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美高校德育教育比较探析

中美高校德育教育比较探析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美高校德育教育比较探析田文泉杜纪庆摘要:中美两国高校的德育由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各具自己的特色。中国和美国具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比较两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异同对于借鉴吸收国外先进德育理念、推进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这暴露了我国高校德育爱国教育的乏力。

中美高校德育教育比较探析

中美高校德育教育比较探析

田文泉 杜纪庆(1)

摘 要:中美两国高校的德育由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各具自己的特色。本文拟从影响德育的深层次原因出发,比较分析中美德育的实施途径的不同及由此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中美高校 德育 比较探析 启示

各国高校的德育教育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如:利用德育灌输各自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阶级性;都根据各自社会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设置了相应的德育类课程等。但是,因为时代、国家的性质不同,德育的性质、内容、目标、途径就各不相同。

中国和美国具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比较两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异同对于借鉴吸收国外先进德育理念、推进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美高校德育教育比较

(一)中美高校德育指导思想的异同

美国一直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美国文化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它深深植根于美国的社会历史之中,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自由、平等,主张个人的命运要由个人创造、个人奋斗和个人争取。他们认为个人应该具有独立性、责任心和自尊心,才会受人尊重。美国没有统一的德育课程及相关的大纲和教材,各州各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顺应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各大学校长根据自己对德育的独特理解并按照其崇尚的某种教育思想来推行学校的德育实践,教师则根据自己对学科的理解和个人喜好的方法进行选择。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都有较大的自主权。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尊重和鼓励学生个性多样化,引导学生提高价值判断能力。

当然,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一切以享乐主义、个人利益为重,必然会导致社会上的冷漠自私,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美国近几年青少年枪击案的频发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美国高校在强调个人主义的同时也非常注意爱国主义的教育,他们对学生灌输一种“美国精神”即“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爱美国”“爱它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以及由于友爱和信任产生的一种信念和忠诚”。美国人具有较强的公民责任感和公民义务意识。根据国际民意测验会员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的一次八国青年动向的调查,赞同“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观点的各国青年均在一半以上,比例最高的是美国青年,达70%。对于“国家生机依靠青年,青年不为国家出力就意味着背叛”观点,美国青年赞同的达81%,也是比较高的。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湖北省高校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显示,41.38%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走势趋同”,38.05%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对于党的领导,许多学生认为除了共产党外,没有其他的党和组织可以代替,但如果讨论共产党好在哪里,则有部分学生说不清。这暴露了我国高校德育爱国教育的乏力。

我国高校德育强调集体主义,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提出:树立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服务,发扬奉献精神,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然而,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往往对这一指导思想作了偏颇的理解,甚至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实现集体利益的基础。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不科学的。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利益得到保障以后才有集体的利益,如果大多数人都牺牲个人利益去保障集体利益,那么实际上这样的牺牲只保障了极少数人的利益。

(二)两国高校政治教育内容的异同

美国没有统一的德育课程及相关的大纲教材,但是作为德育核心的政治教育,无论在哪一级学校中都是很突出的。综观美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从争取独立到现在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资产阶级一直在抓政治教育,而且导向非常明确。资本主义及其优越性教育,反共产主义教育,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国民精神的教育,这四个方面的教育做到了毫不动摇,美国政府对待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及宗教教育的政策是不同的,总的说来,对后二者的政策比较宽松,然而在政治教育方面,却采取了许多“硬性”措施。比如对学校教学计划中政治科目的规定,比如对教师,校长和教学按一定的政治道德要求进行严格的筛选等等,这些与我国一直强调政治教育都是一致的。除了政治教育,美国高校的德育还涉及公民教育、历史教育、经济教育、法制教育和宗教教育等,并且这些德育内容无一不贯穿着政治教育。

不同的是尽管美国的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但是其阶级性是十分隐蔽的,其政治法律课,善于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具像”入手,上升到“抽象”,不停留在显性“原理”或“概念”上,并且道德课程中尽量少地渗入阶级性,而是以人类共有的一些品质如“勇敢、友爱、信任、责任”等一些人性的优点为教育内容,以道德教育品格教育、民主教育为表层掩盖其政治教育中的阶级性倾向性。

我国的德育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政治思想教育。它要求学生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与主观世界等。二是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有社会主义的公德和道德品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将个人的利益与祖国的利益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和修养水平,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德育比较重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也具有渗透政治教育的特点,或者说有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的倾向。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我国思想政治课程的授课更多的是以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对学生进行灌输,而不是从具体事实现象出发引得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一方面,德育教育形式化,很多学生表现出对德育课程不感兴趣,这样,德育课程并没有真正起到政治教育的作用,同时对道德教育又不够重视,以致现在有些大学生自私自利,不尊重教师,考试作弊,生活态度消极,缺乏责任心、缺乏爱心,等等。

(三)两国高校德育的手段与方式异同

美国“课程改革与发展协会”在“加强学校德育”报告中提出“将父母、大众传媒、商业界、市民和宗教团体联合起来,创造一个道德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美国的社会全面参与高校的德育。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社区、大众传媒,无论是政党还是宗教团体,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所有人员,所有场所,所有的时机都被用来宣传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所有这些工作都是自觉地相互配合的。形成一个整体的合力

美国高校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美国的大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学校的管理与服务。据统计,约有五分之四的院校允许学生代表参加管理机构的工作,其中16%的校董事会有学生代表。41%的院校允许学生担任教师聘任委员会成员,以勤工助学方式出现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更为普遍。根据美国的卡纳基教育促进基金会1984年的调查报告:在大学期间,约有一半的学生参加过某种服务活动。

