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改革与现代教育中的人才观

教育改革与现代教育中的人才观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注意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关系的失调问题。现代教育的特点之一,是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衡发展。重视非智力因素不仅是政治思想工作干部的事,教师由于他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不能辞其责。这就要求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结合起来,保持二者的平衡,达到多出群体优秀人才的目的。实践和思索的初步结果,现在认识到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于有一个符合现代教育的新的人才观。

教育改革与现代教育中的人才观

教育改革与现代教育中的人才观

彭树智[1]

人才观的问题,是现代教育中的根本问题。我在两年多来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为探索现代教育的客观规律积累了一些经验,也为进一步研究现代教育中的人才观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回顾两年的教学改革历程,笔者认为,在思想认识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侧重于教学方法上的改革,目的在于以此作为突破口,试图着手于教学上的启发式、讨论式和问答式的试点,来克服智能教育环节薄弱的弊端。第二阶段则转入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在继续抓好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把教学内容的科学化、丰富化和现代感作为关键问题,提上了教学改革的日程。第三个阶段则深入到学风问题上,于是我们适时地提出了发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把思想、纪律、品德作为非智力因素加以强调。第四阶段又回到了两年以前提出的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问题,认识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风的改革,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点,这就是现代教育中的人才观问题。

当今社会,应当树立一种新的人才观。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主要看他在本职岗位上是否有创造能力和创新业绩。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只要为社会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是人才。在学校中,就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特点,着重培养学生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具有为社会而发挥其才干的能力。

两年来的教学改革给我们历史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也使我们对教学改革的地位和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社会工程,教学改革可以说是这个社会工程中的主体结构。教学改革的特点是:在时间上表现为经常性和持续性;在工作上表现为具体性和广阔性。教育改革不能不落实到教学改革中去,而教学改革又不能不重视教学本身固有的特点和所处的地位。总结两年来教学改革的实践历程,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这就是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和教学的规律问题,特别是教学改革与现代教育中的人才观问题。

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两年以前在着手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我们都认识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社会效益。这个方针、指导思想和目的在当时都是明确的。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在于把这个方针、指导思想和目的同教学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使这种认识同改革的实践同步前进。

怎样在改革中不断深化对指导思想的认识?最关键之处在于围绕人才观这个问题进行反复实践和辩证思考。它之所以成为关键,在于人才观的问题,即培养目标问题,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的核心。紧紧抓住这个核心问题,去实践、去研究在“三个面向”方针指导之下,培养人才的方向和需要、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培养人才的规格和类型。尤其是在立足于现实的土壤之上,博采各国现代教育之长,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当前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角度,来寻求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特点。

例如,我们的现代教育是社会主义类型的,这就首先有社会主义的德育要求,绝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同时,我们有自己的国情,也不能雷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模式。从教学改革的角度讲,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改革,把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和落实在各个方面。教学改革强调智育,这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它的重点和基地。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注意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关系的失调问题。现代教育的特点之一,是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衡发展。也就是说,既要在培养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二者只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能偏废。非智力因素的内容是很广泛的,除了政治思想上的共同要求之外,还有勤奋、刻苦和顽强精神,坚定的信念自信心,优良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价值观职业道德等等。这些因素,对于一个高级专门人才的预备队成员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科学史和现实的无数事实说明,在关节眼上,非智力因素往往大于智力因素。

重视非智力因素不仅是政治思想工作干部的事,教师由于他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不能辞其责。两年来,政治思想工作干部为强化非智力因素做了许多工作,创造了在新时期中政治思想工作的可贵经验。作为教师,负有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职责。我们强调教书育人,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本身要具有全面功能,二是育人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有经验的教师并不脱离教书而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思想教育,使思想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形式。他们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不仅介绍知识是怎样获得的,科学家在获取知识时所表现的优秀品质,而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学生感染到自己的高尚人格和治学态度。现在有些人在介绍成绩时,总喜欢介绍培养了多少个尖子人物,但我们体会到,一个系培养几个优秀人才并不难,而要锻造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群体却并非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结合起来,保持二者的平衡,达到多出群体优秀人才的目的。

