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参与管理:高校学生权利 有效实施的基本途径
综观我国高校学生权利实施的现状并不理想,其中既有历史根源,也有现实原因: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多由国家举办,一经产生管理权就被国家掌控,学生无权参与;现实中,我国长期奉行社会本位的教育思想,强调社会需要高于个人需要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所应有的权利和作用;此外,我国教育消费市场尚不成熟,高校的服务意识还不强,造成了我国高校学生的权利主体地位长期被忽视。在传统单一行政主导的权力结构下,学生的权利始终在边缘徘徊,实际上他们被剥夺了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决策权甚至知情权。但事实上,高校学生可以在一些影响他们生活、学习的领域和一些他们有能力提出建设性意见的领域发挥作用。如可以适当的参与教学项目、教师评估和教学基础设施方面的管理,参与课外活动、学生服务和宿舍方面的管理等[10]。我们应面对落后的现实,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广泛地吸取经验,发挥后发优势,采取有力的措施来确保高校学生真正参与到高校管理当中,使其成为高校的主人,确保自身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因此,我们根据高教管理发展趋势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立足于我国高校管理民主改革的需要,探讨我国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实践性,希望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高校管理的效能、维护学生的权利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民主生活的能力。
一、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的依据
(一)我国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必然性
1.高校学生消费者地位和权利必然导致在高校管理中吸纳学生的参与
长期以来,关于个人或家庭的教育支出,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支出,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消费论和投资论。消费论者认为高校学生支付学费是为了购买接受高等教育的服务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属于生产性消费。投资论者认为人们为接受高等教育支付学费是建立在更高的回报预期基础之上,因为在高校获得的知识越丰富越有用,能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越大,将来得到的社会回报就越大,这样支付学费和将来的回报就建立起了投资——收益链(支付学费—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更多社会回报),因此,学生及其家庭就成了高校的投资人。无论哪种观点,都承认了学生是高校经费出资人的地位。在市场经济时期,消费者和出资人的权益观念早已深入人心。随着高校收费制度改革,人们自然而然地把经济生活中的消费者地位和权益观念引入到高校的管理领域,这一观念承认学生的消费者地位,并由此提出了学生的权利观。
计划体制时期,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甚至生活费多由国家负担;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及其家庭支付的学费和生活费已经成了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1989年我国开始实行高校收费,1993年学费占学校经常性经费支出的比重为12.1%,1999年扩招时为23.4%,2002年达到34.1%,已远远高于国际上公立高校25%的平均水平,[11]这一比例近几年又呈快速提高势头。
在高校的各项改革中,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的较彻底、落实的较早。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后果之一是使得在校大学生按照市场价格支付在读期间的食宿等各项生活费用。高校给予学生的生活补助很少,有资助和返还性质的奖学金数量不多、金额较小,就连需要大学生补还的“学生贷款”覆盖面都很低而且很难扩大。从各方面来看,目前大学生们为接受高等教育必须交纳越来越多的费用,而能享受到的财政资助日益减少。因而其作为高校出资人的地位也就日益巩固,其消费者权利意识也愈强。消费者权利的核心有知情权、发表意见及获得赔偿等。相应地,大学生们也要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后勤服务及财务状况和人事变动等方面享有知情权和建议权,在一些有直接相关利益的方面有一定的决策权,在学校管理中出现了危害学生利益的情况时能及时有效地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稳定有效的机制保障大学生这些权利的落实。很明显,出于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动机,大学生们追求对高校的参与管理已是必然。
2.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适应社会民主化进程和高校民主化管理的必然
新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近年来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步伐加快,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适应现代化管理的潮流。民主管理是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没有管理的民主化不能称为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现代化科学管理重点是对人的管理。而民主管理的主要目的正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高校实行民主管理,就是为了充分调动高校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人们的思维观念。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民主意识的产生,两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竞争意识和开放性原则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为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提供了物质基础。
