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杉杉(1)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秉承中华文化,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成为我国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者和新文化吸收者,作为对外交往的主要群体之一,无论是提升我国形象和提高对我国认识的角度,还是增强大学生自身对中华文化认同和提高跨文化交往能力的角度,都应重视对外交往中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作用。
关键词:对外交往 大学生 文化传播
一、现阶段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中华文化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之一,一直都对周边国家、地区,甚至对世界文化发展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唐朝之后对韩国、日本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影响,形成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共同圈”。随着近现代与欧洲、美洲国家交往的频繁,中华文化也对这些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与传播已经成为提升国家形象、增进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
不可否认,在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地位日益显著的今天,中国的软实力,特别是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所占份额和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影响力,都还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根据2008年的统计,纵观世界文化市场,美国占了43%,欧盟占了34%,亚太地区占了19%,其中日本占了10%,韩国占了5%,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占了4%。中国科学院出版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中也指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仅居世界第七,文化竞争力更是排名世界第二十四,这与中国的经济大国形象相去甚远。(2)尤其是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将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按照早期西方国家灌输的思路,出于好奇、戒备、蔑视等心态,凭借单纯的想象,将东方文化认为是贫瘠落后的、神秘野蛮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良好正面的中国形象的树立。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在“文化外交”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特别是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前提下,以中华文化深远博大的底蕴,在不断增加我国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同时,以宣扬良好的国家形象、增强全球文化交流为目标,使得中华文化传播方式和路径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不仅能够使全球人民共享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消除文化上的芥蒂和认识误区,更能够使中华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体系在全球文化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作用,同时激发中华文化新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体系。
二、大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的可行性
就全球各文化体系而言,虽然不同文化之间在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语言运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各个文化体系之间仍然存在许多被认可的“共有文化”,例如对于和平的向往,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于人道主义的认可等。因此在这些“共有文化”基础上所形成的“共同观念”有助于将中华传统文化中与之相契合的部分通过媒介进行传播。
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中国,特别是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中国,也为中华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是我国在文化层面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中国软实力的绝佳契机。
三、大学生在中华文化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分析
众所周知,对外交往中中华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在近现代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的过程中,新知识阶层,尤其是学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融合中西文化、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密切感受到文化差异和冲击,从而可以成为直接推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力量。比如,1914年,留美青年成立中国科学社,在向国内介绍新型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的同时,十分注重对中国古典科技史料和理论的整理、研究和传播,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可借鉴之处与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方法相结合,在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借助于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赋予中华文化新意。(3)
(一)大学生文化传播主体特点分析
1.良好的文化基础
大学生在入学之前,一般都受过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化教育,掌握了基本的中国文化知识,特别是进入高校之后,对于中华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使得他们有比较良好的文化基础,从而构成了对外交往中对中华文化传播的先决条件。
2.开放的文化体系
大学生对于新知识的不断吸取,给他们带来新的文化追求和新的文化个性,尤其是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文化的冲击和融合,使得大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从而能够在对传统中华文化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文化特点,在对外交往中传扬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
3.独立思维和语言能力
大学生较为独立的思维方式、良好的语言能力和不断强化的跨文化交往能力都使其在对外交往中有自身优势,特别是良好的语言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日常交流中,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中华文化的传播。
4.多元的现代传播途径
大学生更易于接触和接受新的文化传播途径和方式,除了传统的以语言讲授、课堂传授等方式之外,还有各种新媒体、新媒介,大学生能够通过更加多样化、便捷式、开放性的方式完成中华文化的传播,并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大学生文化传播客观条件分析
1.国家重视、政策支持
目前,在以汉语国际推广为主要形式的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家将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作为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之一。如按照2006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教育部认真落实今年各项工作任务,推动汉语加快走向世界。加强了对外汉语师资队伍的建设,设立了“对外汉语”二级学科,设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专业硕士工作也取得了进展,目前正在着手办理“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及设立学科事宜,北大、北师大、北语等11所院校已开始试点招生。(4)
2.出国和来华留学生人数众多
出国留学学生人数和外国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出国留学规模达到了22.9万人,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7.5%。2010年出国留学人数规模进一步扩大趋势明显。截至2010年底,来华留学生在校总数为117 548人。(5)这无疑为大学生在对外交往中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了更多机会。