比如,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历史系的历史、考古专业,是西北大学的老专业,这两个专业是基础专业。同时,这两个专业都有它的应用方面。两年来我一直在解决这样的难题:如何处理基础专业和应用专业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如何发挥老专业的优势?如何建立新的专业?实践和思索的初步结果,现在认识到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于有一个符合现代教育的新的人才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每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本身的超前性和反馈性必然表现为人才的多样性。既需要基础专业,更需要急需的应用专业;既需要基础较好的老专业,又需要造就新型人才的新专业。

再如,怎样处理多层次、多规格办学与人才质量的关系?这里也必须对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问题,从新人才观的理论高度加以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合格人才。作为传统的基础专业,理应发掘潜力,发挥应用方面的作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代教育首先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即人才的数量、质量和速度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各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各层次的关系问题。还有一个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这三个问题都要求在新的人才观的指导下,有一个恰当的解决办法和合理的结构方式。

我们历史系两年来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结果,1985年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大专生班学生人数达到666人,1986年进一步增加到703人,为历史系历史上的最高记录。总结我们的教学实践,可以概括为“保证质量、稳步发展”八个字。具体对教学改革中三个问题的回答是:第一,根据需要和可能的原则,在严格保证各种规格学生质量的前提下,开展多层次办学,为国家早出人才、多出人才。第二,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这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都是高级专门人才的不同层次的预备队。在美国,这三个层次都有学位,即硕士、学士、协士。我国大专班目前虽无学位,但也应成为高级人才的一个层次的预备队。这三个层次中,关键是本科生。可以这样提:三个层次,本科为主。第三,教学与科学研究关系密切,在重点综合性大学和重点专业中,应当是两个中心。用教学带动科学研究,用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在通常情况下,科学研究必须结合教学进行。我们的实践说明,两个中心,教学为主的思路,对历史系的发展十分重要。总之,速度、数量、质量兼顾,质量为主;三个培养目标,层次不同,但都属预备队;三个层次,本科为主;一句话,就是保证质量,稳步发展。

人才观直接决定了教学改革的目标。我们两年来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的预备队。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知识面的拓宽,加上一定实际训练,来提高未来社会工作的适应、竞争能力。过去把培养目标锁定在培养历史学家是良好的愿望,但这个目标在学校是不可能达到的,提培养劳动者也失之于空泛,就是高级专业工作者的培养目标也不恰当。新的人才观要求我们分层次地、恰如其分地规定我们的具体培养目标。这对我们的课程设置、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的改革,都有直接的关系。

高级专门人才的预备队的标志是富有创造力,有从事专业的基本素质和知识。这些能力和知识从哪里来?其根基首先在于掌握前人的知识,在学习和继承中增强能力。这样,从人才观的要求出发,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着手,都涉及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种偏向。一种是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考试片面地强调死记硬背,不引导学生思考而要学生跟着老师亦步亦趋,结果培养不了创造性人才。另一种偏向表现在轻视基础知识,从而放松了基础知识的教和学,不注意各个教学环节的配合,甚至有否定课堂教学的倾向,结果削弱了基础教育,使能力培养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在纠正这两种偏向的过程中,深感它们都从不同的两个极端,脱离了现代教育中的人才观这个核心。

的确,培养能力和基础知识教育,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我国教学改革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前一阶段中,强调能力培养,重视智能教育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的传统教育从形式上看,好像是重视基础教育,其实仔细想起来,对基础教育理解得很狭窄,而且侧重于向学生灌输过去的知识,形成教条化的偏向。这种倾向使教与学脱离,使教师与学生都处于被动状态,把教学中师生的人对人的双边对话系统变成了人对机器的单边对话系统,把学生的头脑作为储存知识的仓库。教学改革从这里着手,也是有针对性的。问题在于对培养能力和基础知识之间关系的片面性要有清醒认识。这种片面性表现在自学能力与课堂教学方面,是有的老师不重视教学的各个环节,未把这些环节与学生的自学结合起来;是有些学生轻视课堂听课,甚至散散漫漫,随意缺课。这种片面性表现在基础知识和理论根基方面,是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更新,而忽视它的稳定性,或者把培养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对立起来。(www.xing528.com)

