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美育及其当代意义浅析

大学美育及其当代意义浅析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美育及其当代意义浅析刘咏阁摘要:美育是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审美活动激发人高尚的情感,升华人的精神境界。美育对当代大学生完善道德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如何将美育的价值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真正体现,如何在美育的进程中融入当代意识,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美育的“以美化人”本质及其情感教育特征,要依托丰富的审美元素,即具有审美性质的客体来做“道具”,营造环境。

大学美育及其当代意义浅析

大学美育及其当代意义浅析

刘咏阁(1)

摘 要:美育是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审美活动激发人高尚的情感,升华人的精神境界。美育对当代大学生完善道德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美育的本质是以“以美化人”。美育的典型特征是“情感教育”。美育可以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美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美育或不重视美育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

关键词:大学美育 以美化人 情感 真善美

美育是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审美活动激发人高尚的情感,升华人的精神境界。美育对当代大学生完善道德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如何将美育的价值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真正体现,如何在美育的进程中融入当代意识,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美育的一般说法

李泽厚认为,美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美育是指艺术教育,而广义的美育则是指通过更宽泛的审美形式的熏陶,使人生境界达到最高水准的教育。

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他认为美育是对美学理论的动态实施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论与实践的训练,这个过程就是提升人的情感和道德境界的过程。

18世纪末,德国人席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美育”的概念,他的《美育书简》是人类第一部审美教育专著,亦可称为美育哲学。席勒揭示了人性在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面前,或泯灭或畸形的现实,他从哲学和真善美的高度强调,人性的复归和所有社会问题都有可能通过审美教育得到解决。他认为,“道德状态只能从审美状态发展而来”,并强调:由感性升华为理性的唯一途径是审美的过程。

综合上面几位的说法,对美育的定义可以做如下界定:

美育,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的简称。美育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同时也包含狭义的艺术技能传授和可操作的艺术课程及审美活动形式),是以广泛的艺术手段和美的形式,玩味、协调人的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的一种颇具功能意味的“游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人生观,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主要任务,其终极目的在于和谐人的主观意识与事物的客观存在,促进道德与人性的完美发展最终达到人类与社会的进步。

古人对美育早有共识:

中国先人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艺术形式对贵族子弟进行心智启迪,道德梳理。两千多年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更是强调艺术对完善人格和道德的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是儒家“美育”理念的切入点,强调艺术(当时主要指诗、音乐)的认识和审美功能,意欲追求美感与道德升华的过程与统一。儒家认为,艺术应该是内容和形式“尽善尽美”的统一,人也应该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所谓“文质彬彬”就是指完美的人。荀子也说过“人不能无乐”,他认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道出了艺术熏陶对人影响的直接性。

西方古希腊时期的审美教育则是包含着文学(诗、说唱、辩论)、音乐、体育(裸体形式的运动会)的综合性美育理念。比如“辩论”和“健身”在当时都被认定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人们在这样的艺术活动中,不仅获得了愉悦,重要的是获取由美感而升华的心灵体验,以及创造未来的信心。柏拉图曾倡导让孩子从小培养对自然对艺术的爱好,培养审美的习惯;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与悲剧皆有净化人心灵、平衡人情感的作用。

近代以来,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基于中国传统审美教育思想,并借鉴西方近代美学理念,创立了丰富的美育学说。像梁启超的“情感教育”说,王国维的“真、善、美三德”说,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说。尤其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三个方面,对现今美育的实施,仍有很强的说服力。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美育伴着人类文明的脚步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了一种自觉意义上的审美文化形态,它独特的娱乐和教化功能为社会的发展,为人类自身的健康向上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二、美育的本质及其特征

