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师儒
讲“现今中国教育改进上之重要问题”,略谓:“我国经过长期战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均有极大之变迁,教育须适应社会潮流,自当亟谋改进。”明春全国教育会议召开之意义,主要者即为适应时代需求,依据宪法规定,制定改进教育之具体方案。窃意下述诸问题,在现今中国教育改进上极关重要:一曰,根据教育理想确定教育宗旨。我国曩日所定教育宗旨,非失之过度抽象,流于空洞;即失之过度具体,胶柱鼓瑟。是以颁行虽久,绩效未宏。今后适当调和二者之间,本简单、明了、实用三原则,易过于具体之列举为概括而抽象之列举,至所改定之条文亦应与宪法第158条相符合。二曰,实施宪法中关于教育之规定。如“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以保障”及“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国家之文化水准。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三曰,大学之经费分配与特殊补助,应尊重宪法均等精神以谋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四曰,推广边地教育,大抵一国之独立与统一,全赖国内各宗族间在文化上有共同基础。我国边地教育素质落后,欲树立文化上共同基础,非积极发展教育予以特别扶助不为功。五曰,增进行政效率。我国教育行政组织,应有适当之改进,俾教育效能得以充分发挥。苟各地行政奖惩失当,则优良者无从激劝,怠惰者不知警惕,教育功能因此即无从表现。今欲增进行政效率,须历行守时运动,请求实际效果。六曰,各级学校训育方法应彻底改革,使“训导”与“管理”从此能发挥相得益彰之功效。大学生之德育基础大致已形成于中小学之教育生活中,惟社会习俗与环境风尚亦有左右人心之力量。外铄式之强制管理,在中学阶段已非至善之策,若施诸大学,尤非所宜。盖大学生之理智生活自较中学时代益为强烈,其在理智方面应有之满足亦更为需要。训导属于人格感化问题,重在人与人间道德人格之接触,有伟大之人格,即可影响整个之行为,有良好之诱导,即无繁杂之章则,仍能培育优良之学生。为教师者,应以身作则,且须确实了解青年心理,使其于潜移默化之中收人格感化及人格陶冶之功效。我国一般学子,大率缺乏自治自助之精神,仅重模仿与接受,少有自动与发明,传统训教方法之不良实为重要原因。故今后教师主要之任务,应为指导与鼓励学生能作自动之学习,自发之行为,并具有自行组织之能力,以养成其独立的自治的自主之人格。七曰,充实各级师资安定教师生活。近年师荒问题极为严重,揆厥原因,乃由教师待遇菲薄,终年劳碌所得,不足供个人温饱,遑论仰事俯畜,是以中途被迫改业者比比皆是。欲使教师能以教育英才为最高之快乐终身不愿脱离教育事业,首须尊重其人格与地位,使其精神上先有极大之慰藉,赋予以物资之救济,以安定其生活。八曰,文教机关紧急之建筑与积极之设备,政府应早拨巨款使其能迅速完成,以奠定文化基础,以改善教育环境,经年累月,自可收获圆满效果。以上诸端,皆属荦荦大者。吾人身受高等教育,对本国教育文化应负有极大责任,亦应时加研究力促改进云。
(www.xing528.com)
【注释】
[1]该文原载《国立西北大学校刊》1948年12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