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探析

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探析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民族文化差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相对于汉族学生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方面存在着更多不足。同时,不同的文化环境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学生无形中形成了一堵“墙”。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存在着沟通障碍,容易形成孤独感,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探析

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少数民族大学学习适应问题探析

陈玉平(1)

摘 要:学习适应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考察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适应问题,提出了“学校—教师—学生自我”合力成长机制,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解决学习适应问题,进一步提高要求,加强培养,以达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国际化 少数民族大学生 学习适应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人才的培养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国内众多高校提出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涉及全校各类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其中的重要群体,担负着促进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重任,是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接班人,是国家和各民族的希望。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处于某种劣势,使他们在大学中遭遇各种困难和压力。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能力,使其适应新的竞争,达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需要认真探究的重要问题。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国际化人才的内涵

很多人对国际化人才仅仅理解为能讲外语、熟悉国外环境等,这是对国际化人才内涵理解上的偏颇。衡量一个人是否为国际化人才,要看他能否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是否在跨出国门后就能适应国际市场和各个国际组织的需要,真正为国家创造价值。因此,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不能简单地将外语人才、有留学经历的人等同于国际化人才,也不能将有国外工作经验的人等同于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是一种素质的表现。

笔者认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应达到以下目标:

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和多语种表达能力,善于进行国际间的文化合作、沟通与信息处理

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能具备国际理念、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意识。

(二)学习适应的涵义

适应(Adaptation)这一概念源于生物学。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是指“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和行为上的改变”。(2)后被广泛引用到心理学社会学等层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适应是用来表示对环境作出的反应,如对光等物理刺激变化的适应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变化适应等。(3)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即人对社会的适应、改造和再适应、再改造的过程。无论从哪个层面进行界定,其共同点都在于个体根据环境的变化,从生理和心理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变化以达到与环境的平衡。

冯廷勇、李红(2002)根据J.皮亚杰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适应是指主体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行为过程。本文采用此概念,认为学习适应是一种过程,行为主体不断调整自我的过程,即指学习主题依据学习环境的变化,为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积极主动地从行为和心理上作出调整与变化,以达到与学习环境相平衡的状态。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范围

本文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指少数民族聚居学生。经研究表明,少数民族杂居学生与汉族学生的学习差异不大,而少数民族聚居学生受民族地区经济滞后、教育薄弱、宗教观念、民族文化的影响远高于杂居学生;少数民族杂居学生生活在汉族地区,受汉文化的影响较大,他们很多已经逐渐没有自己民族的语言、风俗,在生活条件、教育条件、信息交流等因素上都优于少数民族聚居学生。(4)因此,本文所指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限于少数民族聚居学生。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民族优惠政策的不断落实,国家不断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招生规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录取率也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高等学校中的重要群体,他们进入大学后努力学习,成长成才,成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且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民族文化差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相对于汉族学生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方面存在着更多不足。

首先,在学习环境适应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来自边远山区和边疆地区,当地经济状况相对落后,交通不便,基础教育的条件与设置都比较差,这些都对少数民族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正是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接触的新事物少,他们相对而言,眼界不宽,知识面较窄,竞争意识较弱。因此,进入大学新环境后,由于语言障碍、思维方式不同、价值观差异等,他们很难完全适应这种以汉文化为主的学习环境。

同时,不同的文化环境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学生无形中形成了一堵“墙”。汉族学生反映:其实很希望与少数民族学生做好朋友,与其他同学一样交往沟通,但他们都有自己的“人际圈子”,基本都和本民族的同学在一起。少数民族学生也由于受宗教传统与语言文化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民族亲和感,对于本民族的同学,在心理上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共同语言多,易互相关心,沟通情感,认同感强,互相交往频繁,很容易建立起密切的人际关系;但对于外族同学,他们存在着一定的戒备心理,对汉族同学对他们的态度比较敏感,既渴望得到外族人对本民族的认同与尊重,又容易形成自卑感。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存在着沟通障碍,容易形成孤独感,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其次,在学习内容适应方面: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相对薄弱,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不高,容易造成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相对不足。同时,少数民族学生还面临着语言文化差异的障碍。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又是认知的工具,语言在学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语言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的习得,语言及文字代表的概念,语言文字所形成的个人思维方式,语言或文字所运用的认知结构及事物的分类方式所包含的价值观等,都会随着语种的差异而不同,并影响所获得文化的方式与内容。(5)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接受本民族的语言影响,其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基本难以改变。

进入大学后,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着全新的学习内容,专业性更强,授课语言不仅有汉语,还可能有双语教学,甚至全为英语教学,而且老师的授课基本都借助于现代科技方式,上课涉及知识点多,内容广,且多为课外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中学详细讲解的授课风格基本不同。这些都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跟不上,理解不了课堂内容的现象。受汉语与英文水平的限制,同时由于思维习惯的不同,他们运用原有的价值观、语言、思维去理解生活中的现象,解读汉语或英语的教学内容,需要花费比汉族学生更长的时间,也容易产生误解。他们课堂上羞于表达自己的意见,难有积极主动的表现,作业也多用非正常的方式完成。

再次,在学习方法适应方面:从高中到大学,不仅意味着学习环境的不同,学习内容的专业化,同时还需要学习方法的相应转变。这是所有大学新生都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学习方法的迅速掌握是大学学习适应的最主要方式。(6)面对课程繁多、学习任务重的情形,他们基本没有制定计划,没有系统的安排,受各种因素影响,也难以做到正常的预习和复习,这使得大学的学习趋于盲目性,他们很难跟上老师的思路,没法全部理解课本的内容,因此经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对学习产生抵触。大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沟通与信息处理能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相对单调与单一,致使他们的学习效率低下,质量不高,更无力应对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在学习上产生了一定的困惑与无力感。