与严谨理性的德育、智育、体育显现的功利性教育过程不同,美育的施教过程是感性的、自由的、情感化的、个性的、随机的。在只有美、没有丑,只有情感参与、没有灌输说教,只有自律取舍、没有定量制约,只有个性好恶、没有即时目的的教育环境中,人的情感、愿望、感知、想象,以及审美需要等都被激发调动起来。在人们还没能摆脱自然律和社会属性制约的今天,感性与理性,主观意识与事物的客观存在总会出现失衡,而纯粹的,以情感教育为切入点的美育形式,可以让它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和谐与平衡。如果说美育能给社会带来和谐,那是因为它先把和谐的种子植在了每个人心中。由此可见,美育的本质是一种“大功利”驱使下的“以美化人”。它是以非功利的,或者说是非直接功利的形式,达到了大的功利目的。这个大功利就是人性的回归,人格的完满,社会的和谐。

美育的本质是以“以美化人”。它是对审美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整体概括。“以美化人”的美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是丰富的,不是单一的。

“以美化人”的典型特征是“情感教育”。

不可否认,情感教育是美育这一特殊教育形式的自觉与必然,是美育过程中人的心灵与审美对象无法回避的互动,而它正是美育过程的神秘之处和亮点。蔡元培认为:“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冶。陶冶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冶的作用,叫做美育。”显然,这陶冶的过程即是情感教育的过程。以美诱情,以情化人,由感性世界而移至理性世界,交织、徘徊、判断,及至出现人性升华的一幕(当然,美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升华的一幕是不会随着几次审美活动的结束而马上显现的)。情感教育的过程也凸显着对个性情感色彩的高度尊重与认同,让参与美育活动的每一个人,都能在个性兴趣好恶的形式中提高审美情趣和创美能力,而情感活动是整个美育过程的中介。

美育的“以美化人”本质及其情感教育特征,要依托丰富的审美元素,即具有审美性质的客体来做“道具”,营造环境。静止的、动态的,具象的、抽象的,听觉的、视觉的,自然的、人工的,等等。针对当下大学美育的实际状况,可以概括为四大美育元素:

(一)自然之美

天地之间,自然万物,皆有形有色有生命,人亦不过是其间一分子。以自然之美实施美育,引领大学生与自然发生情感互动,陶冶自然之性,能体味到超然与“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社会之美

劳动创造,人际交往,课堂内外,日常生活,以及校园文化面面观多维立体。以社会之美实施美育,引领大学生与社会发生互动,诱发真情实感,动情于心灵之美,鼓践行之勇。

(三)艺术之美

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建筑、摄影、服饰、民俗等,不一而足。以艺术之美实施美育,引领大学生与艺术作品发生互动,在审美中净化情感世界,提升对艺术的鉴赏力。

(四)民族传统文化之美

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审美资源浩如烟海。以民族传统文化之美实施美育,引领大学生与其互动真情,会使其产生文化归属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且更理智地消化和吸收外来文化。

三、真善美——大学美育的灵魂

有史以来,人类社会从未放弃追逐的是什么?毋庸置疑,是“真善美”。严格讲,真善美属于哲学范畴,是三种不同的社会价值;自古至今,它一直是审美范畴中的主角儿,是艺术作品的最高准则;它还被看做是人的三种社会性要求,人类视真善美的统一为道德与人格的最高境界。真善美具有社会性、客观性、精神性。从当代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所显现的实际状况,以及美育在教学活动中实际可操控性而言,“真善美”作为一个与心性和人格最有牵连的美育理念,应该被格外重视。

(一)强化真善美的概念

除了以审美形式诱发人的情感这一重要情感教育特征外,美育相比于德育、智育、体育还多了几分随机性、灵活性、取舍性。这样就可以围绕情感,围绕个性,结合其他专业或学科,结合大学生的即时状况,实施可操控的美育环节。

恰到好处的美育,会影响或改善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当下大力提倡真善美,用可见,可闻,可感的形式引导大学生与其发生情感上的共鸣,正是为了使他们自觉分辨并摈弃假丑恶的东西。

对于真善美,我们可作如下叙述——

何谓真?真是指客观事物及其变化、运动的规律,真属于哲学范畴,具有认知价值,真与假相对应;善是什么?善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追求、烘托的有益于人类生存的实际功利价值,包括行为道德等,善属于伦理学范畴,具有实用价值,善与恶相对应;美呢?美则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以真为基础,以善为灵魂,美是真和善在实践中实现的统一,并且以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出来的事物,美的功利性是非直接的,美意味着完整、和谐、优雅,体现着人的理想。美属于美学范畴,具有审美价值,美与丑相对应。