高校的民主管理应该走在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前列。高校是个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人员素养高,在民主建设和民主管理方面有先行一步的文化优势。而且,高校师生思想活跃,信息接触量大,识辨能力强,因而对民主的要求也更强烈,高校民主管理有走在社会前列的必要。此外,高校身处社会文化生活的中心,其文化氛围有引领社会的功能,在管理民主化方面走在社会的前列是为当前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应尽的义务。在高校的民主参与方面人们更多的提及教职工的参与权而忽视了另一个更大的主体——大学生。没有大学生参与的高校民主管理有着根本性欠缺,在企业提倡员工参与管理的大环境下,无法想象高校把大学生拒在管理大门之外还能够发挥引领社会民主进程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在社会民主化进程中让大学生参与高校事务的管理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培养大学生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是高校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必须唤醒大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竞争能力和参与热情,为他们提供更多实际参与的锻炼机会以缩短社会和自身的距离。可见,大学生参与高校的管理是高校管理民主化的必然要求。
3.高校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大学生维权的必然要求
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把管理权下放给高校,《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颁布后,高校获得了教育机构法人地位,也相伴而生地引出大学生权利维护问题。大学生的受教育权、财产权、名誉权和获得公正评价权时常受到侵犯,究其原因既有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民主观念滞后,也有高校的管理制度和程序的失范。但其根源是对大学生正当权利的忽视,尤其是大学生作为高校主体地位的核心权力——参与管理权力的忽视。大学生维权呼唤法制意识,法制意识不仅是对管理者的单方面要求,被管理者也应具备。民主思想、公正精神、权利意识和法制理念只能在大学生的参与实践中认识和内化,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大学生维权要求高校规范管理行为,计划经济时代那种随意的“行政服从”式的管理方式已经行不通。大学生在权利意识觉醒后已不能再接受单方被管的地位,他们相信孟德斯鸠的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只有在他们切身参与到管理权力构成和管理行为当中,才能认可这种权力的合理性。这就要求在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重视被管理者的作用,通过制度保证大学生们的参与权,允许提出建议、讨论草案,甚至赋予被管理者一定相关规范的决定权。
(二)我国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可行性
1.高校学生具有法律赋予的管理校务的权利
高校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合法公民,具有法律赋予的管理校务的权利。一方面,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其应当享有的公民权利。《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应用到高校,就是具有公民权的大学生有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高校这一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权力。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其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可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可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十一条: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综上所述,各级教育法规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权力做出了清晰的界定,形成了完整的法律基础。
2.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使其已经具有了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
18岁至22岁的大学生处于“第二生长高峰期”的后期[12],身体发育基本成熟,体力精力充沛、情感丰富、智力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他们处于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知心理发展的最佳状态,形成了丰富的主观世界,对客观环境和各种现象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的世界观初步形成,表现为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倾向。大学生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在积累了一定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增强了自信心,有很强烈的参与动机和愿望。此外,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心理还较脆弱,对成就和挫折很敏感。如果这时向他们敞开参与校务管理的大门,正好适合他们勤于探索、敢于实践的身心特征。他们往往把参与校内事务当做社会实践的第一步,如果这时被拒之门外,就会产生深深的挫败感,导致悲观情绪,对公共事务既漠不关心又缺乏信任。在大学生具备了参与高校事务管理的身心基础后已经不可能再把他们局限在被管束的被动地位,吸纳大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接受民主的教育与实践,已经是高校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也是纠正大学生缺少社会责任感的手段之一。
3.“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形成共识
每个时期的主流教育理念都是由当时的生产方式影响和决定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大机器生产时代的标准化特征,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知识灌输,不容许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这在管理中表现为统一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科书,相同的教学进程,对教学的时间、地点和考试形式都有千篇一律的严格规定。这种教育管理体制下,学生没有也不需要参与的权力。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的是既有创新能力又能与人协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使得高校更加关注学生的权利,尊重大学生的人格,注重大学生个体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得“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时代的主流。随着经济的转型,我国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基本摆脱了计划时代“以教师为中心”的影响,高校教师已经树立了“一切为了事业,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明天”的教育服务意识,提出了“欣赏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民主管理思想。当前,“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不仅是克服高校管理体制弊端的内在需要,也是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思想基础。
