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辅导员要实施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基本做法

辅导员要实施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基本做法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要实施赏识教育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本方法就要求辅导员学会欣赏学生,实施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赏识学生的行为和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单纯地将赏识教育作为手段,会降低赏识教育的效果,对学生的鼓励表扬应当与建议、批评相结合,才能收到实效。三是要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善于发掘学生的潜能。通过开展赏识教育,有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辅导员要实施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基本做法

5﹒要实施赏识教育

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本方法就要求辅导员学会欣赏学生,实施赏识教育。赏识教育通过创造环境指明学生发展方向,通过适当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赏识教育是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赏识教育是赏识学生的行为和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赏识教育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使受教育者自强、自爱、自尊,进而挖掘其学习的潜力,激发其学习的动力,使受教育者自身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并取得成功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教育的表现是欣赏学生,本质则是爱的艺术,前提是认识学生。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意义重大,它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构建民主、平等、理解和尊重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和自信心的培养。

赏识教育的基本做法有三点:一是赏识与批评、建议相融合。单纯地将赏识教育作为手段,会降低赏识教育的效果,对学生的鼓励表扬应当与建议、批评相结合,才能收到实效。心理学研究表明,评价频繁、评价过高,既费时效果又不佳。辅导员必须是发自内心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赞美一定要真切。辅导员的每一次激励都能触动学生心灵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同时,辅导员的评价语言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同时又给学生提醒与纠正。建立在欣赏学生上的批评和建议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只有采用恰当得体的评价语言,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才能使学生不断进步。二是以宽广的胸襟,关爱的态度赏识学生。赏识教育是充满生命力和人情味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首先是人学。”因此,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给予赏识,让他们发展,让他们快乐,让他们充满生命力,每个学生都需要辅导员热情的关心和耐心的教育。一个辅导员若能把全部的热忱和爱心洒向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就一定能融化他们内心的坚冰,温暖他们的心灵。另外,辅导员要心胸宽广,不要对所谓“差生”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不理不问。因为人性的美在于真诚和豁达,人品的美在于热情和正直,人格的美在于品质和修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辅导员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也许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句赏识的言辞就会使学生的心田得到滋润,进而成就学生的一生。三是要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善于发掘学生的潜能。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长处,每个学生的长处是有区别的,辅导员应该努力加以发掘,加以赏识。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辅导员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才能、兴趣等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展,不同程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力。辅导员可以通过深入细致地观察去了解学生的特点,同时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这会促使学生在感情上失去平衡,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进取心。如果辅导员能用赏识的眼光客观全面地对待学生,戴着放大镜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总会发现学生内在的潜力和才能的。

赏识教育成功的案例有很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故事给人很多启迪。某一天,校长陶行知看到一名同学用砖头砸学生,遂将其制止,并让学生到他办公室等候。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那名同学已在办公室等候,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到了办公室。”说着,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老师。”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接着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陶先生又递给他一块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打人。”“知错能改就是好学生,为此,再奖励你一块糖。”从头到尾,陶行知历数了男生在整个过程中的“闪光点”,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个体的理解与尊重。没有斥责,没有批评,没有让学生写检查,更没有让家长来学校“共同教育”。

通过开展赏识教育,有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皮格马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陶行知先生有这样的忠告:“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辅导员,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应该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辅导员对待学生就如同如一株小小的树苗,学生的内因是根,辅导员的教育培养是外因,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小树苗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辅导员对学生一个轻轻的点头,一次会意的微笑,一声由衷的赞美,都会学生使以全新的自我呈现出来,这是一种“精神的鼓励”。这样的赏识教育会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助于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默契。“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在辅导员和学生的交流中,爱与被爱的交流十分重要。在一个爱学生的辅导员眼中,学生是渴望真理与终极价值的生命个体,辅导员以自己真实的、完整的人格面对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往,这种爱投射在学生的心灵中,使学生对辅导员的精神人格肯定和接纳,从而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而赏识教育是搭建师生良好关系的桥梁,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相互赏识、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会增强工作的实际效果,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推进和谐校园的形成。(www.xing528.com)

参考文献

刘时勇.真诚 尊重 理解——论罗杰斯情感教学思想[J].辽宁教育研究,2001(8):45.

唐献玲,唐献红.浅析赏识教育[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1):140.

李艳.大学生赏识教育的思考[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4):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