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也包含着传授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也成为实践我国传统美德、在国际上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王祖瑞(1)

摘 要: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阐述志愿精神的内涵、意义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际化 大学生 志愿精神 培育

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建立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成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影响的青年群体和中坚力量。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将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并明确指出要把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作为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力倡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伴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海世博会以及广州亚运会等国际性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和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2009年北京市十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将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作为地处北京、拥有国际化办学特色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背景下,如何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如何使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国际接轨,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

一、国际化背景下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内涵的认定

(一)我国志愿精神的核心要素

“志愿精神”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是志愿者的精神内核,志愿者只有通过志愿服务才能最终体现志愿精神。因此,要认定“志愿精神”的内涵,首先要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这两个概念进行界定。《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将“志愿者”定义为“自愿为社会公益活动、赛事、会议等提供服务的人”。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将志愿者定义为“不为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人”。而“志愿服务”主要指志愿者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下,不计报酬,为追求社会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愿奉献出自己的知识、技能、精力和财富,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由此可见,志愿精神以无私奉献、不为报酬、社会责任、帮助他人、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为核心要素,是一种“利他主义”精神。

(二)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应具备何种志愿精神

目前,大学生是我国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在我国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在大学生成功服务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大型国际活动之后,大学生应具备何种志愿精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志愿服务在中国起步较晚,属于“舶来品”,虽然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乏与志愿精神相契合的精神元素,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相而言比,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和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略显滞后。

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提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这也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更应成为大学生志愿者应该具备的信念。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ited Nations Volunteers)将志愿精神定义为“在一种自愿的、不计报酬或收入的条件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由此可见,在提倡不计报酬、自愿奉献等精神内涵的同时,国际社会对志愿精神的发挥以“社区完善——社会进步——人类发展”为主要途径和最终目的。

二、国际化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志愿精神的培育能够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志愿精神在引导大学生积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同时,也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的基本理念。作为大学生实践志愿精神的重要形式,志愿服务已经得到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并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在检验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水平。通过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展,充分满足大学生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需求,另一方面能不断解决大学生个体思想道德平和社会道德规范要求之间的矛盾,使大学生思想道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不断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高校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公民的重要教育内容

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渐意识到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外语外贸类院校而言,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高素质公民”将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很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较高普及程度的社会活动,志愿精神也成为其本国大学生引以为荣的“公民精神”,并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国际性特征、能够彰显较高公民素质的人文精神。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将志愿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并逐渐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需求,在实际生活中长期践行。比如,美国很多高校把志愿服务作为一门直接影响毕业的必修课程或者实践环节;日本大部分学校则要求大学生在社区、医院或者其他机构做满一定时间志愿服务。实践证明,志愿精神的培育以及参与一些国际志愿服务活动,更有助于大学生全球化意识、领导素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等素质的培养。

(三)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志愿精神发轫于西方深厚的宗教慈善文化,在传入我国后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志愿精神。在中国,志愿精神体现着儒家墨家道家以及佛教的仁爱、慈善等观念,“仁者爱人”、“兼爱”、“济世救人”、“慈悲为怀”等传统观念成为志愿精神在中国发展的本土文化根基。因此,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也包含着传授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也成为实践我国传统美德、在国际上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外语外贸类高校的大学生有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在国际性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过程中,更容易与国际友人进行交流,更容易向世界各国充分展示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志愿精神。

(四)推进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基础

志愿精神是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核心。在我国,大学生已经成为志愿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比例达到全部志愿者的80%,大学生志愿者也将成为影响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在理念、机制保障以及普及程度均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既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也成为今后推进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基础。

(五)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平台

志愿服务是一项比较全面的实践活动,对志愿者的素质和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如美国志愿服务队招募志愿者的条件是“在社区发展方面有经验,学过文学、卫生、教育、建筑、商务、环境法律等”。尤其是近几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领域和地域正在逐步扩展,社区性、公益性、专项性的志愿服务活动正逐渐增多,因此大学生只凭满腔热血的志愿精神是不够的。这要求大学生在参与不同志愿项目的同时培养更加全面的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元的业务技能,不断学习与志愿服务内容相关的知识,同时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跨学科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社会认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索冒险精神,在志愿精神鼓舞下促进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国际活动的志愿服务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我们也应该从这种“表面上的繁荣”中看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与国际上所提倡的志愿精神尚不能有效对接。

(一)在志愿精神的培育过程中潜在着“利己主义”倾向

奉献社会、帮助他人,推进社会进步应当成为志愿服务的最终目标和唯一动机,但很多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仍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存在与志愿精神相悖的“利己主义”倾向。2008年,在对大学生参与奥运会志愿服务原因的调查中显示,88%的大学生认为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是“锻炼自己”,65.6%的学生是出于社会责任。(2)这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更多的是出于为自己考虑。浙江某高校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的调查显示,38%的大学生是为加分和评优增添砝码;27.9%的大学生是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22.6%的大学生是想为社会和群众做点事。(3)这组数据更反映出大学生志愿精神中隐含着功利色彩。虽然我们不否认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具有锻炼自己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双重效果,但笔者认为“锻炼自己”只能作为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衍生功能”,而利己思想绝不能成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更不能存在于志愿精神之中。

