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在论及校园文化时曾有一段相当精彩的言论。他指出:“校园应该像伊甸园一样引人入胜,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渗透在校园每一块砖头,每一棵花草上的精神照耀,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含,是笼罩了整个校园的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的浓浓气韵、淡淡情调和若有似无的融融氛围。”但一个学校让墙壁、砖头、花草说什么话,必须要科学定位。只有弄清楚高等学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弄清楚了一所高校在整个高校系统中的定位,也弄清楚了高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才能在学校的发展大局和品牌塑造上达成共识,说统一的话,唱统一的调,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CIS是一种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三大系统经过同一化整合,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整体性、全方位性、系统性经营战略。这三大系统分别对应着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大层次。在高职院校的实际运作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由多个部门分别完成,容易各自为政,影响了整体的效果。如果有一个部门牵头,用系统论的思维方法,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规划,塑造良好的学院形象。要有一支队伍去归纳、提炼“成职”精神、人才培养模式、校风、学风、校训等精神理念系统(即MI);并将其渗透到学校的管理制度中,内化到每一个“成职人”(师生员工)的内心深处,外化到每一个“成职人”的行为当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成职”行为识别系统(即BI);并将学院理念通过校园的种种载体展现出来,如学校建筑、走廊、墙壁、校园景观、石头、小草等,都能给人以视觉冲击力、感染力,形成视觉系统(即VI)。并使这三者和谐统一,昭显特色、昭示力量。这种教育的力量绕开意识的障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它显然在某时某刻不一定让人直接地完整地捕捉到,但它确实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人一置身于这个环境,就会被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感染、吸引和“改造”,起着滴水穿石,积沙成塔的作用。
2.培育学院精神是品牌竞争力打造的灵魂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是一种以隐性为主、以观念形态呈现的学校的价值观、理想信仰和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是学校经营理念的深层结构,是学校精神风貌、个性特征、社会魅力的高度表现,是学校的灵魂。它是描绘校园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创造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决定着校园人的心智模式和价值诉求。而学院精神则是经营理念的核心和灵魂,行为系统、视觉系统要围绕学院精神来展开,并体现之,它将是维系整个校园人的精神纽带,是激励教职员工不懈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动力,是整个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它需要若干代“成职人”不断努力,方能形成。
3.提升学院内涵是品牌竞争力打造的基础
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经从规模扩张转移到内涵提升的轨道上来了。内涵建设包括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精品专业、精品课程、规划教材、教学科研成果等众多方面。由于历史传承不同,不同学校的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特色。如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师资力量、科研成果是其内涵建设指标的重要支撑。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在国际交流、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奠定了它在职教领域的地位。目前,我院硬件建设基本到位,在今后的办学历程中,要把重心放在内涵提升上,放在深化工学结合上,努力形成特色。对国家级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建设、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的突破、教学名师等要重点打造。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院的核心竞争力,为品牌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4.注重品牌营销是品牌竞争力的推手(www.xing528.com)
“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产品也要营销。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8分钟”的学院形象宣传片,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手提袋无不昭示着形象营销的重要,给人流下深刻印象。再好的学校,也有自己的劣势;再差的学校,也有自己的特色。利用“SWOT”分析,客观剖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遴选学院优势信息向社会公众发布,开展错位竞争,形成良好口碑。我院的现代服务业实训基地、产销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滚动式”工学结合模式、“一店一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等都很有特色,超越梦想、城乡统筹、灾后重建、数学建模获奖等信息也是学院品牌营销的良好素材。全院师生员工都应该有营销意识,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宣传学校,树立学院良好的公众形象。
5.深化工学结合是学院形象塑造的主题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作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大量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促进社会进步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学结合是高职发展和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学院品牌打造的着力点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讲,哪个学校的工学结合做得有特色,有实效,哪个学校就有品牌营销的亮点。所以,我院要下工夫深化工学结合改革,并努力形成其他学校不能复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院品牌塑造、核心竞争力打造相得益彰,高校要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必须依靠校园文化建设的直接成果,而学院良好的品牌形象的设计、传播,必然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两者遥相呼应、互相作用,这对于面临教育市场全球化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参与竞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注释】
[1] 王涛:《建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建筑——感悟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软件学院教育大厦方案设计》[J],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