4.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
随着“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确立,大学生们长期被忽视的主体地位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主要表现为观念上的认识和制度上的制定两个方面。现在各高校都在提倡民主化管理,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大学生对高校生活的参与。同时,出现了许多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制度创新,如校长信箱制度,在校园建设和招生方案方面征求大学生的意见,实行校领导接见的大学生来访日制度,设立“校长助理”岗位,在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和学习进度方面开展大学生听证会。这说明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同并逐步确立,保障制度正日益深化,也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找到了现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原则
在依法治校背景下大学生真正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推动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保障自身权利得以有效实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参与的全面性原则
参与的全面性原则是指全体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全过程地参与到高校的管理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体大学生参与,即每一个大学生都有机会、有渠道参与到高校的管理工作之中。二是全面参与高校的管理工作。虽然高校管理工作包括诸多方面,有些不能引起大学生参与的兴趣,有些领域超出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力,但高校管理工作应全方位向大学生敞开,其局限性可在参与的深度上做调整。三是大学生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参与。大学生的参与应贯穿高校的规划、决议、反馈全过程。
应该看到,大学生对高校管理参与的越多越积极,其主体地位体验就越强烈,主体意识也就越能增强,从而进一步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坚持全面参与原则时应该注意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兴趣点。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行为,即使是微小的成功也应及时肯定和鼓励,这样更有利于其锻炼成长。此外,高校管理者应该注意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能力特征,并将此作为组织实施大学生参与的认识基础,主动帮助大学生拓宽其能力所能达到的参与面,而这一方面的工作传统上较为薄弱。
(二)参与的深刻性原则
深刻性原则是指大学生的参与活动不能浮于表现,要在真正的参与实践中触及大学生的心灵深处,起到锻炼、教育的功能。校园民主应走在社会的前列,大学校园是对大学生进行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的培养场所。所以,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目标不仅是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们日后参与社会民主生活。这就需要着眼于实质性的参与和深层次的思维活动,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管理气氛,使得大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得到发展,这就是参与的深刻性原则目的所在。在大学生参与的过程中鼓励探索和创新,不仅锻炼他们的才干,而且要发展个性,把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内化为大学生们的素质。
(三)参与的层次性原则
参与的层次性原则是指因参与者和参与客体的不同,要有不同层次的要求。高校管理工作有很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力要求,这对大学生们在各领域的参与深度提出了不同的限制。在大学生们认知能力达到领域和与自身利益相关度高的领域可以较深入的参与,高校应在这些领域给予大学生们较大的参与空间,在大学生能力所不能及的领域可以浅显参与。鉴于目前我国大学生参与面窄、参与程度低的现状,要有一个引导大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过程,逐步扩大参与面。另一方面,就大学生个体来说,其参与程度也有层次性,兴趣高、能力强的大学生个体参与程序可以较深。学生组织成员更要负起责任,因为即使在成员之中也存在着参与的层次差异。如校级学生代表和院级学生代表对高校管理事务的参与程度有所不同。对不同参与层次的大学生,应随着他们的进步逐步提高要求,不能追求一步到位和刻意一刀切,高校还应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作详细的调查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提供参与时机,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参与机会。
(四)参与的系统性原则
参与的系统性原则是指组织大学生参与要从高校的整体管理来设计。从高校管理层面看,创建大学生参与机制不是另建一套管理机构,而是现有管理方式的转变,要使其融入高校整个管理系统。从大学生参与机制的组建来看,要从组织设计、内部运作、自我发展等方面整体上系统设计,采用“分析—整合”的方法设计出一整套内部和谐、运作有效的组织和机制,形成制度,最终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
(五)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行为应该逐渐形成和扩大,在这一体制的创建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发展水平逐步推进。在高校管理体制中创建大学生参与体制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其间大学生的认同是逐步的,是个由表面到本质、从片面到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实际运作中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参与的数量方面,低年级学生参与的数量可少些,随着年级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可逐渐加大;在参与主动性方面,起始阶段可以多采用被动形式,随着习惯的养成逐步变为主动参与,最后达到自觉参与;在参与的深度方面,可以从示范、培训开始,逐步到以学生思考为主,管理人员咨询为辅,最后达到大学生独立运作和创新。
(六)独立原则
