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高职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高职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发展的同时其质量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保障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这一领域的研究亟待加强。

建立高职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第八节 建立高职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兴起的背景

(一)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20世纪后半叶,世界高等教育出现了持续扩张的全球化浪潮。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各国经济高速增长,高等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和社会的巨大回报,以及民主化浪潮对各国教育观念和政策的影响等,推动了各国政府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步伐。

我国自1998年开始逐步扩大了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使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规模已占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据统计,2001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总数已达1314所,约占全国高等教育学校总数的68%;当年招生人数达到了276.27万,在校生数增加到639.74万人,占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数的54%。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扩招,也使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全面紧张,高等教育质量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呈下滑趋势,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出现经费投入不足,教育教学的基本建设比较薄弱,扩大招生,而办学条件相对不足,无法保证教学的需要;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上不合理,特别是不具备一支有实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报考的少、报到率低、就业率低等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发展的同时其质量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关注质量问题的原因

(1)经济全球一体化加剧了世界范围内对人才的竞争,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综合国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动经济社会进步方面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也就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抉择。然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不仅意味着数量的增长,更应意味着质量的提高,因为,综合国力的增强,需要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由此,教育质量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2)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人类社会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迈进的步伐,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和设备的更新、科技含量提升,对各个层次、各个行业的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化时代初期形成的教育制度、学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管理模式、质量标准、教育效能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带来的结构性失业、人才素质与人才规格的错位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人才激烈竞争,不仅使教育的决策者和学校的校长、教师重新考虑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也使越来越多的普通劳动者感受到教育及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3)我国加入WTO,教育服务承诺的履行,相应地对别国学历、文凭和学位的认可,对别国高等教育及其质量的关注,以及国外教育机构的进入,中外合作办学增多,教育市场的竞争加剧,使得教育质量成为各个办学机构生存、竞争的重要砝码。如果中外合作办学或国外教育机构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教育内容和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更适合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那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就将找不到工作。因此,“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正在成为各类高校的追求目标。各国的高等教育,其质量标准和实践能得到国际上认可,将是进入教育市场的钥匙和取胜的关键

(4)世界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以后,得出的结论是: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尤其是进入到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质量更是越来越普遍地被重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等教育本身不再是社会的稀缺资源,接受高等教育成为每个公民的权利或义务。因此,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紧缺”时,人们以能够大学为主要选择,而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相对“充裕”时,人们就以能够上好大学、自己满意的大学为主要选择,更加希望接受优质的教育。这使得高等学校特别是在我国社会认同度还不是很高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教育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5)扩招后人们普遍担心教育质量的滑坡。一方面是教育资源、条件能否保证规模扩大的需要,一方面是降低录取分数的生源能否达到合格毕业的标准。质量问题受到社会各方面空前的瞩目。

(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出现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发达国家都把这个问题摆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一些国家战后出现的所谓“质量运动”,是人们关注质量问题的典型表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更加引起各国重视,1998年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更把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作为主题,不仅大大推动了理论界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研究,也促进了质量保障、全面质量管理、质量评估和高等教育绩效的研究与实践,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建立起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我国,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质量也日益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关切与日俱增,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也迅速开展起来。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保障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这一领域的研究亟待加强。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

(一)质量

人们对质量的认识,经过了从“产品合格”到“用户满意”的转变。早期质量的观念核心是合格,即是一种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短缺经济时代,一个产品只要符合国家或行业颁发的技术标准,就是合格产品,也就是质量好的产品。现代,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合格产品不一定是有质量的,只有令用户满意的产品或服务才是有质量的,否则,即使符合国家或行业颁发的技术标准,也只能是无人问津的“合格废品”。现代顾客的价值期望和要求是本质上完美、经济上买得起,功能则由使用者来决定,质量的概念是“用户满意”,即是满足用户需要的适应性。这说明质量概念必须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联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现代管理科学把质量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所需的能力的特性总和,涵盖了产品的“适应性”和符合“规定性”两方面的内容。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也经历了对产品质量认识的过程,因为高等教育的质量总是与特定的时代相联系,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从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化教育中,高等教育的质量内涵发生变化,传统的学术性培养目标已经无法涵盖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西方国家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便引入了工业企业产品质量的概念,借鉴了其内涵。高等教育的质量不再具有卓越的涵义,而开始像其他产品和服务一样,其质量更多地体现在消费者和顾客对它的满意程度。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如果20世纪精英教育的质量主要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则21世纪大众化教育的质量应该主要考核高职教育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高职教育本身就是与社会经济紧密联系的一类教育,更应通过本身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能够适应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综合科技高速度发展的挑战,能够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挑战,否则将形成对社会的“无效供给”,高职教育的价值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教育质量就无从谈起。

