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比较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比较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比较一、部分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美国美国的高职学历教育分两个层次,一个是2年学制,可得副学士学位;另一个为4年学制,可得学士学位。在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内部是可以衔接的。(三)法国法国的短期技术学院是高职教育的主要承办学校。据日本《学校教育法》,高等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深入教授专门的学艺、培养职业所必需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比较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比较

一、部分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美国

美国的高职学历教育分两个层次,一个是2年学制,可得副学士学位;另一个为4年学制,可得学士学位。前者主要由社区学院(初级学院)和技术学院承担。美国《国防教育法》在谈到初级学院与技术学院时指出,这类学校属于“主要提供一项2年的教学计划而办理的高等学校”,“这项教育计划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来在需要懂得并运用工程、科学数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工程、科学或其他的技术领域中当技术员或从事半职业性工作”。例如,美国俄亥俄州欧文斯技术学院(Owens Technical College)规定的电子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使学生达到生产、研制、仪器使用、试验、安装及维修等技术人员水平,既具有专业工程师,也具有熟练技工的某些知识和技能。”

机械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使学生学习工程领域内常用的机械和机械材料,保证学生适应技术人员工作所必须具有的有关知识,受到设计、制造、试验和生产机械(装置)及其维护操作等训练,以便协助工程师工作。”美国高职4年学制,由工业大学中的技术学院承担。前2年完成副学士学位课程,此时也可参加工作。如果要继续深造,那么再续读2年,获学士学位。2年学制毕业生一般担任技术员工作;4年学制毕业生担任技术师工作。例如美国普渡大学的机械工艺专业副学士学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生产工艺术程序、机器安装、维护和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等方面的产品制造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胜任如实验室技术员、工程师助手、工厂维修人员、产品设计助手和工艺人员工作。随着经验的增加,可能提升到诸如工业生产管理者、工艺设备设计者、技术采购员、生产调度员和成本预算员的位置。”“顺利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后,学生将自动取得学习机械技术学士学位的入学资格。”“机械技术专业的副学士学位毕业生有资格取得工程技术员的证书。”普渡大学机械技术专业学士学位的培养目标为:“2年制机械技术计划的毕业生,有资格进入下两年的‘补充’课程计划学习,以取得学士学位。本计划旨在满足工业生产的进一步需要。所选择的实践和应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的管理与交际技能,以及提高技术训练水平、扩大专业知识范围。”“机械技术专业学士学位毕业生有资格取得技师证书”。

(二)英国

英国主要承担高职教育的办学机构,是多科性技术学院(Polytechnic)。它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工程师(Technician Engineer)。技术工程师的职务要求如下:“技术工程师将特许工程师的意图转化为实际工作。他们是工程技术人员群体活动的计划者。他们常常负责作出每日的工作安排,对日常的技术问题要找出切实的解决办法。有的技术工程师要进入管理和监督岗位。”学生毕业后,可获得英国1983年在教育科学部设立的“商业和技术教育委员会”(The Business Technician Education Council)所颁发的高级国家证书或文凭(Higher National Certificate or Diploma,简写为H.N.C/D)。H.N.C/D的学制为2年,入学条件为已获得英国“A”水平普通教育证书的学生(相当于我国高中毕业生)或已获得技术员证书的人员。在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内部是可以衔接的。技术工人经过2年培训,在获得普通国家证书(Ordinary National Certificate)以后可以成为技术员。技术员再经过2年培训,在获得高级国家证书(H.N.C)后,也可成为技术工程师。

(三)法国

法国的短期技术学院是高职教育的主要承办学校。根据法国国民教育部1966年1月7日法令,短期技术学院的培养目标为“为工业、商业以及应用科学部门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员”。“这些人的任务是将抽象的设计或理论研究的结果具体化”。“造就直接协同经济、管理和工业尖端力量工作,协助工程师进行研究、计划、发展和生产的较高级的技术人才和中间领导人”。因此,他们在技术方面应当受到比工程师更深入、更具体的培养,在对事物的一般认识上应该比普通技术员眼界更开阔。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担任国家部门和私人企业的中层干部和技术人员。如机械专业毕业生可以任机械师,也可参与企业管理,对机械设计、安装、运转、生产组织与监督、产品检验、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业务均能胜任。再如物理测量专业,主要为企业和实验室培养高级理化检验技术员,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掌握各种检验手段,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毕业后可以到各企业部门和多种实验室工作。

