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我国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基地,因此它必须及时占有和掌握最新的信息和信息技术。高校图书馆过去作为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而存在,并及时地收集、存储和提供各种文献。换句话说,高校图书馆传统信息资源是依赖现实文献,服务方式以采集、加工、流通、方便读者上门借阅为宗旨,追求馆藏量。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兴起,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学科门类不断增多,学科间相互渗透,信息资源数量剧增,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遇到相当的困难。高校图书馆必须建立一个现代手段管理的、能迅速汇集、及时提炼、便捷流通的知识管理系统,使教学、科研和读者能及时获取高新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更因其身处现代科技和文明的集散地,更直接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和影响,从而使其快速向高校信息中心发展。在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则是现实文献馆藏与虚拟馆藏并存,而衡量高校图书馆标准,不再是单纯以馆藏文献的多少作为唯一标准,相反它是以多少知识在读者之间传播流通为重要标准。高校图书馆依托自身丰富信息资源,利用先进信息系统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其传播、流通,为读者、教学、科研提供深层次服务[16]。有人提出高校图书馆在做好现实文献馆藏的同时,还要做好馆藏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并使馆藏数据标准化、专业化、特色化。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优势,选准某些学科、专业作为信息收集和存储的重点,如相关的学术光盘数据库、电子读物、网上资源等,以形成强有力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使所在学校这些学科、专业信息的收集、存储质量和数量与它们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相适应,从而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并为高校之间乃至全社会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奠定基础[17]。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服务模式,以主动服务为突破口,深入了解、分析教学科研对文献和信息需求的多方性,再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及时掌握动向,调整馆藏结构,围绕教学和科研,形成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和学术性特色的馆藏体系。(www.xing528.com)
高校图书馆传统业务主要包括文献登录、分类标引、主题标引、文献编目、目录组织、文献布局、文献排列和文献保护等工作,其信息加工主要是编制目录、进行分类和文献检索。但是,在信息时代能否对知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开发、利用,已成为教学、科研和知识创新的关键。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加工还需要做好信息资源甄别与提供工作,就是说做好知识信息管理,使读者、教学、科研能获取高新科技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必须围绕教学、科研,为读者提供甄别后即时适用的信息,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以减轻读者查阅文献、信息的负担。要提供准确、完整、及时、适用的信息资源,为高校构筑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教学、科研全程信息提供保障。有人认为图书馆不仅通过编制目录、进行分类、制作传统的索引和文摘、编制二次文献、为馆藏信息库添加数据、建立各种专题数据库等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同时还应根据本馆读者的专业领域和信息需求倾向,通过网络动态构建新的信息体系,创建一个“虚拟图书馆”,来为读者进行信息导航。在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有序、重组,形成专题信息的同时,甚至可以进行内容的再创造,形成新的知识[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