1998年巴黎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多层面的概念”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层次各类型高等教育,其功能和活动有所不同,应当有不同的质量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政策性文件在论述高等教育质量时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系统的组织结构、法定认为或特定学科的条件及标准。质量问题涉及到高等教育所有的主要职能和活动,包括教学、课程、培训、科研工作的质量,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学生学习的质量,以及基础设施及学术环境的质量等。

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来统一衡量,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应有不同的质量标准。而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也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来统一衡量,应有自身的质量标准。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也不是单一的教学质量,而是涉及高等职业教育所有的主要职能和活动。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

1.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的认识

要科学衡量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必须摈弃固有的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质量观,树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的质量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讨论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

(1)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下来认识高职教育质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育质量观必须要有新的认识。根据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评价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不能用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与标准来规范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高职教育质量观的确立,要基于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这样一种认识上来,必须把学科本位的评价观念转向能力本位的评价观念上来。要从社会整体需求评价高职教育的质量。扩大招生规模必然造成部分分数较低的考生被录取,不过这仅是个局部问题,从整体角度审度,分数较高的考生仍然占70%以上。对30%的“差生”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就能确保整体水平。这样做不仅能够保证扩招考生的质量水平,而且还能培养更多的人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这也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际潮流。因此,要从整个社会对不断提高国民素质的需求来评价高职教育的质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日益突出,即社会对高职人才不仅需要他们能掌握过硬的技术、能力,还应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不仅要突出职业能力为中心,而且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要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纳入我们培养高职人才的全面质量中。

(2)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高职教育的质量。

高职教育要发展,必然要扩大规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可能会因设备、师资的暂时不足而影响质量。但从长期看,如果规模上去了,加上科学化管理,就一定会产生巨大的效益,进而加大教学投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发展地、动态地、全面地看待高职教育的质量。

(3)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衡量高职教育的质量。

评价质量的高低,要有客观的标准。对不同事物的评价,必然有着不同的尺度。由于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培养目标有所区别,质量标准也应有所差异。对高职教育学生的评价,不仅要看其知识结构是否完善,学科理论是否必需、够用,而且要看其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强弱。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尤其是重点大学培养的学生数量很少,属精英教育,而仅凭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本科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察高职教育的质量。

(4)从培养特色和多样化方面来评价高职教育的质量。

由于数量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学校质量观念应该有差异。如用同一质量观来要求所有学校,不仅办不到,同时在我们眼中看到的只能是问题和差距。要突出强调没有特色的质量不是高质量,怎样通过改革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教学特色和专业特色,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特色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既不同于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又不同于一般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培养模式上既不能借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又不能照搬中等职业教育的方法,必须形成具有高等教育基础与职业教育特征相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体系,即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准确把握经济、科技发展脉络和社会的人才需求趋势,坚持办学特点的社会性、服务面向的地方性、培养方向的职业针对性、培养目标的技术应用性、办学主体的多元性、对象来源的多样性、办学形式的开放性、教学模式的灵活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超前性、师资队伍的复合性、基地建设的丰富性等等,其主要特色又体现在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培养目标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训练性上。

1)专业设置的适应性。专业设置的适应性要求各高等职业院校每年进行一次社会人才需求预测及毕业生追踪调查,以此为依据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或专业方向,力求做到以需定产、人才供需对路。如在目前形势下,秘书专业可调整其专业方向,由中文秘书转为企业秘书或是商务秘书;不仅可开设财务会计专业,而且可增设企业会计专业和电算化会计专业,有条件的院校还可开设劳动经济、涉外经济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可以调整到硬软兼顾、注重实用的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

2)培养目标的实用性。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对各专业学生未来工作岗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的培养规格与标准,明确本专业学生的应知应会的东西,包括项目、内容、等级标准、培养措施和达成期限,力求做到按需培养、学用一致。

3)教学方法的训练性。要求各高等职业院校教研室(组)持续开展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研究,各学科都要根据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对应本专业的应知应会,编写教学纲要,明确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训练体系,强化教学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力求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