独立原则是指大学生组织在参与高校管理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作为其有效发挥功能的基石。为保证大学生参与权力的独立行使,大学生组织人员独立、财务独立、组织独立、运作过程独立必不可少。在大学生权力组织和执行组织中的代表都要经过规范的选举程序产生,报请高校管理方的认可,不能是传统形式上的由校方来指定人员。大学生组织的必要财务收入和支出也应当独立。因为大学生的民主参与活动也是在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应从收取的学费中拨付少量的经费给学生组织,并在学生组织的民主监督下使用。此外,高校还应允许学生组织募捐筹资。大学生组织是独立于高校各管理部门之外的学生自治组织,与高校管理方是协助、咨询、建议的关系,不能划归某个部门来领导。大学生组织成立时,应在章程中明确其运作的独立性,自身应有一套完整严密的运作机制作为保障。
三、高校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保障体系
保障机制包括诸多方面,但管理观念和组织保障是两个最重要的方面。
(一)观念的转变
正如心理学家伏如姆和耶顿提出的“领导—参与”模式时指出:“领导在进行决策时,会有各种选择的可能性,有效的领导应根据不同的情境,让成员不同程度地参与决策。把问题交给集体讨论,让利益相关人在决策时充分表达意见和参与讨论,最终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属于参与式领导方式”。在高校实现民主观念的转变既包括领导观念、领导方式的转变,也包括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民主意识的培养。
1.高校领导观念的转变
若在高校管理中实现参与式民主领导,领导者观念的转变是个关键因素。因为领导者的授权是实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实施条件,高校领导管理观念的转变也就成了实现大学生参与管理的首要保障。在《教育法》中把“联系群众、团结同志、作风民主”作为高校校长的任职条件之一。推进高校的民主管理与学校领导人是否具备较强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有着密切关系。领导者观念的转变应包括以下内容:A.领导者认识到个人在知识结构、精力和信息等方面不可能掌握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很多情况下,广大学生更能直接感受到高校管理中的具体细节和运作情况。B.领导者应该相信大学生有参与高校管理的能力和愿望,并能在实际的参与中提高参与管理的能力;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相关培训。C.在高校管理创新中,扩大参与面是必然趋势。大学生参与和教职工的参与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D.在高校管理中实行参与式领导必须走“群众路线”。大学生是高校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接纳大学生对高校管理的参与才符合“群体动力学”的参与原则。高校的领导者主动把大学生吸纳到管理和决策圈,并授予一定的权力,让大学生们参与高校相关工作的决策和规划,并不会减少校领导的权力。事实上,大学生的参与可以使校领导从一部分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更有利于高校核心工作的开展。[13]
2.教师传统观念的转变
传统上,在高校管理的参与方面,教职工认为是自己的专有园地。但教职工应该认识到,大学生参与高校的管理并不是与教职工争夺传统的参与权,而是争取大学生主体地位所应具有的权力。随着民主管理的深入和参与面的扩大,大学生参与和教职工参与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3.培养大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
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其集体责任感,是实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另一个前提条件。这种培养应立足于大学生权利的维护,结合高校的实际需求,注重用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利益来调动在校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就需要从高校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把解决广大在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放在首位,把解决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由于解决这些问题符合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共同需求和利益,所以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
(二)组织保障
为了参与高校管理,大学生组织应当组建一个全校的学生权力组织,其下设决策机构、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和共建机构。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有两个方向:一是参与到高校的管理过程之中,二是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带有很强的自治性质。自治体制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委员会体制,另一种是议事会体制。[14]委员会制具有“议行合一”的优点,可以把原有的大学生组织和新组建的组织涵括在一个体制之下,以一个统一的声音参与到高校的管理之中。这样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组织建议的分量,又可以避免千头万绪的学生要求直接送达高校管理方,而使校方管理部门在听取学生意见时无所适从,不但造成校内管理的繁杂低效还使大学生的声音相互抵消。所以,目前组建的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组织采用委员会制较为合适。
一所高校内应设有一个大学生的统一决策机构——大学生代表委员会(以下简称学代会)。学代会既是一个决策机构又是一项制度,作为决策机构就要保证学代会的决议在大学生中享有最高效力。其下设的专门委员会不能直接向高校管理部门提建议,必须经过学代会的决议过程才能得到校方的认可。各专门委员会在执行学代会的决议产生问题时也要提交到学代会论证和修正。作为一项制度,学代会成员要相对稳定并有一定的运作能力,其参与行为要得到高校授权。在高校民主管理中增加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可以实现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学代会和教代会两种形式共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新模式,用制度保证大学生能真正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这是推进高校民主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校民主管理实效的必要途径,也是实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有效手段,更是实现教育终极目标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5]学代会应建成和教代会同样重要的参与制度,只有学代会和教代会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表达高校内广大师生的意愿,才能在高校管理的改革创新中充分挖掘群众的力量和智慧。
