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才教育的基础是什么?人才教育的基础

人才教育的基础是什么?人才教育的基础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在任何民族之上,我们有何理由说我们不能产生人才呢?我以为中国并不是不能产生人才,乃是一般人没有认清造就人才的因素,而加以努力。中国现在虽还不到这个样子,可是一般看来,好人常常不能合作,而一般坏人反能合作,反而朋比为奸。我们有五千年历史,圣经贤传,汗牛充栋,近年来海运大通,外国书籍传入中国的也很不少,我们为什么还声嘶力竭地嚷学术救国呢?

人才教育的基础是什么?人才教育的基础

人才教育的基础

杨宙康[1]

这次由赖校长之约,得知诸君聚首,互相切磋,深觉得欣幸愉快。本人由湖南动身,经过重庆成都,周回汉褒而至城固,看了不少的历史名迹;愈向北来,名胜愈多,到了汉中一带,历史的伟迹更使人不能不流连向往。我们西北大学,得天独厚,设在这个地方,使我们于研讨之余,日亲先贤余风,尤其令人愉快而且兴奋。

自九一八倭寇开始以武力进攻中国,用最残酷的手段,杀害我们的人民,摧毁我们的文化,企图灭亡我们的国家民族。我们……不得已起而抗战,不但抗战,我们还要同时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在这个时代之中,我们所遭遇的敌人是凶狠的,我们的任务是重大空前的,所需要的人才,更是千千万万。分门别类,无一项不需要人才来建设。

然而,中国现在是不是有那么多的人才?一般人总说:“我们缺乏人才。”是的,我们建立共和,已经30余年,交通事业,还是那么迟滞,飞机大炮,还需仰仗外国,一般学术,还是没有长足的进步,真似没有人才。但是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在任何民族之上,我们有何理由说我们不能产生人才呢?

我以为中国并不是不能产生人才,乃是一般人没有认清造就人才的因素,而加以努力。人才的因素,也可说是人才教育的基本条件。大学是人才教育的机关,所以办大学,就必须注意这基本条件。这可分四点来讲:

(一)恢弘志气。以前顾亭林先生打算恢复明室,周游南北,遍邀同志,共同革命,到后来,人家问他结果如何?他说:“北方之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南方之人,群居终日,为行小慧,难矣哉!”这便是说,全国人民,都没有志气,所以国家没有办法。那么,我们现在反躬自问,我们是不是有同样的危险呢?一般人能自知振作的固然很多,但是,只在想花天酒地,升官发财的,恐怕也不少。在大学里读书的学生,有志救国,发愤为雄的固多,而只图混学分,拿文凭,弄个资格,预备在社会上得个好位置,享乐享乐的,恐怕也有。就是志气大一点的,也不过想弄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试想,这样的怀抱,还谈得到什么人才?国父说:“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现在求立志做大事的,不可多得,而立志享大乐者,却大有人在,如于此中求人才,诚大难矣。因此我们必须首先恢弘志气,以天下为己任。立志不怕大,愈大愈能鼓励我们发奋。绝没有能立大志,而又自甘堕落的人。所以志气是人才的原动力发动机,刺激素,兴奋剂。这个原动力若是没有,其余一切就谈不到了。

(二)磨炼精神。俗云“人穷志短”,立志做大事,究竟是不容易的事情,所以第二点,应当磨炼精神——坚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用中国哲学来讲,便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用达尔文的学说来讲,便是“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环境给你一种挫折,你若经得起,担得住,你便会出类拔萃。否则永不能抬头。