(5)从综合素质提高的角度来审视高职教育质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中央的决定可以看出,目前在全国蓬勃兴起的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1)学生的创造素质包括:一是创新意识,即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中的客观事物的刺激下,自觉产生积极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创造思想和欲望,是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二是创新精神,即创造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的自信心、坚持力、探索精神和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无限热爱的品质,是创造力的源动力,决定了人们对创造寄予无限的希望。三是创新能力,即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它是各种能力的复合体。一般来说,创新能力是由创造性地确定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等因素构成的。学生创造素质的形成,以及在学习实践中的成功发挥,会使学生十分看重对自己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能力素质,一般包括工作能力素质、学习能力素质和研究创新能力素质。学生的创造性素质应以创新能力为主,在高职学生教育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是从整体观念出发,培养学生自我设计学习活动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教育内容、教育环境、课程安排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整体观念出发,因人、因事、因时、因地综合考虑各项教育活动的功能和价值,有机地结合,适当地调整,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教育活动,并在各项活动中使学生养成自我设计学习活动的能力。

二是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时代,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收集、筛选、整合信息,并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要善于把握各学科中有联系、有价值的信息,促进课程综合化;要让学生学会从各种信息筛选出有创新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替代那些机械记忆、重复演练的内容,加强有效学习力度。

三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还应注意把学生组成大小适宜的群体小组,组织他们去参加社会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群体合作能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捕捉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要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那样,对学生实行六大解放:解放他们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去做,解放他们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他们的嘴让他们去说,解放他们的时间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解放他们的空间让其自由发展。

四是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学生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主要由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构成。首先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它包括创造性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造性理解能力的人,在认识事物时,往往能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自己独到的新思路,使问题得到创造性解决。创造性理解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求异思维占优势,能有效引导自己创造性思维活动。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创设积极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关键环节。创造性运用教法能力,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现有知识,进行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目标,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创造性教学应变能力,要求教师根据教育对象和条件的变化,抓住最佳教育时机,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

2.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正在加紧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途径。应该说,高校规模扩大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确保教学质量,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是有保障的。但由于高教大众化进程的突然加快,高职教育在我省又是新生事物,用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来衡量,在高职教学发展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有:特色问题、教学质量问题、师资问题、机制问题、学生就业问题等。高职出现的这些问题中最主要、最表面化的问题是教学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

(1)人才培养目标还较模糊。培养目标是否清晰明确,教育教学过程是否按照培养目标去组织实施,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我国高职经过多年的发展,结合我国的社会实践,明确提出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刚刚起步,专科学校、成人高校、中专、本科院校等几路大军一起发展高职教育,数量解决了,但质量——粗放型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问题也越发突出。首先就表现在培养目标的模糊,过多模仿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压缩型非常突出。培养目标的偏移、模糊不清,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

2)特色不很鲜明,人才质量还不够高。本来,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这一点在培养模式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教学及管理模仿普通高等教育,以知识讲授为主,没有按职业岗位分析去开发教学。在高教扩招的形势下,仍满足于传统的人才培养规格,没有深层次地思考人才未来在社会上的就业、创业的情况,培养的人才质量尚未达到在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的要求。

3)传统教学方式仍未明显改变。如评价质量仍简单地采用传统的评教师授课质量,不注重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测评学生的成绩不是以能力为重点,专业课程设置模仿本科院校等。

4)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①教学过程监控不平衡。质量监控偏重于课堂教学,而对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则较少监控;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较重视,而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监控或监控不力。②教学质量评价不尽完善。评价过程中没有注重吸收社会行业(企业、部门)人员的参与,没有建立一套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质量评价体系。③教学质量监控范围狭窄。对学校教学秩序监控严格,而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重视不够;对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较重视,而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素养较放松,“双师型”明显不够;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考核较重视,而对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缺乏有效的办法。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现状分析

1.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现状(www.xing528.com)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扩招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三教统筹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初步形成了高职、高专、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本科院校的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民办学院等6路大军合力发展高职的局面。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建设逐步规范,使各类高职院校初步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平台。出现了一批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有效的产学结合做支撑的,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为中心的初具特色的专业。有一批高职高专院校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在社会上建立了很高的认同度。