学生权力组织的组建应遵循选举原则。因为没有选举,很难保证大学生权力组织的民主,没有民主,大学生权力组织的代表性就无从保障。选举时应该注意:A.直接选举,由大学生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一所高校的大学生群体非常集中,资讯交流渠道多样迅捷,都是大学生直接选举自己的代表的有利条件。B.被选举人应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的签字提名。C.差额选举,在选举过程中体现出竞争性。D.公开选举。选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公开,从酝酿候选人到投票选举产生正式委员或代表的整个过程都要置于大学生们的监督之下。不仅选举委员会成员、选民名单、候选人名单、选举时间、选举地点要公开,而且选举会场的投票箱开启、唱票计票、选举结果也要公开。
在学代会下设各专门委员会作为执行机构,是大学生们参与高校管理的主要组织载体,体现出基层性、群众性和自治性,是大学生们的自我管理机构。大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置各专门的委员会,如宿舍管理委员会、食堂管理委员会、安全保卫委员会、教室管理委员会、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和图书管理委员会等。各专门委员会在学代会的授权下行使权力,在相关领域可以调研取证、排解纠纷、维护秩序。对外工作应通过学代会协调,专门委员会要向学代会负责,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质询。专门委员会的人员应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公开竞选招收,并建立换届机制。
同时,学校还应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其成员应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选拔,其代表不能是学代会成员,要在学代会和全体大学生之间起沟通桥梁作用,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学代会成员进行评价和日常性监督。监督机构根据大学生对学代会工作的意见,有权在一定数量大学生的签名支持下向学代会提出建议或要求召开学代会会议。共建机构是在学代会下设的联络机构,组成人员多是从已有的学生组织或社团中聘请,如学生会、各学生文艺团体等。共建机构起着和现有学生团体协商议事的作用,可以和其他大学生团体协调利益,调整学代会的工作。学生组织在高校管理体系中的位置如图4-1所示。
图4-1 高校管理体系示意图
(三)物质条件保障
大学生组织在参与高校管理过程中,没有一定的财务和物质保障很难正常开展活动。高校应支付一些日常经费给大学生组织,因为大学生交纳学费是为了在高校接受培养,大学生的校内参与实践也是人才培养的一部分,高校收取的学费中理应包含这一部分培养经费。此外,高校还应允许大学生组织自筹活动经费。高校还应为大学生组织提供活动场所、水电、办公用品等物质条件,应为大学生组织的活动留有合理时间。笔者认为大学生组织的物质条件要求很低,不会成为高校的一项负担。
(四)制度保障
虽然以前也有许多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但效果不明显,未能持久。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制度,失去了制度的保障。目前在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方式上随机管理多而制度管理少,也就是高校中的大学生参与管理还没有在体制上得到确认。大学生的参与行为不仅受其参与意识、参与态度和参与能力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是否具备了良好的参与保障条件。当前对大学生的管理存在着“自上而下的要求多,主动吸取同学民主决策少;管理工作是管理人员和少数学生干部操办多,发动同学主动参与少;管理上硬性规定多,吸收同学心理投入少。”[16]这三多三少反映了大学生参与管理还缺少制度的规范与保障,从而造成许多大学生对参与管理的模糊、动摇和观望态度。
对于大学生参与权,《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已经形成了清晰法律链,但与之相应的高校内规章制度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缺失。在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制度保障方面,当务之急是依照上位法制定校内相关制度,并删改一些与上位法规有冲突,有损大学生权益的管理条文。此外,在校内管理制度修订过程中,应吸收学生代表参与相关讨论,以充分反映大学生的需求和愿望。
(五)校园文化保障
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属于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硬性规定,同时,营造一个民主开放的校园软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校管理工作中,大学生参与的态度和积极性与校园管理环境紧密相关,受到校园文化的制约。鉴于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参与管理有明显的促进和抑制作用,我们要有效实现高校管理中的学生参与,就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校管理环境,培育一种和谐、民主的管理气氛。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培育中,引入大学生参与文化可以有效保证大学生参与权力的保障。
(六)建立激励机制
没有激励机制激发和保护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热情,参与活动将会逐渐失去活力。比较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包括以下方面: A.赋予大学生职责。职责是大学生参与的最大内驱力,责任感可以促进大学生以更大的奉献精神积极投入到高校的管理工作。B.设立参与管理方面的荣誉奖励,开展诸如“优秀参与”的个人、集体评奖。C.仿照选修课方式,参加“参与管理”相关培训,成绩应计入学分。D.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招聘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有偿参与管理,既是一种勤工助学,也是一种物质激励。
四、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
(一)不同层次的参与模式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由浅入深有三个层次:初级层次以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和建议权为核心,中级层次以行使行动权、咨询权和评议权为核心,高级层次以行使决策权、表决权、投票权为核心。
卡普兰(Kaplan)和塔索卡(Tatsuoka)鉴别出教育领域常用模式的基本类型,即模拟模式、语义模式、数学模式和因果模式。[17]按照其语义模式,笔者取每个层次的核心变量来命名,即知情参与模式、行动参与模式和决策参与模式。
1.知情参与模式
知情参与模式是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初级模式,旨在落实其知情权、监督权和建议权。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参与活动局限于这种模式,因为一方面我国高校管理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封闭式领导,大学生权力意识和参与意识刚刚起步,还不善于主动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高校管理部门也只有限地开放,没有为大学生的参与活动留有太大空间。目前高校建立了许多这种模式的参与制度,如校务公开、校长信箱、校长热线制度、接待日制度、见面会制度等。知情参与模式与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相比已有很大进步,虽然大学生参与较浅,影响甚微,但至少大学生已经介入了高校的管理工作,对高校管理有所了解,有一定的建议权。