精神是人的基本,没有精神,不能生存,精神衰落,便不能有大作为。有的人,起初精神也许很好,可是经过一种挫折,受了打击,往往自馁退缩,自暴自弃,终于失败。须知那种挫折,正像一块磨石,犹能把你精神的刀,磨得更加锋利;那种挫折正像一炉烈火,它会把你精神的钢,炼得更精。然而你必须磨,必须炼,才能锋利,才能坚强。你愿意锋利坚强,而怕磨怕炼,岂不会南辕北辙吗?所以吃苦是人才锻炼第一要义,古今中外的英雄豪杰,哪个不具坚苦卓绝的精神!而坚苦卓绝的精神,又哪个不是由环境磨炼而成?此类例证很多不烦列举,总之,欲求自己成为人才,不但先要恢弘志气,而且磨炼精神,也是很要紧的。

(三)放宽度量。可是有些人,志气也大,精神也很坚韧,但是度量狭小,不能容人,不能与人合作,仍是归于失败。人类是团体动物,任何人不能离开国家社会而单独生存,必须互助,互助才能在生活事业上有进展。如果气量褊狭,不能容众,势必使人不相容,互相猜忌,互相攻击,结果必然将事业毁败。(www.xing528.com)

中国现在虽还不到这个样子,可是一般看来,好人常常不能合作,而一般坏人反能合作,反而朋比为奸。所谓好人,便是指那些有才学有毅力的人,这般人是可以成为人才的,然而因为他们的气量太狭,便也不能做大事了。我们常常称颂某人人格伟大,细细研究起来,大部分是指他的度量大,能原谅他人,不求他人原谅自己;能容他人,不求他人容纳自己。一方面是伟大,一方面是自立。我们要建国成功,百废俱兴,这恐怕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深研学术。学术虽然是社会的人群的,但也必须从个人方面做起。大学所说治国平天下,必须自格物致知起,治国平天下,近乎上面所说的立志做大事,格物致知,而近乎现在所说的深研学术。现在社会复杂,除了治国平天下,尚有许多大事,而学术通常分为哲学科学艺术三大部门,每部门中又有许多流派,较之古代,也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所谓恢弘志气深研学术则治平格致,道理仍然没有两样,便是说如果我们想做大事,必须先以学问充实自己。

抗战以来,社会上喊着口号,说:“学术救国!”我们有五千年历史,圣经贤传,汗牛充栋,近年来海运大通,外国书籍传入中国的也很不少,我们为什么还声嘶力竭地嚷学术救国呢?就是因为学术仍然是学术,我们并没有去深切研究。我们的敌人日寇,敢于以蕞尔三岛,进攻中国,就是由于他几十年来的日日研究学术的结果,所以,如果我们同日本打仗,打的是学问,也未始不可。德国战败后20年,又起而向全欧挑战,甚至把世界都搅做一团,他凭了什么?也不过是凭了他们继续不断地深研学术,学术之于一个国家,竟是这样的重要!清末外患日亟,我国爱国之士,都说外侮之来,由于本国不强;本国不强,由于教育实业之不发达;教育实业之不发达,又是由于学术之贫乏,于是他们痛哭流涕,奔走呼号,其奈多数人竟不觉悟,直到现在,虽然新中国正在生长,然而学术一项,还比不上先进国家,研究之风,也还不够。大学是学术机关,有些学生还只图马马虎虎混足学分,拿张文凭拉倒,别的更不必说了,如此下去,我们希望产生人才,岂不为难!

更以个人自己利害来说,以后统一的国家,上轨道的国家,绝没有不学无术的人鬼混的余地,以前军阀时代,目不识丁者可做督军,自然没有读书也可做政客,以后的科学社会中,这种现象绝不会有,就是想靠文凭吃饭,也绝不可能,非有真才实学不能在竞争中生存,更不能在竞争中称人才。

总而言之,人才之造成,必须有多方面的修养,上面所举四点,乃是修养之最低限度,简单点说,一个人才之造成,必须具备上述四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当然人才教育的内容,也就非具备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不可。诸君人人欲为人才,可为人才,应为人才,对此自必有深刻的认识,但望努力迈进,时时自省,莫辜负了国家父母和自己。

【注释】

[1]杨宙康(1898~?),湖南长沙人,教授,曾代理西北大学校长。该文原载《国立西北大学校刊》1943年1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