(二)偏重于大型国际活动,缺乏志愿服务的持久性

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大学生向世界展示并弘扬志愿精神搭建了国际舞台,大学生参与这种专项大型国际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而这种大型活动过后,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和高昂的志愿服务热情似乎失去了发挥的舞台,很多大学生只愿意参加国家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认为只有参加那些活动才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而大型活动一旦结束,一切便归于平淡,志愿精神便“迷失方向”,不知该从何处延伸和继续发扬,志愿精神开始“冬眠”,只能静候下次大型活动的来临。这必然导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间断性,这种缺乏持久性的志愿精神使整个志愿服务事业的参与主体和实施客体缺乏其本应有的广泛、深入。(www.xing528.com)

(三)缺乏以社区为核心的志愿服务意识

社区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单元,是国际上志愿者开展服务的重要场所。以美国为代表的很多发达国家尤其注重对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并将社区建设列入志愿服务常规内容。早在2005年,美国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就已经达到其总人口的30%,志愿者成为推动社区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但在我国,目前社区建设仍旧依靠政府力量和专职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着基础较差、内容繁杂枯燥、对象类别复杂以及服务时间持久等特点,很多服务项目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毫无联系,属于生活领域的繁杂琐事。这使得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热情、耐性和持久性都明显低于周期较短的大型国家活动。这与世界上发达地区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普及程度和深入程度存在很大差距。

(四)缺乏积极的社会氛围和支持环境

我国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西方资本主义拜金思想融入中国、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征使得志愿精神的发扬和践行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存在社会公众不在乎、学校机制不健全、父母家长不鼓励、学生个人不积极等现象。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帮倒忙”,有的把志愿服务等同于义务劳动,认为“理所应当”,有的社会组织打着“志愿服务”的幌子将大学生当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有的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低于其他类型的校园活动,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和时间保证;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怕孩子吃苦受累不鼓励其参加志愿服务;有的大学生只追求学习成绩和物质报酬,生怕志愿服务活动耽误时间而不积极参与。这些都是缺乏社会氛围的现实表现

四、国际化背景下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几点建议

当前,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成为衡量高校德育成效和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标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应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志愿精神,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以社区服务作为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要平台

社区志愿服务是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常规志愿服务项目。虽然大型国际性活动更能赢得大学生关注和广泛参与,但是此类志愿服务项目很难常态化开展,覆盖范围也非常有限,更难将志愿服务内化为道德习惯。而社区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单元和群众日常生活的场所,能为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岗位,更有利于志愿精神的培育和传播。因此,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不应只关注大型活动,而应该回归日常生活,从所属的社区做起、从生活的琐事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将社区建设与培育志愿精神相衔接,与国际上社区志愿服务的惯例接轨。

(二)以非专业项目作为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要载体

虽然大学生结合专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更有利于提高志愿服务的效率,也有很多学者主张将志愿服务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志愿者的专业优势。但笔者认为,志愿精神是一种单纯的无私奉献和“利他”精神,志愿服务活动只是发扬志愿精神的载体,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应掺杂任何“利己”的思想和目的,不应以“专业对口”为条件。因此应该从概念和动机上明确区分志愿服务和专业实习。以奉献社会作为唯一的动机和最终的目的,多开展非专业类的志愿服务活动,只要社会和他人有需要,无论是否有利于发挥专业优势,是否有利于个人的成长,都应该积极参与,这样更有利于志愿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三)以机制的完善作为志愿精神培育的保障和支持

我国目前的志愿服务制度并不完善,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更需要机制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持。虽然志愿服务提倡无私奉献,但是志愿服务同样也需要付出时间成本和物资成本,需要法律的保护和激励,需要社会公众的支持和配合。这要求我国高校在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过程中不断借鉴国外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资金保障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和社会激励机制,从制度建设层面保障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四)以国际合作作为志愿精神培育的创新形式

从当前国际上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很多发达国家注重在本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将跨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其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内容。1970年联合国成立国际志愿者组织,从各国招募专业技能较强的志愿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积极有效的援助。虽然目前的高校大学生尚不完全具备进入国际志愿者组织的条件,但是志愿精神无国界,志愿服务全球化的理念应融入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尤其是作为以国际化为办学特色的外语外贸类院校,既要在本国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应积极吸纳国际留学生的参与,也要创造机会让中国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他国家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在我国开展的国际活动的志愿服务,通过志愿者之间国际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不断提升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水平。

(五)以自愿参与作为志愿精神培育的内在动力

虽然志愿服务以自愿参与为基础,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多数属于政府行为,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很多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是基于某种政治意义,甚至有些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一种追求政绩工程的形式主义。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愿意志大打折扣。因此在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NGO组织,或者自发成立志愿服务组织,自己开辟项目资源、招募志愿者、自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真正将“自愿”作为培育志愿精神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泓.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思路.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7).

[2]周炳振,等.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究.思想理论教育:增刊,2005.

[3]陈东.浅论美国志愿服务经验及其借鉴价值.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20).

[4]洪剑.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科技创业,2008(9).

[5]黄湘,丁丽兴.青年志愿者活动与高校德育平台的构建.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注释】

(1)王祖瑞,男,讲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分团委书记。

(2)张晓红,张海涛.后奥运时代志愿精神的大学延伸——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性发展.教育学术月刊,2008(11).

(3)曾骊.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构建.当代青年研究,200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