知情参与模式下的参与会使大学生感到人格被尊重、意见被重视,促使他们认识到大学生参与对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增强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支持。由于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高校管理方手中,并不能充分落实大学生参与的权力和作用,无法真正激发大学生们的责任感,时间一长会流于形式。大学生只有切身参与到高校的日常管理活动,才能形成高校管理的感性认识,随着大学生参与意识的提高,会自然而然地提出过程参与的要求。
2.行动参与模式
行动参与模式主要落实大学生的行动权、咨询权和评议权,是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过渡模式,也是目前我国高校大力提倡的模式。在注重校内民主参与的高校已经出现了许多形式,是我国高校管理创新中的亮点。如中南大学聘请优秀大学生参与后勤管理,收集和反映大学生对学校后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有针对性地解决后勤服务工作中的问题当好参谋,促进了后勤集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18]此外,还有学生评议制度、大学生听证会制度等,大学生已经在高校管理的诸多方面获得了行动权,正在扩展到高校管理的过程之中。
行动参与模式能有效激活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加深对教师工作、学校管理工作的理解,从而更积极参与高校的管理工作。这时的大学生参与已经发挥出了明显的作用。随着大学生参与行动的开展,必然会提出进入决策层的要求,决策参与模式是其发展的方向。
3.决策参与模式
决策参与模式是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最高形式,是大学生权力追求的目标。决策参与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施了多年(如剑桥大学生“学生校长”制度),我国目前也出现了这方面的苗头,但还没有制度化。决策参与模式的内容就是落实大学生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决策权,并得到相关法律、法规和高校规章制度的明确保护。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工作要向大学生高度开放,高校的各方面日常管理工作和发展规划都要有大学生的决策性参与才能通过,使高校的管理工作与大学生的自治行为形成互动。(www.xing528.com)
我国高校管理改革创新中也出现了大学生参与决策的可喜变化。如2004年,南昌大学通过竞聘,在研究生和大学生中招收了3名校长助理,走上了高校管理工作岗位。[19]校长助理作为高校领导与大学生的桥梁,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听取、反映学生意见,并辅助校长处理一些日常行政。校长助理也参与了学校决策,并提交了一些决策报告,有些还得到采用。但校长助理制度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决策参与模式,校长助理不是由学生组织选举产生,也不对学生组织负责,没有形成制度化,但从中我们应看出这种制度在迈向决策参与模式过程中的积极探索意义。
(二)不同类型的参与模式
这里选取大学生组织对高校决策权力的参与、对教学管理的参与、对后勤管理的参与三个方面试建模式。
1.学代会模式
学代会模式是大学生参与高校决策的模式,是指在高校民主管理中增加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突破单一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参与模式,实行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学代会和教代会两种形式共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新模式,用制度保证校内大学生能真正参与高校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大学生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全体在校大学生公开民主选举产生,向大学生群体负责,是大学生的权力组织机构,代表们分工负责参与管理各方面的事务。
学代会在校级和院级管理部门应派驻一至两名大学生代表参与管理过程,代表大学生群体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参与,其参与行为要向学代会负责。在大学生群体内,学代会是大学生的最高权力组织,也是自治机构。
2.选评模式
选评模式是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模式,包括三个要点:A.在教师、管理人员、学生三者权力之间建立制衡机制,改变长期忽视大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状况,使大学生有充分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大学生的选择既对自己修满学分负责,也可制约教师的登台授课;B.大学生应建立一个金字塔形机构,逐级递进地参与各级教学及教学管理机构;C.建立大学生评教制度,行使决策权。
采用选评模式参与高校教学管理立足于主体教学管理观,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选评模式突出了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即受教育者的选择权。这也促进了“教”、“学”双方在教学中进行平等交流和友好协商,从而提高了教育质量。但由于大学生知识结构和经验能力的欠缺,大学生评教应作为重要的参与依据,而不能是直接依据。
3.威斯康星模式[20]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史蒂文斯·波因特分校在组织大学生参与后勤管理方面有一套成熟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A.精简专职管理人员,大量招聘在校大学生参与后勤管理,以勤工助学的方式参与,建立一套分层分区、专人负责的岗位体系;B.扩大管理的职能,集管理、服务、教育为一体的管理形式;C.以管理集体事务为切入点,主要是以宿舍为组织单位,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硬件设施管理、咨询引导工作、设立服务项目等。
这样的参与模式可以深层次参与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招聘的各级各方面的学生管理员实际上充当了管理员、顾问和教师三重角色,在许多方面起到了专职人员的作用,极大提高了后勤管理的效能。尤其是在后勤社会化后,由大学生深入参与后勤管理可以更好地维护大学生的利益。
(三)选取模式的方法
参与模式和参与层次的选取,实质就是对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的选取,这种选取行为有其自身的规律。霍伊与米斯克尔提出了内部参与决策的两条重要原则:A.利益相关性原则,当决策内容可能涉及下属利益时,这一部分下属就应当参与决策;B.专业性原则,也就是要让那些最有发言权的人参与决策,即内行参与。[21]这两条原则在很大程度上统一了民主与效率的精神,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一个衡量尺度。
根据以上两个原则选取参与模式如图4-2所示:
1.按照能力原则,大学生有能力参与的管理应当选取过程模式;
2.按照权益原则,与大学生权益相关的管理至少可选取知情模式;
3.既与大学生利益相关,大学生又有参与能力的管理可以选取决策模式。
图4-2 选取参与模式解说图
