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校内资源和力量的合作
一要与班主任、班导师工作的合作。班主任、班导师是班级学生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辅导员、校院领导进行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班导师负责本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专业学习的指导工作。辅导员是年级工作的协调者和领导者,工作重心在于集中办好日常年级层面教育服务和各班级的组织协调工作,落实的任务离不开班主任、班导师的集体智慧和协作。
二要与教学辅助、后勤等部门的合作。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行为偏差等归根结底来自他们的实际生活。学生工作必须围绕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展开。杜威(JohnDewey)曾指出:“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的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得来的。”中发[2004]16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大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协调配合,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基础。(www.xing528.com)
三要与专业课教师合作。一些专业课教学中则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大方向不一致的地方。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历来批判“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个人中心主义”,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而一些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把“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当作管理学的人性论基础向学生作正面讲解。还有个别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西方国家有反华倾向学者的观点,宣扬“民族虚无主义”的观点等。显然,这会削弱甚至抵消日常教育效果。
此外,还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合作。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坦言,他们除了给学生上课,基本上不参加学生的活动,对学生工作部门的情况基本上不了解。“两支队伍”协调配合不够,就很难形成德育第一课堂与学生课外第二课堂之间的衔接,也难以发挥它们之间的互补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