从上述可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适应上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学习方法不够灵活,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人际关系较为狭窄,心态较为封闭。在学习适应的各个层次上,汉语水平的高低与熟练程度是影响他们学习适应的重要因素,对异族文化适应的快慢和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适应的过程,其根源在于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不够。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抱着宽容开放的态度,虚心学习,努力改变,适应环境,才能达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

三、建议与对策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是一两个人或某个部门就能独立完成的,对于他们的培养与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通力合作,整合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和管理更加制度化、系统化,(7)完善“学校—教师—学生自我”的合力成长机制,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以更积极主动的心态与行动完成学习适应,增强竞争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以更好地融入到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与国际竞争中。

(一)学校层面

进一步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提倡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对不同学生群体要做到统筹兼顾、有序竞争、共同发展,形成既有现代化气息又不失民族气质、包容与尊重多元文化的校园氛围。通过建设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奋进和睦的班级和友好融洽的宿舍,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需要,增加思想理论课教育的民族文化内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投资,促使少数民族学生能感受到来自学校、院系、教师及各国各族同学的人文关怀,尽快融入校园中,在多元文化并进、积极向上良好的校园环境里自我奋斗。

如上所述,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来自偏远贫困地区,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心态较为封闭,人际关系面较窄,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各项救助机制和工作体系,从经济资助、心理辅导、学业指导、就业规划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全面、细致、耐心和有效的帮助,同时要注意减少优惠政策的负面影响,使少数民族学生对这些帮助形成正确认识。特别要为他们搭建面向世界的平台,增加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出国交流等机会,促使他们能形成竞争意识和主动意识,实现自我全面发展。(www.xing528.com)

改革教材体系,实施多元文化课程。多元文化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是: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增进文化的多元共生、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8)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综合型和开放型人才。因此,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下,学校必须改革课程体系,传授的知识主体不能过于单一,而应做到文理渗透、兼容并蓄,既有汉族文化的传承,还应开设民族历史、宗教、道德伦理观念、民族心理和个性以及民族语言文学艺术方面的课程,同时应不断充实国际化的教学内容,强化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和国际文化知识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国际交往、国际竞争的能力。

(二)教师层面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在大学课堂中,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也很少有老师顾及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我们仍不能忽略专业教师对学生各方面所造成的影响。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出现的学习适应问题,任课教师仍应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与需求,在尊重他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多关注,多鼓励,不能因他们基础薄弱就放低要求过于迁就,应在课堂内外多给予辅导与帮助,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步改变他们对他族文化的不适应,减少越学越不懂、越不懂越不学的不良循环现象。

但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下,仅仅提高成绩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精力,既注重知识的前沿性与国际化,又能够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要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战胜面临的困难,要让他们认识问题的本质及对生活的积极意义,同时让他们多参与到自己的教学与研究中,注重个案教育与引导启发,帮助他们开阔视野,积极主动学习,对新情况、新事物敢于接触,敢于面对挑战,打破固化学习方式,创造性地学习。

除了任课教师之外,其他指导老师如专业指导教师、辅导员等应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需求与问题所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给以生活上的关怀,学业上的指导,引导其他学生与他们和谐相处,增进不同民族、性别、国籍学生之间的友好往来与相互了解,消除少数民族学生的顾虑与抵触,促进少数民族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三)学生层面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出现适应问题是相对的。在多元文化环境里,面对新的要求与挑战,仍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能够适应良好,在大学的各种平台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从整体来看,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适应问题。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最主要的是少数民族学生自己。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学习适应的行为主体,若自身不努力,一切政策、措施、帮助都无法起作用。这就需要少数民族学生端正心态,克服自卑心理,以乐观的态度投入学习和生活,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和社会上的各种实践,抓住一切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有目的地克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认真学习,提高能力,适应多元环境。

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

少数民族学生应正确对待学校的各项优惠政策,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预期的学习效果。同时,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客观对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摒除自卑感,不要逃避问题,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

2.以开放心态,理性对待各类文化

少数民族学生应理性看待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主流文化和其他文化。首先提高汉语水平,多读、多听、多看、多说,利用学校创造的汉语学习环境了解汉族文化、思维习惯,努力学好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借助于学校、教师、同学的帮助,参与外语课程,提高外语水平,了解国际文化。

3.寻求合适的学习方式

当前的大学课程体系越来越呈现国际化与多元化的特点,知识更新迅速,内容丰富庞杂,仅采用死记硬背或蒙混过关的方式都无法真正提高自己。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必须加倍努力,狠下功夫,同时寻求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基于问题、问题的解决去学习,利用课前预习、课堂主动、课后复习的交叉学习抓住重点难点,把握知识结构,注重思维方式的培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民族政策的落实,这不仅是学校与学生个体的事情,也是社会、家庭必须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学校各部门、各群体的通力合作的基础上,还应发动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形成“家庭—社会—学校—学生”为一体的长效的合力育人机制,(9)共同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学校环境和社会条件。

参考文献

[1]孙丽璐,郑涌.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倦怠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研究.西南教育论丛(季刊),2009(4).

[2]何莹,张庆林,李红.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3]刘正良.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启示.现代教育科学,2009(1).

[4]裴文英.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江苏高教,2007(6).

【注释】

(1)陈玉平,女,助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辅导员。

(2)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154-1455.

(3)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154-1455.

(4)何莹,张庆林,李红.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5-47.

(5)张燕.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跨文化研究综述.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1(3):83-85.

(6)李炳煌.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关系研究.煤炭高等教育,2006(5):106.

(7)征春秀,张雪银.生涯发展理论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与管理探析.管理学刊,2010(23): 89.

(8)靳玉乐.多元文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5):27.

(9)黄一诚,许海东.新时期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