对于真善美,以及真善美的关系问题,古来已有许多真知灼见。孟子认为“充实之谓美”,所谓充实,指的是道德修养的圆满,人格的和谐,实际说的是善与美的关系。庄子说“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他推崇朴素与自然的真实,以真为美。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即是和谐”,说的也是美与善的关系。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也对美与善的问题有很多论述。

虽然真、善、美更像是“近义”词,但三者只能相互映照关联,却不能互为替代。

(二)真善美不会是愿景

国际化,信息化,是当代大学教育的现实背景,培养素质全面,有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各高校的首要任务。为因材施教,完成为国家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任务,我们有必要对时下的人才基础,即在校大学生的整体状况,做出客观分析和评定。

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向上的,他们富有时代精神,具备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条件。但必须承认一个现实:“自我性”以及人性情趣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缺憾。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不甚了了,表现为情感漠然,道德审美缺失,判别真、善、美的标准扭曲;靠点击率蹿红的网络达人,以怪诞欺世的所谓时尚,牵系着他们的身心;热衷于西方文化,对民族文化采取不屑的态度,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他们眼里都是浮云。这些现状,与党的教育方针是相悖的。究其原因:首先,信息化和国际多元文化大环境造成的纷扰是不可逆的,并直接映衬了多年来我们在思想、文化、道德、审美等教育模式上的单一和主观性失衡;当我们热衷于意识形态的规定性自觉时,对西方文化采取的恰又是没有节制,以丧失自己本土文化特殊性为代价的纳入,直接导致我们民族以传统文化关于美与善的认识为基础的道德体系、价值体系的倾斜;其次,20世纪末以来,我国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大、中、小学审美教育缺失和边缘化,则是最具破坏性的原因,且已造成难以弥补的硬伤。不是吗?近年来,社会上“没有文化的学者”、“不懂艺术的艺术家”很多,而校园犯罪、轻生避世、游戏情感等丑陋现象也不在少数。(www.xing528.com)

传统文化的沉沦,导致文化归属的迷茫,而美育的缺失是要付出人才畸形和价值体系颓萎的代价。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美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美育,或不重视美育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

面对这样的人才基础状况,我们有必要疾呼:是时候真正确立美育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了,是时候重新认识美育在当下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了。

要相信美育的力量,它会带来人格的改变,社会的改变。升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境界。实现真善美的协调统一不会是愿景。

(三)“德智体美”升华“真善美”

20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进一步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当代大学素质教育的目的,即是为国家培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唯一渠道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齐头并进。这其中,有着特殊“情感教育”功能的“美育”,更能发挥自身灵活机动,融通性强的优势。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是一种互相包含,互相促进,却不能互相替代的关系。

美育与德育关系密切,古来就有“美德”一词为证。美育与德育实际是美与善的关系,美育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道德得以升华;德育借用美育的形式,将灌输说教化为情感互动;美育与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互为映照,即美与善的协调统一。

美育与智育是美与真的关系,美以真为基础,真是求知的对象,美可以启迪智慧。客观事物,创造等实践活动都有规律可循,都属于真,但真并不等于美。只有将规律转化为感性成果时(注入了情感的审美元素),善与美也就同时出现了。另外,科学思维与形象思维也是真与美的互动。

美育与体育是欣赏与创造的互动关系。体育包含众多美的因素。古希腊的人体美是体育锻炼和审美认知的结果;先秦时期的射艺、御艺也是体能、技艺与美的综合育人形式。美育与体育的互动可健美体魄、增强意志品质,提高审美情趣和美的创造力

王国维曾认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具备真、善、美之三德”,同时他强调,要实现这理想,只能通过德智体美的多样教育。是的,当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手段,真正有机地统一在当代大学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中,并以情感的,动态的,个性的,愉悦的形式相互作用,我们所期冀的真善美境界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显现。