五、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实施步骤
在确立了参与原则和保障体系之后,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要经过四个步骤:前期研讨、实施准备、实施组织和实施监控。
(一)前期研讨
经过高校管理方的协调与指导,大学生组建参与高校管理的组织机构,并为组织机构制定行动章程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实施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力。在学代会发挥作用之初,校方应成立一个临时性的指导办公室,用于组织、协调和指导高校内大学生参与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实行。成员应由高校管理方和大学生组成,起主导作用的应是管理方人员,吸收大学生成员是为了更好地听取学生意见,并可使之观摩、接受培训。指导办公室是高校管理部门的一个分支机构,其任务是指导学生的参与工作纳入正轨。随着大学生组织参与素质和水平明显提高,能自主组织活动、充分发挥作用时,指导办公室就已经完成任务,可以撤销了。
指导办公室成立之后的第一项任务是指导学生组织开展学校管理现状调研,以认清现状、确定起点。因为刚刚成立的大学生组织在不了解参与高校管理的目标、性质和方式时,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调研可运用问卷、电话、信函咨询等多种方式,从收集高校现在的管理信息着手,结合对教师、校长和学生的观点、经验以及愿望的调查召开各种座谈会、研讨会,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目标和活动方式进行讨论求得共识,这其实也是一种先期的宣传活动。
经过调研,大学生组织可将参与现状以教师、学生、管理者的相关态度综合成一份总结报告,并制定出实施参与管理的一年计划和四年规划。这些计划应包含高校从目前的起点到希望达到的具体目标所需要的步骤和工作安排,并在校内公布,争取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
(二)实施准备
在认清现状,有了规划以后,指导办公室还应协调高校各方面工作,为大学生组织参与高校管理创造条件。研究表明,有效参与的基本条件包括知识、技巧、权力等。[22]要使大学生参与工作有所成效,我们就必须完善学生组织、进行培训。
为使大学生拥有真正的参与“权力”,必须组建大学生自治机构,成员为在校大学生,由民主选举产生学校认可或者给出否决的理由。大学生自治机构主席由学生代表选出,并对自治机构负责。为维护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兴趣和信心,高校应明确授予学生自治机构实质性权力和责任,使大学生拥有真正参与到高校管理的权力。
为使大学生掌握参与的“技巧”,还要为大学生参与机构制定规章制度。第一,要明确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目标和工作方针,围绕高校核心价值观,与教师参与机构、学校管理机构相协调,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第二,制定出参与管理的程序和具体工作安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第三,确定在各项高校管理工作中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明确大学生机构在不同领域参与的作用和现阶段目标。
为使大学生掌握参与的“知识”,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培训。初始阶段,参与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大学生常常怀疑自己参与的能力。高校管理方、学生组织方可以通过开讲座,办学习班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学校管理、大学生权利、民主参与方面的基本知识培训。当然,最好的培训方式是大学生亲身参与高校的管理工作积累经验和学习技能,并以校园文化的方式传播,这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
除了基本的条件外,高校管理方还应给学生机构一定的物力支持,帮助学生组织优化校内参与环境。首先,指导办公室应协助学生机构争取一定的活动经费,用于维持学生组织运转。除经费外,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还需要其他诸多方面的支持,如时间保障、固定场地、水电、信息来源等。
优化校园环境、改造校园文化支持大学生的参与行为至关重要。校园环境中教职工团体的支持尤为重要,如果教职工对此不信任甚至持排斥态度,学生参与就不可能持久开展;如果教职工认识到大学生参与管理的优点和作用,把大学生的参与看作与教职工的参与同等重要,就会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就大学生群体而言,校园文化对其参与态度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主动改造校园文化中的传统不利因素能为大学生的参与提供长期动力。为了营造教职工信任、大学生支持的校园环境,高校应广泛宣传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让全体师生理解其内涵和实施措施,并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义务,做出相应的贡献;让参与高校管理的大学生受到尊重和信任,得到配合和支持,而不是漠视和排挤。这样,大学生在参与机制的创建过程中会不断纠正失误、积累经验而获得发展,并且反过来影响校园环境,为自己赢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三)组织实施
组织大学生自治机构参与到高校管理之中,首先要发挥高校领导者的推动作用。大学生机构也要确定参与的领域和深度,在此基础上安排参与的日常运作。此外,一个新的参与机制加入高校管理架构,还要建立矛盾解决机制。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参与和高校的管理逐步融合。
1.高校领导人应承担发起和维持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关键作用
在现有高校机构中接受一个大学生参与机构,给这个机构授权以保证其有效运作,并在大学生机构运作中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只有高校领导者才具有这样的影响力。高校领导者的态度也是促进或限制大学生参与的关键因素,如果校领导不希望学生活动对高校管理介入太深,认为大学生只能起到咨询建议作用,那么大学生的参与行为只能局限在初级阶段;如果校领导能从新的视角进行学校管理和决策,把大学生参与机构看作管理队伍的组成部分,就能促使大学生参与行为深入持久发展。此外,在大学生参与管理的过程中,校领导可以充当积极的信息源、激励者、协调者,使大学生群体感受到被认真对待,有了成就感和满足感,大学生就会更努力地为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服务。校领导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机构解决实际运作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校领导的推动具有象征意义,能有效引领高校管理理念的转变,真正接受大学生参与管理。
2.确定参与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按照霍伊和米斯克尔(Hoy&Miskel)提出的利益相关原则和能力原则,当管理内容涉及某一群体利益时,该群体应当参与。[23]在高校管理工作中,与大学生关系最紧密的是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三个方面,也是大学生参与的兴趣集中领域,可以选择较高层次的参与模式,保证大学生参与的更广泛更深入。当然,大学生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广泛深入地参与所有管理部门,如果参与的管理活动超过了大学生力所能及的限度,不仅不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还会影响高校正常的工作秩序。所以在确定大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时还要考虑大学生的实际能力。随着大学生组织经验的积累和高校各方的理解和帮助,大学生参与的范围和深度应是个逐步拓展的过程。
