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教育的正确说法,音乐教育的效能和运用

音乐教育的正确说法,音乐教育的效能和运用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不用古人所谓“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那种笼统说法,分析几点简单论列,以见音乐教育的效能:(一)声音训练。所以音乐教育对于歌唱和语言的声音训练,是具有同样大的功能的。这是音乐教育对于听音训练的功能。以上七项训练,偏重在受音乐教育者的本身训练,我们不能希望人人都成为音乐家,但我们希望人人都应当受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的正确说法,音乐教育的效能和运用

论乐教

徐朗秋[1]

我们读《乐记》读到: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这一段话,把我们在圣先王立乐教以配合体教,求得万民协和之道,以及审察吾人情感之心声,用乐器以表达其节奏之理,扼要地说出,足见我唐虞盛世,已经注意到乐教的重要了。黄帝命令伦取竹制黄钟之管以正六律和五音,可以称为音乐之祖。舜典:“命伯夷作秩宗典三礼;命夔典乐;教胄子,八音克谐。”《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这种说法,虽不免被后人看作庙堂贵族的音乐,然而《大章》乐歌颂帝尧;《咸池》乐歌颂黄帝;《诏》乐歌颂舜;《夏》乐歌颂禹,这都是人民之声,是我们研究音乐史的人不可忽视的。

沈约说中国原有乐经,亡于秦火。后人虽怀疑乐经的有无,但是《礼记》明有乐教的纲目,《诗经》乃是当代的歌词,伶官传授乐器,虽不一定先有圣人手定的乐经,而乐教的设施,总是朝野所重视的,不过秦以后已现衰微之象罢了。宋欧阳修说:“由三代以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由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清方望溪也说:“自周以前,上将纳民于轨物而身先之;自秦以后,身不能而于民亦荡然不为之制,其宗庙百官之仪,仅有存者,亦虚器耳。”都是说从殷周礼乐盛世以后,就渐渐衰微而且忽视了民间乐教。《乐记》:“邓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教,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这是子夏回答文侯问“溺音”的释例。晋室偏安,南北朝多荒淫的君主,齐之伴侣曲,陈之玉树后庭花,都是淫于色而害于德的亡国之音。写到这里,想起现代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以及海派歌曲的淫靡之音,“世乱则礼慝而乐淫”(《乐记》),真叫人不寒而栗!中国究竟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民国已三十六年了,连一个国歌还不曾制定(以党歌代用的国歌有时间性),代表民族性的歌曲也不多。咳!“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情景,再重现于今日,吾民真要叫冤枉了!

以上简要的说明先王以体乐设教的至意,和后世轻视“与民同乐”的音乐消沉——如欧阳修、方望溪所云——意思不在复古乐而保存国粹,是在复乐教以发扬国策。过去的只好让它过去罢,现在的及将来的,不能让它跟过去的一样儿的过去,要我们努力现在,发扬创造现代化、大众化的中华民族的音乐,纳民于轨物。

振与乐教,也需要先从心理建设,我们相信先王乐教理论的正确,亟应发扬;我们也相信现代音乐理论的进步,亟应追求,我们尤应该相信乐教的伟大使命。我不用古人所谓“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那种笼统说法,分析几点简单论列,以见音乐教育的效能:

(一)声音训练。一个歌唱家、戏剧家或演说家,对于发音机关的保护和运用,没有不讲究的。歌唱好的,语言也清晰而洪亮,演说声音好的,不一定歌唱声音就好,这是乐音训练严格的关系。所以音乐教育对于歌唱和语言的声音训练,是具有同样大的功能的。

(二)听音训练。吾人发音各有不同的音色、音量,如果没有经过发音训练的,他唱出的音阶音调,不一定正确,不正确时,自己也听不出。经过训练的,不但自己发音正确,并很容易听出人家不正确的音,更能分辨出各种乐器发音的正确性。这是音乐教育对于听音训练的功能。关于各种声音的情调和节奏,也可有个正确的明辨。

(三)欣赏自然音的训练。鹿鸣、马嘶、虎啸、猿啼、松涛、鸟语,以及力夫抗唷、船家款乃,无处不有自然声音的美妙,中国旧曲的“百鸟朝凤”、“平沙落雁”,俄国的“船夫曲”,以及儿童的相声唱歌(小麻雀等)等都是模仿自然音而来,所以音乐教育可以使你吸取大自然的声感,进而欣赏大自然的美妙。

