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跨文化交流中的认同问题研究

高校跨文化交流中的认同问题研究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将自我的认同、全球化社会的认同、文化自觉的认同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进行分析,并从认同问题切入对高校组织和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一定的建议。在现代化和全球化交织的今天,如何进一步促进跨文化交流,也已经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重点。跨文化交流活动的基础是人,是许许多多的个体。高校跨文化交流活动中关于认同的主要问题有:(一)大学生全球化社会的价值观念比较淡漠价值观念不仅是文化的重要要素,更是决

高校跨文化交流中的认同问题研究

高校文化交流中的认同问题研究

张晶娟(1)

摘 要:在社会科学中,跨文化交流和认同都是被广泛关注研究的课题,但是两者之间的交叉研究却很少。本文将自我的认同、全球化社会的认同、文化自觉的认同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进行分析,并从认同问题切入对高校组织和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 认同 全球化社会 文化自觉

伴随着全球化发展的进程,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达到了历史上一个崭新的高度,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各国经济上的利益争夺,更有文化上的盛宴展示。跨文化交流活动迅猛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有些虽然是潜隐的,却又是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动选择,如跨文化交流中的认同问题。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交织的今天,如何进一步促进跨文化交流,也已经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重点。这一点仅从英语术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汉译中就可见一斑,语言学界和外语教学界多译为“跨文化交际”,心理学界多译为“跨文化沟通”,传播学界多译为“跨文化传播”或“跨文化传通”,文化人类学界则常译为“跨文化交流”。(2)

本文主要是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切入,并试图通过对认同问题的探究分析为跨文化交流,特别是高校组织和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野。

认同问题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认同问题是众多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重点,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彰显着深厚的实践价值。从宏观角度解析,认同和全球化、民族、文化、国家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产生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德国哲学家阿克塞尔·霍耐特(Axel Honneth)指出:“作为一种社会普遍化的中介,相互承认创造了这一理想共同体,同时也就形成了‘民族精神’,在这个意义上,也出现了民族风俗的‘生动的实在性’。各民族无论人数多少,都得到同样的承认和平等地位。这种相互承认形式也与社会生活语境假设相联系,社会成员通过走向他们共同目标的构想,形成一个价值共同体。”(3)

从微观角度解析,认同可以影响个体的适应性、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自尊等个体发展的多个方面。认同是一个人认可、同意某一特定外在信息源的态度、习俗和行为,并将之内化的过程。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区分了自我同一性和集体同一性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分别发展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指个体对其个体身份的自觉意识,社会认同则指个体通过社会分类,意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并认识到作为该社会群体的成员的情感和意义。

从以上的简要综述中可以看出,在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国际政治、心理学等学科中,认同问题已经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而跨文化交流和认同的互动研究还有很大的空白。目前,跨文化交流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英语或其他语言教学研究上,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代表性的如跨文化交际学,其对跨文化交流中需要注意的语言交流能力、非语言交流能力(诸如人体语、手势语、体态语等)、文化背景等进行了详细阐释,为推动跨文化交流活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是,如果仅限于此,忽略关于跨文化交流的哲学文化思辨,在跨文化交流问题上就会失去重要的价值指向。目前,在跨文化交流领域普遍存在着交流领域有限,交流深度有限,交流频率有限,量上的有限约束了质的发展。

跨文化交流活动的基础是人,是许许多多的个体。基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个人发展的多元性,每个个体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属于不同的主流文化,可以属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可以属于不同的小群体文化,人的复杂性使得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指数倍增。在这里,无论是大的国际交流还是小的人际交流方面,归根到底都涉及三个方面的基本认同:自我的认同、全球化社会的认同、文化自觉的认同。科学地理解上述认同,将成为跨越差异、达成理解、成就意义的重要桥梁。

一、自我的认同

面对复杂社会环境的个体都可能具有独特的多重认同,要在不同的身份认同之间取得和谐统一的自我,才能使个体实现和谐发展。对于跨文化交流的主客体来讲,归根到底都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的自我认同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交流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和解码,影响到互相理解和沟通的效果。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认同感,就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是一种自然增长的信心,即相信自己保持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想象,一个自我认同出现困难的个体能够圆满地完成沟通任务。

二、全球化社会的认同

在诸多的学术争论中,在现代化和认同充满张力的时代,应该有着怎样的态度和立场,可以说是将跨文化交流推进到何种境界的重要指标。在这里,理性的态度决定了发展的方向和力度。

包容性的认同可以提供我们更多的启示,其意味着我们需要多角度认识人类社会的图景。我们正从一个世界走向另一个世界:在前一个世界里,认同具有狭隘的地方性,并且经常处于零和的“自我-他者”关系之中;而在后一个世界里,具有明显差异的地方性认同感和属于全人类的融合认同感正在共同发展。(4)