美国重视德育的实效性还体现在对学生成长的全面指导上。从行为习惯到心理情绪以及学习生活的一切方面,建立完备的指导组织结构,配备专职教师,形成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这一切对学生形成完备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健康的人格有着鲜明的实用色彩,体现了美国典型的实用主义精神。

我国的高校德育比较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强调理论灌输,虽然也主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但教材的体例更强调和突出的是理论的系统性。如《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包括总则、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德育考评和德育实施七个部分,在理论上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无论是德育内容还是德育途径都注重课程知识的灌输,对德育实践缺乏可操作的指导。如:“日常思想工作中指导员和班主任要深入学生,搞好班集体宿舍和年级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相对说来,缺乏有效可行的实施机制来实现这些德育目标。一方面是学校老师空洞的形而上学的理论灌输,一方面是复杂的社会现实,在这二者之间没有一种实用的方式加以转化、衔接、沟通,造成了学生在心理上的巨大反差,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德育理论的说服力。

二、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一)重塑德育理念

首先,加强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的教育,形成一种“中国精神”。在现代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唯有爱国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一个国家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找到利益冲突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共同点,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发展国家经济。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以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为广阔背景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及我国改革开放多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其次,加强大学生的基础文明和社会公德等道德教育,以道德教育促进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概念的、理性原理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达到一种较高层次要求;而道德教育是显性的、感性的、具体事实现象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达到一种较低层次的要求,那么德育的目标达成应该是由低到高的,先具有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才能追求献身国家、奉献个人力量的爱国主义政治思想,所以我们应该首先培养大学生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在此基础上,再培养他们的政治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

最后,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一切为学生的成长而努力。21世纪德育要根据新世纪的世界格局和受教育者的特点,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自由发挥,这就要求树立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动性,独立性的德育思想。

(二)转变德育的方式方法

1.大力强调道德实践

良好的品德不是单靠课堂教学所能形成的,还必须要通过实践去实现,而实践又可以反映道德,在实践中不断确立信念,培养感情,锻炼意志,规范行为,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切身体验才能形成。学生在实践中吸取道德思想,形成自己的好恶、爱憎等道德情感,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道德判断。作为学校这一教育载体,是学生道德实践的主要承担者,它对学生的道德实践必须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长期行为,在学生的道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另外,学生在参加符合教育目的和年龄特点的各种实践活动和与社会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一方面履行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产生遵守道德规范、评价和调节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的需要,这样学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便将形成相应的品德,发展一定的道德能力。(www.xing528.com)

2.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灌输教育与渗透教育相结合

隐性教育指用不明显的隐蔽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主要的教育途径有:

第一,开办各类学术活动,倡导主流的价值观念,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思维,就社会上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展开学术辩论,如“中国有走资本主义的趋向吗?”“如何看待腐败现象?其根源何在?”“西部地区教育现状”等。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想法,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第二,开展丰富的校园文艺和体育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交往及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自立自信、开朗的人格品质和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第三,全校性活动,即通过校庆国庆等节日庆典和入学毕业仪式活动,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精神。

渗透式教育即不仅设置系列德育课程,而且在自然科学、文史哲等课程中也定时适量引入德育内容,卡耐基基金会主席博耶指出了专业课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那就是任何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要面对哪些理论和道德问题?我们也可以在人文学科或者科学学科中加入德育因素,通过渗透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建立整个社会的全方位、全程、全员育人的德育系统

上文中提到了美国德育的社会广泛参与性,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运行是个系统工程,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首先,学校作为学生德育的主阵地,要加强专职德育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水平,让广大教师在教授业务知识的同时,把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和优良的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传授给学生,通过言传身教给大学生树立典范。

其次,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传媒机构对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贴近的道德行为进行指导。我国的新闻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没有起到引导大众作出道德评判的作用。一方面因为我们没有形成类似于西方社会的一种“人性”理论作为基础,另一方面是现代的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挤压了人们的高层精神空间,所以新闻媒体以后应在发挥倡导人格、国格精神,脱离低级趣味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从网络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负面影响看,主要是色情、暴力、凶杀等不良信息严重影响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西方文化价值观念、文化霸权主义对青年学生的影响等等,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与优势,使之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提高德育的时代性。

再次,挖掘公共环境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利用社会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国家公园等富有教育意义的设施,形成一种“泛德育”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随着我国具有教育意义的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逐步实行免费开放,高校德育将获得更优质的资源。

最后,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与家长密切合作,互为补充,形成德育合力。要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定期向学生家长汇报,并形成制度,同时使家长的意见及时得到反馈。应定期进行学生跟踪调查,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生适应社会的情况,以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

总之,高校的德育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转变德育思想观念,以现代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为支撑,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立足实践观点,实行多渠道的德育方式方法,把我国高校的德育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王英杰.比较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谢海均.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学校德育.上海:三联书店,2007.

[3]梁桂麟.知识经济与高校德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马抗美.大学德育新视野: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5]龚宏富.美国德育模式转换与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探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6]张铁勇.新世纪美国学校德育发展的格局与走向.外国教育研究,2010(3).

[7]唐莉,高艳杰.美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8]牛晶晶.美国德育途经及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9]葛春.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及启示.江苏社会科学,2008(1).

[10]窦志.论和谐校园的构建——从德育模式谈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注释】

(1)田文泉,男,助理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杜纪庆,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