(四)日本

日本的高职教育有3种学制,一种是高等专科学校,它招收初中生学习5年;另一种为短期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2年~3年;第三种为技术科学大学,招收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进行本科与研究生院的连续性课程教学。据日本《学校教育法》,高等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深入教授专门的学艺、培养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学生毕业后,一般能获得主任技术员的证书,如第二种或第三种电气主任技术员证书;第一种或第二种水利工程主任技术员证书。短期大学的培养目标,在《学校教育法》中为:“在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高深的专门知识教育,培养职业上或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能力。”技术科学大学,为适应新技术革命的要求,以实践的技术开发为培养目的,进行教育和研究。它在以高等专科毕业生为主要招生对象的同时,也为在后期中等教育阶段实施实际技术教育的工业高中毕业生,提供适当的升学机会。这种大学是高专学制基础上的提高,是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日本已有长冈和丰桥两所技术科学大学。

(五)德国

德国高等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为:能将设计变成现实产品,长于实践,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型”工程师和善于管理的“企业型”工程师。学生毕业后,可获得“文凭工程师(专科)”称号。在生产部门从事制造、施工、安装调试、市场经济营销、维修、运行、设计和管理等工作。北莱茵—威斯特巴伐利亚高等专科学校法规定: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应用型教学为学生就业作准备,这些职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应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或艺术的塑造能力。在这些范围内,高等专科学校还要考虑到科学或艺术基础理论和继续发展教学所必需的研究和发展任务及艺术的塑造任务。

从以上比较研究中,可以看出:

(1)从世界范围看,高职培养目标的人才类型都是技术型人才,即将设计、规划等转化为现实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的人才,是为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服务的人才。

(2)从世界范围看,高职培养目标的教育层次,可以有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3个层次。但是当前大多数国家的高职教育层次仍然是大学专科层次,就是具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国家和地区中,高职培养目标大部分也仍然是大学专科层次。

(3)世界各国和地区在论及高职培养目标时,大都从人才特征、知能构成、工作范围以及职务教育层次来阐述。前3项内容基本一致,在职务教育层次上有所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技术员职务上。美国和日本都是大学专科层次培养技术员,大学本科层次培养技术师和高级技术员,而英国与法国是中等专科层次培养技术员,大学专科层次培养技术工程师和高级技术员,这与各国传统的职务授聘有关。

二、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特征与职业教育模式

(一)美国

1.社会基本特征

在经济发展与就业政策方面,美国是典型的新福特主义代表,它所实施的政策是低福利、高收入、高就业率,当然,高经济增长率是其成功地实施这一政策的保证。这一政策与美国一直强调“个人”、“竞争”、“自由”、“民主”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在就业结构方面,美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流动性高。在产业结构方面,美国的中低端制造业很少,主要产业是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新经济的发展中,美国处于领先地位。

2.职业教育体系

美国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主要是综合高中和社区学院,社区学院是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美国职业教育具大众性特征,其职业教育主要由学校或学院这种公共教育机构来承担,雇主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在美国一直很低,当然这与其职业流动性高也存在一定关系。美国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才是“宽专多能型”,这与其社会特征是相吻合的。

3.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日趋成熟,美国职业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那就是职业生涯与技术教育体系的发展,这一体系使得美国职业教育朝着两个重要方向继续发展,即职业教育的终身化与大众化。职业教育对个体而言是“全程教育”,对国家而言是“全民教育”。

(二)德国

1.社会基本特征

在经济发展与就业政策方面,德国所采取的是后福特主义,高收入、高福利、低就业率。在产业结构方面,德国仍然保持着世界中高端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另外,德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全民、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职业文化”。

2.职业教育体系(www.xing528.com)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众所周知的“双元制”。“双元制”的成功实施,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三方密切合作。这种“企业本位的现代学徒制度”,既需要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深度干预,需要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学校积极配合。后福特主义的政策,决定了政府有可能深度干预职业教育,而德国的职业文化决定了行业、企业有可能积极地参与职业教育。这就为“双元制”在德国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所培训的人才为“专深型”,这与其产业结构以中高端制造业为主密切相关。