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多种途径。从学校来说,经常地、大量地是课堂教学。曾经有一种误解,以为课堂教学是注入式,只有讨论才是启发式,实际上,无论基础课或专业课,听课仍然是行之有效的方式。问题不在于讲课或讨论,而在于是否运用了启发式。绝不能把启发式简单地理解为减少讲授、增加讨论;也不能把启发式庸俗地理解为讲点典故、花絮、秘闻。启发式应贯穿于一切层次和一切方式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拓新知识领域环境和条件。启发式的标志是什么?关键在教师和学生双向思维对话的沟通与协调,即教师善于运用理论思维和逻辑的力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书的主题思维领域之中。如果教师在讲课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而学生的思维达到了“困而后学”“欲罢不能”的境地,那就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精神,也就运用了启发式教学。

为了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必须把学生开拓新知识和创造力的优化条件具体化。从认识规律讲,有一个优良的学风和活跃的学术空气是十分重要的。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思想禁锢的经学化,加上后来的教条化和“左”的严重倾向,在教学改革中,有必要强调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教师应鼓励学生的不同看法,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对那些敢于独立思考、论之有据、言之成理的观点,即使与一般说法不同,或者与教师的看法相反,都应当给予表扬和评以高分。学生寻求不同途径,得出独到结论的创造性行动,应该看作是教师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成果。“不要学生跟着自己走,而要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勇敢创造”,这个教育哲学名言完全符合现代教育中人才观的要求。教学改革中,要把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单向思维同多向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跃的、民主的和自由探讨的学术空气中提高能力,有利于形成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基础知识教育不应当削弱而应当加强,这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它同培养能力、发展智能是一致的。智能教育集中表现在深刻、正确和完整地反映客观规律的程度上、解决问题的程度和质量上。没有基础知识教育,就谈不上智能教育。当然,知识和能力并不是一个概念。教学改革也正是要探讨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基础知识教育的特点,是用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为智能的发展准备基本条件。基础知识教育的任务在于加深、拓宽学生的知识土壤,使那些在科学中经常起作用的、不易变的和作为未来新知识生长点的知识,深深根植于学生头脑之中。如果放松了基础知识的传播和学习,就会导致学生根基太浅,培养能力也会成为无本之木。基础知识的土壤越肥沃、越厚实,新知识的生长点也越有活力,解决问题的速度也越快、质量也越高,反映客观规律也越正确,后劲也会越大。

什么是能力的基本功?总的说来,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第二,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第三,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具体到历史系的基本功,我们两年来一直强调打好五个方面的基本功,被称之为“治史五基”。这五方面的内容是:①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史学理论的掌握与运用,也包括其他史学派别理论的了解与吸收。②基础知识。主要是中外两大通史、文史工具知识和拓宽知识面的专门知识、文理渗透知识。③古汉语和历史文献知识。④外语。⑤现代汉语和写作。古汉语、外语和现代汉语,都作为语言工具,要求比较熟练地掌握与运用。中外两大通史,我们作为基本主干课要求学生掌握,同时辅以拓宽知识面的课程。为了保证学生与史学前沿不致脱离,除了在课程内容方面介绍最新研究动态,还开设了定期和不定期的史学信息讲座。

总之,近两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我们强调加强基础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把学生的大脑作为移植知识的沃土,为学生拓宽思维空间,而不是作为储存知识的仓库;就在于使学生知道从哪里去找和如何去找,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运用它分析和解决问题,由已知领域走向未知领域