四、大学美育的实施及当代意义

美育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殊作用是其本质和基本特征决定的。广义上讲,大学美育要顺势而为,这个势就是国际化大环境,就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之所需;狭义上讲,要审时度势,通俗说法即实事求是,有针对性。

大学美育是一项感性形式和理性内容融合的系统工程,它有时很具象,有时很抽象,并非艺术教师独立可以完成的,需要全体师生的参与。大学美育的意义正是因不同学科、不同人群、在不同环境下对美的向往而发生的审美关系才得以显现。

(一)大学美育的立体构想

实施美育,要充分发挥美育“情感教育”特征,有统筹与协同的意识,广义上的理念渗透,环境营造,各教学环节对审美的融入,以及狭义上的可操控课程、审美互动等多种形式立体进行。

笔者认为,当下大学美育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借美构境,立美养德,以美化人,真善美同一”四个环节。

所谓“借美构境”其实是“大美育”概念的实施,即是与课堂形式同步的借用一切美的元素构建以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之境。这个层面因是美育的第一步,它是一个客观平台,所显现的是教育者“借美”的用心和“构建”美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立意。“借美构境”迎来的是学生最初对美的感性认识和情感涌动。

“立美养德”则是美育的变化与发展阶段,是施教者进一步以可视、可闻、可感的形象美,诱发学生进行审美互动的阶段,是学生感性与理性世界同“意象美”发生关系,并进而搭建“内心美境”的层面。这是一个纠结、互动,并依赖情感因素起作用的关键期。所谓“养德”,更多指的是主观作用的过程,凭着对美无功利的感性向往,至理性分析,形成主客体互动,道德与人性的完善会自在其中。

“以美化人”有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从微观角度看,“以美化人”是实施必要的辅助与引导,是美育形式的具象化显现。从宏观层面讲,“以美化人”是对美育过程与作用的本质概括,同时也是美育过程中感性与理性融合,显现升华意味的阶段。

“真善美同一”是美育的最高境界,显现了“感性的人”最终化为“理性的人”的美育初衷,显现了德行与智慧的圆满,人与社会的和谐。“真善美同一”是美育的“大功利”目的。

(二)大学美育的当代意义

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发现、开发对自身有用的美的文化价值过程中发展的。21世纪显然是信息化和艺术美的舞台,一代代新人置身其中,如何借势造就完美的人,应该引起大学美育工作者和每一个师生去思考去努力,其意义是潜移默化的。

首先,当代大学美育是立足于传统文化,顺应现代国际化大势,结合现状,试图造就“新人才”的一次创造,也是一次革命,具有复兴美育、复兴传统文化的意义。所谓“新人才”,实际是强调了“文化归属”的自觉。

其次,与时俱进是当代大学美育的新理念。当代大学生的总体人格特征是“自我性”,美育则顺应这一现实,在凸显自我的审美活动中,以情感诱发人与自我、与环境、与社会的互动。美育可以有效地将“自我”的人教化成“大我”的人,和谐的人。

再次,情感教育是当代大学美育的特征,大学生自发的,无功利的审美需要是一种积极地施教互动元素,应该充分利用之。在美的形态作用下,道德愿望,创美意识,高尚情怀将会从意象中走入现实,渐渐转化为审美自觉。

最后,美育可以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自然、社会、艺术、传统文化之美是美育的资源库。狄德罗说:“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敏捷性,它表示在能使它美化的情况下,抓住真实与良好的东西,并且迅速而强烈地为它所感动。”在此,审美形式是沟通感性和理性的中介。审美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在丰富人文境界的同时,鉴别美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审美人生观也将逐渐生成。

五、结束语

未来,物质文明还会以更快的发展速度,干扰人类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秩序,这是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决定的。值得欣慰的是,人的情感功能还在,所以,人依然有可能成为丑陋的人,也依然有可能成为真善美的人。

大学美育任重道远。

参阅书目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蔡元培.蔡元培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5]章必功,李健.中国古代审美创造“物化”论.文学评论2007(1).

[6][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注释】

(1)刘咏阁,男,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