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引导功能
高校的教育职能决定了校园文化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这种思想性是人的本质要求在社会文化中的必然体现。它通常不是以说理、抽象的方式直接地表现出来,而是用生动形象,以喜闻乐见的形式间接表现出来的。但是,校园文化的思想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校园文化能够吸纳一切反映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校园文化也很容易接受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观念。在当代社会深刻变革的前提下,在我国高校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深刻的精神危机,正如著名学者孙正聿所说:“当代社会思潮的两极对立模式的消解、英雄主义时代的隐退、高层精英文化的失落和理想主义权威的弱化,在人类精神生活的集中表现,就是‘现代人的困惑’,即人们愈益深切地感受到‘精神家园’的失落;世界的符号化和自然的隐退所形成的‘无根’的意识;价值尺度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所形成的‘没有标准的选择’;终极关怀的感性化所形成的‘信仰缺失’、‘形上迷失’和‘意义失落’”[9]。如果不对各种社会思潮加以有效的协调和引导,那么这场高校的精神危机不仅会影响高校自身的思想稳定,而且通过大学生离校、就业,它还会把这场精神危机带入中国社会,会引起思想混乱,消蚀社会成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的思想基础,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和谐的因素。由于和谐校园文化具有价值引导功能,所以可以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引导功能来消除这场精神危机。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引导功能突出表现在和谐校园文化具有思想协调和文化引导的作用。和谐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引导功能是和谐校园文化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和谐校园文化倡导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自然以及人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和谐校园文化通过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以便建立和谐校园秩序。没有和谐校园的文化,整个高校校园也就缺少了校园和谐的思想根基。和谐校园文化价值引导功能就是要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抵制和消除落后、腐朽思潮的影响,推动和促进先进、文明思潮的发展,坚持不懈地培育共同理想,形成强大的社会向心力,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谐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形成全社会文化认同和文化追求来实现对社会思潮、社会价值、社会道德和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发挥着重要的精神支撑和联系纽带作用。(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