三、文化自觉的认同

内向度和外向度的文化自觉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向度的文化自觉要求个体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文化属性、特点,外向度的文化自觉要求在对待其他不同文化时候应具有的关照的文化心态。内向度的和外向度的文化自觉相辅相成,为跨文化交流奠定了沟通和发展的价值基础。只有内向度的文化自觉,缺乏外向度的文化自觉,会产生顾影自怜或者文化霸权的倾向;只有外向度的文化自觉,缺乏内向度的文化自觉,会逐渐失去自身的文化内涵和滋养,成为影子式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要吸收精华、剔除糟粕,这是文化的自觉态度;在包容中达成理解,形成互动,共生共荣,这也是文化的自觉态度。

高校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在完成培养人才、教学科研、服务社会重要功能的同时,也成为跨文化交流重要的理论基地和实践阵地,在这里,没有更多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的参与,不同的文化相互吸纳、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特点能够以最纯粹、最自然的形式展现,而认同问题也深刻地影响着高校跨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高校跨文化交流活动中关于认同的主要问题有:

(一)大学生全球化社会的价值观念比较淡漠

价值观念不仅是文化的重要要素,更是决定个体思维和行动的深层次动力。科学价值观念的指引,可以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更加远大的理想,形成分析问题的大视野,培养批判性的思维方式。高校教育务实的趋势日益明显,大学生也在这种务实氛围中更加淡漠了对于价值的坚持,全球化社会的问题对于很多大学生就更加遥不可及。

(二)大学生不了解其他的文化

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除少数专业,很多人文课程都是选修课程,在高校课堂上得到比较全面的异域文化知识不是易事,同时由于文化的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大学生们经常是知其一不知其二,认识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一件不了解的事情是谈不上认同的,即使表面上认同也只是雾里看花,似是而非。

(三)大学生对于其他文化盲目进行价值判断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aylor)最早从人类学的角度把文化界定为:“文化或文明就其最广泛的民族意义来说,是包含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5)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和丰富的内涵要求我们具有最基本的尊重文化的态度。对于某些个体的消极事件要全面分析原因,不能乱贴文化标签,不能随意地对国家、民族文化的优劣进行判断,尊重差异是交流活动的起点,更是外向度文化自觉的体现。

(四)大学生对于本国主流文化认识不足(www.xing528.com)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参与交流活动的个体如果对于本国或者本民族的文化了解不多的话,会使交流效果大打折扣,内向度的文化自觉应该是一节人生的必修课。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成就举世瞩目,作为中国的大学生,无论从提高自身修养,还是从应对各种挑战来说,都应该具有比较深厚的中国文化的底蕴,这是一个人成才的文化根基。现代大学生应该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为和谐文化的建设做出贡献,为个人的成长打下基石。

(五)大学生不熟悉跨文化交流中的基本常识和礼仪

如果说文化知识浩如烟海,很难把握,但至少应该了解跨文化交流中的基本常识和礼仪,作为必要的知识储备,在日常生活和基本交往中可以应用自如,如各国的文化禁忌、宗教禁忌、风俗习惯等。

(六)交流活动重形式不重内容

任何活动都要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但是,形式应该服务于内容,不能喧宾夺主。重形式不重内容的交流活动缺乏大学生群体的认同。在高校跨文化交流中,参与的主要群体是大学生,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具体特点和需求组织活动,做好预先的调研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不仅仅能够调动参与者的自觉性,提高认同程度,对于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也是非常必要的。

高校在应对上述主要问题时,可以从以下途径解决:

(一)练好内功,做足知识储备

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和优势,积极调整课程设置,将人文学科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对人文教学科研的管理和扶持。同时,大力拓展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通过讲座、比赛、展示等方式推动大学生了解各国文化,做好知识积累。

(二)练好外功,锤炼品质才能

高校不应是脱离现实生活的象牙塔,在实践中学习是培养大学生品质才能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鼓励并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如跨国公司实习岗位、国际交流活动志愿者、国际交流实习和培训等,为知识转化为品质才能搭建平台,提供信息和服务。

(三)营造氛围,潜移默化育人

文化环境更是直接体现着高校的校风校貌。高校文化环境要求系统性、互动性、可持续性的统一。系统性是内部和外部各要素之间经过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系统整体上的统一性和稳定性。互动性要求在文化环境设计中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感受和参与的可能性,使得环境和人能够在互动中增进和谐。可持续性是对文化环境在时间上的一种考量,只有长时间的沉淀,才可以使文化更加具有魅力和影响力。

高校是国际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从交流活动中的认同问题出发,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制约跨文化交流的诸多问题,为我们提供更多哲学上的思考和方法论上的选择,对于解决具体的问题也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炯英.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6).

[2][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英]巴里·布赞.全球化与认同:世界社会是否可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0(5).

[4][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注释】

(1)张晶娟,女,讲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辅导员。

(2)李炯英.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6):89.

(3)[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32,128.

(4)[英]巴里·布赞.全球化与认同:世界社会是否可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0(5):13.

(5)[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