四、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路径分析
(一)“由内而外”的推广式传播
目前,我国大学生出国留学人数不断攀升,预计2011年将达到30万以上。广大留学生凭借良好的中华文化基础和语言交流能力,在适应国外文化和学习生活的同时,也提供了为更广泛的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清晰中国国家形象的机会,不但有助于跨文化交往能力的提高,更能够为中华文化传播做出努力。
(二)“由外而内”的融合式传播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学生来华求学,在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切身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来华留学生融入中国的学习生活,在与中国大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从多个方面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对其的影响,使其了解中华文化、接受中华文化、融入中华文化。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学生无疑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五、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角度分析
文化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该注重针对性和时效性,美国《新闻周刊》曾经评选出世界各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其中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有:“汉语、北京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孔子、道教、孙子兵法、兵马俑、莫高窟、唐帝国、丝绸、瓷器、京剧、少林寺、功夫、西游记、天坛、毛泽东、针灸、中国烹饪”。(6)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可从以下角度切入:
(一)汉语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对文化有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中华文化而言,汉语的不断发展演变也直接反映了文化的进程,因此汉语成为文化推广的主要形式和重要特征。大学生利用自己的汉语语言优势,在日常交流的过程中,即可将汉语这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传播开来。
(二)汉字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代码,是中华文化重要的传播途径。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使得汉字具有浓厚的文化讯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演变、创新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本身接受了系统的汉字学习,具有一定的理解运用能力,从而可以借由汉字的推广进行文化传播。(www.xing528.com)
(三)风俗
民俗传播,就是指利用大众传媒传播民俗文化,使人们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与民俗生活,同时反映其时代变迁。(7)民俗中包含了丰富的价值取向、生活规律、行为方式等,是文化的一种生活型体现,且形式多样,易于接受。大学生能够在传统民俗的基础上,发展出更适应现代生活的方式,并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使之传播更为广泛。
(四)节日
任何文化对于节日的认识和重视,都对构建身份和认同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集中反映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及精神价值。在传统节日的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往往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和需要,形成多元的庆祝方式,在不丢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文化传播方面更能够增加亲和力。
(五)艺术
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如书法、戏曲、绘画、武术等,都包含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对中华文化的展示,全球通行的“艺术”交流媒介,加之其深厚文化底蕴的揭示,无疑是使外国民众直观体会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途径。如青春版《牡丹亭》提高了昆曲艺术的国际地位,也再一次向西方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华民族先辈们非凡的艺术创造力,成为中国艺术走向国际市场的成功范例。(8)
(六)专业
大学生作为对外交往中中华文化传播的主体之一,在借助上述方面的同时,也应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使得外国民众有机会了解中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专业发展,拓宽文化传播涵盖范围的同时,也使得自身专业获得更多交流、提高的机会。
六、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途径分析
(一)学术交流
留学生制度从唐代至今发展日益完善,人数日益壮大。大批留学生在学术交流期间,在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将中华文化传播开来,为不同文化间交流、沟通、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今孔子学院的大力发展,为大学生作为孔子学院教师或志愿者提供了机会,也为广大大学生通过孔子学院进行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和保证。
(二)网络沟通
网络已成为全球沟通了解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又是网络用户中的中坚力量,利用网络及时快速地进行资讯沟通、文化交流、日常交往,无疑使文化传播的范围更广、时间更短、密度更大、效果更好。
(三)大型国际性活动
大学生逐渐成为各大型国际活动的主体,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我国在承接各类大型国际性活动的同时,也将中华文化内涵注入其中,由此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从而也使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关注和认同。
(四)其他社会活动
除参与大型官方国际性活动外,大学生也是其他社会活动的参与主体,如国际学生夏令营、国际展会志愿者、赴外文化演出、各类学术非学术竞赛、体育比赛等,在此过程中,大学生都能借此展现中华文化和自身良好形象。
[1]廖华英,鲁强.基于文化共性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2).
[2]李喜所.关于中西文化对接的理论思考——兼谈新知识群体的链接功能.河北学刊. 2007,27(4).
[3]陈天社.阿拉伯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及其影响.世界民族,2008(2).
[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仲福兰.民俗传播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6]胡丽娜.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跨文化传播的意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1).
[7]张兴福.孔子学院的文化意蕴与文化传播交流的路径问题研究.甘肃高师学报,2010(3).
[8]邵培仁,范红霞.传播意识与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塑.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3).
【注释】
(1)张杉杉,女,助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辅导员。
(2)廖华英,鲁强.基于文化共性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2):144-145.
(3)李喜所.关于中西文化对接的理论思考——兼谈新知识群体的链接功能.河北学刊.2007,27(4):101-102.
(4)教育部推动汉语加快走向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5)数据统计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6)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47.
(7)仲福兰.民俗传播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451.
(8)胡丽娜.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跨文化传播的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1):67-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