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才为致治保邦之本——奏遵设陕西法政学堂折
曹鸿勋[1]
奏为遵设法政学堂,以储人才而资治理,并拟定章程开单。前准政务处学部咨饬各省筹设法政学堂,并准直隶总督咨送章程各等因前来,伏查陕省风气之开后于东南各省。近年以来迭奉谕旨,整顿吏治,培养人才,为致治保邦之本。当经升任抚臣升允,督饬两司设立课吏馆,调取本省候补人员入馆肄业,以通知掌故为根柢,以研究律例为措施,以博考约章备交涉,按日程功颇著成效。现在钦奉明诏,预备立宪,海内士夫喁喁望治。举凡宪法施行之次第,地方自治之规模,立法行政之何以分权,刑事民事之若何判晰,自非讲求有素,断难措置裕如,当饬三司即将课吏馆改作法政学堂,推广斋舍,建筑讲堂,聘定教习,明定规则,业于三月初八日(1907年4月20日)开校[2]。所有经费仍饬藩司设法筹拨,综其办法,略分三端:一曰学科程度,按法政之学重为专科,必先有普通之智识,而后分门肄习,始不嫌其躐等第。由预科以进正科计非五年不能毕业。陕西人才消乏,诸事待理,虽蓄艾之有方,究河清之难俟。查北洋法政学堂章程有简易一科,略分行政、司法两门,以养成谳局裁判及地方自治之人员,科目颇为简要,按之陕省目前员绅程度尚觉合宜,因饬仿照办理,俾应急需,以求速效。一俟中学堂毕业有人,再当改办专门法政科,以养通才而资深造。二曰学额名数,自仕途庞杂、流品混淆,科举既学非所用,捐纳复患在空疏钱谷,刑名未研究于平日,胥吏幕友得把持其短长,况新政各门皆为专学,断非不学而能。陕省需次人员,奚啻千百,其中不乏可造之士,因择其年力尚强,文理清通者正佐六十人,并考选绅士四十人,一并入堂肄习,庶几兼途并进仕学俱优,佐治不致乏才,百端皆可整理。三曰酌给奖励,谨按京师大学堂仕学馆毕业章程或荐升一秩,或保奖升衔,所以鼓励劝奖者至为优渥。陕省所学既为简易,自难援引为例,惟该员绅等有志上进,勤苦用功,既经毕业,似宜量予奖励。现拟定为三级:曰最优等、曰优等、曰中等,或拔署要缺,或酌委优差,或派办新政,以昭激劝而励其余。以上三端为开办总纲,至其细目,别具章程。惟是学术多歧,士风不竞,浮薄者醉心欧美,诞妄者忘其本根,未窥法政之精深辄欲藩篱之破,抉不知外邦政治,凡属齐民各受法律之范围,咸有应尽之义务,天经地义本自昭垂,秩序等威何尝畔越。所幸秦中风俗素号敦庞,吏治无奔竞之风,士习有朴厚之美,虽开通之较晚,尚流弊之未滋。臣惟有督饬学堂员绅力戒浮嚣,各端趋向,本道德人伦之旨,发忠君爱国之诚,上以任朝廷维新之政,下以慰闾阎望治之心,是则臣之微意也。
附:陕西法政学堂章程(节录)
本学堂以改良吏治,培养佐理新政人才为宗旨。驯至能襄内政外交为成效。
本堂意在使官绅通知中外政法,故以大清律例会典为主,兼课东西政法诸书,以储吏材,而资治理,一切邪说畸行在所严屏。(www.xing528.com)
【注释】
[1]1904年后的开缺陕西巡抚。此文题目系姚远据原文另拟,该文原载《奏疏便览》,有删节,是陕西巡抚曹鸿勋为开办陕西法政学堂,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奏折。有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初一日(1905年11月2日)奉朱批:“该衙门知道,单并发钦此。”1912年3月,秦军政分府大都督张凤翙将陕西法政学堂与陕西大学堂等五学堂合组为西北大学。
[2]校址在今西安城西北隅万寿宫旧址(莲湖路西段老关庙什字北),即原陕西课吏馆旧址。当年实际招生94名。次年又附设自治研究所,招收“士绅中品学较优,富于经验,素孚众望者;官吏之文理明通不染嗜好,于法学曾有门径者”为“研究生”23名,还招有“所外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