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仪祉:教育家的眼界,教育家的眼界

李仪祉:教育家的眼界,教育家的眼界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家的眼界李仪祉[1]教育之方法,以教育之目的而定,而教育之目的乃以教育之眼界为准。于是,教育家之眼界亦扩放而及于一国,此为第三阶级。有数种教育不期然而足为世界教育之前导。[1]李仪祉,原名协,字宜之,水利大师和教育家。在他任内,教师勤于教学,学生善于学习,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是西北大学创建阶段最好的时期之一。他在该讲稿中,基于在三秦公学附设留学预备科的实践,首次系统阐述了教育要面向世界的观点。

李仪祉:教育家的眼界,教育家的眼界

教育家的眼界

李仪祉[1]

教育之方法,以教育之目的而定,而教育之目的乃以教育之眼界为准。自野蛮时代以至文明时代,其教育发达之历史直可谓之教育界之眼界扩张的历史。可分为四阶级:一身家,二社会,三国家,四世界

盖人之生也,先知有己,一切行为皆由一己推出,教育亦然。眼界亦可谓极狭,然其所求,纯为一身之利益。推之一家不过一身范围之稍广。如父为子谋利益,是此身家为第一阶级。

然使长此为己而不扩充于社会上,必多所抵触,而两受其弊,故教育家为第一,不得不将眼界扩放以兴社会利益,使一群之中彼此相将、相养,结成无数小团体,此为第二阶段。

久之,团体与团体相争,小团败而大团胜,涣散者败而团结者胜,故为御外侮计,不能不合无数团体,而成为国。于是,教育家之眼界亦扩放而及于一国,此为第三阶级。(www.xing528.com)

教育进化之迹数千余年,以至于今亦不过至此地步,故现在各国各有特别教育方法,无非自谋富强其国,以抵制外国为目的。然世运所趋,人力弗能遏。有数种教育不期然而足为世界教育之前导。吾国以新造之邦,共和初建,国基未固,虽不能骤舍国家教育而言世界教育,然为世界和平计,为将来大同计,其眼界不能不注射于世界教育者有三要素:①各国道德风俗必归于统一,先研究世界之真道德以求改良各国之弊俗,如我国购鬻奴婢、重男轻女、纳妾等俗不合乎人道主义,均宜速改;②各国政治必归于统一,国政之趋势自以共和为标准,然须人人有共和之资格、知识及道德,始可为共和之国民;③各国势必归于统一,无政府主义于今日世界固不能骤行,而国界亦不能遽化,非各国势均力敌不能长保和平之幸福。若刀匕俎肉,焉得言和平哉。

凡此,皆教育家所当注意者。庶中国勃兴有日,世界之和平亦有望矣。

【注释】

[1]李仪祉(1882~1938),原名协,字宜之,水利大师和教育家。早年两次留学德国,专攻铁路、土木工程和水利,归国后曾任河海工程学校校长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4年1月1日起任国立西北大学教授,兼水利工程专门部主任、校仪器委员会委员、教授评议会评议员等职,主讲地质学课程。1924年暑期鲁迅等到西北大学讲学期间,他同时作了专题讲演。1925年5月任国立西北大学校长。他在主持校政期间,积极扩充教学设备,筹措办学经费,对课程、教材、实习、科学研究以及各科教学计划与规章制度,无不躬亲处理。在课程设置方面,既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也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注重工科学生的家习,几乎每个暑假都在野外度过。在师资方面,特别注重遴选那些思想进步、品学兼优的教师。在他任内,教师勤于教学,学生善于学习,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是西北大学创建阶段最好的时期之一。20世纪30年代西北大学重建之后,他兼任西北大学教授,并多次到校兼课或做学术报告。本文系1913年6月西北大学、三秦公学等派出留日学生后,他在三秦公学的讲演稿。他在该讲稿中,基于在三秦公学附设留学预备科的实践,首次系统阐述了教育要面向世界的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