然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提高。

(1)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基本任务的。但当前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人才类型和层次上定位不准,偏高偏低皆有之,也还有一部分专业目标模糊,分不清培养什么类型和什么层次的人才。学校往往更重视从学科角度分析学生需求,而忽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或不能较好地把行业企业的技术要求转化为教学中的具体目标,造成人才培养脱节,教育与需求的矛盾。

(2)专业设置未能完全摆脱普通高校专业设置的模式影响,一些学校为了争生

源,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导致资源浪费,人才质量下降。学生找不到就业出路,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供需错位。专业建设的水平也不高,许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仍处在初级的阶段,难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

(3)课程模式没有大的突破。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是非学科课程范型的课程模式。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模式受单一学科课程范型的影响,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很多骨干教师自身也是接受学科型教育的,认识上和教学中较难突破这一传统课程范型的束缚。尽管过去十年里,我国教育领导部门多次引进国外一些典型的非学科课程范型下的课程模式,如“双元制”、CBE、MES等,但实践证明,由于国情、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发展特点的差别等都使这些在德国、加拿大等很多国家成功的模式在我国很难全面实施。基本还是学科教育的框架,或在此基础上的修改调整,而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4)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需求。陈旧、落后、不能反映现代企业或行业现行的

主流技术,教学内容缺乏科学合理的整合,各门课程各自为政,还在维护本门课程所在学科的系统性。使学生感到学了许多没用的知识。

(5)实践教学的建设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无论是实践教学的设施资源环境,如实训基地等的建设,还是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都未能很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劳动过程的组织方式,使实践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受到很大影响。

(6)教育教学的基本建设比较薄弱,扩大招生,而办学条件相对不足,无法保证教学的需要;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上不合理,如西部地区的师资和一些热门课程的师资都很短缺,特别是不具备一支有实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7)还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管理体系和制度。高职院校

尚缺乏对教学质量管理的积极主动的自我约束机制,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行为随意。

(8)报考的少、报到率低、就业质量不高。

2.整体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1)观念落后,社会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太低,鄙薄技术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使学生和学生家长总认为上高职是低人一等,对报考高职院校举棋不定,缺乏信心。

(2)政策不完善,特别是缺乏积极鼓励的政策,对高职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极其不利。如招生放在最后一批录取、高收费、没有国家经费补贴、就业待遇差等,使高等职业教育处于一种受歧视的境地。

(3)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滞后发展的实践,特别是缺少符合我国实际的指导高职教学设计的中观教学理论。

(4)投入不足,政府、社会各方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均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

(5)评估导向错位,标准单一。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考核还是用精英教育阶段普通本科院校的标准,造成一些高职院校盲目向普通本科高校看齐,追求升格,失去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6)国家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及职业准入制度还不健全。

3.质量现状产生的结果: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出现系统性偏差

基于以上的进一步分析,我们感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这种质量现状产生的结果或者说质量现状的实质问题在于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出现系统性偏差,这种偏差重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由于课程改革不到位,基本没有实现课程模式的转换,三年制高职高专专业课程设计从整体上仍贴近四年制本科,科目课程的整体结构和教学内容几乎与本科趋同,课程形式和教学形式与本科几无改变,它产生的效果必然是使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知识结构上贴近本科又不如本科,而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又远未掌握。

(2)校企结合的措施流于表面,由于缺少有利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使企业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办学,这使得校企合作停留于个别试点,缺乏整体实施,校企合作在培养职业化人才中作用不明显。

(3)在教学过程中,过多考虑专升本的需求,为学生开设和补习职业目标不需要的学科基础课程过多,而冲击了高职学生必需的职业能力训练时间,使学生专门技术的掌握停留在体验层面,远未达到职业需要的程度。

(4)在培养职业需要的关键能力方面,仍以德育课程为主体,教学形式主要是课堂讲授,缺乏对具体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关键能力的分析,更缺少对国际上已非常成熟和通用的关键能力培养方式的学习和借鉴,使毕业生在职业关键能力上与工业界、企业界的要求差距较大。

