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献信息资源与读者的需求矛盾

文献信息资源与读者的需求矛盾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馆藏图书的数量大量增加,不但浪费了图书馆有限的经费,还加剧了读者对中文图书需求的矛盾。学科的交叉,使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某个学科知识已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二、文献信息资源与读者的需求矛盾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网络化使图书馆的资源概念突破传统的“馆藏”局限扩展到整个网络体系,从而使可提供服务的信息资源得到极大地丰富。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拥有的馆藏信息资源和可存取的网络信息资源共同构成图书馆信息资源基础。目前,我国高校文献资源主要分为中文图书、期刊和电子文献。由于中文图书具有反映知识内容完整、系统等特点,它在高校中需求量大,利用率高。由于科研活动通常需要创新性,而期刊具有反映学科内容新、传递信息迅速、跟踪国内外学科领域前沿及时等特点,迎合了读者对最新信息的需要,期刊资源需求量大,利用率也很高。电子文献拥有的数据丰富完整,更新及时,检索方式灵活和方便,尤其是全文电子期刊、检索性二次文献以其强大的检索功能迎合了高校的文献需求,电子文献使用率不断增长。高校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三种文献的建设,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其中确实还存在着文献信息资源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

(一)高校大规模地扩招,引起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多,结果使高校图书馆人均拥有的馆藏图书数量严重不足

因此,为了满足高等学校的评估对图书馆馆藏图书数量的要求,图书馆在短时间内不得不大量购入新书。但是,采购人员在采购图书过程中,不能全面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学校专业设置的需求、馆藏的特点状况等实际情况,难免存在着盲目采购图书和低价采购的现象,使得无价值或价值相对很低的图书大量被采购进来。虽然图书馆的图书数量在短时期内大量增加,但真正对教学和科研有参考价值和意义的图书,以及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却没有采购回来,以至于整个馆藏图书的质量下降。这种馆藏图书的数量大量增加,不但浪费了图书馆有限的经费,还加剧了读者对中文图书需求的矛盾。

(二)当今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工作,把它视为增强综合国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新知识、新技术、新发明以几何级数增长,从而导致文献信息量急剧增长

由于网络的广泛应用,读者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较传统作法而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学科的交叉,使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某个学科知识已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由于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读者信息获取方式也更加丰富,渠道也更加多样性。但是,与之相适应的,任何高校的图书馆,无论其规模有多大,都不可能全面、完整地收藏各类文献来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图书馆之间要加强合作,建立资源共享网络,积极开展文献传递,弥补本馆文献资源的不足。所以,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大力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同时,各高校图书馆都非常重视建设文献信息共享系统。比如CALIS华南地区中心和广东网络图书馆的建立为实现广州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集团采购和建立图书馆联盟提供了一定的组织保障。但是,由于CALIS华南中心和广东网络图书馆在形成集中的组织领导、建立共同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统一的规范管理等方面都未能如愿,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宏观指导广州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这无疑是成为文献资源建设的瓶颈,制约了广州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同建设协同发展之路[11]。由于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需求的无限性,而单个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收集提供能力却十分有限,而新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没有建立,或者即使建立也不完善,这样就形成读者文献资源信息需求与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提供的能力之间产生了矛盾。(www.xing528.com)

(三)对于期刊来说,印刷型期刊和数字型电子期刊共同构成了期刊馆藏信息资源

图书馆期刊采访工作的对象已由传统印刷型期刊文献拓展到电子化、网络化期刊信息资源。在网络时代,期刊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对期刊文献的内部收藏和处理,而应该进入到以读者的信息需求为导向,以对期刊资源的网络化、知识化传递为标志的多元化的服务阶段。中心任务已经不再是文献的收藏和借阅,而应该逐步地转移到读者服务工作上来。所以网络环境下的期刊服务工作面临着重大变革,期刊工作人员的素质与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期刊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人认为,图书馆工作手段的日益自动化、技术化和服务手段的多样化,对期刊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未能认识到这种问题的重要性,图书馆期刊工作人员还是固守着原来的传统服务理念、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期刊工作人员素质也很难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期刊服务工作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很难完成自己的转变,从而与读者的信息需求之间形成差异。

(四)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志

学科文献资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大部分高校为了使自己学校的重点学科和学科基地得到更好的建设和发展,学校非常重视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也非常注重加强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作为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文献信息中心,需要它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学科建设中来,为重点学科的建设做好文献保障和信息服务工作[12]。在这种情况下,多数高校非常重视重点学科的图书文献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紧紧围绕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目标进行文献资源建设,通过多途径、有计划、有重点地收集国内外各种类型的文献,不断扩展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建立了馆藏印刷型文献、馆藏数字化文献和网上文献信息三位一体的文献资源体系。在高校图书馆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图书馆注重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料建设,必然对大多数非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料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从公平的角度上来讲,高校图书馆这种文献资料的建设策略对大多数非重点学科的师生是不公平的,无形之中剥夺了他们享有的同等权利。同样,高校图书馆围绕重点学科所进行的文献建设,也难以满足非重点学科的师生所需要的文献资源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