(四)性情训练。如果把一位暴躁的人送到教堂里常听听赞美诗歌,他会变得温柔而慈详;或者把一位懦弱的人送到军营里常听听战歌,他也会变得刚毅而勇敢。“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记》),这是“声感”作用,不一定要了解歌唱的词句。曲的作用和效能,也在此。

(五)品格训练。音乐有中和性,不但能改变你的性情而且能提高你的品格。高歌一曲,能激发你向上,使你心旷神怡,使你精神永远陶醉在艺术圈里,积极奋发,把握你至高至上的人生观。用音乐来调剂精神,恢复精神,都不过是品格训练的小因子罢了。音乐不只是娱乐呀!

(六)仪态训练。一个歌唱家或演奏家对于他的仪表姿态,没有个不讲究的,尤其在他登台演奏的时候,要有尊严而不冷酷,整齐而不呆板的仪表,活泼而不轻佻,敏锐而不粗率的动作。自己先有训练,同时予人以可亲可爱,尊而敬之的印象,进而示人以模范。实在,不做音乐家也要这样。

(七)团体意识训练。个人不能离群而独立,如果一个人缺乏了团体意识,可断言一事无成,因为他失去了一切人的助力。音乐里有大合唱、轮唱、分部合唱、乐器合奏等等,都能严格的训练你,只有团体没有个人,以大我的成功,表现小我的成功。因为和声的进行,不容许你独异的。所以受过音乐训练的人,在任何团体里,他都会表现他个人对团体的道德的。

以上七项训练,偏重在受音乐教育者的本身训练,我们不能希望人人都成为音乐家,但我们希望人人都应当受音乐教育。以下还要申述一项:

(八)音乐的感召作用。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是利用音乐的感召力而成大事的:像项羽困在垓下时,听得四面楚歌而兴叹自刎。伍子胥吹箫乞食于吴市,得到吴王的赏识而为他伐楚报仇。司马相如弹一曲凤求凰而引来一个美人卓文君做老婆。诸葛亮扶琴退敌,虽是史无可考,也是证明后人相信音乐确可有此力量。这次世界大战德国占领挪威京城奥斯陆时,就是先用军乐队和先头部队大唱其“到城里去”而进城的,城内25万军民先听歌声,然后听见飞机声,才知道这城给敌人占领了。希特勒没费一颗子弹而取得一座大城。

我们有了以上的信念,当了然乐教对于个人,对于国家民族是如何的重要了。教育界不应该忽视,执政者尤不应该忽视。由乐教可以看政治,“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记》)。我们现在到处听到淫靡之音,甚而至于学校里也能听到“桃花江上美人窝”,收音机里也能听到“正月里来正月正”,宁非亡国之音!这是执政者的责任,也是教育者的责任。我敬谨建议推行乐教的办法:(www.xing528.com)

中小学重视音乐课程,并多作音乐活动。

大学列音乐为共同必修学科,并常作音乐演奏及传习。

③社教机关注意推广民众音乐及活动。

④政府奖励音乐家制作中国现代化的民族性的歌曲及改良乐器。

⑤政府奖励音乐家戏剧家,创造中国新歌剧(中国故事,欧美技术)。

⑥请政府速颁国歌及典礼乐(闻国歌已在徵求制谱试唱,典礼乐亦经制定而迟未公布)。

⑦中央及地方,多培植音乐人才,并优予任用(如音乐教员待遇,不得低于其他任何科教员待遇)。

⑧严格统治职业乐队及音乐灌片公司,并审定其曲谱歌词。

⑨严禁淫靡歌曲唱本之流传。

⑩中央及地方建设音乐馆。

⑪政府印布音乐教材。

⑫尊崇黄帝,勉励后人(黄帝是音乐之祖)。

⑬扩充国立音乐院,并奖励其高材生出国深造。

⑭加强国立礼乐馆工作,使成为学术机关。

【注释】

[1]徐朗秋,曾任西北大学总务长。该文原载《国立西北大学校刊》1947年6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