3.发展趋势

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长缓慢,企业难以提供足够的培训岗位,使得“双元制”在德国的发展面临困境,东西德合并也给“双元制”带来了新问题。但是,德国政府已采取了许多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包括对“双元制”本身的改革。“双元制”作为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地位并未动摇。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目前的发展趋势主要是职业教育后移,以及随之而来的如何建构更高层次的“双元制”,承担这一任务的是职业学院。

(三)英国

1.社会基本特征

英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与就业政策方面所采取的也是新福特主义,尽量引入市场化机制,减少福利,提高收入,随着经济状况好转,其就业率开始回升。其产业结构主要是中高端制造业。在文化观念方面,英国政府一直坚持认为,培训主要是行业的责任。

2.职业教育体系

英国的职业教育体系错综复杂。义务教育的毕业生既可以留在学校继续学业,也可以到继续教育学院接受职业教育,或是接受政府所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培训,如现代学徒制等,也可以接受雇主提供的培训。当然有一部分人不接受任何培训而就业,也有一部分人失业。可见,英国职业教育体系是教育与培训并举的。随着“就业部”与“教育和科学部”的整合,以及后来“教育和就业部”演变成“教育和技能部”,英国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基本整合到一起。

英国政府很早就意识到职业教育所培训的技能与工作要求差别比较大,因此,通过国家职业资格(NVQ)来非常积极地推行能力本位教育,但更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整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直是英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将生涯教育的思想渗透于教育体系中,用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整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形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体系”来真正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

3.发展趋势

近年来英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有:政府继续扩展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规模,丰富教育对象的组成,让更多不同背景的学员都能接受此类教育;借鉴德国“双元制”,积极发展现代学徒制度,现代学徒制在英国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日见重要,大有成为中职主渠道之势;中学后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重新受到青睐,义务教育后选择学习职业类课程,尤其是现代学徒制的年轻人在不断增加。

(四)日本

1.社会基本特征

日本政府所采纳的经济发展与就业政策是后福特主义,追求高收入、高福利、高就业率的模式。日本人更多地希望通过团队合作,而不是个人竞争来发展经济。这与日本的传统文化精神是一致的。但是,日本目前的失业率比较高,这与中低端制造业转移有关。日本的产业结构仍然主要是中高端制造业。日本的企业结构有一大特点,即以大型企业为主。

2.职业教育体系

日本职业教育体系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学校职业教育不发达,主要由企业自己进行职业培训。一方面,这与企业关于职业培训的一个观念有重要关系,即学校不可能培养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只能在工作中形成,学校所能培养的只是“可培训的能力”;另一方面,日本企业的一些管理措施、企业文化、企业结构也为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坚实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以及以大型企业为主的企业结构。

3.发展趋势

日本的职业高中已向综合高中发展,但职业培训主要仍在企业中。由于失业率近年来增高,员工不再终身受雇于一个企业,终身雇佣制受到挑战,因而其企业内培训可能会进行一些改革。

(五)澳大利亚

1.社会基本特征

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与就业政策所追求的是高福利、低收入、高就业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们对职业教育与培训非常重视。

2.职业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主要由劳动部门负责,劳动部门的作用逐渐加大,且占主导作用。直接承担职业教育的主要实体是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TAFE虽然是学院,但实际上学员80%的时间在工作现场进行工作本位学习,只有20%的时间在TAFE进行学校本位学习,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学徒制度。因此,澳大利亚所培养的人才也是“专深型”的,强调就业导向以及技能水平的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积极推行能力本位教育,尤其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

澳大利亚的职业资格证书很发达,采用职业资格框架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起来。

3.发展趋势

近年来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培训机会大大增加,接受职业的人数越来越多。过去7年中,在财政和基本培训项目的支持下,加入培训合同的青年和成人的数量大大增加。2000年,正在接受培训的学徒和学员人数为27.5万人,这一数字对人口不多的澳大利亚来说是比较庞大的。此外,强化“客户为中心”、“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强调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世界级”的知识工人;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打“高职”牌,向外开拓“远程校园”,在内建设“国际化校园”。

尽管上述一些主要国家或地区职业教育体系错综复杂、变化多样,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他们主要是在三个维度上展开的,即在职业教育的责任上主要是由政府负责,还是由行业、企业负责;在职业教育的形式上主要是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还是企业本位的职业培训;在所培养的人才类型上是专深型还是普通型。从这三个维度,可以分别对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定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