3.安排参与管理的日常工作
安排参与工作的核心是完善程序,工作和活动内容要提前公布,并向全体大学生开放,以便为参与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工作。参与过程要有组织程序,由学生机构组织成员主持。此外,在参与工作的每个阶段都应做总结,向学生组织提交报告并公开讨论,多方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除完善参与程序外,还应定期对大学生代表进行个人问责,促使代表们在自己的参与领域负起责任。
4.建立矛盾解决机制
大学生的参与必然会与传统高校管理的价值观念、思想体系发生碰撞,只有在高校核心价值观的统一下,建立“讨论—对话机制”,双方才能达成共识。大学生组织内部也要建立矛盾解决机制,主要沿着“设置目标—讨论计划—把握方向—达成一致”的程序进行,无法达成一致的可投票表决,在成功解决学生组织内部矛盾的过程中还可形成内聚力。学生机构无论是解决内部还是外部矛盾,最关键的都是要进行充分、富有实质性的对话,因为“将正式培训和反思性对话有机结合起来能促使高效运作的共享决策队伍产生”。[24]
(四)实施监控
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活动的监控包括两个方面:评价和调控。
1.评价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方式是分权管理的一种。布乐和托马斯提出:责任、效率、自主性和平等是判断分权管理价值的基本准则。[25]我们应从这四个方面评价大学生的参与成效:
A.责任感是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基础,对大学生参与责任感的评价指标可以分布在以下方面:是否积极报名参与、是否愿意接受相关培训、在参与领域内创新如何、参与活动的考勤纪录、对参与活动的准备情况、对学校管理信息了解与否等。B.效率方面,有人认为大学生参与会延长决策的时间。实际上,管理包括了决策、执行、监督等多个环节,大学生参与管理更能协调执行的过程,更有利于实施有效的监督,对提高管理效率具有实质作用。因此,评价效率时不能仅限于决策环节。C.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自主权是其持续稳定参与的重要保证。如果大学生参与的自主权被剥夺或架空,那么大学生的参与就形同虚设。评价大学生自主权可从参与的范围、深度、建议的深刻性及建议是否受到尊重等方面进行。D.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参与高校的管理工作,所以对平等的评价集中在学生代表的代表性上,如果能确保代表性,也就间接保证了全体大学生的平等参与权。
2.根据参与水平的发展适时调控
调控的内容还是大学生参与管理的范围和深度。如前所述,在大学生能力所不及的时候过度参与会影响高校的正常管理工作,但随着管理能力的锻炼增长,不及时扩大参与面、提升参与层次、拓宽参与面就会挫伤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控实质上是对学生参与权力进行的制约,目的就是通过不断反馈调节,保证大学生参与活动朝积极有益的方向发展。调控的内容应包括对评价结果的解释、工作目标的修订、学生组织的改造等。
【注释】
[1]权力权利权益.检察日报.2000-12-17
[2]格尔·范·德·堂著,陈云生译: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谢晖.法学范畴的矛盾辨思.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4]陈恩伦.论学习权.中国教育学刊,2003(2):26
[5]徐献忠,陈峰,陈家荪.高校学生学习权初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0
[6]李家铭.我国高校学生权利保护研究:〔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2007
[7]湛中乐.高等教育与行政诉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http://baike.baidu.com/view/49906.htm
[9]赖纯胜.当前我国大学生权利问题研究:〔学位论文〕.汕头:汕头大学,2007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1]王蕾.我国高等教育学费与居民家庭支付能力的现状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第7卷第4期
[1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3]Bauer,ScottC.Myth:Consensus,andChange.ExecutiveEducator.14,7(July1992): 26~28
[14]吴刚.社区自治体制创新的理论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3)
[15]任水才.高校民主管理实行学代会制势在必行.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3)
[16]乔立骐.论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有效机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11(4)
[17]J.P.基夫斯.Torsten I-Iusen,T.Neville Postlethwaite: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tudies.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18]中南大学聘请优秀大学生参与后勤管理.教育部简报.2003,241
[19]谢卫群.学生出任助理,参与高校管理——南昌大学试行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华东新闻,2004-6-11
[20]蒋威宜.美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述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5
[21]Hoy&Mishel.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McGraw-Hill inc,1996,5:290~293
[22]Lawler.E.E.I11.High-involvement management..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6
[23]Hoy&Mishel.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McGraw-Hill inc,1996.5:290~293
[24]Griffin,Gary A.Influences of Shared Decision-Making on School and Classroom Acitvity:Conversationswith Five Teachers.The Elementary School.lournal,1996
[25]Bullock,A.,&Thomas,H.School at the center?A study of decentralization.London:Routledge,19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