上面我从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大学来讲,今天的时代,所需要的是基础扎实、知识广博、思想活跃和富于创造性精神与创造能力的高级人才。下面我再从拓宽知识面角度来谈谈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

时代发展了,科学的边缘性日益扩大,交叉和渗透学科日益增多。交叉型人才的培养,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向现代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学生的基础要打扎实,而又需要多方涉猎,广为求知,扩大知识面(不仅是文科的知识面,而且要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知识面),从而提高我们创造性的能力。为了培养交叉人才,我们从理科招收双学位学生,以便摸索经验。对文科学生攻读理工科双学位,我们也做了试点。这些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为数不多。目前主要是通过选课来适应交叉人才的需要。当然,扩大知识面必须在加强基础课教学的前提下,不能离开主攻专业而去片面地扩大知识面。从近两年的实践看,在个别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中,曾经出现了盲目扩大知识面的偏向。这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从组织上讲,主要是经验不够,措施没有跟上,以致出现学生选课太多,削弱了基础课学习的倾向。

但是,总结这一段经验,应当说,搞好选修课,仍然是拓宽知识面,丰富知识和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把选修课和必修课结合起来,同基本功的训练结合起来,还会收到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这两方面相得益彰的结果。

现在看来,在选修课问题上,有以下三个问题需要加以研究。

首先是课程设置问题。减少必修课的门类、学科和时间,一直是拓宽知识面所面临的任务。“腾出时间,多开选修课”,一直是教学改革者的呼声。如何设计一个既有利于加强基础,又有利于开拓知识面的合理课程结构,的确是亟待重新研究的问题。根据历史、考古专业基础教育的要求,我们准备设计系列的选修科目。每门选修课都规定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让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课题自行选任。一经选定,即订出计划,积极准备,写出教材,陆续开出。这样,可以加强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的整体性、针对性和计划性,可以把教学和科研,教材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又可以避免教师自发提出选课科目和因人设课的倾向。

其次是选课的质量问题。提出拓宽知识面的任务以后,选修课日益增多,确保质量就成了迫切问题。现在确有一些质量差的选修课,如无教学大纲,无教学计划,无研究成果。有的人认为,选修课似乎比基础课容易,不要多大准备就可以开课,“反正是扩大知识面嘛!”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无论是基本知识的介绍,或是专门知识的讲授,都有一个质量问题,绝不能轻率从事。我们对选修课提出了以下要求:①有一套完整的讲稿;②有一定的研究成果;③有供学生用的教学大纲(包括参考书目);④每门选修课不得超过两学分。在讲授要求上,主要是:①讲授重点不应放在学科中某一理论内容的本身,而应放在这一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其发展过程上。②介绍该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围绕这些问题出现了哪些理论与争论。③自始至终贯彻方法论的指导,把学生引向科学研究领域。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教给了学生学习和研究方法,给他们以启示,开阔和畅通他们的思路,学时虽然少,效益很大。

最后是选修课与基础课和学生自学的关系。选修课不仅不能削弱基础课,相反要加强基础课,深化基础课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同时,选修课不能挤掉学生的自学时间,相反要有利于促进自学的积极性。这是我们在大量开设选修课提出的原则。为了防止学生盲目追求学分和盲目选课,我们除了加强指导以外,还提出了以下限制性措施:①学生选课的前提是:必须是学完了相应的基础课,如选隋唐史选修课,必须是学完了中国古代史的隋唐部分之后,否则不给学分;②学生每学期选课不得超过24学分,这样可以留出多半时间自学;③重申限制选修课与自由选修课的区别,以保证学生学好与基础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

当然,人才观是一个社会问题,学校只能为此创造条件。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确立职业的战略定位,健全法制的治理结构。总之,要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能力,需要有效的社会机制,使人才在特定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注释】

[1]彭树智(1931~ ),河南淅川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院长、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该文原载作者著《书路鸿踪录》,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文章写于198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