课程体系由三类课组成,“品”字形的上面是作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名著选读》,下面是《中国史学理论史》和《西方史学理论史》两类辅助课。《中国史学理论史》系统讲授中国史学优良传统,特别是“五四”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西方史学理论史》系统介绍西方史学发展历程,特别是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通过这个课程系列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史学理论的整体概念。这项改革1989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中文系的文艺理论教学也形成了多层次的课程结构。它以《马列文论》和《文学概论》为核心,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内容,系统讲授文学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又以《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为指定选修课的支柱,用马克思主义去清理西方和中国历史上文学思想遗产,批判地继承中外文学传统和遗产,还开设了一些辅助性选修课,深入阐述文艺理论中的某些问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科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文科科研水平均起到明显作用。从教学上来说,提高了专业课的理论水平,多数专业课的教师较好地解决了“史”与“论”的结合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说,使学生认真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原著,有助于他们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原著,看到马克思主义著作不但内容丰富,理论科学严密,而且文风严谨,文笔流畅,富于幽默感。一位学生说:“读了原著,才知道自己的浅薄,马克思、恩格斯那样博大精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的理论世界,越往里钻,越令人神往。”由于学生提高了理论鉴别能力,因而在阅读各种学术流派著作中就能保持清醒头脑和正确的态度。政治上也由对党疏远、疑虑到信任、要求加入。历史系从1982年到1989年先后有近百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入党。
由于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文科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因而,近几年在文科教师撰写出版的著作中没有一部是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的。
(二)文科教学必须科学地批判西方社会思潮,正确地评介资产阶级社会学说
前些年,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青年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涉猎大量关于西方社会科学各流派的书籍和文章,并向教师提出了诸多问题。当时,如何对待西方社会思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的重大问题。为了统一认识,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座谈讨论,大家认为,与其让学生盲目地“吸收”西方社会思潮,不如主动地为他们开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评介资产阶级社会学说的课程或讲座。基于这一认识,我校从1984年起,由教务处出面,组织了一批外语水平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较扎实、知识面较宽的教师,分头准备开设评介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说的课程。经过较充分的准备,我们相继开出了“现代西方哲学”、“现代西方文学”、“现代西方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史”、“西方史学史”、“现代史学方法论”、“现代语义学”、“弗洛伊德研究”等课程。未担负这些课程讲授任务的教师们在教学中,也都注意增添了正确评介西方社会思潮的有关内容。
在评介资产阶级社会学说中,教师们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批判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例如,在“萨特及其存在主义”的专题讲座中,教师针对学生最感兴趣和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关于人的存在价值问题,较深入地剖析了萨特存在主义的本质。指出萨特所宣扬的存在主义认为,存在是人的“自我意识”与“自我精神”,这种纯粹的主观性的存在,可以绝对自由地“自我选择”,创造自己的本质,实现个体的价值。实际上,世界上并没有绝对自由,人不可能在任何问题上都自由地作出自我选择。人,不论是哪一个时代的人都要受历史时代的限制,不可能超越他的时代。人生活在社会中,对社会的改造,没有阶级的力量,没有群众的力量也是不行的。萨特的存在主义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某些知识分子对自己前途感到破灭的反映。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纯自由的自我选择。
再例如,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师在讲授“现代西方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史”专题课中,针对部分学生盲目推崇西方经济学,错误地以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凯恩斯的有效供求理论很有用等现象,注意做到两点:一是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对西方经济理论作全面准确的评介。不仅要讲清某一理论或某一观点本身的内容,而且要把该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作对比,辨明是非。二是在评介中,力求做到实事求是,借鉴和吸收其对我有用的东西。(www.xing528.com)
这些年,正确评介资产阶级社会学说的教学,扩大了我校学科建设的视野,得到了教师的赞同,受到了学生的拥护,有利于破除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神秘感和认识上的片面性;有利于活跃学术思想,满足他们渴求知识的心态;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他们通过中西文化学术的比较、鉴别,自觉地加深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的认识。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1.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西方社会思潮进行分析、解剖和批判。这几年,关于资产阶级社会学说的译著虽然很多,但不全是好的,也不全是新的。正确评介资产阶级社会学说绝不是“全盘端来”,而是自主地选择,有分析批判地介绍,这个“主”,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科学评介剖析,它至少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要说明某一种西方社会思潮以及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必然性;三是要实事求是地揭示其思想体系的归属和本质,指出其谬误和某些合理的方面。这些合理的方面必须是确实存在的,而不是盲目崇拜、牵强附会的吹捧。
2.正确评介资产阶级社会学说的关键在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这些年,我们分别采取选送党校学习、参加国内业务进修、学术交流和出国讲学、访问等方法,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坚持正确评介资产阶级社会学说,不只增强了师生的免疫力,更主要的是提高了他们鉴别理论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普遍反映,听了关于资产阶级社会学说的评介后,不仅了解了西方在一些学术问题上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马克思主义衡量,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合理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我们掌握了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方法,这比自己看书强多了。
(三)加强实践环节,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深化文科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这方面,我校文科各系都采取了切实措施,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类:
1.课程实习。一般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就近组织,到工厂、农村、事业单位,增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
2.社会调查。开展这类活动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并以其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我们鼓励和引导学生把学习马克思主义调查方法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写出有理有据的调查报告。例如,经济系经济学专业82级学生到宝鸡县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写出了30多篇调查报告,有10篇在陕西省的有关刊物上刊载,为省委研究农村经济情况提供了比较可靠的社会经济情况资料。同时,参加调查活动的学生也在社会实践中获益良多。
3.教学生产实习。这是我校文科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主要形式。学校加强了对实习的管理,要求制订详细的实习计划,选好实习点和基地。在实习过程中,教师指导与学生动手相结合,使学生不仅受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又加强了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历史系考古专业的考古发掘实习,让学生参与从古遗址勘探、发掘、器物修复到研究文物类型、分期和编写考古发掘简报的过程;中文系新闻专业学生到报社、电台、电视台、工厂、农村实习,作为见习记者参加新闻采访和编辑工作,接受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训练等。
4.到基层代职实习。这种形式克服了课程实习下马观花、一看就走的弊病,也弥补了社会调查只有认识而缺乏亲自处理问题环节的不足,实习学生既向社会学习,又向社会“释放能量”,使实习学生与接受单位双向受益,1988年和1989年,哲学系分别组织86级和87级两届学生,赴宝鸡市及所属县党政机关进行了为期40多天的代职实习。在组织代职实习中,实行双向控制和目标管理。也就是使实习生在实习单位的要求和学校实习目标的双重约束之下,变压力为动力,完成实习任务。
实践证明,代职实习是文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一种好形式。
1.代职实习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从代职实习反馈的信息中,我们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提出调整现有专业学生培养规格、完善课程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施计划。
2.代职实习为综合评价教学质量提供了客观指标,无疑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意志品质、身体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究竟如何?能否适应社会需要?通过代职实习,学生获得了对社会需要的切身感受,并从这种感受中评价自我,增强了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为专业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代职实习,提高了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位同学在完成考核合同制干部的工作中,向领导提出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每一个干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建议,受到领导的高度评价。
4.通过代职实习,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学生在实习中看到了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促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适应社会现有的客观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才能为社会所接受,才能服务于社会。
【注释】
[1]该文原载《中国高等教育》1989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