这种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出现系统性偏差造成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表面上看职业需求趋向饱和,而一些紧缺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较大,而适应者甚少。由于本专科培养模式趋同,本专科毕业生在相同就业领域竞争,专科学生劣势则不言自明。这就必然出现专科学生就业率低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深层问题是必须尽快调整人才培养和实际需求之间的系统偏差,从整体上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满足市场需求,满足工业界、企业界的要求,这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其实质是坚持就业导向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把就业导向的课程改革作为当务之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其二是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明确目标,即把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和以减小系统偏差为目标的质量监控体系作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1.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质量保障是指为使人们确信某一种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需的全部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质量保障体系是企业以保障和提高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机构,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建立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基础之上的有关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整体。”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保障及其体系的内涵亦即如此。

2.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

对高等教育质量认识的不同,会形成不同角度关注质量保障体系运作的结果,会形成不同形式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一个合适的质量保障体系至关重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对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因此,要用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内涵和标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构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否则,必将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质量。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非常紧密的一类教育,借鉴当前各国已有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类型结构的特点,采用内外结合型是比较合适的结构形态。

内外结合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不同主体,把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的质量保障分为内部保障和外部保障,形成内部保障体系和外部保障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外部保障体系是指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专门机构,其成员包括高等教育界和高等教育界以外的专家,其主要任务是领导、组织、实施、协调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鉴定活动与监督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内部质量保障活动;高等职业教育内部保障体系主要负责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内部的质量保障活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内部和外部保障体系结合起来,以内为主,以外促内,内外并举,共同实现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进行保障的功能。

3.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重点内容

如前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现状的分析,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考核标准等方面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行业、企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存在系统性的偏差。从我国现有的行业企业来看,大多数不具有上岗培训的条件和职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应突出这类教育职业性、实践性的特点,毕业生应能够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无缝衔接,零距离上岗,但现实是人才培养的规格不对路,造成就业市场人才的结构性失缺,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解决这一质量问题的关键是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性质与人才培养定位,坚决贯彻能力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践教学。这方面应是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重点内容。

五、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当前质量保障工作的重点是解决高职教育就业导向问题,调整系统偏差以解决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是主要目标。正如前述,解决的办法应该是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建设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保障。

1.教学改革是核心

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监控体系其质量保障的核心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它所保障的是教育的目标和过程的就业导向性,不进行教学改革,高职人才的培养还是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那么质量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研究就业导向的质量监控体系,必须先研究教学改革的要点,以明确监控和保障的内容。我们认为有关就业导向的教学改革要点主要是:

(1)培养目标的重点是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指的是社会经济生产服务的一线人才,属产业大军范畴。在IT业培养的主要是技术型人才,一般是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主要是技能型人才,如数控机床的操作工、高档汽车的维护保养人才等;第三产业服务业主要是职业型人才。他们都属于急需的产业人才。

(2)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主要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进一步明确“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面向我国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和丰富能力的内涵,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方法,保证专业课程和科目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并在教学过程中从课程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诸方面,确保能力本位课程的实现。

(3)教学环境方面主要是建设确实能对学生进行技术训练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环境应与企业真实环境基本类似,使用的技术应跟踪当前行业企业的主流技术、先进技术。要重视实训课程、实训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保证课程质量,要建立开放性的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的体制和机制,要建立保证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机制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4)在产学研结合、产学合作教育方面,产业界、工业界、企业界的实质性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关键,体制机制建设是保障,所谓实质性参与的重要标志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企业意见的反映和发挥作用的程度。

(5)在学生主体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关键。当前,最主要的是对我国教育大众化后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分析的基础理论。在看到入校学生差距的同时,要重点找到学生的优势,开发学生的潜能,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课程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潜在优势,而不是生硬的使学生适应我们传统的课程形式,因为这往往正是学生的劣势所在,又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所需。所以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主体的体现,重点应放在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和积极性方面。

2.“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公布”制度是基础

评估的本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运用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即对学校教育目标和标准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和人才培养工作达到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由此可见评估的基本目标就在于追求人才培养效果和社会需要的一致性,与我们“消除系统性偏差”的目标完全一致。

教育部现在试行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2003年已经对全国26所高职高专学校进行了试评估,2004年拟以国家级优秀评估和省市一般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全国高职院校评估工作的开展。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首先根据指标体系进行自评,用评估指标监控学校的办学和教学质量。

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公布”制度是国家为了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构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高职高专教学评估工作,增加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提高教育质量。它作为评估方案的补充,进一步在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应以国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和将建立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公布”制度为基础,作为高职教育的国家质量标准,不必另起炉灶重复建设。而国家和地方依此对高职院校的评估正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中的外部质量保障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